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带着电脑回三国在线阅读 - 第九章 折服郑玄(一)

第九章 折服郑玄(一)

    陈乾对于曹cao安排自己去北海黄巾军去当监军的事还是非常的高兴的,自己既然放弃了隐居的念头,出仕曹cao,当然也想受到重用.一展所学.建功立业。按照曹cao的意思,自己此去北海就是去全面接管管亥的部队。夺取北海,然后派管亥来援徐州,自己则相当于北海郡的郡守留在北海了。要知道,现在曹cao控制下的也就那么几个郡,大多数是由夏侯敦、程昱、荀或、鲍信和张邈这些核心人物掌握,现在让自己去接收北海,则完全把自己当成他的亲信人物了。士为知已者死,既然曹cao这样信任自己,那么自己在挽救了大部分徐州无辜老百姓的命之后,陈乾准备这次为曹cao卖命一回,一定要把北海搞个翻天地覆。于是第二天。陈乾便带着黄忠、黄叙和曹cao派来保护自己的亲卫,一起离开了军营。

    离开军营之后,陈乾并没有直接去北海,而是去了郯城十五里外的城南山。陈乾知道,在郯城的城南山上的栖迟岩的一个石屋里,仪表着一位大儒,此人就是北海高密人,在当今的儒学界里,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如果自己能得到他的帮助,对以后自己治理北海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不管怎样,自己这次去北海之前,必须前去拜访这位大儒。

    这位大儒就是郑玄。他是一位经学大师,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他对儒家经典的注释,长期被封建统治者作为官方教材,收入九经、十三经注疏中,对于儒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的流传作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对于当时的影响非常的巨大,他的弟子遍于天下,多有人自远方而投至门下,如河内赵商、崔琰、公孙方、王基、国渊、郗虑等即为其间著名者。他的学生常常超过千人,为一时之盛。他是一位真正的名士,当年黄巾之乱时,高密一县,没有闹黄巾,就是因为黄巾军对他的尊重,现在的北海郡守孔融,自己本来就是一位大儒。然而对郑玄特别尊崇,他一面为郑玄修葺故居庭院,一面再三派人敦请郑玄回郡。待之甚厚,告诉手下僚属称之为郑君,不得直呼其名。

    郑玄这人比较注重名节,先后被州辟、举贤良方正、茂才等共有14次,皆拒不受。公车征左中郎、博士、赵相、侍中、大司农,也都没有就职,要想请到这样的人为出力,一般的办法是做不到了。所以陈乾很慎重。

    到了城南山。陈乾叫那一百名亲卫在山下驻扎下来,然后自己带着黄忠和黄叙三人上了山。走了不久,终于看到山腰上一个小院。想必这就是郑玄的隐居之地了。于是三人走上前去敲门。不一会儿,从里面走出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陈乾上前行礼道:“兖州别驾陈乾陈礼之求见郑君,劳妨小哥通报。”

    那个青年看了看陈乾三人后说道:“家父闭门谢客,三位官爷还是请回吧”说完便准备关了院门。

    陈乾急忙一闪,显进了院子,说道:“听闻郑君在此批注《孝经》,乾有一事不明,还请益恩兄为乾通报。”

    陈乾说完后也不管那个青年通不通报。便继续向里面走去。这个院子不大也就五六间房。非常的简陋。一眼看去。陈乾看到一个老年人正坐在一间房子的窗前看书。猜想那人便是郑玄。于是大步地向那间房子走去。

    陈乾闯进那房间。那个老年人看到陈乾,也抬起头来。两人互相打量着对方。大约过了一柱香功夫。陈乾说道:“你就是那个迂腐的老头,郑玄郑康成?”

    “老夫正是郑玄,阁下又是谁呢?”郑玄说道

    陈乾笑了笑道:“在下陈乾陈补之。听闻先生在此隐居。有一事不明,还有你这个迂腐的老头教我”

    “阁下有事请问,无事就不要打扰老夫看书了”郑玄说道

    陈乾继续说道:“呵呵,好的,乾只有一句话,还请你这个老头教我。现在这大汉天下就要灭亡了,敢问这是谁的责任”

    郑玄有点吃惊,过去别人来拜访他,都是非常的尊敬他,然而今天的这个年轻人却与其他的人大不相同,不告而入,极为失礼,开口说自己老头,闭口说自己老头,还骂自己迂腐。极尽污辱之能事。问的问题也比较浅显。看样子就象是不学无术。为了快点打发他走,郑玄说道:“这还及说么,当然是那些专权的宦官和外戚,以及那些有狼子野心的各路诸侯”

    “呵呵,错了,这个大汉要是灭亡了,其责任不在其它人身上,而是在我们自己的身上。老头岂不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这个大汉处于崩溃之中,老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你这个老头就忍心躲在这所石屋里去钻研几本破书,而忘记自己应当负担的责任吗?再说你现在整理孝经有什么意思,这本书,乾早就可以从头背到尾了。还用你去整理么?”陈乾说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敢问语出何典”郑玄反复地念道。

    “无典,这话我是陈乾说的,怎么样?你这个老头作为大汉的子民,满腹经纶,不思进取,躲在这石屋里成一统,象话么?总有一天我要烧掉你这石屋。烧掉你的这些破书,我劝你,别让这些破书读傻了,读了六十多年的书,黄土都埋在脖子上了,还读,有什么用呢,不如出山,用自己的知识为这个大汉的老百姓做点实事,不然死了会被后人骂的,说什么那个郑玄,郑康成,一辈子只知道读死书,死读书。沽名钓誉,假清高,其实所有人都看得出来,你是什么样的人。别人是看你老了,没有说出来而已。”

    郑玄大汗淋漓,说实在的,可能自己他出娘胎里都没有人这么说他,别人请他去来做官。都是毕恭毕敬的,哪象陈乾这样不管清红皂白。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

    “敢问先生为谁家帐下,派来辱骂老夫的”郑玄厉声说道

    陈乾哈哈大笑道:“呵呵,对于你这种不忠,不孝无情无义之人,人人都可骂之,何必要别人派遣呢,如果不是你的假名气大,乾有求于你,乾也懒得要骂你,其实,你的那点才学,在乾看来,不及一提,不及一提。”

    人要脸,树要皮,郑玄这人虽然不把荣辱放在身上。在当令文坛上,他郑玄如果说是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现在一个年轻人在他现前,亲口说他的的才能不值一提,就是再好修养。此时也心中会有气的。

    “据玄之所知,由于时间久远,如今的《孝经》并不齐全。刚刚你说你能把《孝经》从头背到尾。今天我倒要看看你的才能了”郑玄想打击一下陈乾的嚣张气势。然而他那里知道,陈乾是一个历史学的研究生,为了研究历史,对儒学的典籍也很有研究。这本《孝经》是儒学的重要典籍之一,文章不长,他当然能够背诵了。

    “好,那你这个老头,听好了,就请听乾为你背诵”陈乾说道。

    “《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孝经》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相传孔丘自己传,其实为他的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我朝开国之际,分十九章。老头。乾说得对与不对”陈乾把后世对这本书的评价略作改动说了出来

    郑玄心惊,但面无表情地说道:“请你为我试诵之”

    “好,你这个老头听好了,开宗明义章第一,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闺门章第十九:“子曰:闺门之内,具礼矣乎!严亲严兄。妻子臣妾,犹百姓徒役也。”陈乾稍稍地吸了一口气,有条不紊地背了出来,在这里,他不得不感谢他的导师。他的导师对他非常的严厉。又非常的古板。常常叫他背这些无用的东西,没丰收到,在前世用不上,反而现在却用上了。

    大约一柱香功夫,陈乾终于背完了,郑玄脸色苍白,无语地把书案上的那些竹简。投入身边的火盆里。老泪纵横地用火折点燃那些书册。陈乾有些心痛,知道这些就是郑率整理编注的《孝经》。自己所背的正是来源于此,这些都是原始书稿,就这么烧了,可惜了。然而他又不敢阻止。他这次奉曹cao之命去取北海的。阴断公孙瓒的援军。而他对管亥的那些黄巾军没有信心。历史上,管亥五万人,连一个不到一万人的城市都打下来,最后还被刘备的三千人打败。自己要想夺下北海,只能另想办法。郑玄是北海高密人,在北海有很高的声望。北海的孔融对他也很尊重,如果让郑玄去劝降的话,应当成功的希望大得多。自己现在就是要折服这个郑玄,让他为自己所用,如果去救那些书籍的话,自己刚刚的做作就白费了。

    郑玄做完了这一切之后,心平气和地对陈乾说道:“陈先生大才。需要玄做什么,请说吧…..”

    陈乾:“……”

    PS:想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