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一章:随清
皇太极起身说:“豪格说的有理,朕也不瞒你们,朕早有收纳尚先生的想法,在朕看来,此人重情重意,胆大心细,是个可塑之才。朕知道,有不少人看不起先生,认为先生没本事,根本不堪大用。朕要告诉你们,看人要全面,要从大局着想,从长远着想,朕现在就可以肯定,尚先生乃汉人中的佼佼者,如为大清所用,定能助大清一臂之力。” 扫了众臣一眼,又说,“正如豪格所言,无论先生借兵与否,我们都要攻打嵩山城,何不借机作个人情,让先生以后为大清卖命呢!”又说,“趁这次攻城,我们也好认真观察下,看看此人到底有没有真本事。” 劳萨说:“皇上英明,只是臣有一点担心,尚先生不会随清。” 皇太极说:“朕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不过你放心,朕有办法让先生随清,而且就在现在。” 劳萨一脸惊异,显然不相信这话,却又不敢多辩。 皇太极叫过多贝礼,吩咐说:“你去把尚先生请过来,就说朕有事与他商量。” 多贝礼应着,迅速跑走。 云泽一直徘徊在大道上,心理忐忑不安,七上八下,不知道会等来什么答案。云泽不停盘算,如果皇太极答应借兵,自己该如何指挥作战,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牺牲,换来最大的胜利; 如果皇太极不借兵,自己又该怎么办,是带着独立军死拼,还是另作打算?可除了攻城以外,还能有别的办法进城吗? 云泽思绪杂乱,心情起伏不定,只有一种感觉横在心里不变,那就是仇恨。云泽觉得有些累了,刚想原地坐会,忽见多贝礼匆匆跑来。 “尚先生,大清皇上有请,请先生过去议事。”因为跑的太急,多贝礼说话有些喘。 云泽迎上前说:“大清皇上愿意借兵给我吗?” 多贝礼摇头说:“不知道,我离的远,听不清皇上都说了些什么。” 云泽点点头,怀着忐忑的心情,跟着多贝礼向前面的空地走。 见云泽走近,一些大臣下意识退开,生怕云泽会施展魔法。 为了避免误会,云泽有意与皇太极保持一段距离,拱手说:“不知大清皇上要与我商量何事?” 皇太极说:“朕与大臣们商量好了,愿意借兵给先生。” 云泽大喜,连连鞠躬致谢。 皇太极摆手说:“先生别忙着道谢,虽然朕愿意借兵给先生,但朕是有条件的。” 云泽说:“只要大清皇上愿意借兵,什么条件我都答应。” “好!”皇太极含笑点头,向前走了两步,缓缓说,“朕希望先生能随大清,从此为朕所用,先生乐意吗?” 云泽并没太感意外,只是下意识回头望了独立军一眼,心里多少有些纠结。如果没有独立军,云泽会毫不犹豫答应皇太极,不是他厌倦了什么,更不是想有什么作为,而只是简单的想替梁梦报仇。 云泽十分清楚,如果不借助清军之力,就算自己死上n多次,也不可能杀进嵩山城,替梁梦报仇只是空想。 云泽暗暗叹了口气,心里做着艰难的斗争:如果答应皇太极,独立军的兄弟们会怎么看、怎么想,他们会理解自己吗,会明白自己的苦衷吗?可眼下不答应皇太极,自己根本没有别的选择,除非自己能放下仇恨,从此背着愧疚和惭愧过日。 几十双眼睛望着云泽,期待的、排斥的、困惑的,当然也有畏惧和敬佩的。 良久,空地上一片安静,所有人都沉默无声,只有虫鸣时远时近的起伏着。 经过好一番艰难的、认真的斗争,云泽拿定主意,答应皇太极,随大清。云泽想的很清楚,未来的天下是大清的,只有随大清才有出路,才能让兄弟们有未来,如果兄弟们不理解、不接受,那只能让他们自寻出路,自己也不再多管。 当然,云泽选择随清,更多的是为了给梁梦报仇,为解心头之恨。 云泽看向皇太极,诚恳说:“我愿意随清,愿意效忠大清皇上,但我还有一个要求,希望大清皇上能通融。” 皇太极难掩喜悦,笑着说:“先生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只要朕能做到,绝不推辞。” 云泽说:“那几百明兵兄弟已经跟了我,但他们对大清还很抵触,我想求大清皇上,如果他们要离开,希望大清皇上不要为难他们,让他们离开吧。” 皇太极哈哈一笑,爽快说:“这个我们早就说好的,先生尽管放心,如果他们要走,朕绝不阻拦,现在就可以走。”又说,“如果他们留下,朕一定不会亏待他们,看在先生的面子上,正可以给他们半年时间选择,如果觉得不满意,随时可以离开。这半年里,他们可以不剃发,不换服,不称臣。朕这么做,先生还满意吗!?” 众臣一片低呼,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从大清建国以来,无论哪族随清,剃发、换服、称臣是首要的,更是必需的。大臣们想不明白,为了一个来历不明,名不见经传的汉人,皇上为何如此让步,这简直是不可理解,甚至有损清律,不合情,更不合理。 云泽也是很惊讶,完全没想到皇太极如此大度,这让他有种莫名的感动,一时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才好。 豪格冲云泽喊道:“尚先生,皇上如此大恩,先生还不上前拜见皇上吗!”
多贝礼推了云泽一把,低声说:“赶紧拜见皇上,快啊!” 云泽缓步向前走着,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情绪,感觉怪怪的,长这么大以来,除了万空师傅,他连自己的父母都没跪拜过,如今却要向皇太极三拜九叩,三呼万岁,这实在是有些抹不开,有些难为情。 离皇太极越来越近了,云泽的心也越来越紧张,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紧张,连他自己也说不清,这到底是种什么感觉。 云泽默默说:如今生处古代,既然已经随大清,那就应该像别的臣子们一样,敬畏皇太极,重礼节,遵规矩,否则怎么混下去。 云泽停在皇太极面前,整了整衣,然后跪了下去:“臣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太极伸手相搀,不停说:“尚卿请起,尚卿请起!”皇太极拉着云泽的手,上下左右好一番打量,越看越喜欢,越看越满意。 云泽还是第一次被人这么看,搞的他浑身不自在,鸡皮疙瘩满身爬。 皇太极说:“听说尚卿重新整编了明兵,军名、军职都换了,叫什么独立军,尚卿自认军长,这是尚卿家乡的军队编制吗?” 云泽点点头,显的有些不好意思:“臣这么做,一是为了方便管理,其次也是为了让他们尽快忘记过去,如今臣随了大清,这几百兵马就交由皇上安置吧。” 皇太极玩笑说:“朕可不敢接,如果没有尚卿压着,恐怕没人能管住他们。”又说,“朕已经想好,你的独立军朕一个不动,依旧有你统领,不仅如此,朕再给你五千蒙古兵、五千汉兵,你的独立军暂不入旗,除了朕,任何人无权调动独立军。” 云泽听的一愣一愣的,暂不入旗,直接受皇上管理,这种待遇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云泽还没琢磨透,皇太极又开口了:“尚卿接旨!” 云泽迟疑片刻,赶忙跪下,朗声说:“臣接旨。” 皇太极说:“朕封你为独立军军长,钦此。” 虽然依旧是独立军军长,但皇太极亲自所封,与云泽自认军长完全是两码事,可说是天壤之别。从现在开始,独立军成了大清的正规军,同别的军队一样,为大清作战,享受应有的待遇,相当于漂泊的孩子有了家。 云泽当然清楚,现在的军长可不比先前,别的不说,能指挥的军队,从五百多人一下子增到一万多人,这种转变是巨大的,而且是看得见、摸的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