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屠刀集在线阅读 - 千古谁识战垓下 1

千古谁识战垓下 1

    千古谁识战垓下

    菜九段发表在光阴故事|小说华声论坛http://bbs.voc/forum-7-1.html

    分享到:QQ好友和群QQ空间腾讯微博新浪微博微信一键通

    菜九段供稿

    题记:本文是《〈淮阴侯列传〉考察报告》的一个成果。菜九考察韩信参加楚汉最终决战始末发现,韩信并非像历史记载的那样是在拿到汉王的某种承诺之后才参战的,从而对整个决战过程就有了新的理解。这个解析过程经过整理又完全可以独立成篇,看看能否对现有历史认知有所校正。

    千古谁识战垓下细目

    1.从未得到认真解读的楚汉和约

    2.和约的cao作难度,就是刘邦阴谋的空间

    3.刘邦从来没有打算遵守和约

    4.汉军固陵大败或纯属子虚乌有

    5.根本不能成立的张良计

    6.楚汉最后的决战是在陈下而非垓下

    7.还原楚汉最后一战

    附:楚汉决战史料汇集

    但凡菜九说到千古谁识某某某,所论都会与现有的通行认知有不小的出入,并以为自己取得了远胜往昔的突破。如今要对垓下之战千古谁识了,多半也是这样的套路。垓下之战,名垂千古,如今菜九要千古谁识,不认可现行记忆模式,看来菜九又要闯纰漏了。难道被高度关注两千多年的垓下之战真能另有他解?那么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这些家喻户晓的故事是不是也要推翻?真不知这个千古谁识还能识出什么新花样来?整个想找抽的节奏啊。不过呢,找抽还是不找抽,关键是要看菜九的功课如何。往常菜九的结论要经过啰啰嗦嗦的推导才能得出,为节约读者时间,先把结论说了。虽然千百年来人们公认在垓下这个地方发生了成为楚汉相争这场大戏落幕的楚汉大决战,但菜九以为,那场决战不是发生在垓下,项羽生前垓下无战,项羽死后垓下发生了汉军对残余楚军的屠杀。真实的情况究竟如何,容我慢慢道来。

    1.从未得到认真解读的楚汉和约

    欲知垓下之战,首先要弄清楚楚汉和约。楚汉和约看似简单明了,实则语焉不详,里面隐含的秘密,菜九孤陋寡闻,一直没有看到有人给出合适的解析,所以不避烦难,腆着脸来解读一番。

    刘项二本纪记载,楚汉和约的内容是划鸿沟为界,双方罢战;还记载了缔约之后两军皆呼万岁,表明两军皆有罢兵的意愿。根据日后两军的动向,菜九以为,至少后面这个两军皆呼万岁可能记载有误。

    《项羽本纪》称:是时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汉遣陆贾说项王请太公。项王弗听。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许之,即归汉王父母妻子。军皆呼万岁。汉王乃封侯公为平国君。匿弗肯复见。曰:“此天下辩士,所居倾国。故号为平国君。”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饥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王听之。

    《高祖本纪》称: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别去。

    仔细推敲二本纪,项本纪详细,刘本纪粗略,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其中的猫腻。二本纪从字面上看,是项羽提出的和约,但“项王许之”的字眼又提示此约应该是汉方面提出的,而为楚方接受。为什么会记录成这个样子,到底真相如何?历史没有提供线索,只能靠推测求索。估计当时的情况可能是,有约和意愿的楚汉双方先达成约和的共识,然后走约和的程序,由汉提供了和约的内容后,为项羽所接受。

    为什么楚汉双方会在这个时间点上都有约和意愿呢?在缔约的当时,汉对楚已经取得压倒性优势,并对楚军形成了战略包抄之势;楚军只在荥阳一线对汉保持优势,因为龙且覆灭,楚的战争储备能力耗竭殆尽,楚之后方大片国土包括国都彭城都基本沦陷于汉,所以约和的需求强烈。汉的优势是全局性的,楚仅在荥阳一个点上占据些微优势,估计还是兵力上的优势,而楚的这种优势会随着汉军向荥阳汇集而荡然无存。那么,汉在军事上已取得绝对优势、胜利指日可待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与楚约和、并且还是由汉提出约和的内容呢?那是因为刘太公等汉王家眷在楚军中,刘邦投鼠忌器,所以要在决战前把刘太公等家眷先救出来。楚这一方面情况就糟糕多了,没有战略后方了,是其最终失败指日可待,此时此刻汉王家眷就成了楚手中唯一的筹码。从情理上看,楚比汉更需要和约,但楚不方便先提出和约。汉瞅见楚的这一弱点,就率先发起缔约的行动。项本纪记录了汉解救家眷的努力过程。虽然没有指出是汉先提出约和的,但汉如果不提出约和,而且和约一定要对楚有利,项羽又怎么会释放汉王家眷?所以,汉王先派陆贾去没有说动项羽,后来派侯公去才说动项羽。这表明汉王一定提出了以释放人质作为缔约的交换条件,这一条件应该是大大有利于楚的,否则楚方就不会接受。所以,和约的内容就是我们后人看到的样式:以鸿沟为界划分楚汉势力范围——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从地图上看,鸿沟是由北向南的一条垂直线,是中国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位于古代荥阳成皋(今HN省郑州荥阳)一带。而当时汉在鸿沟以东的势力不小,换言之,汉在鸿沟以东有较大较多的占领区,楚都彭城及其附近的淮北也落入汉之掌握,楚周边的齐也落入汉的势力范围。如果和约成行,汉应该较为吃亏。汉又怎么会主动提出这种从内容上来看明显吃亏的和约呢?太公等汉王家眷失陷于楚已将近三年,怎么到了这个时候,汉王要急于迎回呢?而且迎回家眷的心情非常迫切,否则就不会主动提出明显有利于楚的和约了。占据绝对优势的汉对缔结和约的急切情状表现得比更需要约和的楚还强烈,其中必然有诈。看来楚迟迟不答应的原因,估计有起先条约不算太有利,也有和约没有保障的担心在起作用。最终因为和约对楚太过有利,所以“项王许之”。项羽认可的应该是汉王提出的方案。所以,和约不是项羽提出来的,尽管他有这样的需求,他只是接受了由汉提出的对楚有利的方案。当然,至于“项王许之”之后,汉会不会遵守,又会耍什么花招,即使楚有心防范,估计措施也相当有限。当此之际,项羽只能寄希望于刘邦能遵守协议。而刘邦是否会遵守停战协议,也只有天知道。至于为什么历史记录到的文字会出现此约是项羽提出、又由项羽批准的这样匪夷所思的记录,可能是因为汉最终毁约,所以记录时做了手脚,把缔约环节记录得似是而非,旨在抹去及减轻己方的毁约责任。菜九孤陋寡闻,以为这个记录的不伦不类是自己的首次发现,而且刘邦最不厚道的地方,当属此事。如果看官知道此前有人发现,务必告知一声,以便归还这个首创。

    二本纪记载的皆呼万岁,可能只是楚军,汉军绝对不会,因为汉军根本就没有打算遵守和约。虽然记录上是张良、陈平鼓动刘邦违约的,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刘邦在约和的同时已经在部署最后决战,所谓的张、陈鼓动属于为刘邦开脱,或掩盖刘邦在缔约之前就没有打算遵守约定的行为。何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下面将会讨论。

    2.和约的cao作难度,就是刘邦阴谋的空间

    以鸿沟划分疆界的协议,并不是楚汉分界线的简单剖分。如果楚汉双方原本就按鸿沟分界分布,这样划界自然简单,可惜不是。当时鸿沟以西有楚军,以东有汉军,项羽挂帅的楚军主力就在鸿沟以西与汉王对峙。所以协议必然要牵涉到楚汉双方的军队调动,这就牵涉到很多细节问题与很难cao作的问题,也就给刘邦施展阴谋创造了条件。由于汉在鸿沟以东有大量军队,并占有大片疆域,如果执行以鸿沟为界的和约,在技术上还是有难度的。根据地图所示,项羽所在之荥阳在鸿沟以西,曹参、韩信、灌婴等汉方主力在鸿沟以东,执行和约,两军就要交换地块。显而易见,汉军在鸿沟以东所占地盘比楚军在鸿沟以西所占地盘多得多,而且更加要害。所以,在缔约的时候一定会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各自退后的时间表。在各自退回到和约规定的己方范围方面,楚汉两军各有各的难处。在移动方向上,汉军向西移动应该不成问题,毕竟汉在鸿沟以西的绝大多数地盘被汉占据,直接移动即可;楚军东移就进行不了,整个东部基本上落入汉之掌握,怎么移动得起来。在移动军队上,楚军的流程比较简单,因为楚军当时就是以项羽集团为首的一支军队,即使有一些支援部队,估计也在荥阳附近,所以收拢部队向东退却不是难事;而在东部需要退回西部的汉军情况就复杂多了,汉在东部的军队数量太庞大了,刘邦的直属部队倒还罢了,那些盟军,比如彭越、韩信怎么西移,就困难多了。韩信之齐,与彭越之梁,都是楚之敌国,虽然是诸侯,但也是汉之盟友,尤其是韩信,更是汉之附庸、汉之部下。彭越与汉虽然没有隶属关系,且时常在楚汉之间搞骑墙,但他的所有的作为都是以损害楚的利益为结果。所以,和约的重点不在于释放刘邦家眷,而在于讨论双方各自如何撤军,撤到什么程度,撤军的时间表与线路图,这些问题的商讨会非常耗时费力。项羽在缔约时很可能会提出要韩信、彭越退出东部。汉可以给齐下指令,但对彭越则不能。这个问题汉是可以与项羽讨价还价的,汉很可能以齐为另一国为由使和约不涉及齐,以保持齐的固有形态。如果项羽坚决不答应,汉可能会提出韩信主力退出齐地西移,而项羽估计也不会强求彭越西移。双方完成移动的时间表无法探知,后退方案倒是可以推敲而得。

    根据项羽的退却路线推测两军后退方案,因为东部地盘主要被汉军占据,和约可能会提出让楚军先退到淮南一带等候汉军从东部撤军。这样才能显示以鸿沟为界的意义。而刘邦消灭楚军的计划,也是准备在楚军退往淮南的路上实施。像日后的陈公利几之叛楚,淮南方面楚国大司马周殷之叛楚,正好发生在楚军后退的线路上。

    3.刘邦从来没有打算遵守和约

    按照停战协议,在楚、即鸿沟东面之汉军应当退回鸿沟以西,对汉来说,吃亏太大。汉会老老实实遵守吗?显然不会。历史把汉不守约的账记在了张良、陈平的名下。二本纪称张良、陈平怂恿汉王背约,好像原本准备遵守协议的刘邦,只是受张良、陈平的蛊惑,才决定毁约,下令汉军对退却的楚军发动攻击。张、陈之谋的细节只记载在《项羽本纪》中——“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饥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王听之。”实际情况可要复杂得多。因为缔约毁约的转换会在部队中产生混乱,一个军队从战争状态转向和平状态,突然再转回战斗状态,过程会非常混乱。之所以这样的记载,是让张、陈二人在替刘邦背了历史黑锅,事实绝非如此。因为刘邦在约和的同时已经为灭楚布置了先手,而这些事情是张、陈二人无法办到的。

    根据《项羽本纪》的记录,约和的发生比较突然,正好发生在楚军在荥阳取得胜势的时候,而其他战线楚军均处下风。《秦楚之际月表》记“(汉四年九月)太公吕后归自楚”,此为和约落实的标志,则楚汉缔约应该在此前一段时间进行,因为内容复杂,过程可能持续了很长时间。看看这段时间都发生了什么。

    上溯到汉四年七月,有封黥布为淮南王之举,此前黥布以什么身份为汉效力不详,难道是故九江王?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可以肯定,汉对黥布地位的正式确立将会极大地调动黥布为汉效力的热情,所以黥布极有可能潜入当时的九江国,即其旧封地,为汉开展统战工作。这个重要步骤在史料中非常模糊,被记得乱糟糟的,甚至被记错了。

    《荆燕世家》记:汉五年,汉王追项籍至固陵。使刘贾南渡淮围寿春。还至。使人间招楚大司马周殷。周殷反楚,佐刘贾,举九江,迎武王黥布兵,皆会垓下,共击项籍。

    《黥布列传》记,汉五年,布使人入九江,得数县。六年,布与刘贾入九江,诱大司马周殷。周殷反楚。遂举九江兵,与汉击楚,破之垓下。

    按上述记录,招周殷有刘贾单独功劳及刘、黥共同功劳之分,而以刘贾的军事素养,要想让九江的守军归降,几乎没有可能性。所以应该以《黥布列传》记载为准,不过列传里的五年应该是四年之讹、六年又是五年之讹。这个记载表明,黥布封王后,就开始加强了对其旧国九江的蚕食,此前其被记录到的行踪是在叶,距九江国路程不近。这个现象提示,刘邦在封黥布为淮南王的同时,也对其下达了新的作战指示,这个指示就应试是针对最后决战的重要部署——下九江国,抄项羽仅存的战略退据地。所以黥布这一阶段的作战应该是灭楚的最关键步骤。在蚕食了九江国数县后,当地守军应该感到大势已去,黥布极可能利用其原在楚军的旧关系开展统战工作,周殷就是这样被拉到汉一边的。至于《项羽本纪》记载的九江叛军“以舒屠六”,可能是周殷等人对不肯叛楚的守军的剿灭行动。联系到项羽的覆灭是紧接着此后发生的,所以黥布在九江方向上的军事政治行动,绝不会是某种巧合,而是事先就筹划好了的,这样的筹划可以视之为灭楚整体行动的重要环节。

    《高祖本纪》记汉五年正月才宣布立彭越为梁王,《秦楚之际月表》记彭越为梁王是汉五年二月甲午事,与刘邦登基称帝为同一天;而《高帝纪》正月诸侯上疏劝刘邦登基书里已经有梁王彭越,则立彭越为梁王应该在正月前就完成了,与《高祖本纪》时间接近。这表明彭越并非汉五年二月甲午才受封梁王的。《汉书异姓诸侯王年表》记“四年九月,置梁国”,不详所据。既置梁国,则当属之彭越。此前彭越的状态是中立,在楚汉两边作骑墙状。如果确实有此封,则彭越应该彻底倒向汉一方。是年九月,是和约生效的时间,汉以梁属彭越,授权的时间与过程又应该在楚汉约和生效之前。那么,汉梁双方应该有协同作战的计划,而这个计划制定时间也应该是楚汉决战前,也就是《汉书异姓诸侯王年表》所记的“四年九月”。据《魏豹彭越列传》,楚汉决战前,“彭越复下昌邑旁二十余城,得谷十余万斛,以给汉王食”。这已不是普通的盟友,完全像是个部下。此前汉与彭越没有隶属关系,这样的作派是否为对汉策封的回报呢?值得考虑。只是列传记录的时间有误,不是汉五年秋,应该是汉四年秋。因为在比五年秋早半年的五年冬,项羽已死。如果汉四年秋彭越就大量为汉提供军粮,这也是为刘邦毁约提供了物资保障。所以,汉对彭越的收编,应该看作汉灭楚的重要布局,而这些工作,也是在毁约前就进行了。至于是否就在行动前汉就对彭越策封了,没有明确证据,估计可以像对韩王信一样,事先承诺,承诺有效。所以《汉书异姓诸侯王年表》记录到的四年九月,应该是对事实存在的确认,即使没有名号,只要事实成立即可。

    另外,楚将陈公利几之叛楚,也应该是刘邦阴谋的一个组成部分。利己是在楚汉决战的关键时刻倒向汉方,此举对项羽的打击是致命的。其实,陈公利几之叛楚还是不楚阵营的个案,《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楚令尹灵常“汉王五年初从”,后被汉封为阳义侯。汉王五年初,应该是项羽覆灭之前,因为其功劳中还有“击锺离眛及陈公利几破之”,表明灵常参加了对楚的最后决战。而这也应该是刘邦灭楚的战略部署,这方面的工作应该在和约缔结期间或之前就开始了。

    所以,说刘邦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遵守和约,不是冤枉他,并且这个账还不真能记到张良、陈平头上。可以推测,刘邦在争取缔约的时候,就在悄悄为楚汉的最后决战布局,布局的时间至迟在封黥布为淮南王的时候就开始了。等到刘邦家眷回来后,前期的布局就开始全面启动了,紧接着就发生了汉毁约击楚的一连串重大行动。

    正因为刘邦方面私底下动作频频,根本没有休兵罢战的意思,所以,《项羽本纪》的“军皆呼万岁”,可能记录到的只是楚军方面,至于《高祖本纪》也记了“军中皆呼万岁”,则应该是司马迁整齐故事的手法。实际上,汉王一面与楚和谈,一面悄悄在给楚军挖坑,准备将其彻底埋葬。所以汉军不仅没有放松战备,并且在私下里在加紧做瓦解楚军阵线的工作,而且这种工作并非于此时才开始,只是在此期间加强了。上面提到的黥布、彭越及楚军将领陈公利几、大司马周殷之叛,应该皆是楚汉和谈期间或之前由刘邦布下的先手。所以刘邦毁约是不需要他人提醒的,史料所说张良、陈平向汉王献计的情况完全不准确。张、陈二人如果确实有献计的话,其计策可能不是鼓动汉王追击,而是做出退兵的假象,所以汉军也可能拨出一部分军队像宣传队一样欢呼和约缔结。而这样的迷惑之举,也是灭楚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此前的统战工作一样,都是为了最后灭楚作准备的。应该说刘邦的这些小动作并不光明磊落,但确实也是谋略过人的大手笔,就这样被掩埋在记录的假象之下确实是非常可惜的。真实的历史应该是刘邦从来没有打算遵守和约。

    灭楚是个系统工程,对项羽这样的强敌,非无所不用其极是不能轻易搞定的。所以汉极可能假遵守协议之名,行集聚兵力之实。这方面的根据就是灌婴“与汉王会颐乡”。颐乡,《集解》以为在苦县,《地图册》同,在今HN鹿邑东。这是被记录到的,没有记录到的估计还有。实际上,这种收回东部军队也是有两种含义,一是遵守协议之举,另一个是借守约的名义收拢军队以便与楚决战。那么汉回收东部军队会不会牵涉到齐呢?如果韩信的齐也要从东部撤出来,感觉行不通啊,cao作起来很困难啊。但没有被注意到的韩信向西部移动的迹象也确实是发生了,因为《曹相国世家》记录到了“韩信为齐王,引兵诣陈”。这是不是汉方在假遵守协议之名而行集聚兵力之实?这种可能性相当大呢。注意,这个记录表明韩信带兵会于陈,但曹参留在齐地,肯定也是手握重兵,又像是汉在与楚玩手段,这里面的问题太复杂了。所以这个从来没有得到解读的和约,里面的内涵大的很啊。而刘邦的种种手段又完全被掩盖在历史的尘埃之下,明人胡应麟针对韩信之死的评价,也完全适用于刘邦在灭楚一役的表现,其曰:“神矣哉,汉高之智也!其智之神,盖不惟颠倒一世,且笼络万世而愚之。”(《少室山房集》卷九十六《韩信》)菜九的上述猜测并非异想天开,而是基于后面双方力量消长的变化,项羽的失败基本上是崩溃式地发生,而这一切,都是刘邦谋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