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窃明在线阅读 - 烈烈北风意未逞 第三十四节 天平

烈烈北风意未逞 第三十四节 天平

    看似一个很普通的问题但却好问到了那个使者的痛处让他一下子不好意思起来。这决东江本部派来的援军可以称得上是两手空空去年也就是天启四年朝鲜东江军损失不小耿仲明兄弟的兵力、装备都被孔有德要去了这还是因为孔有德和耿家兄弟有这么多年的交情不然别人还得不到这批补充。

    而耿家兄弟回到东江岛后就训练新兵在毛文龙的计划里耿家的新兵不需要立刻上阵所以什么装备都没有而且士兵本来也没有几百人。接到辽南黄石的急报后毛文龙把手边能抽调出来的上千壮丁统统塞进了耿仲明的新兵营还把这个唯一能紧急动员的营立刻派向了辽南。

    “毛有杰守备指挥的营叫‘杰字营’”说出这话后东江使者脸上微微一红。这个营本来就是训练用的军旗、名字统统没有这个“杰字营”的称号也是毛文龙急中生智想出来的。幸好黄石看来不懂这里面的含义。使者看到黄石脸色毫无变化后心里也是一宽:“毛守备的‘杰字营’有一千三百战兵东江水营会尽快把他们运到辽南大概也就是几天内的事情了。至于他们的铠甲……事情生的太突然了一时间恐怕会有很多缺额希望黄大人能提供一些。”

    黄石更关心的不是这个营有多少战斗力而是耿家兄弟这两个人。他听说来得有一千三百人后感到一阵难受要想收买耿家兄弟恐怕又要出血了。远的不说自己身边的这个尚可喜还没有打呢。黄石装出一副开心的样子:“久闻毛有杰守备大名有他来增援辽南万无一失至于铠甲武器本将自然会准备。”

    “那就有劳黄大人了。”东江使者很高兴黄石能不抱怨。此行他还另有任务所以不能立刻返回东江所以他赶忙对黄石说道:“黄大人南关大捷这个消息有没有报告给大帅?”

    “当然了。”南关大捷后黄石的奏章立刻就向了东江不过两件重要的战利品还没有送走金盔和大旗吴穆打算一起直接运去觉华免得中途反复倒手万一遗失在大海里可受不了。黄石在心里默算了一下时间对那使者笑着说道:“按日子应该已经到了。大帅的命令可能巳经在路上了。”

    “如此就好。”东江使者长出了口气傻子也能看出辽南局势对明军极其有利只要能歼灭后金这三个旗东江军暂时放弃辽东都没有关系。这个使者并不是什么高级军官所以他很乐观地想着毛文龙下个命令可能就是整理东江全军而来了现在他在辽南的任务已经结束了使者高高兴兴地对着黄石一抱拳:“黄大人在下在此间的任务已了。标下敢请黄大人为标下兄弟几个提供住处和快船明日一早标下就要去山海关了。”

    “大帅要你去山海关?是去讨援军吗?”黄石大吃了一惊。他一直觉得毛文龙不会给自己找不痛快的没想到这次毛文龙竟然会想起向辽西求救真是太令人不敢置信了。

    这个问题让那个东江使者犹豫了一下不知道回答好还是不回答好。来之前毛文龙已经有了秘令如果辽南局势一塌糊涂那么就不要去辽西自取其辱了。但是如果辽南形势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比如明军还在坚守金州那毛文龙就要使者去辽西哭一场。说什么也要讨些援军回来。这个使者眼看金州还在明军手里。符合毛文龙让他去辽西的先决条件。所以他就决心去辽西走一趟或多或少为辽南东江军要些物资和士兵回来。

    使者又打量了眼前的黄石一眼这个黄将军战无不胜。前两次黄石去皮岛的时候这个使者都曾在路边旁观过他第一次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孩第二次的时候也不过是一个刚刚从军的少年军户。这次他又亲眼眼见黄石力挽狂澜把辽南的一场重大危机变成对明军极其有利的战略局面。

    在这个东江使者心目中黄石本来就是大英雄兼崇拜对象再说黄石看起来去掉副将的加衔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于情于理这个年轻的使者都不打算瞒黄石了:“黄大人明鉴标下正是要去山海关求见辽东经略孙大人毛帅给孙大人写了亲笔信希望孙大人能援助辽南一些火器和士兵至少也要紧急提助些粮食。大帅担心黄大人的军粮会有不足。”

    “让大帅担心了。”黄石叹了口气上万士兵一天吃的东西真不少幸好是在金州城内驻扎不必消耗干粮。不过要是算上耿仲明兄弟、尚可喜还有随时可能前来的广鹿张攀长生岛储备的粮食还真是会有些紧张。

    使者行了个礼就要出去黄石在他离开前忍不住问了一句:“你们会去登州么?”

    那使者毫不犹豫地昂回答:“黄大人明鉴我们当然不去。”

    黄石又在心中暗自叹了口气嘴里却淡淡说道:“好了你们下去休息吧。”

    几年来东江镇和莱登镇、莱登巡抚衙门已经闹得很不愉快了早在镇江大捷的时候毛文龙就不肯把功劳给山东的文臣集团。镇江大捷无疑是明军第一次收复失地第一次进攻获胜和第一次献俘阙下所以山东的文臣集团希望毛文龙把运筹帏幄的功劳上交给莱登巡抚衙门比如山东的文臣就说镇江大捷是登州通判王一宁的策划。但是毛文龙却一口咬定这是提拔他的王化贞的功劳还上书指出王一宁是他从龙川撤退到朝鲜内6后才来的这种说词让山东文臣集团很下不来台。

    天启二年后毛文龙和山东文臣集团的本来就很不好的关系变得更加恶劣毛文龙一口咬定山东没有功劳而山东则一直说毛文龙贪功。最后毛文龙连级和俘虏也不肯交给山东去检验而是直送天津卫。天启三年天津卫的地方官屡次上书朝廷要朝廷下令给毛文龙不要再交俘虏来了。天津卫的理由是俘虏太多了又要吃饭又要派人看护。还要动员乡兵押送——这也要吃饭所以花销实在是太大了。而毛文龙坚持送俘虏来他说这样山东文臣就不能说他贪功而东江塘报上的战役和进献的级是不是杀良冒功锦衣卫一审讯俘虏就能清楚这样也能还给他毛文龙一个清白。

    这样就形成了山东骂毛文龙声不断、东江闷头一个劲往天津送俘虏、天津卫哭诉预算支地搞笑局而。这个闹剧一直到孙承宗下令东江级转送宁远检验才告终。

    但新的闹剧又出现了起因当然还是毛文龙不好做人太不实诚了。老老实实地黄石一直很配合地让登州粮官来押送银子和粮食押送途中的“漂没”黄石也都是认头的。但滑头的毛文龙却企图坑山东文臣一把到天启五年正月为止这一年来毛文龙已经往山东派了两个粮官东江粮官的任务就是直接拿到军饷和粮食然后由东江的船运回辽东。这种行为对于一直在背后扶持东江镇地山东文臣集团来说当然很不公平。很有点“端起饭碗吃饭搁下筷子骂娘”的意思。

    毛文龙派去的第一个粮官很快就吞没了军饷不回东江了毛文龙再次派去的新任粮官还是他杭州的老乡毛文龙本以为老乡会更可靠一些不想这个人一到山东就迅走完了腐化堕落的道路这两个粮官一共贪污了总价值四十四万两白银的物资。

    为了追回赃款毛文龙已经给山东几次海捕文书但全部如石牛沉大海。毛文龙愤怒之余就利用自己的尚方宝剑带来地专折奏事权把这个官司一直打到了皇帝面前。被激怒的毛文龙还把奏章布在了东江塘报里。这让大部分东江军官都对山东文臣集团印象极坏。

    其实黄石并不是第一次看到这份塘报但是这次他对毛文龙的愤怒又了更直观的认识。毛文龙在给天启的奏章中声泪俱下这四十四万两银子的物资里不仅仅有军饷和皇赏还有士兵的口粮和身上的衣服更有不少是士兵的斩赏钱。毛文龙哀求皇帝能秉公执法把这些士兵的口中食、身上衣从山东追还给他。毛文龙还在奏章里描述了东江的情景大批的军户还没有过冬的棉衣很多战兵别说盔甲连铁制的武器都没有而两个贪污了东江镇四十余万两白银的人就在山东逍遥法外……

    在毛文龙这封奏章里他甚至指出了这两个粮官在山东的居住地点这两个人都已经在山东买房买地当上了地主。毛文龙不要求天启追究谁的责任他只请求皇帝下旨让山东文臣集团把这两个人抓起来然后移交给东江镇。

    但莱登巡抚也有尚方宝剑打这场御前官司的时候山东巡抚衙门甚至不辩解有没有这么回事他们只是质问朝廷武将是不是有权利对地方海捕文书?地方文臣是不是有义务去执行武将的命令?

    这两个问题问得非常有力所以毛文龙哭诉得虽然很动情但天启天子和内阁还是驳回了毛文龙的请求让他自己去和山东地方官商议。

    黄石看到这份塘报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故事的结尾历史上毛文龙最后还是妥协了从此让登州的粮官押军饷和粮草也从此忍受了三成的“漂没”而登州最后遣返了一个人回东江。那个人就是毛文龙的老乡毛文龙知道他身不由己也就没有难为他让他吐出了他那份赃款后就送给杭州地方官看押。后来登州再次提高“漂没”份额的时候毛文龙又把这件事情拿出来当炮弹打御前官司不过后来那次官司又是以毛文龙的投诉不了了之告终。明明是受益者的魏忠贤利用这个官司沉重地打击了山东东林党但接任的阉党成员只是把“漂没”维持在三成而已还是没有退钱给东江镇。这个事情黄石很想利用一番但是如何利用他还没有想好反正历史上毛文龙选择了一条最愚蠢的道路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还得罪了一批人。

    南关大捷以后黄石感觉自己对历史的影响已经很大了现在的蝴蝶效应早不是小蝴蝶的问题了目前长生岛在明、后金的战略天平上已经犹如一头恐龙那么沉重了。和在广宁之战前一样黄石仍然觊觎大明天子的宝座所以他这些天一直在偷偷考虑“养贼自重”的问题。

    不过想“养贼自重”是一回儿事真执行起来是另外一回事儿。要的一个问题如果放任后金军从金州城下溜达过去黄石是很难和监军解释清楚的。其次如果后金军不能展示出保卫自己辎重的能力黄石也未必能强行压住请战的呼声毕竟部下和友军们红着眼盯着那些级和功劳呢。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黄石总觉得必须要把敌人彻底打成“猪头”才好像养猪一样地养起来如果后金实力还很强大就去养则恐怕不是“养贼自重”而是“养虎为患”了。

    明廷本来就把后金这个二十万人口的大部落看作一伙儿强盗而黄石的部下经过连续的胜利更是瞧不起这帮土匪但黄石却绝对不敢低估他的对手所以他最后还是决定狠狠地给后金放一把血。

    此时黄石还不知道他的报捷文书刚刚抵达东江本部的毛文龙哆嗦着手打开奏报结果眼睛越看瞪得越大。毛文龙揉了揉眼睛把奏报又看了一遍然后再次揉了揉眼睛看第三遍……

    “快传陈继盛!”毛文龙一声大吼同时飞快地转身跑去看辽东的地图扶在宽甸和朝鲜前线上的手指都抖了:“一个营两个营三个营……这些可以立刻抽出来。看来我要亲征辽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