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北斗七星高在线阅读 - 第一百四十章 以子为质

第一百四十章 以子为质

    田稀鉴冷哼着说道:“哼--哼!我看你们就死心吧。据我得到的消息,吐蕃大军在李晟元帅攻克光泰门之日,便从邠州退到了武功(今陕西武功县),昨日将武功周边大肆劫掠一番后就退兵了。既然你刚才提到了旌节帅印,我早就不想要了,今日正好还给你。”说着,田稀鉴大手一挥,身边人将旌节等物一股脑从城头扔了下来。

    田希鉴的一番话说的果断决绝,朱泚被气的差点没有晕过去,他这么说和这么做,已经不仅仅是落井下石,而是对他**裸的羞辱。

    没想到田希鉴还不算完,站在城头对着朱泚身边人继续大声说道:“将士们,你们都是泾源故人,为何要跟着叛贼自寻死路呢?当今天子宽仁,除了朱泚、姚令言等逆贼首领不予宽宥,胁从之人早就明言不予追究。如果你们能洗心革面投降朝廷,朝廷一定对你们过去所犯之罪既往不咎。”

    士兵们在路上已经想到了如果再和朱泚跑下去就只是死路一条,此时又听了田希鉴的话,激动得热泪盈眶,高声喊道“我等愿降!”

    姚令言一看大事不妙,马上呵斥道:“你们要干什么,难道是不想活了吗?”

    不知哪个泾源士兵先带的头,拔出佩刀吼道:“杀了逆贼,将功折罪!”说完,挥刀就向姚令言身上砍去。

    有人带头,其他人胆子也大了,将姚令言团团围住,乱刀将姚令言砍为一团rou泥。

    朱泚被眼前一幕吓得魂飞魄散,知道再不逃下一个被砍的就会是自己,于是打马便走。

    韩旻、梁廷芬和朱泚仅剩的十几名亲信死党跟着追了上去。

    这一行十几人如丧家之犬,北上宁州(今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朱泚任命的宁州刺史夏侯英也拒绝开城接纳他们,朱泚不得已,只得打算经彭原(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西去投降吐蕃。

    韩旻此时看到朱泚再也没有用处,边走边悄悄和梁廷芬说道:“如今陛下身边只剩我们十几人,即便投靠吐蕃,我们这些人对吐蕃也没有利用价值,不过是流落到异族去苟活罢了。再说,吐蕃和大唐一直有盟约,万一吐蕃为了示好大唐,再把我们捆绑了交还给大唐,到头来还是难逃一死。”

    梁廷芬马上听出了韩旻弦外之意,低声说道:“那我们不如杀了他,用他的人头换取我们的性命。”

    梁廷芬的话正和韩旻心意,他点头说到:“得到他的人头可是大功一件,足可以将功赎罪,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准还能保我俩后半生的荣华富贵呢!”

    梁廷芬从马鞍桥上摘下弓,从箭囊里抽出了一只箭,然后张弓搭箭瞄准了朱泚的后心,“嗖”的一声,朱泚应声跌落在地,身体因疼痛还在扭曲滚动。

    剩下的这些士兵看到连韩旻和梁廷芬都背弃了朱泚,吓得像受惊的兔子一样各自逃命去了。

    韩旻从马背上跳下来,抽出刀走到朱泚身前,一句话也没说,挥刀向朱泚的脖颈砍去。然后从朱泚的尸体上扯下一块布,将血淋淋的人头往里一裹,和梁廷芬一起打马向泾州而去。

    …….

    河中府,蒲州。

    李怀光自占据河中府以来越发觉得自己的决定十分英明,春旱越来越严重,关中地区的粮食供应越来越紧张,如果自己不果断地占据河中,大军的粮草供应就会成为严重的问题。

    这一日,兵马使杨朝晟突然急匆匆跑到了李怀光的太尉府,对正在一边悠闲地坐着,一边喝着茶的李怀光说道:“太尉,李晟已经收复了长安,朱泚带着残兵败将西逃泾州。李晟露布报捷,陛下不日即可回銮长安了。”

    李怀光听了先是十分惊讶,转而又幸灾乐祸地说道:“没想到李晟只凭临时拼凑的几万人马就拿下了长安!果真是报应不爽,想那朱泚昔日先用平分关中为饵诱惑本太尉与他联手,可待本太尉和朝廷反目后,他却又背信弃义,想让本太尉臣服于他,像他这种出尔反尔、毫无信义之徒,活该如此下场!”

    杨朝晟说道:“太尉可曾想过,先是李抱真和王武俊在河北击溃了幽州的朱滔,继而中原李希烈兵锋受挫开始收缩回防,到如今朝廷击溃朱泚收复长安,官军在各战场都是节节胜利,看这趋势,朝廷平定天下只是时间早晚而已。”杨朝晟瞟了一眼李怀光,继续说道:“下官听说朱滔贝州之战受了内伤,自逃回幽州以后就卧床不起,军政大事都由刘怦代为执掌。这个刘怦在幽州很有威望,深受将士们拥戴,再加上他又是朱滔的表兄,所以朱滔对他也是信任有加。但是据下官所知,这个刘怦与朱滔在如何对待朝廷的问题上却是南辕北辙。朱氏兄弟一向有野心,而刘怦却心向朝廷。一旦朱滔有个三长两短,这幽州恐怕就要效忠于朝廷了。”

    李怀光疑惑地问道:“杨将军说了这么一大堆话是什么意思?”

    杨朝晟一看李怀光居然没明白自己说这些话的意思,只得继续说道:“末将的意思是朝廷平定各镇叛乱已成定局,朔方军将士们也是人心思定,太尉要为朔方军和自己考虑退路了,一旦等朝廷平定李希烈以后再做决定就晚了。”

    李怀光这才明白过来,叹气说道:“哎!本太尉虽然未公开举旗造反,但是此前已不听朝廷号令,时至今日也是骑虎难下了呀!”

    杨朝晟说道:“太尉过虑了。末将以为太尉与朝廷并未成水火之势,只要太尉能言辞卑恭地上个奏折,就说先前不奉朝廷号令,全是因粮饷接济不及时才造成军心不稳,朔方将士们因此心生不满有哗变投敌的苗头,太尉您是不得已才退到河中自筹粮饷来稳定军心,这也是怕将士投靠朱泚叛军的无奈之举。然后太尉再将自己的一个儿子送入朝中为质以表忠心,除了承诺继续效忠朝廷,还表示愿意接受陛下责罚,陛下一向宽仁,末将以为这样完全可以保太尉无忧。”

    李怀光听了,犹豫了一下说道:“这个计策可行吗?”

    “末将以为可行!”

    “好,那本太尉就和诸位将军商议一下如何cao作。”说完,李怀光对门外喊道:“传令,召阎晏、牛名骏、徐廷光、达奚小俊将军明日一早来太尉府议事。”

    第二天一早,朔方军几位重要将领都来了。

    李怀光为了显示自己有韬略,先将昨日杨朝晟对所说的天下大势当作自己的见解高谈阔论了一番,然后将自己想上奏折并以子为质取得朝廷谅解的想法说了一下,请各位将军帮忙分析一下觉得是否可行。

    几位将军都认为这是摆脱朔方军罪责的最好方式,纷纷表示赞同,只有达奚小俊一人说道:“太尉,末将以为此计虽然能令朔方军脱困,但是朝廷一旦顺势解除太尉的兵权岂不是弄巧成拙了吗?”

    李怀光一听确有这种可能,目光往杨朝晟脸上扫了一眼,高声说道:“赔本的生意本太尉绝对不干,藩镇的本钱就是得将兵权牢牢抓在手中,夺了本太尉的兵权,以后谁还将本太尉放在眼里?像昔日朱泚、李忠臣失掉兵权那样,一天到晚的在长安混吃等死吗?”

    杨朝晟说道:“太尉过虑了,以河朔四镇称王的先例来看,只要太尉肯上表称臣,末将认为朝廷必然会宽宥太尉和朔方军将士,达奚将军毕竟是胡人出身,不太了解陛下的行事作风。”

    达奚小俊一听杨朝晟提到自己的出身,十分不满地说道:“杨军使此话何意?难道因为本将军出自胡人就敢轻视我吗?”

    杨朝晟忙说道:“达奚将军误会了,本将军的意思是说达奚将军性格还像胡人一样直率,不了解朝廷以往对待藩镇的处事风格,而非诋毁达奚将军的出身,自安史之乱以来,有多少藩镇将帅倔强不法朝廷都宽宥了,远的不说,就说王武俊、李师道二人,不仅和朝廷反目,甚至都自立为王了,陛下依旧宽宥了他们。何况我朔方军将士为朝廷平定叛乱和抵御外敌立下了无数战功,如今朝廷不可能在朔方军和太尉身上不遵循旧例,不可能单单对太尉一人有所变化。”

    徐廷光也说到:“达奚将军不要太敏感了,杨军使文武全才,对当今陛下的处事风格非常了解,绝对没有看低将军的意思。”

    李怀光也说道:“达奚将军想多了,杨军使待人一向平和,对待士卒都亲如子侄,怎么可能贬损你呢?”

    牛名骏和阎晏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达奚小俊见大家都替杨朝晟解释,只得站在一边不说话了。

    此时李怀光接着说道:“既然大家都认为此计可行,那就等陛下銮驾回到长安后,本太尉立即上奏折请罪,让我儿李璀送入长安并留在京城为质。”

    ……..

    大梁(李希烈称帝后将汴州改为大梁)。

    大将陈仙奇派出的斥候得知李晟收复长安后露布报捷、李希倩等叛臣叛将斩首示众的消息后,陈仙奇马上入宫向楚帝李希烈上报。李希烈大吃大惊,马上意识到李希倩情况不妙,忙问道:“那果亲王(李希倩)现在如何?”

    陈仙奇悲痛地说道:“陛下,果亲王殿下被俘后,与其他几个被俘的大臣一起被当街斩首示众了。”

    李希烈一听悲从心生,眼泪马上流了下来,好半天才悲痛地说道:“好,好,他们既然杀了果亲王,朕就杀了颜真卿!陈将军,你这就拿着朕的天子剑到蔡州龙兴寺将颜真卿给朕杀了!”说完,示意太监将剑递给了陈仙奇。

    陈仙奇跪地双手接剑,迟疑了一下说道:“陛下,颜真卿四朝老臣,名动天下,就这么杀了他恐遭天下诟病,还请陛下三思。”

    “还有什么可三思的?李晟斩杀朕的果亲王三思了吗?”

    陈仙奇依旧不愿奉令,继续劝谏道:“陛下,果亲王与颜真卿不同,果亲王是统军将领,而颜真卿可是文臣啊!”

    “朕才不管他是文臣还是武将,朕手里只有一个颜真卿是唐廷的重臣!”

    正在此时,小太监跑来奏报:“陛下,贵妃娘娘(李希烈称帝后封窦桂娘为贵妃)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