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走在去福林财主家的路上,这个玄天道院的弟子,将灵力输送手中的土黄色的圆球上,准备将圆球装入储物袋中,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无论是这个玄天道院的弟子怎么输送灵力,就是不能将这个土黄色的圆球装入他的储物袋之中,在玄天道院厮混颇久的这个修士马上就反应过来,这是一件异宝。 然后这个玄天道院的弟子就开始了各种测试这个圆球的过程。用神识探看,神识一接触到圆球的表面,就放佛遇到了什么阻隔似的;用灵力温养,灵力无论如何渗入不了圆球;用滴血的方式尝试,血液滴落在圆球上,点尘不沾,从圆球的表面滑落而下,还是什么用都没有。 这个玄天道院的修士,绞尽脑汁,想尽了自己会使用的或者听说过的认主或者收复法器法宝的一切办法,但是让他失望之极的是,这些办法,是什么用处都没有,无论是求爷爷告奶奶的文劝,还是刀劈斧削、水火共进的武进,到最后这个修士就只差将这个圆球一口囫囵吞将下去了。 可是无论怎样,这个圆球就是油盐不进,刀兵不入,水火不进,一点反应都没有。待到这个玄天道院的修士将自己的灵气和法器,自己会使用的火球术等术法从头到位的梳理一遍来测试这个土黄色的圆球以后,看到这个被自己虐待了千百遍的圆球的不仅一点伤损都没有,甚至连上面镂刻的印迹上也没有丝毫损坏的现象时候,这个玄天道院的修士不仅没有死心,反而是更加的兴奋了。 通过自己这一段时间的不同手段的测试的结果,这个玄天道院的弟子也明白,这一定是一个了不得的异宝,虽然现在不能即用,但是,一旦能够使用以后,那对于自己的修仙的助力,绝对不可想象的。所以,他就下定了决心,回去一定要多抽时间,好好研究研究,将这个圆球的里里外外弄个清楚。 于是在不能放入储物袋,也不能纳入体内的情况下,这个修士用鹿皮做了一个皮袋,用两根雪蚕丝炼制的丝线穿好,珍而重之的将圆球放到鹿皮袋中,像一个吊坠一样挂在了胸口。 可惜的是,这么多年来,他硬是没有弄清楚这个圆球的使用办法,而这一次,在他外出寻宝的过程中,他和一个太上魔宗的弟子起了争端,在争斗的时候,这个土黄色的圆球被两人争斗的元气打散而出,穿过陈后儒家堂屋的基座,镶嵌在了家神土地的板壁上。 实际上,这个土黄色的圆球是一件非常特殊的存在,它的炼化不是依靠普通的五行灵力、也不是依靠神识或者血液,而是确确实实、实实在在的需要太清灵气的沟通和联系,也就是需要“太清养气诀”这样的法诀,虽然这门法诀创建的最初的目的和契机,与这个土黄色的圆球是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的。 这门“太清养气诀”创立者的初衷,就是为了转化灵力属性而创建的,转化的灵力的属性是要将其他诸如五行属性的灵力转化为太清灵气。这其中还有一段公案。 当年,创立这门“太清养气诀”大能,是在一次炼制丹药的过程中,需要用太清灵气温养一颗非常罕见的灵草。可是天地初生以后,太清灵气分化,清轻者上浮,是为天,是为阳;重浊者下凝,是为地,是为阴。于是阴阳剖判,万物创生,五行序列,鱼龙曼衍,始生人伦。故而这太清灵气,存之于世者就极少了,只有在极少数的秘境之中、隔绝之地上有留存,急切中却不可得。 这位大能也是天资卓绝之人,在求之不得以后,遂逆天而行,想通过创立某种法诀,逆转阴阳,将五行等其他属性的灵气转化为太清之气。于是潜心参悟,明五行之变,解阴阳之结,颠倒物理,倒行逆施,经百年之久,创出了这转诸多灵气而为太清灵气的太清养气诀。 太清养气诀的法诀一开始推衍,大出这个大能意料之外,这个逆转灵气的的法诀第一层创立以后,竟然有了生生不息,进化繁衍的趋势。这个大能也是不能自主,在法诀的推动下,意外的将法诀演化到七层才告终结。 等法诀创立完结以后,创立的大能就发现,这个“太清养气诀”,在将其他灵力转化为太清灵气的那个功能的时候,无形中起到了提纯灵力的作用,所有类型的灵力在经过“太清养气诀”转化成太清灵气的过程中,灵力的量有了一定的损耗,但是,在转化过程中,灵力中的杂质被剔除,灵力的量虽然削减,转化出的太清灵力的纯度却是非常的高,灵力的质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另外的一个发现就是,这太清养气诀衍生出的另外的一个妙用,伴随“太清养气诀”的等级的提升,这部灵诀竟然有了辅助的提升灵力的转化力度和转化速度的功效,这个功效的加成是非常变态的。但是可惜的是,这只是提升和转化太清灵气的能力,并不是提升和转化其他的灵气的能力,对于修习其他灵气的修饰来说,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 创造这个太清养气诀的大能本身修为已高,灵力的类型也比较单一,不可能将已经修炼好的灵力全部转化为太清灵气,如果这样做的话,一是灵力的损耗还是颇为严重。二是万事重头开始,再经历几千几万年的修炼,风险太大,成本也太高,实在是难得有重头再来尝试一下太清养气诀的功用的勇气。于是这位大能只是修习太清养气诀第一层功法,将太清养气诀转化灵气将度灵草温养成熟后,就在没有修炼继续修炼后续的法诀,而太清养气诀的法诀,也就这样被他束之高阁,辗转之下,却落入了陈后儒的手中。 修真界的修仙者的修仙资质是有优劣之分的,一般常见的是按照灵根来划分,之所以修仙者要按照灵根的资质来划分,原因就是好的灵根的拥有者能够感受和吸收灵力的速度较快、力度较大。对于灵根较差的修仙者,由于吸收灵力比较慢,往往就滞留在练气、筑基、结丹期,最多有四五百岁的寿限,然后呜呼哀哉,也就谈不上长视久生了。如果出现一个能够让普通灵根的拥有者都能够快速提升的法诀,修仙界说不定就会因为这个功诀发生彻头彻尾的改变。
而通过太清之气温养圆球,从而收复圆球,发挥出圆球的无穷妙用,却不是这个“太清养气诀”的本身职能,也不是“太清养气诀”附生的功能。但是却是只有太清灵气才是这个沟通和利用这个土黄色圆球的唯一手段。机缘巧合、误打误撞下,陈后儒将两个并不相关、却又有必然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了一起。世事之奇,莫过于此。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陈后儒重复着每日修习“太清养气诀”、温书、授课、修习太清养气诀的单调的生活。 这一日上午,天气和煦,阳光普照,点点桃花在春光中绽放,蜂飞蝶舞,酝酿着好一片繁华热闹的春意,等到了下午的时候,天气骤变,变得阴云笼罩,天地寂寂,无边的细雨淅淅沥沥、稀稀洒洒的落将下来,打湿了桃花、打湿了青草、打湿了房屋和大地,蜜蜂和蝴蝶收拾起翅膀,规规矩矩的蜷缩在了自己的小巢中栖息。授课归来的陈后儒,在东窗闲卧,无聊翻看野史杂记,看至半途,不由得诗兴大发,作诗《春日纪思》五首: 其一曰 得逢山河渺星云, 万里长涉几孤村; 抛却一身荤腥业, 赖在东窗懒着衣。 其二曰 厌着浓墨书故事, 常憎丝缕累轻身; 缱绻春色湿百草, 懒劳白脂动尘机。 其三曰 数点桃花翻新意, 无边细雨锁春寒, 晓寐历历添故事, 披衣细看雨余山。 其四 莫遣春愁入百草, 懒将冷雨累绿蜡; 断肠人会伤春在, 灭度云霞烂如花。 其五 闲捡丝云绊碧草, 凝翠池头看玉蛙; 蟾宫失落伤春客, 贫分愁绪染百花。 摇头晃脑,反复吟哦许久,然后选一张大号草纸,颜筋柳骨的誊录在上,然后开始了一天的静坐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