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仙侠小说 - 人神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五十章:清明

第一百五十章:清明

    时日不觉过,转眼便到清明,后天就要参加踏青活动了。不过此类活动,无需作甚准备,挨着时间过去即可。

    当天名宿李逸风有请柬来,请叶君生到他府上赴宴,吃个便饭云云。略一沉吟,叶君生答应下来,换一身衣衫,等时辰差不多,便走路过去,到了李府之上,发现黄元启等人俱在。

    一番寒暄不提。

    快到开饭之时,顾学政便衣而至,又是一番礼节。

    饭桌之上并无多少话语,吃过饭,上茶后,气氛才活跃起来。顾学政坐在上首,抿了口茶,对叶君生道:“君生,元宵之时欲请你到府上来赴宴,不料你有事务,端是令人遗憾。”

    叶君生忙起身告一声罪。

    顾学政笑道:“不过读过君生当晚词作,老夫倒庆幸君生不来了。”

    一边李逸风好奇问:“惜朝此言何解?”

    顾学政道:“君生若来,恐怕就做不出那首了呀。”

    诸人皆笑,心有戚戚然。诗词文章,对心境情绪颇有要求,有时候见不到那景,见不到那人,都很可能没有相关的作品出来。

    顾学政故有此言,以为当天晚上叶君生受邀赴宴,就写不出那首了,但他岂会得知其中门道?

    叶君生一笑置之,没有多说。在其心目中,做“文抄公”也不是什么卑鄙无耻之事。兴起而用。如此而已。穿越者还去满口谈“仁义道德”,可真是贻笑大方,令人齿冷。

    说到诗词,在座诸人都用一种奇怪的目光打量叶君生,很是佩服。如今在冀州地面,关于叶君生诗词的来历早没了争议,只能说天纵奇才,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之事。

    天华泱泱大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千百年来也出过不少神童才俊,眼下多出一个叶君生来,又有什么稀奇?

    气氛宽松,话题一下子便引开。其中叶君生多半时间都是在听。亦然有补益。要知道在座各位,或是名宿大家,或是政权大人,很多话都不会无的放矢。作为小字辈,能入座陪听,都是很重要的一种历练。

    不出意外的话,叶君生日后必然会走科举这一条路,他日金榜题名,便有机会当官。而官场学问,未必就比求仙修道简单。有机会事先就该多打交道,多多按摩学习,免得到头来什么都不懂,反会闹出笑话。

    言谈之中,慢慢就说到了新任知州楚云羽,以及他那位跋扈侄子楚三郎。

    经过顾学政交涉,李逸风那位被骏马踢伤,反而要重金赔偿的远房亲戚倒是被放了回来,不过对于此事,李逸风犹自愤愤不平。痛批纨绔目无法纪,颠倒黑白等。

    顿一顿,问叶君生:“君生,这三郎可曾到书院报到了?”

    叶君生点点头:“前些日子已来。”

    “可骑着马?”

    叶君生也不隐瞒,将当日所见所闻尽皆相告之。

    李逸风狠狠一跺脚。面对顾学政:“惜朝你看,此子骄横至斯。居然骑着高头大马在书院中横冲直闯,成何体统?简直践踏斯文,藐视圣贤。”

    顾学政面露苦笑,他固然也看不惯这等跋扈之徒,可以目前状况,能做的事情并不多。庙堂之上,太子当政,楚云羽又是太子党中的核心人物,重用非常。眼下新官上任,正大肆活动,排斥异己,寻找机会动手。前日他去找楚知州说情,虽然对方表面客套,但已表现得很是冷谈。

    假如顾学政依照法度,强硬治楚三郎的罪,也不是不可,但如此一来,双方等于是撕破面皮,彻底闹开了,对于大局甚是不利,故而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政治官场,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实在太多顾虑权衡。因此对于李逸风的怨气,只好安抚了之。

    李逸风也是明白之人,发些牢sao便过去了,又对叶君生说道:“君生,这三郎与你同班,你可得注意点,谨言慎行,莫被这厮捉了把柄,惹出祸事来。”

    叶君生淡然道:“多谢李公提点,学生不会去招惹他的。”

    李逸风叹一声:“老夫是怕他主动找你麻烦,到了那时,你可得忍住。这三郎还会武功,孔武过人。万一真动了手脚,你如何挨得住?”

    叶君生愤然道:“举头三尺有神明,如果楚公子咄咄逼人,跋扈无度,自然会有报应。”

    听到他说这话,莫说李逸风,就连顾学政都有些苦笑了:这叶君生,到底还是稚嫩呀,未经多少人事,不懂世情艰辛,人心凶险。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不过说说而已。天下间恶贯满盈的人多了去,何曾见到神明显灵,老天爷发一道霹雳下来将他们劈了?

    没有的事。

    圣贤经义,不过藉此规劝世人戒恶向善,修身养性罢了。

    然而这样的话,顾学政等不可能直接向叶君生说的,唯有让他多经历,多感悟,自个明白。少不更事,本来就要多磨砺才能成熟。

    饮完茶后,各个散去。临头李逸风犹自有些不放心,叫住叶君生,单独儿叮嘱他一番。具体内容不过是让他学会忍让,在书院中面对楚三郎的挑衅拨弄,务必不要意气用事,乃至于得罪纨绔,把自己陷了进去。

    这一陷可不得了,大好前程都会一朝毁灭,不复存在,甚至连性命都会糊里糊涂赔进去,那就悔之晚矣。

    这番叮嘱,李逸风用意拳拳,乃是从一位长者的立场规劝,足见诚意。却是爱惜叶君生的才华,怕他有事。

    对此叶君生自是明白,再三道谢领情。

    “对了,后天踏青,要不你干脆不去了。老夫料想,楚三郎肯定会策马而来的,到时难免会有事端。”

    李逸风想到一事,赶紧说道,顿一顿,忽有笑了:“不对,如果他真要为难你,课堂之上即可,何须等到外面?唉,老夫阅人无数,平生不见如此横蛮者,徒呼奈何。”

    叶君生安慰道:“李公勿虑,多行不义必自毙,姑且待之。”这话却取之,此时用来,倒应景。

    李逸风叹道:“但愿如此。”

    叶君生又朗声道:“有诗云‘尝将冷眼观螃蟹,看汝横行到几时’,学生深以为然。”

    李逸风咀嚼着这两句诗,不禁眼眸一亮,认真看了叶君生一眼,心里感叹:本以为叶君生稚嫩,但看来倒是自家等人太老了,乃至于没了血气,头角都被磨平,放不开手脚……

    如斯想着,本来郁郁的心情竟莫名开朗。望着叶君生,依稀寻回自己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光景,深信天大地大,道理最大。平时好吟太白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常以此自勉。

    而如今,挂个官身闲职,宦海浮沉,行事越发老练,但再也找不回以前的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锐气——

    年轻真好啊!

    告别李逸风,离开李府,信步走在街道上,叶君生内心多了几分暖意:经过一番接触,顾学政等固然包含有拉拢自己的意思,但同样夹杂有不少真实的个人情感,也真心的想自己好。

    关乎当今朝廷的风云变幻,叶君生听闻不少,知道国家正在生成一口大漩涡,会有很多变故发生。对此他根本没有多少忐忑畏惧,这风暴,要来便来吧。再加上他当前只是个小小秀才而已,影响不大,该干嘛继续干去。其中筹谋准备的时间,颇为充裕。

    等到乡试来时,恰风云交汇,正是一飞冲天好时机。

    是夜,叶君生盘坐于房间中,顶着天地玄黄顽石印,阴神霍然出窍,却要趁着清明,全城祭奠之机,看看城中香火光景。

    他法相之境稳固,道气化形,比起上一次在彭城出窍,夜探小城隍庙时更多了几分把握。祭起宝印,将全身气息隐匿起来,等如二度隐形,悄然从窗口飘出去,走在静寂的大街道上。

    一路不停,离开南渡巷,转过观尘书院,不多时便来到冀州最高的建筑物“笔架塔”下。

    此塔有一十八层,层层而上,极为高峻,属于冀州城一处著名的景点,但平时都有专人守着,等闲不会开放,只能在下面观望。

    叶君生以阴神之体出来,混若无质,却一下子便穿门而入,拾级而上,不多时就来到塔顶之上。

    居高临下,俯览整个冀州城,目光苍茫,就将所有情景收入眼底——此时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绝大部分的人们都已沉浸进梦乡之中了。

    然而在阴神灵眸之中的冀州城,却凛然变成另一个奥秘玄虚的天地世界。但见半空之上,无数血气缭绕,合拢凝聚,形成一片片的血云。只是到深夜里,这些血云明显稀薄许多,给予下来的压迫威力大为减轻。

    举目四周,万户人家,其中某些屋顶上有浓厚的血气冲霄,煞是厉害,很可能是官兵驻扎之地。除开最为显眼的血气,又有无数青色袅袅,像燃烧的香火,从城中各地不断升腾起来,最后不约而同地飘向同一个方向。

    顺目一看,叶君生登时了然:那是城隍庙——

    冀州大城隍,正在鲸吞蚕食诸多百姓信奉出来的香火念力,蔚为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