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一个人的甲午在线阅读 - 第四十六章 万里悲秋(三)

第四十六章 万里悲秋(三)

    深秋的朝鲜黄叶驿零。瑟瑟秋风刮过光秃的枝丫。透着旧;;士的寒意。朝鲜的冬天向来都要来的早一些,今年似乎更是如此,看这情形大约再过上大半个月,第一场雪就要落下来了。

    朝鲜平山,大清驻朝鲜陆军第三混成旅旅部内,此刻却是一片忙碎。各种比例的地图挂满了墙壁,作战参谋、情报参谋都是一脸严峻肃然的神情,在旅部的参谋室内忙着将各处送来的信息综合起幕,用小旗标示在地图的恰当处。

    就在昨夜,陆军第三混成旅的游击哨忽然现,一支日军大约一斤小大队的兵卓,已经越过中日对峙的分界线,自玉洞里方向由东南向西北直插平工而来。

    日军一个大队的兵力,忽然出现在陆军第三混成旅防线纵深,并且正在向旅部的位置挺进,这个消息不仅在骤然间打破了已经大半年保持平稳的朝鲜态势,也让整个第三混成旅上下大吃一惊,搞不清楚日军此举的真正目的。一时之间,整个旅部里面忙作一团。

    不过,此时此玄坐在参谋部里面。最为一肚子鬼火乱冒的,还要算是陆军第三混成旅旅长应宽了。

    来到朝鲜这大半年时间,当初的应小三,如今陆军第三混成旅旅长应宽,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部队的整上面。他虽然有着皇上私底下的旨意,憋住了劲要到朝鲜来当这斤,二百五,弄出点动静出来,可是他的脑袋也不笨,对自己手底下这一个旅的家底,心里面也是清清楚先

    驻防朝鲜的陆军第三混成旅的人员构成,主要是由当初张之洞编练的练军,原驻防辽东田庄台所部混成协,也就是原来应小三血战田庄台的那支部队,以及从北洋徐邦道所部抽调的部分人员混编而成。虽说年后又陆续抽调了不少原新建陆军军官充实到陆军第三混成旅当中,可要凭借这样匆忙拼凑起来的部队状况。去和对面已经增加到一个半师团的日军玩点花样出来,在军队中呆老了的应宽,说什么也不会去做这种赔本买卖的。

    他寻思着皇上既然让自己到朝鲜来搞东搞西,那先自己总得有点资本不是,要是部队拖出去没有把日本人搞掉,到是先把队伍搞垮了,恐怕到时候自己的脑袋也玄了。

    所以应宽一到朝鲜,便一门心思埋头练兵,整个人都扑在了军营里面。连当初带到朝鲜平壤的小弱水,都一直顾不上去吃一口。好在现第三混成旅参谋长郑文亮是齐广洋在陆军学校时的好友,不仅业务娴熟。有了齐广洋这层关系,和应宽的配合也很默契,部队的状况也一天天好起来,渐渐有了当初新建陆军的样子。

    看着队伍逐渐走上正轨,十天前。应宽终于寻着一个机会,借着杜振武在平壤召集各部召开冬季战事部署会议,和自己悄悄安置在平壤的小弱水来了番****。谁知道才**了一个晚上,还没有来得及细细把玩,刚刚破瓜之后的小弱水的风情万种,就因为日军忽然在纵深出现的军报,应宽不得不马不停蹄赶回了第三混成旅旅部。

    想到那一夜被翻红浪的靡战。弱水在自己怀中娇喘阵阵,入手之处那种细腻柔滑的滋味,尤其是清晨时分抱着自己不让离去的那份娇羞,再联想到日本人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自己正要乘风破浪的时候出现,***,弱水老子放了半年才刚刚吃了一小口,这不是明摆着闪老子!

    应宽心中越想越气,猛地一脚把身前的桌子踢翻在地,原本吵嚷的参谋部里面顿时一片肃静。

    “妈的,老子都还没有打日本人的主意,柚们倒先动起来了,老郑。甭去琢磨日本人这样做是什么意图了,立刻下令,集中兵力把这股日军先剿了再说应宽转身望着郑文亮吼道。

    参谋长郑文亮正俯在桌上,对照的图看着各处送来的军报,猛然间看到应宽勃然大怒的样子,却只是苦笑着摇了摇头。

    “要剿灭这一个大队的日军并不难,现在最棘手的是敌情不明,关键是要弄清楚日本人这样做到底是什么意图?眼下日军在朝鲜拥有一个半师团两万多人的兵力,如果日本人是借此挑起事端,就像甲午一样。我担心一打起来事情恐怕就闹大了,还是再等等朝廷的旨真吧

    说起来郑文亮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半年来,虽然中日之间在朝鲜一直保持着相对平稳的态势,但是两个国家其实都在拼命的扩军备战,大清就不说了,旧个师的新式陆军已经初具规模,而日本方面传出的消息。如今日本不仅已经恢复了在甲午期间被打惨了的6斤。师团的编制,还计划在年内将日本陆军扩充到口个师团。如果日本人真的想挑起争端,以现在中日之间这种针锋相对的架势,说不得双方一打起来就收拾

    “老郑,依我看你们就是书读多了,条条框框的东西多了,日本人都到了门里面了,要打就打,哪有那么麻烦的事情?要是日本人真想动手挑事,你吃不吃掉他一个大队的兵力,他迟早都是要动手。要是日本人不想挑事,他一个大队的兵力深入到我大清的地盘上来,吃了就吃了。横竖还都是日本人理亏,怕个毛啊”。

    应宽叉着腰,一脸的怒气。要不是眼前说话的是参谋长郑文亮,说不定他早就跳起来骂人了。

    郑文亮的性格向来是外柔内网。对应宽的抱怨也不以为然,只是转身挥了挥手,示意参谋部内的众人都退下去。直到参谋部内只剩下应宽和自己两个人了,郑文亮才意味深长的望着应宽叉着腰的双手笑说道。

    “旅长大人这几可存平壤过份劳累,又一路纵与驰骋,这腰还是要保护好的啊,要不要我给你推荐一副秘方?

    官场当中素来讲究渊源,即便是军营当中也是如此。因为有齐广洋的关系在里面,两人也都算的上是齐广洋这条线上的人,又在一口锅里吃饭,私下里关系自然相处的很好,平常说话也没有什么顾忌。再加上应宽本就是军营当中的老油条,和郑文亮这些毕业于陆军学以刚军官不同。活脱脱,个口无遮拦的大老粗。天长地久灯一文亮少不得也跟着他混成一样了。

    换了往日郑文亮这样和自己开玩笑,应宽指不定还多少有些得意,非逼着郑文亮听听自己和弱水的心得体会。可现在这辰光,哪里是说女人的时候,应宽再胡闹这点轻重还是懂得的。

    “劳累个屁啊!老郑,你就别和我卖关子了,从我回到旅部就看见你趴在那地图上琢磨,给三哥我说说你到底在琢磨什么?咱兄弟二人不玩那套假把式,我还不知道你,无利不起早,别拿什么坐等朝廷的旨意蒙我,等朝廷的旨意过来,黄花菜都凉了。说吧,是不是你心中有了什么主意?”

    郑文亮盯着应宽着了一会儿。忍不住摇头叹了口气。

    他和应宽相处这些日子,知道应宽虽然看起来粗粉,其实心思并不糊涂,只是身上的匪气较重,遇事有些急躁而已。

    “没有朝廷的旨意。我们擅自行事,要是真的把事情闹大了,你我二人如何暂且不说,关键是我大清现在还没有和日本大战一场的准备,这个事情不能急啊,”

    应宽迟疑了一下,随即斩钉截铁的说道。“老郑,不是我急,眼前的局势日本人一个大队的兵力正直插平山而来,虽然不知道这些日本人想要干什么,可是再不断然处置,难道眼看着他们摸到我们旅部来?那我们第三混成旅的笑话可就丢大了。下决心动手吧,出了什么事情我兜着

    “都送到嘴边了,吃肯定是要吃的可是吃像也不能太难看了”郑文亮淡淡一笑,忽然低声说道,“应三哥,你前不久招募的那些朝鲜马匪现在练的怎么样了?”

    应宽不觉心中一动,望着郑文亮有些古怪的眼神,顿时明白过来。

    “你的意思是让这些马匪去?”话网说完,应宽便摇了摇头。“日本人一个大队的兵力怎么也有一千号人,凭这些朝鲜马匪恐怕一口吞不下去。”

    “让我们的人化装成朝鲜马匪。和那些马匪一起去,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大一点,让这些日本人有来无回。即便将来日本人闹起来,咱们也可以一堆二五六,装作什么都不知道。”郑文亮收起脸上的笑意。肃然说道。

    应宽这个时候终于明白,刚刚一直趴在桌上的郑文亮心中在琢磨什么了,低着头想了想说道,“既然是要做大一点,干脆咱们也放开手脚大干一票。我的意思是把一部分朝鲜马匪都放到那边去,袭击日军的后勤保障线,咱们这边再顺手把日本人这一个大队吃掉”

    正说着,一个情报参谋匆匆的走了进来禀报道,“刚刚收到前线各处传回的消息,日军各处阵地并无集结兵力的作战迹象,只是那支日军大队走走停停,意图尚不明朗。”

    “看来日军似乎并没有大动干戈的准备,我原本担心我们这边忙着收拾这今日军大队,被日军乘虚而入,现在他们没有动手的准备,就该我们动手了。”郑文亮呵呵一笑,随即望着应宽说道,“旅长,你就下令吧。”

    应宽这时候却忽然变得有些期期艾艾起来,搞的郑文亮很有些摸不着头脑,过了片玄应宽挥了挥手,示意刚才那行。情报参谋退下,才低声说道。

    “这个,老郑你是知道的,老子才碰过女人,这斤”常言怎么说来着。好像对军中不太吉利,还是你下令吧,朝廷那边我会给皇上上道密旨的,反正老子就是来当这个二百五。出了事情我顶着。”

    郑文亮一听,再也忍不住大笑起来,拍着应宽的肩膀说道,“三哥好福气啊,等吃掉这今日本大队小弟也要去尝尝清绾人的味道。三哥改日给小弟我也介绍一个,如何?”

    京城总参谋部

    接到朝鲜来紧急军报后,光绪立即前往总参谋部,召集军诺府大臣李鸿章、孙毓汉和总参谋部的相关人员商议对莱。

    “朝鲜军报上说,日军一支大队一千余人悄悄越过中日对峙线,现正从玉洞里方向朝我腹地深入,从目前日军出击的方向判断,恐怕是朝着平山一线而来总参谋部作战部主任冯国璋指着墙上的地图解说道。

    “第三混成旅是干什么吃的。日本人都深入到腹心来了,越境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拦截?”光绪阴沉着脸,脸上的神情异常的难看。

    看到光绪怒,总参谋部内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陈卓迟疑了一下站起来说道。

    “回禀皇上,按照总参制定的预案。我朝鲜驻军主要兵力都集中在平壤一线,以保证一旦中日开战。能够有足够的作战纵深进行准备。摆在前面的第三混成旅兵力有限,那么长的战线根本无法做到处处设防,日军正是抓住这样的空子,又利用黑夜掩护悄悄突入我腹心,只是日军为何这样做,目前还不明确。”

    陈卓说的是事实,也是总参谋部针对甲午清军惨败后制定的一种战略部署,以大清现在失去制海权的状况,一旦中日开战,后勤保障就是很大的问题,收束兵力于平壤一髅无疑是最为现实的考虑。至于摆在前面的第三混成旅,无论人员装备,都只是一般,不过是将来用以迟滞日军行动,这一点光绪心中自然明白,只是站在他的角度,权衡两国一旦因此事大起争端,不能不感到非常恼火。

    按照此时收集到的日本国内的情报,日本虽然重建了六个师团的兵力。在朝鲜也增兵到了一个半师团。但以日本现在的国力,根本没有动一场大战的条件,可日本人这样做又是为什么呢?而从大清的状况来看。和日本也差不多,刚刚从甲午大战恢复元气,真要想甩开膀子大战一场,别的先不说,单单是经济上面就吃不消。

    “你们都说说看,日本人此举到底意欲何为?我们又如何去处置这一突事件?”沉默了一会儿,光绪冷冷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