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重生1634在线阅读 - 第四十二章 汉中府

第四十二章 汉中府

    慧娘的话语,让李国强恍惚回到后世,自己每次出差,妻子也是这样,想到后世的妻儿、父母,一股悲伤涌上心头,也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咋样,这女人啊,不管是现代人,还是古代人,都一样,一瞬间,李国强走神了。

    “哥?哥?......你没事吧?”慧娘关切的问道。

    “啊~我没事,慧娘,我会注意安全的。”李国强说道:“慧娘在家也不要太辛苦了,也要注意身体。”

    “哥,奴家知道了,奴家等着哥回来。”慧娘柔声的说道。

    第二天,李国强和赵令德早早起床,想悄悄的上路,但慧娘这小妮子一晚没睡,忙着给李国强、赵令德准备路上吃的干粮,看着慧娘熬得红红的眼睛,眼中满是生离死别的神情。

    这年头出远门不容易,跟生离死别也差不多了。

    李国强也心疼万分,接过慧娘准备的包袱,李国强轻轻握了握慧娘的小手,“慧娘,家里就交给你了,保重身体,我会很快回来的。”硬起心肠,转个头,叫上赵令德出发。

    在转头的一瞬间,李国强分明看见慧娘眼中两行清泪顺着脸庞流了下来。李国强没有回头,他怕自己一回头,慧娘会哭出声来,搞不好今天就走不成了。

    一直走了很远,李国强回头一看,看到慧娘还是站那里,身影已经变成了一个小黑点,李国强可以肯定慧娘还站在那看着自己。

    再看前方,远处是莽莽苍苍的群山,此时却满是勃勃生机,秋意盎然,李国强不由心中豪情充溢,他喝了声“走吧”,二人迈开脚步,往前而去。

    怀揣着赵山田从嘉昌县衙门搞来的路引,二人没买代步的骡子,步行前往汉中,两人只用了两天,就翻过了大巴山,第二天晚上,两人就歇息在大巴山北麓的一个小镇,曲家镇。

    李国强没心思观察曲家镇,这两天可把二人累坏了,足足走了100多里山路,想起一年前逃亡从这里经过,恍如隔世。

    休息了一晚,二人体力也恢复得差不多了,这里离汉中府大概还有200里,前面就是汉中平原了,一马平川,路也好走了许多,李国强计划5天赶到汉中府,上次忙着逃命,没机会,这次正好好沿途看看,这大明朝的汉中府农业情况。

    从曲家镇出来后,地势越走越平坦,无数的小村庄星罗棋布的散布在平原上,就像棋盘上的一个个棋子。

    但走进一看,很多村庄经历战火,已经荒废了,村子旁边的田地自然也跟着荒废了。有人的村子很少,各种水利设施不是淤积严重,就是已经完全废弃,田里的收获情况自然很不妙,看来这里的农业已经荒废很严重了。

    但是,一些明显是士绅或大地主的庄堡,则人员很集中,堡子上还有人在来回巡视,门口还站着拿着武器的庄丁,堡子周围的田地也耕种得不错,连绵阡陌,看得出,这些堡子还在向周边发展。

    一路上还有一个情况,也引起了李国强的注意,那就是流民不断,越是靠近汉中府,流民越多,这些流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用担子挑着全部家当,有的担子里还挑着孩子,许多人都是面黄肌瘦,衣裳褴褛,但都奔向一个方向,汉中府。

    这些流民的成份很复杂,有些是逃荒的破产农民,有些是各处逃亡的军户、匠户,居然还有一些是城镇的破产小商贩。

    明末的流民问题很复杂,前期主要是天灾原因,明末的小冰河气候,给明朝的北方农业造成了致命打击,而明廷又缺乏赈灾的银子,和有效的手段,使得流民越来越多,从而形成了巨大的流民潮,北方特别厉害。

    流民潮是社会安定的巨大隐患,但是也一个巨大的机遇,就像后世的民工潮,如果加以规划引导,这些流民,就可以成为工业革命巨大劳动力的来源。

    这就好比一个人,身上患了一个大脓疮,你要是千方百计的想用遮羞布包住,不从根子上来解决问题,只有更加重病情,从身体里面烂掉,直到病人倒下。

    看到这些流民的模样,李国强和赵令德仿佛看见的是一年前的自己,二人都默不出声,默默的赶路。

    越是接近汉中府,城镇越是繁华了起来,这城里和城外简直就是两个世界,看着这城里畸形的繁荣,李国强心情也很沉重,没有了继续观察沿途城镇的心情,两人加快步伐,提前一天赶到了汉中府。

    李国强二人在城北的一家叫高升客栈的客栈住下,休息一晚,养足了精神,第二天一早,二人在客栈用过早饭,向店小二问清楚了位置,直奔汉中府人力市场。

    昨天进城有点晚,急急忙忙的寻找客栈,没有仔细的看看这古代的汉中城,现在去人力市场,一路上到是可以仔细的看一下。

    两人出来的时候,已是太阳高挂了,李国强不习惯留长发,赵令德也早就跟李国强一样,剪成了短发,所以这次来汉中府,二人就带了个竹斗笠,一来,可以遮住自己的短发,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二来,可以遮挡阳光,现在虽然是立秋了,秋老虎晒起人来还是满厉害的。

    从高升客栈出来往左一拐,就是一条大街,但街面不是很宽,大约有后世三四米的样子,街道两旁是一水的青砖瓦房,瓦房基本上都是两层楼房,偶尔也有三层的,临街的一楼,两边全是店铺。

    大部分的房子都比较陈旧,很像后世解放前,电影里面的古镇,每个店铺的二楼都伸出旗杆,上面写着各种店招,迎风飘扬,让这条街平添许多生机。

    街道两旁的店铺都是木排门,现在已经在开门做生意了,木排门自然已经取下,使得整个店铺门面大开,从街面上,一眼就把这家店里卖什么货物,看得清清楚楚。

    布店把一匹匹的花布,摆在长长的柜台上面,在柜台后面还有一排一排的货架,货架上面,也竖着摆放了一排排的花布,店老板和伙计,正在殷勤的招待买主。

    杂货店跟布店差不多,长长的货柜和货架上面,也是货物琳琅满目,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店面,也都货品丰富。

    这样的店面布局,让李国强似曾相识,这些店面,像极了后世改革开放前的各种乡镇供销社。

    店面外面也摆着各种摊子,有的是店面直接摆在街面上来的,有的是一些流动小商小贩,还有一些是挑着担,推着独轮车沿街叫卖的小商贩。

    街道两边的小摊贩,将本就不大的街道,挤得更加狭窄,扛包的苦力,骑驴的、骑骡子的,还有坐轿子的,走路的行人、逛街的小媳妇、大姑娘、老妈子,各色人等,来来往往,倒是显得整条街热闹非凡。

    李国强一路上饶有兴趣的看着,冷不防从旁边突然窜出一人,李国强正在看两边的店面,一下没注意,和这窜出的人撞在了一起。

    李国强本能的伸出左手抓住这人的手臂,防止他撞入自己怀里,右手摸向自己的腰间,既然是出远门,现在又是明末,手枪自然是随身带在腰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