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在线阅读 - 第九十一章 银币

第九十一章 银币

    当张德和众军士走出皇宫后,哪个领头的小校向他说道:“将军,怪不得这银钱叫至宝,它果然有神奇。”

    张德其实也是才知道这银币中的“奥秘”,但他毕竟和陛下待在一起的时间长,知道的事情多点,他看了一眼围过来的军士,哼了一声:“这是陛下钦定的规制,文官们是下了点文案工夫,但没有陛下,他们是弄不出来的。”

    众军士恍然大悟。那小校有点不好意思地问道:“将军,不知道咱们自己带的银子能不能也换这宝贝?”

    张德斜了他一眼:“怎么,吃独食了?”

    小校吓了一跳:“属下哪敢啊,将军,兄弟们可都盯着呢。哪是咱这些年来积攒下的一点碎银。”这是实话,抄掠来的东西它涉及到了所有人的利益,不客气地说,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是没有督军司的人在边上,人人的脑后也睁着一只眼盯着,你想独吞?扁不死你。

    张德笑了:“你个王八蛋,放心,督军司会禀奏陛下,不会让你吃亏的。”但他随即又拉下脸来说道:“记住,有什么事情告诉督军司,督军司自会上奏陛下给兄弟们以公道。但绝不可违反军纪,一旦发现,本将也绝不宽恕。”

    众军士咔的一个立正:“请将军放心。”

    张德等人走后,东立刻派人去召集大臣。老赵见小皇帝依然不搭理他们,他尴尬地说道:“陛下,臣等并无贪没银两,只是这景炎至宝,制作也并非易事,如此宝物,就这样给别人,实在是也太轻易了。”

    东对他翻了个白眼,老赵弱弱地接着说道:“陛下,臣没想到这景炎至宝竟有如此神奇之处,难怪陛下当初定成色为九,臣当时就奇怪,这银子通常都是越纯越好,臣还以为陛下……”

    东又瞪了他一眼:“以为什么?”你们这帮鸟人心思龌龊,就将老子也想成这样,怎么,现在倒成兄弟咱的不是了?奶奶的,咱都快混成教唆犯了,真他妈的杯具。

    老赵尴尬地笑了一下,又腆着脸问道:“陛下,这成色如果不对,是不是景炎至宝发出的声音真的会变?”他这一问,一帮土头土脸的户部官员耳朵“唰”的全都竖了起来。银圆相碰发出的声音,他们不是没有听到过,只是没人去注意,可是现在这两个声音放在一起,其中的妙处他们自然立刻就能体会,都是整天和钱打交道的人,有几个是笨的。

    东并不知道银圆成份改多少声音才会有变化,但他又能说什么?“要不你们试试?”

    他这样一说,老赵也吓了一跳:“陛下,臣不敢违背圣喻。”

    等陆秀夫和其他大臣们赶来过后,东让赵与珞解说了这件事,文官们拿着银圆把玩了几下,这下又热闹了,大臣们是坚决支持老赵的做法。如此宝物,哪能轻易地给出去,你倒是拿着银子弄来这宝物看看?不行,绝对不行。那杨亮节竟然还来了一句:“赵大人,这景炎至宝制作不易,扣除一成火耗,是不是少了点?”

    东听得是牙直痒痒:鸟人啊,你要是不把银圆弄出来,以后这帮家伙少不了还是冒出什么“火耗”之类的“惠民之政”。他开口说道:“诸位爱卿,前一段时间朝廷困难,有不少大臣将自家的金银铜钱全捐献出来了,朕可是一直都记在心里的,这些钱朝廷是一定要还给大家的,而且以后等朝廷度过了难关,还要加利钱。”

    他转过脸来和陆秀夫说道:“老师,这件事如何安排,您和大臣们商议,一次不行分几次。”

    陆秀夫回道:“臣尊旨。”老夫子知道,他的宝贝学生又在收买人心了,不过这也的确是应该的,只是他也清楚,他的“好学生”的花样一定是在后面。

    东回过来看了看哪些大臣:“诸位爱卿,如果朕把你们的金银也扣除那么多火耗,怕就不合适了吧?朝廷要鼓励将士们将抄来的银子交给朝廷。”火耗扣到你们头上,你们会愿意?你火耗弄那么多,不是逼军中将士以后不交缴获的银子吗?大臣们的声音小了下来。

    东瞥了一眼陆秀夫和赵与珞:“朕以为,以后恐怕会有不少人来兑换银币,你们要好好商议如何应对,朕只有一条,这件事要做到内外有别。”陆秀夫、赵与珞以及诸位大臣立刻心领神会。

    朝臣们回去后经过一番商议,很快就拿出了方案,这个方案主要有三条:

    一、宋军抄掠来的金银应得的部分,以及大臣捐献给朝廷的金银,一律按纯金纯银实足实的给付景炎至宝,不收火耗。

    二、琼州和流求的臣民,凡是在规定的限期内前来兑换景炎至宝的,也按纯金纯银实足实的给付至宝,但每百枚至宝收三枚作为火耗。但凡是超出了规定的期限,则按朝廷的规定来兑换。

    三、鉴于行朝现在的存银并不多,故此暂不对外兑换铜币。

    清雍正年间实行的“火耗归公”,规定“火耗”为正税的百分之十到十五,官员要将它全部上交,不得私自截流。清政府将这些收入一部分用于财政支出,另一部分则作为各级官员的养廉银。所以百分之十的比例,水分是很大的。可以对比的是,北洋政府的银圆,重七钱二分,含纯银六钱四分一厘,但北洋政府为国民代铸银币时,每枚收铸币费银六厘,大约为百分之一。考虑到时代的不同,所以定为百分之三。

    其实这个规定对琼州和流求两地的百姓来说,关系并不大,他们中绝大部分所能拥有的金银,那实在是寥寥。

    当朝廷的规定由督军司下传到宋军内部时,将士们自然是欣喜万分,这大大超过了他们的预期。张德在这件事上的认真,使督军司在宋军中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督军的形象,至少军士们已经不再把督军完全当作过去的监军来看。

    宋军在临安的“团购”,其实也是变相的抢劫,商家、富户不仅没有在团购中得到什么利益,相反,损失都不小。

    一帮老爷带着一群武夫来买东西,武夫们个个腰板笔直,面带杀机,哪些卖家当场就没了底气,这样的生意肯定变成了纯粹的买方市场。再加上宋军支付的绝大部分是宝钞,结果造成临安地区宝钞遍地都是,这甚至波及到了整个江南。实物、财产的大量流失,更导致宝钞没多久就又大幅贬值,商家和大户们的损失可想而知。

    苏刘义是完全领悟了陛下的意图,他告诉下面的人,所有的房子都要完整的保留。这个苏黑手冷笑着和手下说道:“告诉兄弟们,搬光它里面的东西,给他们留下房子,他们就会再弄东西来填上,哼哼,下次兄弟们再来,就又有东西搬了。明白了吗?”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等范文虎回到临安后,一进他的大都督府就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的府邸干净啊,干净到了像块死地,连老鼠都要搬家了。范大帅恨得是咬牙切齿:好,好,好,算你们狠,老子搬家也没你们搬得干净。

    在所有商户中,真正有点收获的也就是开书铺的商人,只有他们得到的是银币。当然,遇到宋军水师的书商也算倒霉,因为本来刘师勇是准备让张达来购书的,张达和方兴还是读过些书的,但谁叫他们犯事了呢,结果这差事就落到了谢复的头上。谢南蛮没怎么读书,他怕办砸了事情,就又抓了他比较熟悉的刘子俊的差。刘子俊现在是军械司的官员,他这次随军前来,主要是为了清点缴获的北元府库里存放的兵器。

    刘子俊和谢复跑到了书铺,他看见这本书“不错”,哪本书也“可以”,这其实也是琼州业余生活单调造成的,结果谢南蛮干脆将所有的书统统“拿下”。只是在付钱的时候,这家伙很不地道,他在桌子上就放了十个银圆,人家全拿,他手下的南蛮立刻做势拔刀,掌柜的吓了一跳,放下了一个两个,南蛮们又一起哼了一声,人家只好心犹不甘地又再放下一个两个,如此这般,这帮家伙才扬长而去。结果到最后,就数谢南蛮买的书多,还花钱最少。瞧这生意做的。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当时没人知道这银币的价值是多少,没人见过啊,而且它上面也并没有标明具体的价值。

    宋军走后,书铺的商人自然要私下里查证这个银钱的价值。他们一查证,临安的商人们很快就都知道琼州弄出了新的东西。在经金银首饰铺中的人琢磨后发现:这个银钱按宋代的衡制,重量为七钱不到,纯度约在九成左右。但在制作上,他们却很难做到,因为做一个,也许还是能做出来的,但所有的都一模一样,这就难了,光哪个齿边,就费老大的事了。通过和已经在流传的“龙币”比较,他们的结论是,这两者的制作方法应该是相通的。

    但具体的价值,他们无法确定。用宝钞来计算?北元在最初发行宝钞时规定,中统元宝钞两贯同白银一两,但现在还有谁真把它当回事?用铜钱?现在有新旧两种铜钱在私下里流通,到底怎么定,恐怕你要到琼州去问。用银子呢,不说这制作上的工夫,就冲着周围商人个个瞪得老大的眼,你也不好估算,还是要问正主。

    商人们的心痒了啊,他们中有些胆大的家伙带着铜钱和银锭就悄悄跑到琼州来了,其实这些人兑换龙币已经来过了,心中有底。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户部的官员在老赵的带领下,拎着斧头正等着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