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宋阀在线阅读 - 第八百一十五章 朋友 利益

第八百一十五章 朋友 利益

    第八百一十五章朋友利益

    利州路提点刑狱司,监牢。

    徐卫虽然把川陕宣抚处置司搬到了兴元府来,但行政上,兴元府仍旧属“利州路”,而该路的提刑司就设在兴元。一般来说,有资格关到提刑司大牢的都是重犯,而这位显然是够级别的。

    吴拱在利州路提刑的陪同下步入监牢,他在前,提刑在后。按说,他只是宣抚处置司的一个准备差使,替上头办事的而已,而提刑好歹也是一路的司法长官,原不必如此。只不过,一来他身份特殊,是吴玠的长子,川陕官员念着他先父的遗威,高看一眼;二来,毕竟是上级部门下来的,提刑亲自陪同也表示尊重。

    “提刑官人,人犯在何处?”吴拱左右一张望,回头问道。宋阀815

    “这边请。”提刑仍不越到前头,只手指一间牢房道。一行人走过去,只见一个单间牢里,席地坐着一人。因为光线阴暗也看不清样貌,吴拱在牢门外打量了几眼,点了点头。那提刑见状,即下令道:“开门,把人犯带出来。”

    狱卒麻利地上前打开锁,呼呼喝喝地将犯人提了出来。那厮却像是没骨一般,任由狱卒架着,到吴拱面前还耷拉着脑袋。后者道:“高孝恭,抬起头来。”原来,这位犯人,正是女真人遣返的叛臣,高孝恭。高世由之弟,伪韩枢密使。

    高孝恭没反应,那提刑官在旁喝道:“高逆!此乃宣抚处置司吴准备,奉徐郡王钧旨前来提你!还不抬起头来!”

    估计是听到“徐郡王”三字,高孝恭缓缓抬起了头。出现在吴拱面前的是一张苍老的脸庞。密布的皱纹让他看起来起码有六十岁了,须发半白,一双浑浊的眼睛完全没有了神采。谁能想像,这曾经是作过伪韩枢密使的人?

    “报应来了。”高孝恭嘶哑着嗓子低声道。

    “你说什么?”吴拱没听清楚,侧首问道。

    “我当年下令扒了徐家的祖坟,如今报应来了。斩首示众么?但求给个痛快吧。”高孝恭的语气十分低沉,竟听不出来半点生气。

    吴拱叉着手,冷笑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你们兄弟叛国投敌,认贼作父,本以为靠了大树好乘凉,没想到,金国最后也把你给卖了吧?女真人为了讨好大王,太原都舍得,何惜一鹰犬?”

    听到这话,高孝恭声音大了一点:“女真人如此下作,只怕也长久不了。”

    “现在明白?晚了。”吴拱哼了一声,挥了挥手。随他而来的军士一拥而上,押了高孝恭就往外去。

    那提刑官在旁道:“人犯已交接,吴准备,与本官去了结手续吧。”

    “好,提刑官人请。”吴拱笑道。

    却说这头高孝恭被军士们拖着镣铐,戴着枷锁出了提刑司,本以为直接奔赴市曹,斩首示众。却不想被押上一辆囚车,竟出了城。远远望见城外驿道上长长一支队伍,也不知是作甚。等近了些才发现,这好像是一支运输队伍,很多车上都着货。他的囚车一到,队伍就开始行进。

    靖安元年,五月,杭州行在。

    最近行朝里不和谐,大臣为几桩事吵得很凶,而且风向极『乱』,让一些想选边站的朝臣无所适从。事情的起因,正是徐卫发兵攻金。当川陕宣抚处置司的奏本到达杭州时,朝里就炸开锅。

    不少大臣都认为徐郡王此举实在不妥!宋金刚刚缔结和约,你这不一出兵,不等于主动撕毁约定么?这才隔几天?这么作过分了!还有一些大臣严厉抨击徐卫滥用职权,这么大的事不请示朝廷,直接就发了兵,眼里还有中央么?甚至有极个别大臣建议,应该收回川陕宣抚处置司的便宜行事之权,取消其“处置”二字!

    但更多的大臣则认为,徐郡王此举无可厚非。完颜亮弑君篡位,金国大『乱』,这么好的机会为何不抓住?徐卫本就有便宜行事之权,发兵在他职权范围以内,不算逾矩,无可指责!至于是否要收回“便宜行事”大权,那得从全盘出发来考虑,不能贸然行事。这二十多年来,只有川陕这一地区,局势最稳,西军不但稳固了川陕,更数次进攻,灭亡西夏,收复河东大部,这一战绩放眼天下无人可比。凭的是什么?除了西军骁勇善战以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徐郡王有便宜行事之权,遇事反应极快,不会贻误军机。

    但另一部分朝臣仍旧不依不饶,说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川陕局面安定了,朝廷也暂时没有用兵的打算。徐卫不需要再拥有如此之重的权柄,此外,他这回擅自用兵,就是目无朝廷,飞扬跋扈的表现!这个苗头要及早制止!

    尽管大臣们吵得厉害,但皇帝和两位宰相,谁也没有表态。宋阀815

    可就在川陕宣抚处置司的本子到来的次日,徐卫以个人名义发来的奏本又到了。在奏本中,他详细解释了此次出兵的原由,并说明了自己的打算。并非是想进攻金国,收复失地,而且借金国大『乱』之机,陈兵耀武,为国家谋取利益。他也确信,金国决不敢在此时接战,一定会求和,希望朝廷批准。

    这本子一到,朝廷里争吵的声音渐渐下去。首相次相对徐郡王的计划都表示赞同,上报给皇帝,赵谨能有什么想法?御笔一挥,准奏。徐卫在李老僧抵达兴元之后,好些天没见,并不是有意晾着,就是在等朝廷的批复。如若不然,跟女真人议和讲条件,就变成了他和金国之间私相授受,这还不让人扣一顶“怀有二心”的帽子?

    可没过多久,就出了一个事。徐良在一次跟皇帝见面的时候,提到希望皇帝充实后宫。本来嘛,后宫的嫔位妃位,都是有定数的,而赵谨就只有一个刘皇后,这也不合规矩。作为宰相,徐良提出这个意见,是很正常的事。但却惹『毛』了刘凤娘,认为徐良这是有意在跟他作对。

    大怒之下,一边在皇帝跟前说坏话,一面又授意朝中一些大臣,攻击徐卫跋扈,目无朝廷,要求夺其兵权,召回中央任职。这些大臣倒是按她的意思办了,又在朝中挑起关于徐卫的争论,但这些人批评归批评,就是没有一个人敢说出“夺其兵权”的话。

    倒不是害怕徐家势力庞,而是因为这么多年下来,大家已经习惯了徐卫西北长城的身份。有他,西部才得以安宁,川陕才得已保全。他坐镇川陕这么多年,把他兵权夺了,谁去统率几十万虎狼一般的西军?

    朝中年轻一些的大臣或许不知道,但稍微有些阅历的人应该清楚。西军那素来都是一群祸害,打起仗来凶,祸害百姓也在行,而且从来没有一个人能把所有西军团结在一起,直到徐郡王入陕,情况才得以改观。当今时局,宰相可以随意换,这川陕长官却是动不得的。

    刘皇后见状,跟皇帝吹枕边风,说徐卫这次如此作,看来这个人也靠不住,川陕那么大的地盘,那么多的军队,还是要用可靠的人。

    皇帝作亲王时,就已经久闻徐卫的大名了,而且先帝也时常在他面前称赞过徐卫的才干和为人。所以,说徐卫靠不住,他是不信的。而且,他也实在没有那个魄力来下这么大的决定。一想想川陕那么大一片土地,西军几十万的军队,要是把徐卫拿下来,那还不『乱』套了?我还没作皇帝,我哥还没作皇帝,人家就已经在川陕了,那是轻易能动的么?

    他把这些话告诉刘氏,皇后还是不肯罢休,最后把赵谨『逼』急了,问道:“既然徐卫靠不住,那你说谁靠得住?”

    刘凤娘此时说了一句:“谁是陛下的人,官家难道还不清楚么?”

    皇帝脑子里一琢磨,就明白皇后的意思了。在陕西,不就有一个刘皇后的娘家人么?环庆经略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刘光世。一想明白这点,皇帝就想到徐良劝他充实后宫的话来……

    这一日朝会,大臣们什么也不议,又围着徐卫的话题说起来。那几个一直抨击徐郡王的大臣,又将老一套说辞请出,听是人耳朵起茧子。可徐良随后发现,今天风向不对,因为三省几个官员跳了出来。听到这里,他不禁朝身前的麟王看去,这八成跟他有关。

    那些大臣侃侃而谈,都说徐卫这次的作法,显示其久镇川陕,已经生出傲慢跋扈之风,应该提出警告云云。正说得起劲,枢密院几个主事官就站出来替徐卫辩护。要知道,这些年来,枢密院几乎成了摆设,因为其职责已经集中在中书宰相手里了。不过,徐卫是带着“知枢密院事”的头衔,是他们的主官,尽管可能面都没见过,但他们依旧维护长官。

    “一派胡言!女真内『乱』,武威王出兵恫吓,为国家谋利,怎么就跋扈了?你们倒是说说,徐郡王有一次不奉朝廷命令么?有一次违背中枢节制么?当年议和,我就再三言明,与契丹结盟,是徐郡王多年的心血,是共同抗金的大业,不能废掉,结果仍是写进和约。到了川陕,徐郡王有一句怨言么?还不是照样执行?想武威王从征以来,威名暴于南北,忠义闻名海内,怎容你们如此污蔑?论战功,徐郡王率西军大小数百仗,歼灭金贼巨万!收复土地千里!北夷畏之如虎!谁能跟他比?”

    这话明白人一听,就是指向麟王折彦质,因为朝中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称赞折王“功盖当代”,这种说法在折彦质出任首相以后,更是大行其道,几乎成了公论。

    见影『射』到了自己,折彦质也闲不住了,出班道:“陛下,臣认为,就事论事,功是功,过是过。武威王此次出兵,固是其职权范围之内,也肯定不是为个人谋利,想是为了充实川陕实力吧。”

    这话表面听,好像没什么不对。但细细一揣摩,却有另外一层意思。方才签书枢密院事为徐卫辩护,说他是“为国谋利”,现在折彦质称其“为川陕谋利”,潜台词就是,徐卫只顾一隅,没顾全局,为什么只顾这一隅?徐卫想割据嘛!

    徐良立马明白过来,暗骂折彦质阴险,因为涉及到他堂弟,他也不方便出面维护,正着急时,参知政事秦桧就出班了。

    “陛下,臣认为,麟王和武威王都是大宋卫国功臣,自宋金战端起,二王浴血疆场,力克强敌,均是卓越统帅,连女真人也是‘折徐’并称嘛。徐郡王此次出兵,虽然看似唐突,但毕竟金国政变事发突然,武威王若不及时反应,恐失了先机。”

    “至于朝中大臣有些疑虑,这也正常,毕竟川陕远离中枢,有些沟通不畅,内情不明,也是难免。若是陛下有什么顾虑,下诏询问武威王便是,实在不必提到如此高度。”

    听完这话,徐良松了口气。

    果然,赵谨此时发话道:“先帝还在时,常与朕言道,西陲得以安定,实赖徐卫之力。更难得,其人事君得体,居功不自傲,朝廷倚若长城。所以,对武威郡王,朕是信任的。此次事发突然,而且武威王也上奏说明,取得朝廷批准,没什么……”话说到这里,突然卡住了。宋阀815

    众臣悄悄往上打量,只见官家神态不正常,立马明白过来,是不是垂帘之后那位又在干扰?这在朝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官家但凡接见大臣,或是朝会之际,那垂帘之后往往站着一人窃听。是谁,就不必说了。

    大臣们对这事也很反感,但架不住皇帝极其宠爱,直到后来事情越演越烈,才有了徐相建议皇帝充实后宫之事。其用意,就是希望天子多弄几个女人,免得专宠一人。

    后头的话,皇帝终究还是没有说出来,倒是转移了话题,问道:“诸卿还有何事要奏?”

    话音刚落,便有知谏院站出来,朗声道:“陛下,登位已久,而后宫妃位多悬,这终究不成体统。臣请陛下,广纳贤淑,充实后宫。”

    徐良暗暗皱眉,这不晓事的,你怎么这时候出来奏这事?不知道皇后就在那垂帘之后么?你这不是让官家难堪?

    他不等皇帝回话,马上出来遮掩道:“陛下,臣倒是有一桩要紧的事。山东新近收复,然多年战『乱』,户口锐减,中书大臣商议,打算移河南两淮之民以充齐鲁,眼下已是五月,怕是拖不得了。”

    皇帝正急得冒汗,幸好有徐良出来,忙道:“此事甚是紧要,朕大体上同意,中书拟出详细规划来。”

    “遵旨。”徐良应下,回班。

    可能是害怕大臣又搬出不该的话题来,皇帝匆匆下令散朝,逃跑似地离了资政殿。百官等他走后,方才退出,三五成群往外而去。

    那知谏院追上徐良,质疑道:“徐相何以遮掩?这不是相公你……”

    徐良盯他一眼,脚步未停,只道:“这事你以后别提了,我自有主张。”

    说话间,旁边一大臣忽道:“徐相你看。”

    徐良顺着他所示方向看去,只见内侍省都知沈择追上了折彦质,说了几句什么,麟王随即就转变方向,跟他去了,那显然是勤政堂方向。徐六脸上顿时阴云密布,也不说话,扭头就走。

    折彦质是皇帝专门扶起来的,有皇帝的支持,他在朝中也渐成气候,一些大臣往他门下投奔。而且他也明白自己为什么能上位,所以一直以来对皇帝都十分恭顺。比如这充实后宫一事,他就绝口不提,因为这不但得罪皇后,更会使皇帝烦心。

    另一头,折彦质随沈择来到勤政堂,一进去就发现皇帝满脸晦气,估计着是刚才殿上的事惹到了皇后,闹了不快。

    “陛下何事烦恼?”折彦质上前问道。

    “唉,不提也罢。麟王,坐。”赵谨强打精神道。

    折彦质谢过落座,便听皇帝问道:“徐卫之事,你到底怎么看?”

    “这……陛下方才在殿上不是已经结论么?”折彦质道。

    “当时那种情况,朕势必要表态。只不过……先帝在时,倒确实时常称赞徐卫,然朕对他实在了解不多。”赵谨道。

    折彦质思索片刻,答道:“臣与徐卫曾经并肩作战,此人才干无可挑剔。只是这次的事确实唐突了些。若放在平时也就罢了,宋金刚刚缔结和约,他一出兵攻金,这不前功尽弃么?”

    “可徐卫不是说,女真人绝不敢造次,只能认倒霉么?”皇帝道。

    “他太小看女真人了,这也难怪,他与女真大小数百仗,罕有败绩,难免轻敌。臣料,女真人必定不会轻易就范,况且完颜亮初登大位,势必要立威。有什么比击败来犯之敌更有说服力的?此次,徐郡王怕是偷鸡不成,还得蚀把米。”折彦质“唱衰”道。他倒不是有意看扁徐卫,而是打心里真这么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