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伊克昭
兵工看完,宋思雨的使命已经完成,后面的路程是她和陈娇儿陪同赵子赟去呼和浩特走一趟,对她来说,看一看伊克昭省新貌也是收获,没了压力,宋思雨陈娇儿在后排有说有笑的说起女人间话题,二人几乎没和赵子赟搭腔,弄得赵子赟也只能有一搭没一搭的和赵振说着闲话。后半段旅程也显得轻松很多,时间过得很快,在集宁,新任总管兼任县长的达密凌苏龙和三人做了愉快的交谈,在接任乌素格吉勒格尔出任县长后,他算是费了很大的力气,才保住了正红旗的蒙区第一旗的称号,但也仅仅领先鄂尔多斯旗和正黄旗一点点,要知道鄂尔多斯有石油支撑,正黄旗更是集合了兵工的几大工厂,达密凌苏龙仅仅凭借的是铁路货运中转和物资集散,已经领先蒙区的牧业取得的这一切,足够让他自豪。 而在这里,宋思雨也深刻体会到了没有工业支撑的正红旗发展模式,原来运输和中转货物也可以玩这么大,赵子赟文章中说道的一些东西在这里有了实证!而牧业则完全体现了赵子赟所说的科学的力量,凭借和北方大学的合作,正红旗几乎垄断了蒙区的种业,牛、羊、马的优良品种从这里源源不断输送到各个牧区,甚至已经到了新疆一带。正红旗同时也是北方目前最大的奶产区,在中日开战后,这里生产的奶粉已经一统天下,贡献了整个牧业近一半的产值,而奶粉并不免税,在农业税免除时,达密凌苏龙曾经以为他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不料北方交易会意外将正红旗的奶粉推向了全国,这农业上的税如何和奶粉这种奢侈品相比呢? 这也进一步开拓了达密凌苏龙的思路,他死死抓住永兴集团,不断将rou类、皮毛的加工推到极致,而这一切带动了集宁中转货运的大发展,若不是外蒙风云突变,他还野心勃勃要扩张到光明城。 “娇儿,我觉得张北、正黄旗我们一时学不了,但正红旗的路是可行的,我想上报延安,派些人过来学习。”宋思雨拉着陈娇儿低声道。 “这应该没问题。”陈娇儿点头。 和赵子赟简单说了几句,这事也就定了下来,达密凌苏龙对外人来学习是欢迎的,他这两年已经尝到甜头,各地来学习后,必然带动正红旗种业的壮大,何乐而不为呢? 过了正红旗,其实已经进入以前绥远的地界,在拼命追赶多年,两边的差距还是明显看得出来,镶蓝旗、镶红旗是名不正言不顺的跟着察哈尔走的,但察省当初确实不太好直接露骨的扶持两旗,由此基础也薄了很多,好容易彻底并入察省,没一年,大战爆发,弄得鄂恩刚和巴拉贡扎普很郁闷。 好在伊省设立,陈淑珍走马上任,开始全面推行察省的制度,两旗也彻底划入察哈尔,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和伊省老兄弟们相比,两旗还是遥遥领先的。 远远望见呼和浩特,这座在高原丘陵中的新城还是让宋思雨有些小震撼,当初的归绥和归化城之间的商业区已经被填满,将新旧两座城完全连在一起,傅作义的努力获得不小的汇报,唯一有些不足的是整座城有些乱。 在省府,陈淑珍和冯曦商量着事情,赵子赟几人到来她知道,都是很熟悉的人,没必要迎来送往,进门后,赵子赟打着招呼:“陈秘书长,冯厅长忙什么呢?” “到了?正好,来瞧瞧新呼和浩特的蓝图。”陈淑珍笑着道。 赵子赟知道她是受薛儒影响,这薛儒自张恒大轰炸后,一直在捣鼓此事,总说要乘此机会,再建一座新张恒。 三人走到图纸前,宋思雨好奇的看着图上的东西,赵子赟哪里耐得住性子一一去看,说道:“淑珍嫂子弄的,错不了,和我简单说说吧。” “你就是懒!”陈淑珍不满道,但还是介绍起来:“我对薛儒说的传统和现代要融合很是赞同,因此,在呼和浩特,我也打算这么做,你看,这原归化旧城颇具古风,我打算保留下来,修缮和改造,而原归绥新城成为政务中心,两城之间则是商业区……” 赵子赟听着频频点头,随即问道:“这想法很好,就是伊省能否支持这么大规模的改造?” “一时半会肯定不行,我和冯厅长的想法是做一个长远的计划,一步步来,先期考虑的是趁着现在地价不高,由省财政厅出钱,将一些土地买过来,以免以后改造不好弄。” “我看可行,淑珍嫂子,既然老城定下来要保留风貌,我建议省府可出一个规定,以后在这里的任何私人建筑,都要秉承一个原则,就是不能破坏原有风貌,任何新建筑外形,都要通过建设厅的审核。” 冯曦点头:“这个好,我还正愁以后私人乱建怎么办,按照赵主席说的,建可以,但有条件。” “是这样,还有一点我提醒二位,一些新的道路,尤其是新城和商业区,要考虑今后汽车这个因素。” “不错,在美国很多城市就是没有考虑这点,弄得后来花了不少力气改造,现在虽然汽车数量很少,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普通民众也能买得起汽车。”陈娇儿补充了解释。 陈淑珍和冯曦相互看了一眼,这点二人还真没考虑,冯曦眉头微蹙:“可这道路该多宽合适呢?” 太宽是浪费,而且也不能只考虑汽车,陈娇儿想了想道:“我认为可以考虑四辆汽车并行的宽度,然后再在两边各留五米左右,作为行人的通道。” “这么宽!?”冯曦吃了一惊。 陈娇儿笑了:“冯厅长,这不算宽。” “是不宽,我觉得娇儿说的还窄了,几条主路恐怕要能并行六辆汽车才行。”赵子赟道。 陈淑珍想都没想:“好,就这么定。” 冯曦听了直摇头,他没想到,他有生之年还真看到车辆充斥在道路上,而且却如赵子赟说的,不宽。 随后各厅厅长都在陈淑珍的通知下赶来参加会议,众人都知道赵子赟就是伊省的幕后主席,各自汇报了工作情况,老傅打下的底子还不错,加上伊省有石油和包头钢铁两大拳头,工业已经显示出后劲。 比较薄弱的还是教育,克兴额对此有些头痛,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战争让平津地区和北方大学部分师生来到了更名为伊克昭大学的原绥远大学,实力明显增加,而他也凭借在蒙蒙旗高等中学原校长的身份,召集了不少升入北方大学的弟子来伊省从事教育,在教师这个方面是不缺的。 “娇儿,希望基金我看可以朝教育多倾斜一些,农业上需要扶持的地方比以前少多了。” “好,回去我和菊芳嫂子商量一下。”陈娇儿点头答应。 按照计划,赵子赟还想去看看包头钢铁厂,但由于兴和这一线走了一趟,耽搁了些时日,他算了算时间,担心孙夫人年内来张恒的计划能够定下来,很多事情还需要做准备,便放弃了这个念头,在呼和浩特逗留了六天,去看了伊省的察哈尔兵器集团名下的第四兵工厂,和陈淑珍等人商量了乌省建立的计划后,他返回了张恒。 宋思雨回去后,便投入到紧张的汇报材料编写中,这一次,她没有主观臆断,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懂之处找陈娇儿再了解,当厚达两百页的考察报告送往延安后,震动了延安高层,除了对察省强大工业的进一步了解外,延安意外看到了宋思雨对陈娇儿股份制的详细阐述,这种工人有可能持有工厂股份的模式在宋思雨的结论中,是比苏联模式更能体现工人是工厂主人的方式,而且,察省已经迈出了第一步,管理层和技术层已经持有几个集团的股份。 而在报告中,宋思雨的另一个观点也让延安高层重视,人,尤其是懂得科学技术的人,在工业中至关重要,他们的创造力确实不是普通工人能够比的,虽然宋思雨没有明说,但中央几位大佬都明白她想表达的意思,那就是没有文化的人哪怕信念再坚定,也是完不成工业中的一些工作。 这份报告在延安也引起不小的争议,原因只有一个,报告太多的肯定,这让有些人无法接受,若不是有前期的危机和赵子赟前往延安一事,宋思雨十有**要为报告付出代价,陈娇儿在看过宋思雨报告的副本后,差点惊出一身冷汗,和赵子赟说以后无论如何都得把宋思雨弄去美国,以免出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