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澜在线阅读 - 第四十九章 求贤若渴(下)

第四十九章 求贤若渴(下)

    盛宣怀摇摇头,说道:“首先,我并没有说要鼓励士农工商都去‘怀土而不怀德,怀惠而不怀刑’。其次,我也不认为‘怀土而不怀德,怀惠而不怀刑’就是不好。在欧美诸国,‘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都写进了国家最根本的大典《宪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规定,欧美诸国的百姓们才敢于去积极的种地、做工、经商,国家才积累起那么雄厚的财力,也才最终能够称霸世界。反观我们大清,只是一味地以礼仪道德来教化百姓,却不知道用利益去引导他们,这样做,百姓怎能富足,国家怎能强盛呢?”

    岑寂高听得火冒三丈,盛宣怀这小子居然敢在大庭广众之下鼓吹“舍义取利”,还公然抨击朝廷的既定政策,自己今天非得动用“院规”收拾收拾他不可。在动手之前,还要彻底驳倒他,看他以后还敢妖言惑众。

    于是,岑寂高走上前去,大声说道:“照你这么说,朝廷不应该以道德文章为标准来科举取士,倒应该直接比试哪个生员更会赚钱了?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照你的说法办,岂不是要将我大清变成‘小人遍地,君子难觅’的铜臭之国了么?”

    盛宣怀显然有点怕这个岑寂高这个严师,犹豫了一下,还是辩驳道:“老师,我并不是说要将我大清变成‘小人遍地,君子难觅’的铜臭之国,而且我也不觉得‘铜臭’可耻。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农民辛勤种田,工人辛勤做工,商人辛勤经营,不都是为了赚钱么?如果‘铜臭’真的可耻的话,老师干脆不要领朝廷的俸禄和书院的钱粮了。”

    这下,岑寂高可真是恼羞成怒了,喝道:“大胆,你从哪儿听来这些异端邪说,就在这里蛊惑人心。伸出左手来。”

    盛宣怀知道又要挨板子了,但是师命难违,他也不敢反抗,只得乖乖地伸出左手。岑寂高从袖子里取出那把铜戒尺,开始一下下地抽打盛宣怀,边打边问道:“你知不知错”。

    盛宣怀虽然不得不乖乖挨打,却不肯认错,脖子一梗,说道:“学生没错,林则徐大人说过,‘民穷则国弱,民富则国强’,他还说过‘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学生不过复述他的观点,何错之有?”

    岑寂高一听盛宣怀居然搬出林则徐的话来压自己,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手上也加大了力气,恨不能把盛宣怀的左手打断。

    他们二人一个声嘶力竭地施暴,一个全心全意地辩解,其他学生也都围着看热闹,谁都没有注意到张继的到来。

    张继盯着正在挨打的盛宣怀,心中暗暗赞叹,盛宣怀这人倒真有骨气,也足够有见识,怪不得在历史上成就那么大呢?

    听了几分钟盛宣怀的辩解,张继认为自己果然没有找错人,便大喝一声:“住手”。

    听到这晴空霹雳般的一声吼,岑寂高吓了一大跳,不由得一哆嗦。回头一看,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穿一件簇新的宝蓝色杭绸袍子,罩一件麂皮坎肩,手里摇着一把山水画的折扇,面如冠玉,唇如朱点,目似朗星,两道漆黑的剑眉斜挑入鬓,一派儒雅气度。

    岑寂高不知对方什么来头,有无恶意,只得强压下心头怒火,问道:“阁下是什么人,有何贵干?”

    张继并不搭茬,而是找了一块干净的大石头坐下,好整以暇地弹了弹袍脚,一副不屑和他打交道的样子。

    侍立一旁的随从说道:“这位是新任户部侍郎、两江观风使张继张大人。”

    岑寂高一听,浑身直冒冷汗,战战兢兢地说道:“卑职不知道张大人玉趾亲临,有失远迎,万望赎罪。”

    张继抬手虚扶一下,说道:“岑大人这话真是太客气了,是我打扰了你管教学生了,没什么可怪罪的。岑大人,我有件事想和你商量。”

    岑寂高赶忙道:“张大人有什么吩咐的,岑某一定照办。”

    张继笑道:“也算不上什么大事儿,我就是和你商量一下,我想把你的学生盛宣怀带走。”

    岑寂高不知道张继是何用意,小心翼翼地问道:“张大人,不是卑职挡您的驾。只是书院有书院的规矩,我不得不问你一个缘由。”

    张继冷笑道:“缘由嘛,你可以这么向你的上司汇报,就说我张继实在看不惯盛宣怀大放厥词,替你管教管教学生。”

    岑寂高忙躬身道:“不敢”。

    张继站起身来,拉着盛宣怀向外走去。

    出了凤鸣书院的大门,张继问道:“恨你的老师么?”

    盛宣怀笑着摇摇头:“谈不上恨,只是很无奈。像他这样埋首故纸、不知世事的腐儒,我大清真是不知有多少。我只恨自己没有那么大的本事,把这些人全都启蒙了。”

    张继笑道:“你很快就会有这么大的本事了”,看着盛宣怀疑惑的目光,张继解释道:“我知道你去过海外,走过纽约港的深水码头,见过华尔街的摩天大楼,深怀‘实业救国’的梦想。从今天起,我来帮你实现这个梦想。”

    ……

    曾国藩就这样见到了张继所说的三位客人,乔致庸、盛宣怀和容闳。在此之前,他与其中任何一位都不相识,第一次见面就要深入交谈试行“新政”的事,他心中很有些疑虑。但是,他知道张继做事虽然常常出人意表,却没有不成功的,也就欣然接受了。

    ……

    两江总督衙府后堂,曾国藩、张继、乔致庸、容闳和盛宣怀五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着。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个莫名其妙的组合。曾国藩和张继还好,他们都是朝廷命官,又都是“新政派”,这次本来就是奉了皇命在两江地区试行“新政”的。此外,乔致庸是经营钱庄、票号业务的商人,容闳是经营丝茶生意的洋行雇员,而盛宣怀甚至只是个刚刚中了秀才的县学生员而已。

    但就是这样五个人,却谈性颇高,他们这顿饭从正午一直吃到天黑,整整谈了一个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