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仙侠小说 - 凡人凡语在线阅读 - 论道之三:趋利避害

论道之三:趋利避害

    发贴人:边荒传说(燕飞)

    发贴时间:2010.1.25

    (一)

    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中,“利”是为人唾弃的。在古代,社会等级的排列次序是“士农工商”,逐利的商人,处于社会最底层,排在农民、手工业者之后,是最没地位的,由此可见人们对于利的鄙视到了何等地步。

    这种观念的形成,来源于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

    儒家所说的“利”,指的是利已、利私;所说的“义”,指的是利人、利公。儒家认为,关注私利,必然忽视公义,人人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就会没有社会责任感,对公共事务不闻不问,对公益事业不管不顾。久而久之,整个社会就会变得自私自利,导致道德沦丧,风纪败坏,混乱不堪。

    所以儒家认为,利和义是对立的,要鄙视那些只顾自家一亩三分田,没有公益心的家伙;要提倡以义为本,反对以利为先;提倡见义勇为,反对见利忘义。

    《论语述而》说,“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认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利益面前,要先用“义”这把尺子量一量,如果是不义之财,那么即便是再大的利益,也要看作是过眼云烟,要无视之。

    孟子也教育梁惠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既然要讲“仁义”,就不能天天念叨着自己那一点私利。自私自利的人,天天只想着自己,怎么可能有仁爱之心,哪会有公义之念呢?

    毫无公心,只顾私利;不管别人死活,只顾自己潇洒。在孔子眼里,这样的人是小人。《论语里仁》这样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于君子,你可以晓之以义,他听得进去,而对于小人,你只能晓之以利,你跟他说义,他当你放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关心的是自己的德行cao守,小人天天只惦记着自己那点蝇头小利。

    在儒家思想的醺陶之下,“重义轻利”成为人们基本的价值观。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涉及到“义”字,谁也不含糊,莫不大义凛然,对自私自利之行为,大加鞭挞。

    (二)

    凡人是一个极端的另类。书中的人物,无不以利为先,在利面前争先恐后,在义面前畏缩不前。即便是主角跑跑,其行为显然是受作者推崇和肯定的,也是无利不起早,毫无公义之心的货色。

    第二十一章《止痛药》中,跑跑救下服用了“抽髓丸”的厉飞雨,却差点被灭口。他在心里恶狠狠地下定决心:“没有足够的好处和十全的把握,下次自己决不再出手救人”。“首次出手救人的不良后果,直接导致了他以后无利不起早的恶习”。从此世间少了一个忠厚善良的纯朴少年,多了一个以利为先的修仙者。

    跑跑的行为,一而再、再而三地印证了这一事实。第六十三章《神灭》中,在灭掉第一任师傅墨大夫和余子童后,“韩立几步来到了墨大夫的尸首前,毫不介意地伸出双手,开始一寸寸的仔细摸索起来”。惊魂未定,连象征性地表示一下嘘唏、感慨都没有,就赶紧给师傅搜身,这小子真够贪的了哈。

    在之后的修仙生涯中,每次在战斗中灭杀敌人后,跑跑都不会忘记对方的储物袋,下面我们来看看地主老财的精彩表演:

    第九十三章《烈火焚敌》中,一把火烧死了金光上人后,“韩立用不雅的姿势蹲在那里,在地上划拉着什么。他此时很激动,不过他可不是兴奋,只是从侏儒所化的灰堆里,翻出了几件没被烧毁的物品而高兴”。

    第一百九十章《乌靴》中,用天雷子把封岳连人带储物袋都烧得干干净净之后,“韩立腾地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接着如同火烧屁股一样,急急忙忙地冲了过去,结果在封岳消失的地方,低头寻觅了大半天,还是不见储物袋的踪影!”

    第二百三十六章《古方》中,看到“林师兄的尸体卷曲地躺在那里,韩立楞了一下之后,就没有犹豫地走了过去,来到尸体前,就开始俯身搜寻起来。”“果然,韩立在尸体的怀内,找到了一只储物袋,这让韩立眉开眼笑起来!”

    在利益面前,跑跑是怎样一副德性,WY描写得很形象呀!

    WY经常开出专门章节,让跑跑仔仔细细地清点战胜品,他显然很享受这一快感。

    第九百七十章《狼形器灵》,就是专门让跑跑清点从虚天殿中捞到的宝物。“远离元瑶后,韩立就心痒难耐地将虚天鼎取出,边飞遁着,边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鼎中的宝物”。拿虚天鼎没辙,又把玩了一下狼首玉如意,然后又“整理起从虚天殿中得到的其它宝物了”。还没脱离危险,就这样猴急猴急的,贪呀!

    在雾中岛中一安顿下来,WY又连开了第五百一十六章《幻焰蛾》和第五百一十七章《玄阴经》两个章节,详细描述跑跑在虚天殿中的收获,把补天丹、幻焰蛾、九曲玄参、养魂木、玄阴经等一一摆出,看着眼前一大堆好东东,真是激动人心呀!

    最近的第一千七十三章《密室诸宝》,贫道一不小心看成了《密室数宝》,跑跑一一数落着昆吾之行的收获:两口青竹蜂云剑、灵宝八灵尺、黑风旗、火焰巨鼎、硅胶材料、十几根火柱、黑晶、书卷、降魔杖、血刃、五子同心魔。哇靠,跑跑是越来越夸张了,以前还会留口汤给人喝,现在是一锅端了!

    最能体现跑跑贪心的情节,出现在第四百七十三章《狼首傀儡》中,跑跑被众多老魔胁持着来到虚天内殿,小命危在旦夕,前途无亮。但在看到蛮胡子击垮狼首傀儡,地上出现一堆七零八碎的破损材料时,他还是“沉吟了一下之后,立刻动手将这些东西一扫而光的收进了储物袋中,这才重新跟上了前面的一行人等”。命都快保不住了,还惦记着收破烂,见过贪财的,没见过这么贪的呀!

    和对法宝、灵药、材料的热衷相比,跑跑对待公义的态度,就不是那么的热心了。在魔道入侵越国时,他就时时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比如第二百七十一章《大挪移令和古传送阵》中,他就起过“干脆躲起来,或者逃往他国”的念头,只不过惧怕七派执法队的终生追杀,才乖乖地回来听令。

    第三百四十九章《遁走元武》中,跑跑一逃脱出来,就“不打算去什么集合地,去追黄枫谷的主队。”“他原本就有趁此机会,另寻他地修炼的念头”。“如今他先去元武国避下风头,若是情况糟糕透顶的话,他打算避开此次争斗”。

    看看,这是什么行为!贪生怕死呀!自私自利呀!时时打着自己的小九九,眼中只有个斗大的利字,哪有半点公心呀!

    跑跑是这样的货色,其他人会不会好些呢?没有,相对而言,跑跑还算好的,其他人更糟。在虚天内殿中,蛮胡子、极阴祖师、青易居士等魔道中人合成一伙,万天明、天悟子、黑瘦老者等正道中人合成一伙,组队取宝。但就在第四百八十五章,补天丹一出,场面立马乱成一团,乌丑想去取丹,玄骨阻止他,极阴祖师向蛮胡子发飚质问,蛮胡子毫不客气地说:“干什么?当然是阻止道友独吞补天丹了!难道你还真以为同属魔道,本大爷就会将补天丹让与你不成?”这话宣布了魔道众人联手的解体。正道三人是不是好些呢?好不到哪里去,文中说,“对面的正道三人此时也是各怀鬼胎”。

    果然,在下一章《丹药之争》中,万天明元婴御剑,想一把抢走补天丹。“极阴和儒衫老者不约而同地同时舍弃了对手,急忙返身地向补天丹飞遁扑去。而他们的对手天悟子和那黑瘦老者互望了一眼后,不知为何的,只是虚张声势地放出几个小法术,竟没有全力地去阻挡二人的离去”。

    可见书中的其它人物,无论正道魔道,和跑跑并无二致,个个都是自私自利的。只不过魔道中人做得更直白一点,正道中人做得更虚伪一点,但实际上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迄今为止,象凡人这样,理直气壮地鼓吹“一切从利益出发”,赤裸裸地倡导“以利为先”的书,坦白地说,贫道还是头一次见到。

    难怪有些道友会说,凡人是一棵大毒草,会助长“唯利是图”之风,污染社会空气,带坏一大批的年轻人呀!凡迷们,这样的一棵大毒草就是你们捧出来的,罪过呀!阿迷豆腐!

    (三)

    写到这里,性急的凡迷道友,可能会按捺不住,想跳起来痛骂贫道了。

    急啥!还是那句老话,上面的行为,在儒家看来是问题很大,但以道家思想来衡量,没什么大不了的。下面还是以《道德经》来论证这一观点。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

    按照道家的道德观,道是自然规则,德是万物天性,做事只要不违背自然规则和万物天性,就不违背道德。

    趋利避害,是“天之道”,是动物的天性。狼肯定要吃羊,不会因为讲仁慈而改吃草,那样它会饿死,对它不利的事,它肯定不干。羊也不会等着狼来吃,它不会有“舍已为狼”的觉悟,它会拼命跑,不跑行吗?两下半就全被吃光了。

    趋利避害同时也是人的天性。买东西的时候,你不会眼睁睁看着便宜的不买,非要买高价的;走路的时候,你不会眼睁睁看着前面有个坑,还要一脚踩下去,除非脑子有病。

    利已是人的天性。儒家把利已和利人对立起来,提倡重利人,轻利已;先利人,后利已,从逻辑上来说,就是不成立的。

    就以扶贫工作来说吧,你不能永远扶着他吧?关键还得靠他自立。所以,扶贫重在让他自立,而不是让他一直需要你扶。

    再比如爱孩子,你不能溺爱他,要让他学会自爱。如果因为你的溺爱,导致他不懂得自爱,那么你不是在爱他,是在害他!所以,你如果真正爱他,就要让他自爱,而不是让他靠你的爱过日子。

    同样的道理,你要利人,对人好,还不如让他自利,让他学会利已。他懂得维护自己的利益,比你对他好更为管用,因为他不可能永远靠你来维护。

    由此可见,利人和利已其实并不矛盾。儒家把义和利对立,把利人和利已对立,根本就是狗屁不通。

    和儒家提倡“先利人、后利已”的观点不同的是,道家提倡“先利已,后利人”。这样才是符合人的天性,符合客观事实的。

    道理很简单。一个自己都不能自立的人,他有什么能力去帮别人?一个不懂得自爱的人,他懂得怎么去爱别人吗?一个连自己的事情都处理不好的人,他怎么去处理公共事务?一个连自己的利益都保不住的人,他怎么去维护大家的利益?

    比如跑跑,如果他手上没有那么多法宝,能在和慕兰人的大战中力搀狂澜吗?能在封印无边海的魔气时出那么大的力吗?

    所以老子说,只有懂得自重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只有懂得自爱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道德经第十三章。。。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儒家的“重义轻利”、“先人后已”,根本就是孔夫子的一厢情愿,完全不具备现实的可能性。哪位道友在现实生活中,有见过这样的人:总是先考虑别人,后考虑自己;总是先让别人捞足好处,自己白干也无所谓?

    天天不得不把“义”字挂在嘴边,实际上你又只是凡人一个,做不到不食人间烟火,所以大家就说一套,做一套,变得越来越虚伪。

    凡人这本书,好就好在真实。它一把扯开罩在现实世界脸上的温情面纱,擦去那层厚厚的脂粉,让它的真实面貌暴露无遗,这也许会让儒家卫道士们感到恼火,贫道却要大声叫好。因为贫道宁愿看到真实的丑陋,不愿意看到虚假的美丽。更何况在贫道看来,真实的才是美丽的,虚伪的东西,装饰得越漂亮,就越让人感到恶心。

    (四)

    在凡人书中,自私自利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滔天罪行,而是人的天性,那凡人会不会助长“唯利是图”之风呢?

    不会的。因为凡人一再提示:在“趋利”的同时,要注意“避害”,唯利是图是有害的。

    利和害往往是连在一起的。比如第八百三十章《吞婴》中,跑跑和紫灵好不容易找到了灵烛果,紫灵深吸了一口气,一扭秀首,冲韩立建议的说道:“我这就过去,将此果摘下,省的夜长梦多”。巨大的利益就在眼前,激动是难免的,连紫灵如此理智的人,都有些失态了。但如果真就这么过去,也许就要对她造成伤害了,看守灵果的异兽可不懂怜香惜玉的。

    在利益面前,最容易发生的问题是“利令智昏”。比如前例中的紫灵,在灵烛果面前,智商最少打了五折。

    所以老子说:五彩斑斓让人眼花缭乱;靡靡之音让人听不到其它东西;山珍海味吃腻了,嘴巴就会没感觉,你的味觉就退化了;经常参加很刺激的活动,人会越来越疯狂;珍稀的灵药、法宝、炼器材料,会让人智商降低,行为失常。〖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第八百二十三章《血咒解禁》中的南陇侯和鲁姓老者是最典型的例子。二人对此行的危险已有所觉察,比如鲁姓老者就提出水潭如此之深,苍坤上人怎么可能知道下面有血咒之门的存在?而本章节“南陇侯和鲁姓老者一看清楚石门的碎屑后,脸色均都大变起来。这些碎石屑切口处,竟然象人一般,汩汩地流出暗红色的黑血来。而那种腥臭气息,正是从这些黑红之血中传出。此种情形实在是说不出的诡异!”可见古修们对后人可能发现并尝试破开禁制的行为,早已有所预料,并以此方式作出了警告。二人显然已接收到这一信号,才会脸色大变,其实心里已有一定的警惕。但接下来在古魔变出来引诱他们的“天元果”、“补天芝”、“金雷竹”面前,两位jian猾似鬼的老头,脑子进水了,智商降低了,行为失常了,丧失了应有的警惕,最终成了古魔的点心。而古魔懂得变化出灵药来引诱他们,显然对于人的天性极为了解,把握得很到位。

    在“趋利”的同时,如果不懂得“避害”,是要死人的。如果为了贪图一点好处,赔上一条性命,那真是划不来。老子嘲笑说:名声和性命相比,哪个更亲?性命和财物相比,哪个更重?没捞到好处与赔上条性命相比,哪个更糟?〖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跑跑却总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第八百三十一章《异兽》中,面对紫灵提出去采摘灵烛果的请求,跑跑很冷静:“不用心急,此灵草待在此处如此多年,不可能没有什么东西守护的。否则,外边即使有幻阵遮掩,灵果也早被其它灵兽吞噬了”。在巨大利益面前,他还能理性地分析:“你看那灵草顶部有两处明显被咀嚼过的残痕,应该有两枚灵果被守护古兽生吞过两次了”。正是凭着超乎寻常的冷静,不会被眼前的利益冲昏头脑,总在适当时机做适当的事,跑跑才能屡屡得手。

    (五)

    怎样才能在“趋利”的同时,又做到“避害”呢?关键在于在“逐利”的同时,要时刻牢记:不可“利欲熏心”,要懂得适可而止。老子说:执着追求圆满,不如适可而止;锋芒毕露,小命不长;钱太多了,很难守住;富贵骄横,自己找死。事情做得差不多了,就要懂得收敛,这就是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过于热衷,必然要付出更大代价;过于敛财,必然要遭受更大损失。懂得知足,就可以免于遭受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可以平安一世。〖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跑跑深谙“趋利避害”之道,他能危机四伏的修仙界中独善其身,混得风生水起,绝非偶然。他虽然贪财,却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利欲熏心”,要保持清醒头脑。在第四百九十六章《真假难辩》中,跑跑想把灵泉收走,元瑶说不可能,灵泉早就被虚天殿主人,用高深禁制和整座内殿连成了一体。“听了这话,韩立露出一丝失望之色,但转念一想,又哑然失笑起来。他变得似乎有些太贪心了,一见到宝物就马上起了占为已有的念头。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他可不想落个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下场。想到这里,韩立暗自警戒自己一番。”

    跑跑很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第八百二十章《血咒之门》中,银月问跑跑:“主人,你真的就此离开了,那二人分明有些事情瞒着主人的。那具骨骸似乎也有些问题的”。跑跑淡淡地说道:“此事我当然知道。多半牵扯到其它什么宝物吧。虽然我也有些动心,但是我现在更关心的,还是灵烛果的事情……不管南陇侯二人有什么图谋,我都不想再插手下去”。正是这种适可而止,不贪多求全的心态,帮助跑跑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灾祸。

    再比如第一千零六章《铸灵堂》中这样写道:“他虽然知道昆吾殿、灵宝阁这样的去处更可能寻到重宝。但去的修士肯定不少,他可没兴趣为此拼上小命。既然已经得到了培婴丹,这次能安然逃脱此地才是最根本的”。最终跑跑选择了“十有八九不会有人而他又感些兴趣”的铸灵堂。

    类似这样的例子,凡人中比比皆是,可见WY并不是灵感一闪,偶一为之。“趋利避害”的思想,是贯穿全书始终的。

    既肯定“以利为先”,又强调适可而止,反对“唯利是图”,这就是凡人的真实之处,也是成功之处,也是最吸引贫道之处。

    。。。。。。

    收集整理人:meimei拖着洋娃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