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仙侠小说 - 凡人凡语在线阅读 - 论道之九:物极必反

论道之九:物极必反

    发表人:边荒传说(燕飞)

    发表时间:2011-02-26

    本文观点可能令人反感,不喜者勿入。

    凡人论道九:物极必反

    人界篇有一个情节令人深思:修仙者从炼气、筑基、结丹到元婴,就象是金字塔,越往上走人越少,也就越牛B。回想一下天南三大修士出场时的片段,看那气势,可真叫“江山在手,天下我有”!从这个趋势看,化神期修士站在人界巅峰,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人数稀少到一个巴掌数得过来,可谓是“仰望苍穹,青天如触;俯视人界,众生如蚁”,用脚趾头也能想到会有多风光、多派头,可是为什么这些人却个个低调得过分,象缩头乌龟一样不敢见人呢?看向之礼出场时一幅老滑头的猥琐形象,那孙子装的!

    解答这个问题其实只需要4个字:物极必反。

    每个人看问题都有自己的角度,就象凡人,有些人喜欢它的故事情节离奇,热衷于讨论剧情;有些人喜欢挖掘它的文学价值;而贫道更为欣赏的却是其中处处蕴含着的“道”,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凡人中不仅可以看看热闹,更可以看看门道,决定了凡人具有不同于小白文的深度。顺便说一下,与人界篇相比,灵界篇在这方面要差很多,贫道写论道贴,在人界篇中随处可以找到合适的例子,在灵界篇中却难有这方面的素材,请忘语要注意。

    今天贫道就来谈谈“物极必反”这个看似朴素浅显,其实又相当深奥的道理。

    一、道与道纪

    凡人论道系列已经写了祸福相依、绝仁弃义、趋利避害、善复为妖、天道人心、物竞天择、崇本息末、天地不仁等8篇了,物极必反是第9篇。按照原先的设想,贫道在《凡人凡语》中给自己留的位置,刚好可以凑成“天干地支”中12地支的数字,剩下的3篇也许会是:轻诺寡信、损余补缺、知易行难。

    在写论道贴的过程中,贫道自己对于道的理解,也在不断提升之中。以前虽然写了那么多的论道贴,但对于道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却始终没有想到一个简单明了的表述。最近某日灵光一闪,突然想到了一个用来解释“道”的绝好例子,在此与道友们分享一下:

    很多人都玩过电脑游戏。在游戏中,你会处于一个虚拟世界中,这个虚拟世界有它自己的游戏规则,与现实世界不一样。你有没有想过,这个虚拟世界是怎么出现,怎么演变的?很简单,在这个虚拟世界出现之前,先有了电脑程序,程序中规定了虚拟世界的游戏规则,程序运行之后,虚拟世界就从无到有,玩家从少到多,慢慢扩张,慢慢演变。

    看到这里,相信一些聪明的道友已经明白了“道”的含义。是的,没错,如果把游戏中的虚拟世界和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来对比,它的电脑程序,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就叫做“道”。这个比喻,要比简单地把“道”说成是“世界本源”、“天地法则”等要准确清楚得多。

    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道”,就相当于游戏的程序。游戏中虚拟世界的产生和演变,都是程序运行的结果;同样的,按照老子的观点,现实世界的产生和演变,都是“道”运行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你就能明白老子为什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了。程序先于虚拟世界而存在,“道”自然是比天地更早出现了;程序运行之后,是循环运转,不会改变的,“道”也是如此;程序可以说是虚拟世界的来源,“道”同样可以称为天地万物之母。

    游戏的程序是程序员编写的,道是怎么来的?老子不可能知道,所以他说:“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按照老子的逻辑,如果我们所处的这个现实世界中有仙人、有天帝、有鬼神的存在,那么一定是因为“道”的程序中有这些内容。

    道是谁的作品?是不是上帝?是一个上帝还是一群上帝?就象游戏程序一样,是团队创作的结果?这些我们都不可能知道,就象游戏虚拟世界中的人物,不可能跳出游戏去探问程序员是谁,程序是用哪种计算机语言编写的,内容是什么。所以严格地说,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道”的真正内容,这就是老子为什么说“道可道,非常道”。

    有些道友可能会说,既然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道”的内容,那为什么说它“可道”呢?你为什么还“论道”呢?

    原因就在于,作为虚拟世界中的人物,虽然不可能知道程序是怎么写的,但程序所制定的游戏规则,却始终都在游戏中发挥着作用,如果虚拟世界中的人物有智慧,他就能感受到规则的存在。就象游戏玩家,并不需要掌握计算机语言,不需要懂游戏程序的内容,不需要告诉他游戏规则,只要多摸索几遍,他就明白规则是怎么回事,就能玩转游戏了。

    在现实世界中,人类是有智慧的,我们虽然看不到规则,但因为有规则的存在,事物的发展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总结出其中的规律,我们就能推断规则的存在和内容。这就是老子说的:“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所谓“道纪”,就是事物的演变因为“道”的存在而表现出来的规律。从这个角度来说,“可道”和“可论”的“道”,其实并非“常道”,不是“道”本身,而是“道纪”,或者换种说法,是“自然规律”。

    人类看不到天道规则,但可以总结自然规律。老子在《道德经》中,总结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许多的“道纪”,即规律。这些规律都是朴素的、基础的、平常的,通俗易懂,但却经受了时间的检验,流传千古,影响深远。

    《道德经》在贫道看来,其实老子通篇讲的就是以下3方面内容:1、在世界的背后,隐藏着我们所不能明白的程序,也就是“道”;2、罗列了一些他总结的规律,也就是“道纪”;3、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人类不能和“道”对抗,就象游戏中的玩家不能和程序冲突,否则就会“不道早已”,就会被清除出局,就会GAMEOVER,换句话说,就是不遵守自然规律,就会被大自然报复,就可能导致人类走向灭亡。

    老子的观点,可以说是令人匪夷所思,当时的人们,能听懂他意思的人恐怕也不多,更不用说相信他的话了。老子说:“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从这个“若存若亡”(即半信半疑)和“大笑之”,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待老子的态度,那简直就和看怪物差不多。即便是到现在,又有几个人真正明白老子在说些什么,又有几个人相信他说的话?

    不幸的是,科学越发达,就似乎越能映证老子的思想。从老子自己的逻辑来说,他的观点是不可能被证明的,而且他压根就没打算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也是《道德经》一直不被人们所理解的重要原因。然而现代“宇宙理论”关于宇宙起源的猜测,“混沌理论”关于“未来无法确定”的论断,似乎都和《道德经》不谋而合,科学界的疑问,能从《道德经》中找到合理的解释。

    当然,这些问题关系的是人类整个种族的前途和命运,跟个人关系不大。我们还是来关心一下“物极必反”这个“道纪”吧,它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可供我们在为人处世方面作为参考。

    二、反者道之动

    第1137章《轮回之惑》中,韩立对于是否“世间真有魂魄轮回,灵昧不失的奇事”产生了疑问。

    老子也认为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循环或者说轮回的世界,即“反者道之动”。他通过观察发现,事物的发展轨迹不是一条向前的直线或者曲线,而是循环往复的圆圈。在自然界,植物吸收土壤中的养分茁壮成长,春华秋实之后又重归于大地,是一个小小的循环;地球上的生物链也是一个个的循环;从一个无限小的点开始向外扩张,扩张到极限后又收缩回原点,宇宙的生生灭灭也是一轮又一轮的循环。

    与佛教的“”有所不同的是,老子所说的“反者道之动”,仅仅天地万物演变轨迹的循环,其中没有精神不灭的说法。

    事物演变的轨迹是循环的过程,也就意味着其中存在一个顶点,到达这个顶点之后,就开始朝反方向运动,这就叫“物极必反”。比如人在年幼时是弱小、无力的,随着他的成长,会越来越强壮,在到达一个顶点之后,又开始衰老,慢慢变得虚弱、无力。

    人们的良好愿望是一直走上坡路,期盼月能长圆,人能长生不老。然而天地万物循环演变的轨迹,是“道”这个程序规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无限风光在险峰”,很多人希望站在巅峰之上,享受一切尽收眼底的快感,所以费尽心思往上爬,衣食充足嫌官小,位居将相望王侯。孰不知,位居顶峰之上,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意味着再无发展空间,如果不能一直站在峰顶,就只有走下坡路。高处不胜寒,被众人盯着虽然风光无限,其实滋味未必好受,历朝历代的皇帝,短命的多,长寿的少,50岁以下死亡的占63%,看来也不见得是什么好职业。

    在贫道看来,事物发展的轨迹有点象时钟,从6点到12点在走上坡路,从12点回到6点在走下坡路。所以大到人类种族的发展,社会文明的发展,小到个人的发展,都有必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盲目加速未必是什么好事,因为如果你一味只想着登顶,急吼吼地赶着把上坡路走完,爬到12点的位置,也就意味着接下来很快你就要滑回原点了,加速发展其实就是加快灭亡。与其这样,我们还不如顺其自然,慢悠悠地走,好好欣赏沿途的风景,享受人生的旅程。在我们这个世界,除了“道”之外,没有别的什么可以永恒,所以你急个毛呀,好好享受生活,就是你的人生意义所在,呵呵。

    三、知止不殆

    “物极必反”的道理对我们处世态度的启示,是要顺其自然,适可而止。

    第753章《化焰》中,宋姓女子问:“韩师叔,那坠魔谷从古至今,不知多少元婴老怪进去后,都未生还过,我们这些结丹期修士进去后,真的有可能找到灵果,并安然退出吗?”

    韩立回答:“那些修士之所以会在谷中陨落,十有八九是贪心作祟,否则这么多元婴修士入谷,不可能没人安然得到一两件宝物的,多半是宝物动心,得到一件还想得到另一件,或者一心只想找到能够延续他们寿元或者能够短时间内突破境界的灵药,如此一来,多走过几处险地,出事只是迟早事情。”

    后来的坠魔谷之行证实了韩立的观点,谷中虽然危险,但只要运气不是太差,并非没有生还的可能。为什么之前如此众多大神通修士进去,却罕有人能全身而退呢?只有一个解释:宝物的诱惑难以抵挡,心存侥幸之下,忘记了“适可而止”的道理。

    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段话发人深省。韩立参加了多次寻宝活动,都能够全身而退,与他深刻理解了“适可而止”的道理是分不开的。

    具体到做人做事上,有3个要点:

    1、凡事不可太尽。

    第1548章《灵漩邪光》,炼虚期的韩立,与2个化神初期的乌罗王族周旋了好半天才将对方灭掉,有些道友认为以双方实力差距之悬殊,这样的描写不合常理,事实果真如此吗?

    韩立的一句话其实就是答案:“好了,看来这次来的人真的就只有你们两个了”。

    初到火瑚群岛,韩立对那里的情况并不熟悉,对于乌罗族的状况更是陌生。他虽然答应帮助火阳族对付敌人,但按照他的一贯风格,在话中是留有余地的:“这烈阳丹若是真能治愈我的伤势,我助你们火阳族渡过一劫,自然是应当之事。但是丑话说在前面,若是你们所遇敌人实力实在太强,不是韩某能出手解决的,此约定也得作罢”。

    凡事留一线,日后好见面。韩立并非什么善男信女,绝不是对这2个乌罗王族抱有怜悯之心。之所以和她们应酬了半天,无非是要压迫对方全力以赴,亮出所有底牌。在灭杀这2个人之前,他与乌罗族并无深仇大恨,没有解不开的结;而一旦将这2人灭杀,事情就再没有回旋的余地,万一对方还有连韩立也对付不了的大神通修士尚未出现,那就是给自己找麻烦了。

    韩立做事,向来都是留有余地的,有10分力气,他最多用到8分,不到最后关头,决不会轻易翻开自己的底牌,把自己置于无牌可打的危险境地。即便是和他相处过一段时间的人,也很难摸透他的虚实,经常会低估他的实力,让其有机可乘,就象木族之行中,小叶子、黑凤、陇东、痣疮男都曾对化神中期的他不屑一顾,但最后的结果却让他们大跌眼镜。

    韩立在危机四伏的修仙界存活至今,更多靠的是脑子,不是蛮力,这也是凡人让人叹服的精彩之处。

    在现实中,有很多人做事情是不知道留有余地,给自己留条退路的,贫道将以前曾在厦门一座寺庙中看到的对联送给他: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2、做人不能太绝

    第821章《七焰扇》中,韩立、南陇侯、鲁姓老者找到了三件古宝、两粒灵丹、一份炼制七焰扇的玉简及一些灵料,准备分脏。

    南陇侯和鲁姓老者都寿元将近,最想得到的显然是灵丹,其次是古宝。而对于韩立来说,上古修士留下的灵丹肯定也是极具诱惑力的,但他更看重的是炼宝玉简及材料。基于以上因素,在第一轮分宝中,韩立果断舍弃了灵丹,并以此为筹码,得到了玉简、镜子和灵料,在第二轮分宝中,又以放弃古宝为筹码,敲了两个老家伙大把灵石,并顺手将里头可能有重要资料的青蚕袍收了起来。

    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东西,皆大欢喜,和以往组团取宝不同的是,此次没有出现以拳头大小来分脏,杀得血rou横飞的火爆场面,大家一团和气,极其和谐。

    以韩立的实力,拿下这2个老滑头应该不成问题。然而这2人也不是省油的灯,狗急了还会跳墙,韩立这样做未必就没有代价,更何况是在坠魔谷这样的凶险之地,用拳头来说话显然不是什么好主意。在达到自己主要目标的前提下,让别人也有甜头,以谈判对话的方式和平解决争端,能充分体现一个人的智慧,效果未必会比动武差。

    在其它小白书中,猪角往往为人极其嚣张霸道,经常因为一言不合,就和人大打出手;自己想要的东西,连皮带骨咕噜一口吞下,汤都不给别人喝一口;有人因为一点小事得罪了他,就怒火中烧,耍狠逞凶,甚至取人性命。更让人吃惊的是,这样的货色,做人做得那么绝,就凭他是猪角,还能混得风生水起,无往不利,一群花痴看见他眼睛就冒星星,这真是对阅读者智商的极大挑战呀。

    其实这个世界并不是某些人想象的那样,除了朋友就是敌人。在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跟别人进行短期或者长期的合作,其中有些可能曾经是你的敌人,就象在昆吾山元刹古魔圣祖面前,大晋正、魔、妖、突兀仙师、韩立等各方,就携起手来,共抗强敌。从这个角度来说,与人方便,其实往往就是与已方便,不把事情做绝,留下点香火之情,也许最后受益的会是你自己。

    对于那些做人喜欢斩尽杀绝,不给别人留活路的仁兄,贫道也有一句话赠送: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也有路可走。

    3、欲望不要太多

    最初的时候,在很多女修的眼中,韩立也许是个感情专一的好男人,对南宫一往情深,属于模范丈夫一类。所以在他发生婚外情,和紫灵有了一腿之后,许多女修大失所望,出离愤怒,据说包括大眼、娃娃在内都将书养着不看了。

    其实韩立从来就不是什么圣人,第170章《战利品与香艳》中,面对因服了合欢丹主动贴上来求欢的陈巧倩,他“毫不客气的反手楼住了陈师妹**的身体,手指更在其光滑如丝的肌肤上大肆抚动起来”,只是因为听说破身会影响筑基,他才“把目光恋恋不舍的挪移开来”,过了片刻,又低下头去亲了半天,这才觉得够本。

    从以上情节可以看出,韩立对于女人不是没有欲望。为什么后来却又对颇有姿色的梅凝、慕佩灵、曹梦容等人表现冷淡,拒人于千里之外呢?

    这是因为韩立此人,虽然修仙资质不太好,但脑子是很好的,“明道”是他能笑到最后的原因所在。他深知,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而能够满足的欲望是有限的,对于修仙意志坚定,追求长生欲望极其强烈的他来说,能够和南宫两情相悦就足以令人满意,和紫灵春风一度甚至已经有点奢侈了。我们可以想象,假如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处处留情,与众多美女纠缠不休,以他那样的烂资质,会有飞升灵界的可能么?

    有些人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拥有,什么好处都想沾点边,这种美事也就在小白书中可以YY一下,在现实中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什么都想要的人,最后很有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最初凡人在这方面把握得很好。虚天殿上,韩立只得到了虚天鼎和狼首如意,另两件古宝和补天丹被蛮胡子和万天明得到了;苍坤洞府中,银月只收取了3只玉盒,加上南陇侯扔过来的那只,韩立总共拿到了4只,给南陇侯留下了2只;坠魔谷中瓜分上古修士身上找到的宝物,韩立也只是略占便宜,南陇侯和鲁姓老者也各有收获,这样的写法就很合理。韩立在虚天殿得宝,有蛮胡子与骨哥勾结、正魔和星宫各方之间的矛盾等诸多错综复杂的线索作为铺垫;在苍坤洞府得宝,有先把银月送进去的情节作铺垫;在坠魔谷占2个老家伙的便宜,有银月这个高参指点,以至于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现象作铺垫,这些写法很能让人信服。

    但后面就开始有点问题了。昆吾之行,韩立有如下收获:逆灵通道和空间节点的资料、破界符、血刃、培婴丹、八灵尺、黑风旗残骸、昆吾三老的书卷和降魔杖、火焰巨鼎、太阴真火、五子同心魔,还取回了被古魔收走的两口青竹蜂云剑,凡是在昆吾山有点价值的好东西,全归他了,而包括向之礼在内的广大群众,连口汤都没有喝到。这已经是很离谱了,而最近的魔金山脉之行则更是夸张,天上会掉馅饼,几个倒霉鬼竟把那芝仙直往韩立的方向赶,而芝仙对剧情也是相当的配合,很能领会导演意图,一见到韩立,就象久别的情人一样扑过来。有这样的狗|屎运,想不成仙都难呀!

    在书中出现这样的描写,贫道能想到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韩立是猪角,宝物都归他,完全是为了满足阅读者感官刺激的需要。贫道忍不住想起了哦买高得搞笑贴中紫灵的表白:“韩立初到乱星海,我心冲动很无奈,便宜就想他来占。。。。。。”

    贫道不知道最近这样的情节多次出现,是忘语疲惫了,所以少动脑筋了,还是纯粹为了迎合一些书友的喜好?不管是什么原因,贫道都不得不指出,目前凡人有庸俗化的倾向,如果这样写下去,与小白书接轨将是迟早的事。

    对于放纵自己的欲望,渴盼得到无限满足,啥都不想拉下的朋友,贫道也有一句话相送:

    追求快乐的步子,别迈得太大,当心跑到快乐的前面去了。

    四、多未必善

    物极必反,也就意味着在现实中,经常不是“多多益善”,而是“多未必善”。

    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这段话告诉我们,不管什么东西,太多了都有可能变成问题。如果自己对此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还在沾沾自喜,往往就会乐极生悲,反受其害。有人统计,第一期胡|润百|富|榜上的那些人,出事的占了将近一半,以至于百|富|榜甚至被称为“倒霉榜”。

    现实中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道友们可以自己体会,贫道不多罗嗦。能看到这篇贴子的道友,应该多数是喜欢看书的,贫道在此与大家讨论一个问题:博览群书一定好吗?

    在社会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人,特别是文人,书本上的东西,他懂得很多,可谓是博学多才;但现实中的东西,他懂得很少,不通人情世故,不懂怎么安排自己的生活。就象安|徽|卫|视《幸|福|夫|妻|档》的嘉宾点评广杰兄那样:“你懂得那么多没用的东西,却不懂得身边老婆孩子的心思,不知道她们需要什么。。。。。。”

    贫道写论道贴系列之后,也有很多年轻朋友在扣|||扣上和贫道交流,提出一些问题。前些日子一位美女在聊天中感慨,自己很难找到理想的伴侣,因为她渴望的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择偶的标准首先是要心灵相通,而在现实中很难找到这样的人,特别是和她同年龄段的男孩子,似乎都不太成熟,很难看得入眼。

    贫道说,你是被言情小说和电视剧给害了。艺术加工过的东西,虽然很美,但那不是真的。这些东西给你解解闷,舒缓一下现实生活中压抑的心情就好,但你把它当真了,甚至想按小说中那样来过日子,问题可就大了。轰轰烈烈的爱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你的感情生活不顺,好事多磨,只有言情小说、电视剧看多了的人,才会有这种没事找事的想法。

    有些道友会说,言情小说看多了没好处,这个我同意,因为它本来就难登大雅之堂嘛。但我看的都是先贤们的经书典籍,是很严肃的作品,这个应该是多多益善吧?

    “错”!

    这些也不是看得越多越好,10个人当中,有8、9个是看得越多越傻、越呆、脑子越僵化。因为读书人容易出现2个问题:一是看书的时间多了,接触社会的时间就少了,一个人的时间总是有限的。而接触社会少,与人交往的经验少,不懂得怎么跟人打交道,一些年轻的朋友,跟陌生人讲话都会脸红,就有可能出现社交障碍。一旦这方面出现障碍,反过来又会让他更专心地埋首书本,从中寻找乐趣,逃避现实,这样成为一个恶性循环,书呆子就是这样来的。二是那些经典书籍,大多都带有很强的思想性,包含了大量作者自己的个人观念,而不同学派、不同人的想法肯定不一样,今天这本书告诉你这样才行,明天那本书告诉你那样才对,久而久之,你的脑子里就塞满了一堆的条条框框,会陷入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而难以自拨,成为一个呆板的人、纠结的人、脱离了实际的人。

    “知识”包括“知”和“识”两个方面,不单纯是知道得越多越好,如果见识不明,你的脑子塞得再满,也就是一团浆糊,区别只在于是一大团,还是一小团;是稀一点,还是稠一点。

    如果仅仅是糊涂一点也就罢了,书读太多的人,往往还有个坏毛病:“恃才傲物”。因为在文学或者艺术方面有点研究,会吟吟诗、对对联、背背书、写点小文章,被人夸上几句“才子”、“才女”,就心高气傲,鼻孔朝天,不大看得起人,很难融入社会。道友们可以观察一下,在现实中,那些“才女”,尤其是长相普通的才女,嫁不出去的很多。

    相比恃才傲物而言,读书人身上往往还有个更糟糕的毛病:“虚伪”。因为圣贤书中的为人处世标准定得很高,绝大多数人难以做到,于是读书人中装B的特别多,背地里男|盗女|娼,表面上却道貌岸然,做了婊|子还想立牌坊。

    如果不扎根于现实生活,书读得再多也没用,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他们眼高手低,平日里大道理一套一套,貌似“义正词严”,很有担当,实际上一到关键时刻,根本就派不上用场,暴露出“软蛋”的本来面目,所谓“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五、如履薄冰

    懂得了“物极必反”的道理,做事情就要适可而止,不要过头,这说起来似乎很简单,其实做起来很难。

    关键问题在于那个“极点”,或者说“临界点”是不确定的。你看那圆圈,每一个点都有可能成为极点,随时都有反转的可能。就象进入坠魔谷中的修士,都知道有禁制的地方,是比较可能有宝物的地方,同时也是比较危险的地方,危与机并存。但既然已经进来了,总不可能不去试试,就空手而归吧!走的地方多了,迟早会陨落,这个道理谁都懂,但几个地方才叫多呢?3个、5个,还是8个、10个?

    这其实是很难把握的。怎么办呢?老子说:“古之善为道者。。。豫兮若冬涉川”,原来明道的人,就象冬天过河那样小心谨慎,如履薄冰。

    这一点看看凡人中韩立的表现就知道了。很多道友说他小心翼翼的,没有一点王八之气,看起来很不爽,其实这正是他赖以安身立命,至今还活蹦乱跳的本钱所在,这样的写法,也正是凡人符合实际,蕴含着生活哲理,让人回味无穷的地方。

    (全文完,谢谢阅读!)

    随便写张贴子,就手也酸了,头也痛了,码字真不是人干的活!同情忘语呀!

    年前曾说过完年比较清闲的时候继续论道,刚好这几天貌似没啥事,就来论一论了。顺便说一下,请勿将本贴作为6届参赛贴。前些日子在黄瘦的群里厮混了一阵,答应了清风和小趴下张贴子打上“四海缘”的名称,其实贫道的大本营还是在“凡人茶楼”,没办法,人还是念旧的呀!

    自从去年10月份凡人月票登顶之后,成绩一落千丈,这也充分映证了物极必反的道理。但一直沉寂也不是办法呀,年也过了,歇得差不多了,道友们还是打起精神来,投票的投票,写贴的写贴,呐喊的呐喊,把凡人顶起来!

    。。。。。。

    收集整理人:huhaoslm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