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十三 名将风采今胜昔 谁在马上称豪杰(3)
如百战军将士所见,领军前来驰援玄武县的,的确就是李从璟本人。 前日,在与军中幕僚探讨驰援领兵人选时,因此事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又责任重大不容有失,而李从璟最为信任的百战军极其诸将,又已派了出去,当此之际,还有什么人选,比他自己更加合适的 既然李从璟出现在玄武城外,也就意味着他一直以来等待的时机,已经到来;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此战胜负关键也到了。 此番李从璟所领兵马,几乎抽调了大军大半精锐,共计一万五千上下,留在梓州的两万余将士,则继续保持对梓州的攻势。但军中的骁勇之将,如郭威夏鲁奇史彦超李从珂石敬瑭等,他都尽数带来。 两川之役,没能在这之前攻下梓州,战场重心已经从梓州转移到了玄武,在玄武投入这般多力量,正当其用。 既然是李从璟亲自领军,细节处自然无可挑剔。 首先是援军驰入战场的时机选择。 李仁罕所部与百战军鏖战多日而未克城池,不仅兵锋失了最初的锐利士气不如最初高昂,作为攻城一方,连日久战,损伤不小,其统兵将领,最初或许还会多加注意梓州方面,时日一久,苦于眼前战事,必定松懈。 其次,是对玄武到梓州之间的视野控制。两军斥候游骑的交锋,以及王师彻底清除西川斥候游骑的时机,都做的无可挑剔。 再次,经过李从璟有意安排,王师对梓州的攻势,起先并未动用全力,这就使得王师攻势能够日盛一日,如此便给梓州玄武造成王师要赶在西川军攻下玄武之前,拼死夺取梓州的假象。这样一来,梓州战事不停,西川援军便不会自危。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百战军在玄武城已经坚持了足足半个月。 因此,王师从梓州一路疾驰而来,玄武城外的西川军也没有能事先得到情报,等到大军离玄武城已只十来里时,后知后觉的西川军已经来不及有太多反应。 连撤离都来不及。 若是李仁罕攻城部曲只有半数,还留有半数应对别的情况,也不至于落到如此境地,然则其部与百战军的战斗,已经使得李仁罕不得不调遣所有大军,竭尽全力攻城。 即便如此,也是半月未克。 李仁罕在得知王师行踪后,连忙下令攻城大军后撤,慌忙调整全军阵型,布置营地防守,但却已经晚了。 王师各部,在李从璟亲自冲锋陷阵的情况下,携雷霆之势,勇不可当,杀入阵脚不稳的西川军阵中,如巨大洪流冲入村庄,席卷了房屋茅舍,如巨大利刃切开鱼rou,血rou横流。 围绕玄武城,方圆十里,人潮涌动,杀声震天。 近乎精疲力竭的百战军,不甘隔岸观火,打开城门,杀出城来。他们连日来被动挨打积攒的戾气,也终于在这一刻得以有机会释放。 李从璟率军自东面杀出,火速杀入玄武城东墙外的敌阵。 撕裂阵型后,下令郭威高行周带领各自部曲,分为南北两股,分别向南北门杀去,并且向西门汇合。 他自己则带精骑,如一柄锲子,顺着西川军营前冲击,将妄图回营的西川军尽数拦截绞杀。 玄武城外的西川军,原本分作三部,一部鏖战四面城墙,另一部在四面城墙前压阵,预备随时替换攻城所部,最后一部则留守营地。 这其中,留守营地的西川将士,少之又少,合在一起不过两三千之众。 李从璟带军杀入战场后,战场局势发生变化。 西川军攻城的将士,得令后迅速回撤,意图与压阵所部相互掩护,退入营中据守,而本在营中的将士,限于数量有限,虽有出营援引之举,却不成规模。 从梓州来援的横冲军龙骧军万州军武信军及护国保义各军精锐,由各自主将率领,在李从璟统一布置下,主攻便是西川军压阵所部。 在百战军出城后,在城池东南北面各处战场上,王师各成三面夹击之势,意欲将西川军合围击溃,同时又在大局面上保持向西进击的姿态,将西川军向西驱赶包围。 王师来援,大出西川军意料,让西川军众将士惊慌不已,他们更不知来援的王师有多少兵马,只看见铺天盖地的黑甲狂潮席卷而来,势不可挡,多数军士心神大乱。一方面,西川军固然猝不及防,无法有效改变阵型自保迎击,另一方面,士气在王师猛烈攻势下,很快陷入低迷。 故此,王师势如破竹,西川军节节败退。 李从璟自不用多说,虽自李嗣源继位以来,除却荆南一役,四年间几乎没有再亲上沙场,但今日冲锋陷阵,勇猛之姿更胜当年,所领马军虽不是君子都,然禁军精骑却也是真正的精锐。 在黑袍黑甲的李从璟面前,西川军中几乎无人能挡其脚步片刻。 王师中,上有高行周郭威夏鲁奇等老将,下有史彦超符彦琳石重贵等新秀,这些人莫不骁勇善战,都可谓一时之选,有他们带头冲锋,加之战局又有利,王师杀敌破阵如同饮水。 但在众将中,要说奋不顾身悍勇可畏之人,却不是这些大将小校,而是李从珂石敬瑭两人。 其中尤以石敬瑭最为悍不畏死。 他比任何人都知道此战只能胜不能败。 此战若是胜了,姑且不说李从璟愿意分多少军功给他,最起码不至于太过难看,他也还能保有一线东山再起的希望;若是此战败了,李从璟却是铁定会拿他开刀,届时打落谷底都只凭李从璟一句话。 而且有了剑州之败,到时李从璟便是要问罪于他,也不会再有人再有理由为他求情。 虽说胜了也只有一线希望,石敬瑭却不得不将性命都赌上。因而在各部之中,他率领的本部人马,是最悍勇也是最不计伤亡的。 甚至是伤亡最大的。但事到如今,弃车保帅,也是无奈之举。 激战虽只两个时辰,玄武城外,已是血流漂橹,横尸遍地。 出现如此惨烈之象的原因,是因为西川军已近乎全面溃败。东门已无西川军,所部或者战死,或者投降。南北面的西川军,已溃败近半。 勉强还能稳住阵脚的,是西门外的数千西川兵将。因其是最后阵地,故而尚有一些残力。 李仁罕赵廷隐张知业三人,此时也都在西门外汇集。 只不过事到如今,任谁都看得出来,西川军大势已去。 也亏得是三将所领的是西川军精锐,若是寻常部曲,此时只怕早已四散溃逃,不成模样。 出人意料的是,李仁罕抵死不愿撤退。不仅不愿撤退,反而亲自上阵,奋战在前,竟似不惜杀身成仁,也要做这无意义之举。 李从璟见大势已定,正组织人手烧掉西川营地,忽的,异变陡生。 西面突兀出现一支西川大军,以滚雷之势奔赴而来。 最先发现这支西川军的,是郭威所部。郭威找到帅旗,亲自来向李从璟禀报异变。 大帅,恐是老贼孟知祥到了银甲白枪的郭威勒住马缰绳的时候,长枪锋刃仍在滴血。 来得倒也及时李从璟止住了奔战的脚步,却是冷笑一声,丝毫不以为意。 此贼端得是狡猾,事先我军斥候竟无探报传回,眼下老贼已近在十里大帅,末将等何以迎敌郭威问这话时,神情间有跃跃欲试之色。 孟知祥来的及时,兵马也有万人上下,若是令其与李仁罕部合力,则兵力还胜过我军,乍一看来,的确颇有阵势。不是看起来颇有阵势,是的确很有威胁,但李从璟仍旧没有半分紧张之态,反倒显得胸有成竹。 他的确胸有成竹。 此番孟知祥驰援玄武城,在路上只用了四日时间,行军可谓极快,不仅如此,因他是秘密离开成都,军队也是秘密调度,当旁人发现孟知祥已不在成都时,他其实已经离开成都近百里。 这个旁人,就包括军情处。 虽然军情处这次动用了飞鸽传书,但也没有争取到多少时间。这也就意味着,在李从璟得到军情处的汇报后,即便是当时立即发军驰援玄武城,在时间上也跟孟知祥不相上下。 因为成都距离玄武县,本身就只有两百余里的路程。 彼时,李从璟是否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意识到了。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李从璟是否立即发军了 的确如此。 不仅是立即发军,而且驰援部曲,也早已处在随时待命的状态,这就省去部曲的准备时间。 因为驰援玄武县,本就是已定之策,李从璟要等的,不过是一个时机。 原本,若是孟知祥不立即驰援玄武县,李从璟也许会再等上两日,但既然孟知祥已经来援,李从璟就不得不提前行动,以求赶在孟知祥前面抵达玄武县。 孟知祥之所以秘密离开成都,秘密调动军队,目的就是为了争取两日左右的时间。而事实上,他也的确争取到了这个时间,并且迫使李从璟不得不提早行动。 但李从璟也赶在孟知祥前面到了玄武城。 虽然只早了一两个时辰。 也就是这一两个时辰,让李从璟打开了局面,占据了主动。 问题是,李仁罕应该知道孟知祥的行踪,他为何就没能坚持住这两个时辰 答案很简单,因为李仁罕并不知道李从璟会来。等他知道的时候,哪怕明知孟知祥即将来援,他也控制不住战场局面。 李从璟看着郭威,认真道:敌我双方战至此处,谋略已经用尽,算计也再无用武之地。值得庆幸的是,在这方面的较量上,我等并未输给孟知祥。而接下来决定此战胜负的,是两军战力实打实的比拼。郭将军,狭路相逢勇者胜,今日奋战于此的,都是我大唐王师之精锐,你可有殊死一战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