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我要当皇帝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二章 何等苦逼

第一百一十二章 何等苦逼

    杨栩这一路行来,发现人才还是很多的,但是这些人才大都已经被招揽走了,那些个世家豪强一个个都开始暗中大肆发展起来,而自己的老爹也就是隋皇因为身体原因对于朝堂的掌控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所以杨栩对于宋朝内尤其是当今宋皇赵匡胤那真不是一般的羡慕。虽然目前宋皇赵匡胤还不能掌控住局面,但是依照杨栩对于赵匡胤的理解,宋朝内的巨变也就在这些年了,到时候这些能臣名将自然也就成了赵匡胤的了,毕竟都是宋朝内的,宋皇赵匡胤又是正统,相信绝大多数人在自己所在的势力破灭后,都会偏向于正统朝廷。

    最起码这些天,根据杨栩打听到的消息,再结合在宫内所看的消息,得出结论就是宋朝比隋朝好多了,最起码有实力的势力也就九王四将!

    而隋朝呢?情况又不是一番不同的局面,大小势力极多,想要统合到一起很难很难。

    最起码这些势力手下目前出现的一些能臣名将,虽然也都是有才华的人但或多或少都有些毛病。

    了解了宋朝内各个势力一些比较出名的能臣名将,比如说这田虎手下文有郑之瑞、何玄通等人。武有董澄、叶清掌管军队,更有年轻一辈乔冽、孙安、卞祥等人也都是人中翘楚。

    真王赵恒、仁王赵祯看似在平叛中一直节节败退,丢土失人,但其手下同样都有着不凡之人,比如说真王赵恒手下的富弼和吕夷简两人都是一等一的能臣干吏,但是这些人治理政务在行,可行军打仗就有些不行,毕竟行军打仗和治理政务相差巨大,能治理好政务不一定就能轻松的指挥大军。

    偏偏真王赵恒手下的那些所谓领兵人选,在杨栩看来还都是一些文人,外行指挥内行怎么可能会胜?

    就连现在占据优势的曾公亮也不过是第一次领兵,其之前虽然被称为军事大家,可在这之前,曾公亮都只是纸上谈兵而已,所幸他成功了,最起码指挥数万大军没有问题。

    仁王赵祯同样如此,手下有着大量的文人墨客,但相比起赵恒来说,最起码赵祯手下还能找出个堪比世之名将的存在,王韶和郭遵这两人在杨栩看来都是才华不凡之人,只是没有当场见到,单单凭借这些消息也无法准确的去判断。

    但和真王赵恒比起来,其手下的文人墨客数量虽然不少,可质量就有些差了。

    至于其他的势力,比如说哲王底下的童贯、李邦彦、折可存,高王手下的秦桧、虞允文、张浚、刘光世等人。

    杨栩都会忍不住在心里感叹,自己有着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金手指,可奈何这金手指现在却没法用。坐拥金山而不得入,这种感觉真是相当不爽。

    当杨栩听到这些人的大名,心里忍不住就是满满地泪流满面啊。金手指没法用,后遗症还一大堆!

    其他国家的情况暂时知道的不多,但是经过这么多天的了解,宋朝的一些情况也算是了解了不少。

    就好比很多事情在杨栩看来根本不可能,但是事实偏偏发生了。就像之前杨栩认为宋朝九王没有一个人能和赵匡胤扳手腕,但随着这些天的了解,杨栩惊奇的发现还真有那么一二个人能和赵匡胤扳扳手腕,高王赵构和神王赵顼以及理王赵昀这三人能力不错,为人也不昏庸,相反这三人名声很好,简直就是模范王爷。

    九王中,就属这三人手中的能臣名将比较多,其次就是四将,而四将很显然属方腊势力最强,田虎次之,晁盖再次之,最后才是王庆。赵匡胤想要独掌大权,那么这些人势必是绕不过去的。

    想到这里杨栩心里舒畅了许多,毕竟只要赵匡胤不放弃收回兵权的念头,宋朝内部就是零散一片,那怕以后发生战争,也不可能全力出手,顶多装装样子,出工不出力。

    想到这里杨栩心里有些迫切的想要出发去辽东,可如今前去辽东最近的一条路上混乱无比,自己等人虽说不怕,但是被缠上总归是一件麻烦事。

    可若是绕路走,那就得多走二三倍的路程。想到这里杨栩又有些犹豫,这一路上那怕择取偏僻小路走,难免也有不少风险。

    左思右想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杨栩还是决定先看看,再过几天看看情势再说。

    -----------------------------------------------------------------------

    自从其他两路都分出胜负以来,曾公亮做为一路的主帅,肩上的担子也徒然重了起来。

    面对人数众多的叛军,曾公亮先是示敌以弱,随后慢慢诱使叛军派出一部分人马,然后慢慢吃下,一方面缓慢蚕食叛军的实力,另一方面用血与火来练就精兵。

    比人数,宋军拍马也赶不上。那只有比精锐程度,而宋军厢兵本来就是训练多年的精锐,虽然比不上禁军的训练程度,但是也相差不远,只是没有经过血才显得比较弱,但随着一场场小规模战事的胜利,宋军厢兵也在飞速的成长,身上那股子铁血气息也越发的浓厚起来。

    和厢兵相比,民兵的进步的显得更加巨大,原本只是一群刚刚放下锄头不久的普通百姓,虽然之前每年都有过训练,但是训练的强度别说禁军,连厢兵的一半都比不上,可不过短短十来天,这些民兵经过一场场战斗进步更加神速,隐隐的比起厢兵看起来气势更加强悍。

    不过也难怪,毕竟之前每每战事发生,都是民兵先上,之后才让厢兵上,毕竟厢兵总共就这么点,而民兵却是大把大把的,而且还不断的有团练使领着民兵赶来,因此对于曾公亮来说,在练兵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保留厢兵的有生力量。

    当然效果也很明显,十来天,厢兵看起来就有一股子彪悍味,而且伤亡还很小,虽然这是建立在民兵伤亡惨重的基础上,但是经过一场场战斗,幸存下来的民兵看起来要更加强悍,勇猛不怕死。

    本来曾公亮还想着一点点的减弱叛军增强自军,之后在和叛军决战。可没想到,另外两场解决的会这么快,自己这边还在小打小闹,另外两边已经解决战斗了。

    这么一来,自己若是在小打小闹的,想要慢慢图谋,毫无疑问已经不行了。毕竟田澄那边也没太多人,因此不可能派兵过来帮忙,而反观侬全福所部叛军,人数众多,精锐众多。

    可如果东进的话,凭借自己手下的人马还真是不够看的。于是曾公亮只好派人给叛军头领王则,张海送信,约定决战日子,一决胜负。

    王则和张海同样为宋军一天比一天战力勇猛而感到忧心,两人早就有心想要和宋军来一场决战,可曾公亮之前的策略太贼了,碰到人数比较少的就迎战,人数一多,打上几下立马鸣金撤退,简直是一点脸皮都不要。

    每日派人去骂也不理会,只是闷着头练兵再练兵,然后偷偷摸摸的打上一场见见血,锻炼一下,为了逼曾公亮决战两人是用尽了办法,谩骂,围营,假装撤退等等在短短十来天都使过了,然而曾公亮就是不曾理会分毫。

    此时曾公亮送来战帖正好称了两人的心思,为了等这一天真是不容易啊!两人立马回信同意决战,双方一拍即合,决定第二日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