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龙兴华夏在线阅读 - 从湄云到飞霆(图)

从湄云到飞霆(图)

    [[[CP|W:637|H:288|A:L|U:http://file2.qidian/chapters/20141/16/2775642635254859756457893310771.jpg]]]

    “湄云”级炮舰属于福建船政五年计划中制定的80(虚数)马力军舰,按照最初的设想,80马力军舰属于“乘船厂闲工”,见缝插针建造的小型附带产品。但在设计过程中出于着重加强侦报舰功能的考虑,将主机改换为一座法国最新研制的卧式的150虚数马力小型复合式蒸汽机,使之升级为150虚马力(750实数马力)的高速炮舰。舰体长51.8米,宽7.48米,舱深4.57米,吃水3.39米,舰艏线型与“万年清”没有明显区别,还是带着漂亮的飞剪艏。外形与江南制造局建造的“cao江”酷似。

    该级舰武备包括一门威力较大的120毫米口径法制前膛炮(1872年改为一门140毫米法制后膛炮)和4门75毫米普鲁士制造的后膛炮(舢舨炮)。其中主炮以换门架的方式安装于飞桥之前的露天甲板处,剩余的4门75毫米副炮则分别安装在烟囱之后的露天甲板两舷。1872年的改造中,该级舰陆续添装了4门“林-哈乞开斯”40毫米单管机关炮和2挺“林-加特林”机枪。

    该级舰总共建有“嵋云”、“福星”、“建星”、“福胜”、“建胜”、“镇海”、“靖远”、“振威”八艘,从“福胜”开始为容纳200(虚数)马力主机,舰体尺度和排水量都有所增加,最高航速能达到14节。该级舰甫一问世,立即就成了调拨各省沿海防务的抢手货。

    中日甲戌战争期间,除“湄云”舰依旧驻防北洋外,其余七艘均参战。其中南洋水师系统内的“镇海”、“靖远”和“振威”三舰参加了“凤山岛海战”,因不敌日本铁甲舰“龙骧”等舰的重炮,“振威”受创,“靖远”和“镇海”战沉;船政水师系统内的“福星”、“建星”、“福胜”、“建胜”四舰参加了“琅桥海战”,击沉日舰“孟春”,对海战胜利功不可没。

    为了更加着重挖掘“高速侦报舰”功能,林义哲指示船政总工程师达士博在“湄云”级的基础上设计一型高速通报舰,这就是“飞霆”级的由来。

    “飞霆”号高速通报舰的线型是经过船政总工程师达士博的精心设计的,它加长了“湄云”级的长度(全长不含舰艏斜桅就达到了62.5米,“嵋云”级仅为58米),缩短了宽度(由嵋云级的7.48米缩为7.3米),更有利于高速航行;动力系统配置十分新潮,采用的是英式250虚数马力、2000实数马力的三涨复合蒸汽轮机(“威远”级主机的改进型号),装有4台汽车式锅炉。当时三涨复合蒸汽轮机在英国也是新鲜玩意,英国人将这种主机提供给船政既是出于制衡法国在船政的影响力,也有拿中国军舰当“小白鼠”试验新动力系统的因素。(而由于当时汽车式锅炉和法式双头圆式高压锅炉纸面性能不分伯仲,因此船政在建造“飞霆”级高速通报舰的时候采用的兼收并蓄的方式——首舰“飞霆”和次舰“飞鹰”采用汽车式锅炉,而三舰“飞鹏”和四舰“飞鸿”则采用了法式圆式高压锅炉)正是有了如此堪称奢侈的动力配置使得“飞霆”号成为一艘不折不扣的高速舰艇(当然,该级军舰为此付出了居住空间的代价,由于大部分的船体内部空间都被轮机、锅炉和煤仓占满,使得船员主舱和军官生活区的空间被大幅度压缩,不少船员只能露天打吊床,而能爬上甲板透气,也成了本级舰水兵日思夜想的一项“福利”),设计航速可达18.5节。同样因为蒸汽机和锅炉占据了过多的空间,该级舰被迫牺牲了武备,只装备有75毫米克虏伯后膛炮2门、4门“林-哈乞开斯-加特林”5管40毫米机关炮和2挺“林-加特林”机枪。

    四艘侦报舰均参加了中日甲戌战争,表现抢眼,其中“飞霆”因送起复林义哲的圣旨而跑出了20节的极速;“飞鸿”号参加了第一次琅桥海战并凭借高速与一整支日本舰队周旋,掩护澎湖水师的帆船撤退,并最后成功脱身。“飞霆”、“飞鹰”、“飞鹏”三舰参加了“东海海战”并合力击沉了日本炮舰“阳春”。“飞霆”级高速通报舰对整个战争的信息传递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