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在线阅读 - 第六十五节 大战一片石

第六十五节 大战一片石

    吴三桂从西罗城下来之后,手下大将吴国贵已经按照他的命令,将南翼,东罗守军全部调回,合兵一处,一共凑齐了三万兵马,齐齐在瓮城之下候命。这数万将士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连数千匹战马也感觉到了大战即将来临的气氛,兴奋得不肯安分,蠢蠢欲动,马蹄铁在土地上踢踏着,令人闻之热血沸腾。

    “今日之战,关乎关宁生死存亡,国仇家恨!我纵然是命丧沙场,也要奋死杀此逆贼,报此不共戴天之仇!你们如果有怕死的,那么就尽早离去;其余不怕死的,就与我一同杀贼!”

    吴三桂做着最后的动员,声音慷慨激昂。此时东风渐烈,刮得周围的旗帜猎猎作响,他一身银铠,玄色的披风,一脸坚毅决绝。他深深知道,自己一定要身先士卒,撑到多尔衮出兵协助之时,而狡猾的多尔衮究竟什么时候出兵,他心里没数。也许,自己这一战真的要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就要看老天给不给自己这个运气,才能避免倒在与流寇交战的疆场上的厄运。对于心高气傲、颇为自持的吴三桂来说,被区区流寇所杀是极不光彩的,这岂是一个盖世英豪最终归宿?

    数万人异口同声:“誓死杀贼,浴血杀贼!”,上下同仇敌忾,士气高昂,此战关系到关宁铁骑的生死存亡,人人皆知。

    此时亲兵已经将吴三桂那匹高大神骏的坐骑牵来,吴三桂整了整头盔,束紧腰带,腾身上马,扬鞭指向城门,命令:“开关,迎敌!”

    随着山海关上的炮声,吴三桂率剩余全部人马如潮水一般冲出关门,骑兵在前,马蹄铁甲的锵然撞击声回荡在空旷的石河滩大地。后面跟着步兵及鸟枪兵。关宁军虽满面征尘,军容却丝毫不乱,一出城门即列阵,迎着大顺军方向前进。阵列最后,一面大旗迎风飘扬,那上面写着“讨贼扬威”。本来吴三桂准备的旗子是“讨贼复国”,不过现在他做了大清的平西王,所以他刚从欢喜岭回来,就令手下悄悄地将原来的大旗收藏起来,不管以后用不用得着,总之现在万万不能让多尔衮看到。

    李自成指挥大军已在石河西岸的红瓦店一带摆开决战的阵势;北自山,南至海,绵亘二三十里,阵如一字长蛇,面向山海关,展开了一举夺关的态势。他带少数随从人员,还有崇祯太子等,立马于西北角一座高岗上,在他的背面,燕山峰峦耸峙;在前面,向西南至山海关,向南至海,展现出一片宽阔的平川地带,石河流贯其间,它从燕山谷底流出,南入大海。时值四月下旬,正是它的枯水季节,水势浅缓,清澈见底,人马涉水,如履平地。

    李自成立马高岗,战场全貌,尽收眼底。但见关宁军已经全部出城,正在布阵,一片人喊马嘶。

    “吴三桂要出击,这是他自找的死路。”李自成正为不能在短时间内一举拿下山海关的三座城池而焦虑,眼见吴三桂竟然主动出来与他进行野战,正好符合了他之前策划好的作战计划,看来胜败就在此一举了,如果清军没有及时赶来救援吴三桂的话,那么对于此战李自成还是大有把握获胜的。“孤此次必定斩此贼,宣大顺之神威!”。

    在背后一片“主上英明!”,“陛下万岁!”的呼声中,李自成大声道:“准备摆阵迎战!”

    刘宗敏、李过、李双喜等应声而去,各自指挥,列起了三层自北山至海边的一字长蛇阵,这是顺军常用战法,并以此法大破左良玉,孙传庭。

    史载:“临阵,列马三万,名三堵墙。前者返顾,后者杀之。战久不胜,马兵佯则诱官兵,步卒长枪三万,击刺如飞,马兵回击,无不大胜。”

    李自成俯瞰着自己的骑兵阵营,这支足足有四万人马的骑兵队伍,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师。他们胯下的战马平时是不饮水的,而是饮血。杀俘虏的血饮马。马饮惯了血,对水不屑一顾。打仗前一天,往往不饮马,让马特别饥渴。上了战场,战马一旦闻到血腥味,奔腾嘶鸣,眼睛发红,简直像狮子一样。骑这种马陷阵,无不克。

    “我有如此雄兵,区区吴三桂何在话下?看来今日一战,就是他身败名裂之时!”

    李自成想到这里,粗壮的大手紧紧地攥住了玉石握柄的马鞭,胸腔之中激荡着万丈豪情。

    此时关上的炮火已经发过几轮,眼见时候差不多了,吴三桂策马立于帅旗下,高呼道:

    “将士们,闯贼杀我君父,掠我百姓,我等身为大明子民,誓报此仇!与闯贼拼一死战,胜则功勋盖世,流芳千古,败亦忠烈万年,后人景仰!成败皆在此一战,冲啊!”。

    战鼓擂响,马蹄狂奔,尘土漫天,关宁铁骑马队在前,步兵在后竟然先顺军一步发起了攻击。

    一片石,广阔的大地上,吴顺两军隔石河对阵,都是满眼血红,杀气腾腾。

    李自成正想命令冲锋,谁料吴三桂居然主动出击,关宁军在他的指挥下如怒海潮水般冲杀而来,直奔长蛇阵南端蛇尾,此处距大顺军大营最远,是最弱的一环,关宁军想按昨天作战的经验,先吃这块再说。

    不过李自成手下的军师宋献策也不是泛泛之辈,他吸取了昨日的经验教训,重新布置了战术。果不其然,气势汹汹的关宁铁骑杀到一百步的距离,大顺军阵前的骑兵忽然向两边避开,背后的步兵挺起长枪,突入阵中的骑兵收脚不住,纷纷往枪上撞去,一时间人仰马翻,乱作一团,损失惨重。后继骑兵前进不得,冲击力大失,只得在原地以马刀乱砍。刚才撤离的大顺军骑兵已经兜回过来,从关宁军身后发动攻势,将关宁军军冲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急忙向石河对岸回撤。

    李自成见到自己的军队很快占据了上风,顿时心中大悦,正得意地望着这一切时,旁边的宋献策却不无担忧地提醒道:

    “主上,这吴三桂似乎已将全部人马投入作战,丝毫不顾后路,这是何解?难道他还有什么后招?还有唐通,怎么不见他的回报?主上宜早将此事查明啊!”

    李自成顿时警觉起来,这事情着实蹊跷,于是他立即吩咐道:“对,速派人去打探九门口外面的情况,着唐通即刻来见!”,又一面命令:“传令,越石河直冲吴军大营!”

    部下大将刘体纯、李过等人忙策动全军进发,越过石河向吴军发动攻击,千军万马并驰而来,一股强烈无匹的杀气笼罩整个石河战场。

    这一切都清晰地映入吴三桂的眼帘,他立即有了应对的办法,大喝道:“盾牌掩护四周,弓弩手上正前方,骑兵速速退后,准备强弓防守四翼!”。

    战场上果然瞬息万变,也只不过是霎那间的功夫,大顺军骑兵越过石河呼啸而来,离吴军大阵不过一百步,马上大顺军骑兵们扭曲着残忍杀气的脸都看得一清二楚。眼见敌军进入弓箭的射程之内,吴三桂大喝:“开弓!”。

    数百张弓弩几乎同时拉开,犹如倾盆箭雨疾射而向迎面冲来的顺军骑兵。大顺军的骑兵顿时人仰马翻,乱成一团。从马上倒撞下地的大顺军不计其数,鲜血四溅。此时背后的骑兵继续冲来,将地上受伤的自己人又踩死不少,继续往前冲,刚好第二轮箭雨又射来,再一次将冲锋在前的大顺军笼罩起来,又一次人仰马翻,乱作一团。不过一柱香的时间,顺军抢先进攻的部队伤亡殆尽。

    不过与此同时,大顺军主力却已从南北两面越过石河,包抄过来,将关宁军围在一片石中央,以三面合围的夹击之势,想在开阔的平原地带将关宁军一举全歼。

    吴三桂眼见着正面的敌军骑兵即将冲至阵前,他根本无暇顾及从侧面合围过来的敌军了,他弃鞭绰刀,高声命令道:“弓弩手退至左右两面,所有骑兵准备冲锋,将士们,奋力杀呀!”。

    此令刚下,大顺军已冲到吴军面前,弓弩手忙四散退后,关宁骑兵毫不畏惧,奋不顾身地迎头赶上,与大顺军杀作一团。

    吴三桂复仇心切,见到大顺军分外眼红。他亲自出马,和手下大将吴国贵一齐挥舞着战刀,身先陷阵,奋不顾身地杀入敌阵之中,瞬息间所当之敌无不纷纷倒地,被凌乱而过铁蹄踏为rou泥。吴三桂嘶吼着,手中大刀挥过之处,无不鲜血迸溅,头颅飞落,眼见生死悬于一线,他骨子里的潜能被大大激发,勇猛如战神降临,几乎双目通红。

    被吴三桂激励起来的士卒个个在阵中奋力冲突。大顺军也毫不示弱,奋勇进击,前者死,后者继进,以优势兵力对关宁军成功地实行了三面包围。关宁军拼力反击,东西驰突。他们向左突,大顺军的号旗左指,迅即进围;向右突,大顺军的号旗向右指,再进围,吴三桂再冲开……如此反复,阵数十交,围开复合,不知凡几!

    山海关下广阔的石河滩空地上,双方人马在殊死搏杀。遍眼所及,但见血rou纷飞,刀剑交击,人喊马嘶,烟尘滚滚……

    李自成在远处高岗上注视着关宁军的一举一动,看见关宁军在劣势下仍然奋力作战,对于他们能够在倍数于己的恶劣形势下依然能保持如此顽强的战斗力,着实令李自成暗暗心惊。为了尽快赶在清兵介入前结束战斗,他又命令道:

    “传令,李过,李双喜率主力将关宁军围住,刘宗敏以本部两千人自吴三桂左方直驱入其阵中,将其一分为二,使其首尾难顾。一定要在午时前结束战斗!”

    左翼的关宁军本来已经对顺军连续的攻击深感吃力,突然间被刘宗敏的两千精骑直冲而入,猝不提防,坚守多时的阵地终于被撕开了一个口字。刘宗敏领兵在关宁军阵中硬是杀开了一道血路,其余大顺军也一拥而上,吴军被分开成了两半,情势危急万分!

    吴三桂一看已方阵地被冲开,顷刻之间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当机立断,摆脱了这里的纠缠,带领千余最精锐的护卫亲军奔向左翼,亲自去堵缺口。

    guntang的热血一次又一次地溅到盔甲上,几乎掩盖了原本的颜色,当吴三桂再次挥刀划过一名大顺军的脖颈时,那从腔子里激喷而出的血箭直奔他面门而来,顿时眼睛里一阵火辣辣的感觉。他只是忍不住眯了一下眼的功夫,左臂就被后面偷袭而来的刀划开了一道口子,幸亏甲胄坚厚,倒也不深。“呀~~”吴三桂大喝一声,猛一错刀,立时将偷袭者连头带肩地削成两段。

    “多尔衮,你这个狡猾的鞑子,看够了没有?再不出来救援,我做了厉鬼也要拉你垫背!”

    吴三桂血污满面,一脸狰狞,心头恨恨地骂道,手下的动作却丝毫没有停滞,再一次将战刀插入敌军的腹部,向上猛力一划,顿时那倒霉的敌军被开膛破肚,胃肠犹如挣脱了束缚一般,迫不及待地流淌出来……

    当然,他的骂声不可能传到正悠然自得里伫立于西罗城城楼之上的多尔衮耳朵里,然而此时关下的场面多尔衮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这里地势最高,可以将石河滩上的一切战况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尽管吴三桂在阵中奋死冲杀,险象环生,可是作为盟友的多尔衮却不慌不忙,稳如泰山。

    此时多尔衮周围的城垛上都插满了各色龙旗。在吴三桂刚刚领军出关之后,他手下的数万军队立即接收了这里的一切防务,控制出了各处隘口和城门,无论是吴三桂和李自成都不知道,此时的山海关已经被多尔衮在兵不血刃,轻而易举的情况下牢牢地控制住了。

    旁边的多铎一身白底镶红边棉甲,格外的英姿勃发。他饶有兴致地看着关外的厮杀,犹如欣赏一场精彩纷呈的大戏,脸上挂着得意洋洋的笑容,向旁边的多尔衮说道:“哥哥果然有先见之明,如今我军彻底掌控了关城,就算是不去救吴三桂也无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等到李自成把他歼灭了,肯定已经无力战斗了,到时候咱们就直接过去收获胜利果实,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乐事了。”

    阿济格也几乎乐不可支,“就是,老十五说得没错,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消磨掉关宁军的实力,等他吴三桂成了光杆将军,看他还敢不敢横!”

    多尔衮的目光转向埋伏在东侧海边的精锐大军看了看,那里是多铎的镶白旗,阿济格的镶红旗,还有自己麾下的正白旗,由于自己伤口未愈,不能亲自策马挥刀,所以命令英鄂尔岱和谭拜率领正白旗协同两位兄弟作战。

    尽管心中胜券在握,然而多尔衮仍然一脸淡漠的神色,眺望了一阵,目光收回,就像在自言自语:“……我国士卒,初有几何?因娴于骑射,所以野战则克,攻城则取。天下人称我兵曰:立则不动摇,进则不回顾。”

    念到这里,他终于浅浅一笑,感慨道:“谁说咱们满人尽是粗鄙无学之辈?刚林的这篇文章就作得极好,比那些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的书生腐儒们的强了不知多少!我军虽少,但足以扫平贼寇,纵横中原!”

    多尔衮接着伸出手来,重重地在多铎的肩膀上拍了两下,用饱含着期待和器重的眼神注视着这位少年得志,雄姿英发的十五弟,微笑着勉励道:

    “大丈夫当此百年不遇之机,必当提三尺剑以立不朽功业,我十五弟鹰扬四海,功成名就,正在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