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风雨江南 第三十七章 契机
第四卷 风雨江南 第三十七章 契机 启元四十二年,似乎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第一次,建朝的公主远嫁他方。 第一次,朝廷开始颁布撤藩令。 第一次,江河决口是人为的,天灾伴随着**。 第一次,国家出现如此大的动『荡』,每一个生活在建朝大地上的人,一颗心都变得有些惶恐。仿佛一直平稳可依的大地忽然剧烈颤抖并开始裂开一样,失去了一贯的凭依。每个人都不住地想,难道世道要开始变了么? 吴王造反了。 启元四十二年六月辛卯,建朝东南最大的藩王,下辖三省一十八府的财政之权,开府仪同三司,号称天下第一王的吴王张秀,在没有给朝廷上表的情况下,直接以吴王府的名义发布了一份宣言。 与其说是宣言,不如说是一篇战斗檄文。尽管文章写得花团锦簇,才气纵横,但实质『xìng』的内容其实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出来:朝廷要撤老子的藩,老子不干 在朝廷的官方文件中,将这件事写得谨慎,但放在老百姓眼中,这就代表了一件事: 吴王造反了。 老百姓的想法一向很单纯,从不会考虑纸面上写的是,只会看现实里做的是。和皇上作对,不是造反是?朝廷撤藩,是皇上的决策,吴王不服,他这是想干?皇上的旨意,他不服又能着哇? 仿佛老百姓会想似的,紧接着吴王就在这份檄文之后,明确地竖起了“清君侧,保社稷,护百姓,正青天”的十二字大旗,以显示不屈服于朝廷『jiān』党的不败决心和坚决拥护皇上的拳拳赤诚,同时,后面还列出了一系列朝廷『jiān』党的名单,后面附属了他们所犯下的累累罪行,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保和殿大学士,当朝阁老李东路。 大旗一起,天下震动。 大建朝立国百余年,从来出现过如此景况。 一个藩王扯旗造反,明目张胆地对抗朝廷尽管吴王张秀的口号喊得响亮,但除了愚昧的百姓流民之外,大部分在官场上浸yin此道已久的吏油子们,没有一个这种口空白话的。但是,或者不,这在眼前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忽然出现的这种大变之下,会有样的契机出现…… 忠于皇上,当然。 忠于朝廷,当然。 问题是,皇上是不是一直是那个皇上,朝廷是不是一直是那个朝廷。 显然不是。 皇上是真龙天子?那不过是喊喊口号罢了。江山万万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恐怕这世上就再也没有大建朝了——以前的几个朝代,也是整天称颂万岁万岁万万岁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也是普通人,也会有生老病死,关键是,他们也会出意外,也会有预料不到的事情。而这些“预料不到”,就是很多人的机会。即便这个机会很渺茫,也肯定会有人想去试一试。 现在,一直如一潭死水般平静的局势,忽然起了变化……那么,这到底是不是一个机会呢? 不论朝野,很多人都开始在心中反复思量。 一个没落的勋戚,祖上最然风光显赫,但随着天子朝臣的更迭换代,昔rì的荣光终将渐渐离去,先祖的荣耀和功勋慢慢地不但没有给他带来丝毫的利益,反而rì益成为压在他身上的沉重枷锁,甚至带来了无尽的嘲讽和奚落。宽阔的门庭变成了尺半的院落,巨大的守护狮子变成了两个窄小的门墩,锦衣玉食变成了粗茶淡饭……所有的一切,都让他深感屈辱,并且发誓有朝一rì要腾上九天,让所有蔑视他的人为所做过的事情偿还。但是他只能想想而已,机会呢?机会在哪? 一个位列朝班的大员,身居高位,无数人艳羡,却不知表面的风光背后,是隐藏得很深的贪婪、仇恨、生死和恐惧。几乎每时每刻,他都在防着另一派甚至另几派的人对他下手,尤其是他失了势的时候,这个时候,他需要找一个出路,一个能好好保有现在的地位和财富,并且活下去的机会……
一个积年小吏,始终郁郁不得志,这辈子再也没有机会能升迁上去,心中却一直存着怀才不遇之心,或者很大的抱负,可是就是缺那么一个机会,一个让他进展才华,平步青云的机会…… 一个耕田的农夫,祖辈都在紧紧地贴着大地生活,靠着土中生长出来的粮食养活着家里的和孩子。然而,一场大水不但将庄稼淹得一根不剩,连辛苦搭建起来的简陋的家园也冲毁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一转眼就变得生死难料,流民处处,朝廷的赈粮不时候才能到,到了又能不能进到的肚子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到底哪里才有活路?这个时候,他不会想那些空泛得没有任何意义的道理,哪里有粮食,他就要去哪里。谁能给他活路,他就会跟着谁走下去…… ……………… 漫漫山河,纵横阡陌。 无数不同阶层,不同身份,不同目的,不同想法的人,却在同一个段里,做出了同样的事情:他们都在观望,在思索,在等机会。 这,究竟是不是一个机会? ………… 朝廷开始调兵了。 按照建制,大多数的藩王在很多政策上都享受到了非同一般的优待,但惟有兵权一事,却始终被严格限制了。大多数的藩王有封地,有食禄,有政权有财权,但却惟有没有调兵掌兵的权利。只有两个人例外,而吴王张秀,恰恰就是这其中的一个。 吴王府,下设江东三卫,虽然 1 2 第四卷 风雨江南 第三十七章 契机 第四卷 风雨江南 第三十七章 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