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玄幻小说 - 异世之铁血枭雄在线阅读 - 第六卷江山如画

第六卷江山如画

    第一百九十六章

    在这年关将近之时,又是大胜之余,人们的热情也就不是那么容易消散的了,这中间终于出了个麻烦,事情说大不大,说小却也不小,一时之间却是将天安巡察司的官吏们忙的焦头烂额。

    事情起因到是简单的很,但其间细故却是惹人思量的。

    事情是这样的,一个信奉从伊兰传过来的真主教的教民与旁人起了冲突,大燕现时本就民风彪悍,大街之上一眼看去,背刀挎剑者不在少数,发生口角斗殴之事也所在常有,但毕竟是大燕都城,管制严厉,至今到也没出什么大的乱子。

    两人口角了几句,接着就是上演了全武行,这个教民本就瘦弱,自是占不到什么便宜,被人胖揍了一顿之后,哪里咽得下气去,真主教传入大燕未久,只能算得上是个小教派,但教内之人都极是团结,过后这个被打的教民竟是纠集了十几个信教的徒众,上门去将对方一顿狠打,这样的事情天安每天都得发生上几起,原也不是什么大事,但坏就坏在教众之中竟然还有一个伊兰传教士参与其间,几人打完人后便即扬长而去,兴许是几人下手没个分寸,被打之人没到晚间竟是一命呜呼了,人命案发,且有伊兰僧人参与其中,案件立时复杂了起来。

    巡察司立时将犯案之人抓了起来,白日行凶杀人,这不管是在哪里都是重罪,在大燕这个律法渐全的京师之地就更是如此,又是证据确凿,律法司立时判了首犯斩刑,其余人等都以从犯论处,判了数年的监禁。

    真主教在大燕京师根基本就不固,只有千余人的教众,真主教派在大燕的几个传教僧人一商量,他们都是在伊兰被尊崇惯了的,在大燕传教靠的又是教内的团结互助,几人商量之下,觉得此事不能就这么算了,大燕实力强盛,又是伊兰主国,国主又娶了伊兰摄政公主为妻,他们自以为到了大燕总是要受到国法回护才是,但到了大燕的遭遇却不如他们想的那般如意,此时又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其中一个觉得这是引起大燕皇帝注意,让大燕真正沐浴在真主的光辉之中的大好时机。

    他们来大燕未久,犯了个经验性的错误,只是觉得大燕皇帝并未知道自己教派实力的强大,只要让对方知道了这一点,让大燕百姓全部改信真主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于是几个人商量之下,将天安之中信奉真主的教民全部集合了起来,宗教其实就是一种精神上的麻醉,这些教民之中并非没有人怕事情闹的太大,最后不好收拾的,但这些教众只是些寻常百姓罢了,并未有一个人真正意识到这么作的后果如何,在几个僧人的鼓动之下,一千多人还是聚集到了天安巡察司衙门门前,要求释放被关押的真主教众。

    天安自从为张弃所占之后,多少年没有发生这样大规模的混乱了,围攻府衙重地,明目张胆要求释放囚犯,这在大燕官员眼里简直就是如同造反一般,但聚集在衙门门前的百姓太多,巡察司司官赵仪思量来思量去,最后还是上报给了中枢省处理。

    当时中枢省正值文盛与周广当值,两人听了这个消息之后,大惊失色,立即进宫面见皇上,张弃闻听两人奏报,勃然变色,围攻官属,还是在大燕京师重地,这还了得。

    “我们的战士正在伊兰帮他们打仗,几个小小的传教僧人竟敢在我大燕如此放肆……”离着议政殿老远就能听见张弃愤怒的咆哮之声,“传我的旨意,叫城防军派三千人入城,闹事的都给我抓起来,为首的伊兰僧人都给我就地处斩,其余人等全部贬为奴隶,送他们去挖矿,有胆敢抗拒者,杀。”

    城防军忠实的执行了张弃的命令,总共有十一人当场被杀,其余千余人被抓了起来,送到鲁郡矿上挖矿去了。

    经此一事,张弃随后将外礼司司官贬去了草原之地,快马传书正在伊兰的沈中,让他传话给真主教,真主教之僧人在大燕胡作非为,竟敢光天化日之下行凶杀人,这还不算,被捕之后,还敢纠集徒众,围攻官属,丧心病狂之处,实是大燕开国所未有,大燕皇帝陛下震怒非常,虽是一干人犯已被就地斩杀,但我皇对贵教实是已经深恶痛绝,如真主教不给与恰当解释,我皇不吝于撤回伊兰大军,对一切关于真主教之人事一体禁绝,伊兰也将再不是大燕盟友,请真主教慎重其事,尽早答复,以免自误。

    此等消息一经传入伊兰真主教的耳中,不光真主教派之内轰然大振,就是伊兰掌权之贵族们也是惶恐非常,伊兰摄政公主阿特兰妮立时放下所有手中事务,专门经问此事,伊兰几位真主教之大僧正也聚集于伊兰卡木耳城,商量怎么向燕皇解释此事。

    此时伊兰形势已经分明,东西两方以提克行省为界,大小战事不断,沙特家族已经彻底没落,不过家族根底犹在,又得纳塞尔家族镶助,在提克行省,这块纳塞尔家族的领地之上,双方大战了数年,硬是谁也奈何不了谁。

    王幕,沈中等人几次组织大军击败当前叛军,兵临区罗斯城下,但区罗斯城实乃伊兰第一坚城,城中叛军首领又是纳塞尔家族族长艾布,几年之中,在区罗斯城下几次大战,区罗斯城竟是被对方联军守得滴水不漏,再加上王幕等人也不欲将自家燕军主力加入这等绞rou机般的战场之中,于是这几年虽是战事不断,但再未有什么大的阵仗了。

    如此一来,先前燕军散布之檄文到是起了作用,西部叛军之地的奴隶叛乱竟是越演越烈,不时有奴隶三五成群千里逃往到费萨尔家族控制的地方,时不时的还有奴隶能带来一颗西部贵族的人头,阿特兰妮到也颇有魄力,也不失前言,妥善安置了这些来归的奴隶已经叛军逃兵,如此一来,虽是沙特家族已经纳塞尔家族联合之后实力大增,又有密河平原作为后盾,但几年下来,实力却是越来越弱,要不是艾布此人在伊兰威望甚高,才能又极出众,由燕军为主力的讨伐大军早就已经平定了叛乱,将伊兰重新统一起来了。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伊兰真主教也未能置身事外,自几年之前与大燕签订了盟约之后,真主教却是分裂为了东西两派,教义也产生了分歧,两支真主教派又得世俗间两个大势力的支持,都将对方视作异端,欲除之而后快。

    东部的伊兰真主教自是以贡嘎山可可米尔寺为首,以将真主教传播四方,凡信真主教者皆是真主子民为主要教义,而西部真主教则以西部纳米买山伽蓝寺为首,以伊兰贵族才是真正的真主子民,给其他信奉真主教义者划分了不同等级,要按教义说,西部真主教能更好的为统治者服务,但这等级制度却也使西部真主教的下层教民流失严重,都纷纷改信教义比较宽松的东部真主教义,几年下来,到底是东部真主教占了上风。

    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世俗政权更替之上的,教众的多少并不能使任何一派占得绝对上风,如此一来,双方将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世俗战争上面,几次大战都有双方僧人的身影出现在其间,串联贵族,鼓动百姓从军……等等。

    如此几年,区罗斯城久攻不下,东部真主教这时越发的意识到大燕军队对战事的重要性,求得大燕皇帝的支持乃是几个大僧正一致决定的策略。

    大燕皇帝陛下对伊兰真主教十分不满的消息传到伊兰之后,几个大僧正商量之下,如不能平息大燕皇帝陛下的怒火,很有可能影响真主的使者们在世俗界中的地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之中,几个大僧正中的三位立即启程赶往伊兰国都卡木耳,摄政公主乃是大燕皇帝的皇妃,当年千里求援,得东方强国皇帝青睐,出兵助其复位的故事在伊兰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传奇,能有这位公主殿下的干旋,应该能平息那位皇帝陛下的怒火了吧,至于被处斩的几个教内僧人,临行之前就再三叮嘱,大燕不同伊兰,应谨慎行事,打好根基,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得罪了大燕的官吏,谁知几个人竟然来了这么一出,竟然将在伊兰国内常用的招数给用在了大燕,几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死不足惜,看来以后在大燕传教却是千难万难了。

    随后,伊兰公主阿特兰妮以祝贺大燕南征功成为由,亲率使团启程赶往大燕,在大燕八年一月末赶到了大燕都城天安。

    夫妻两人久别重逢,谈的却是国家大事,任谁也是不会感到愉快的了,张弃心中其实并未将此事挂在心上多久,不过以他对教派的理解,尤其是真主教这种以世俗政权为根基,排外性和控制性极其强烈的教派就是要时时进行打压,威慑,不然他们将视律法为无物,将发展到怎样的程度还真不好说。

    严厉警告是题中应有之意,至于撤军回燕也不过是威慑之词罢了,两人密谈了半天功夫,虽是都取得了令自己满意的结果,但这种国与国之间的讨价还价却对两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无形的损害,都是觉得相处下来,索然无味,关系疏离,十天之后,伊兰公主阿特兰妮就以国内事务繁忙为由请辞而去,张弃也未多作挽留,只是派人送行而已。

    阿特兰妮望着渐去渐远的天安城,心中却是知道,自己与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之间的缘分可能是到此为止了,心中一阵惘然,她却也知道,其中关联很多,国事不容于私情,大燕如此强盛,草原已尽为大燕所有,大宋王朝覆灭,待得燕皇消灭了南方诸侯,他的目光那时将放在哪里?这位野心勃勃的君主会不会以伊兰为下一个目标?一想到这些,阿特兰妮在张弃面前自然时刻保持着一种警惕之心,言语之间更是谨慎异常,张弃在言谈之间自也隐约猜到了她的想法,以他的性子,除了心中暗自冷笑之外,自也不屑于解释什么,可以说两人走到今日地步,想来却也是必然之事了。

    年节已过,严冬之际不宜动兵,中原之地虽还是麻烦多多,但大宋即亡,歧州归附,算来中原之地已为大燕所有,大燕官府治政效率又高,缉拿盗匪,丈量土地,清查人口,修整道路,大燕的官吏流水般派出,中原土地又极是肥沃,大燕百姓中本就多有是从中原逃难而来,这些百姓乡土观念极重,回归故里,落叶归根,又是在官府的鼓励之下,成群结队的百姓向中原迁移,其中不乏在大燕军中退役的一些老兵,这些人回到地方之后,不是出任里正,便是巡察司官吏,有的还被告知有监察地方官吏的职责。

    饶是大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行政体系,但中原三州之地太过辽阔,世家大族势力错综复杂,中原又迭经战乱,有些地方荒芜已久,没有个十年八年的时间,这些措置哪里显得出效果来。

    但可庆幸的是,中原本就富庶,除了章州与泉州之地经过一场叛乱,又经历了一场瘟疫,人口密度稀疏以外,象凯州和歧州虽是征伐不断,但元气尚存,百姓的生活也还过得下去,只要治理得当,比之北方三州来却是要繁华的多的。

    如此大燕七年下来,大燕共占据了歧州,凯州,章州,泉州大部,大燕领地扩充了将近一倍,南到夏河北岸泉州三府,北到草原边荒,西至横断山脉,东到大海,如此辽阔的土地之上,生活着近三千万人口,大燕人力物力已经被分配到了极致,二十年生聚,一朝用到,却是犹显不足,大燕扩充的脚步不得不停止了下来,消化已得的胜利成果。

    川州蛮族作乱,战事如火如荼,南方濂州节度使叶贡建立的后楚借机派兵占据了泉州南部三府,牢牢守住了夏河沿岸,沈天云率兵试探了几次,三府遥相策应,此处又不利于骑兵突袭,沈天云无奈之下回军州府,之后,后楚皇帝叶贡遣使谈和,双方议定疆界,中原战事到此就算平息了下来。

    中原已定,大燕诸臣欢欣鼓舞之际,却是群起上书大燕皇帝张弃迁都,就是吴去,周广等重臣也是觉得应该迁都永安,永安形盛之地,又处中原腹地,历朝都是以其为都城,其间风流繁华之处自不是天安比得了的,再加上永安道路畅通,水陆俱全,正是理想的王都所在。

    但迁都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事情涉及方方面面,张弃对此到是没有什么,在天安他也呆的有些腻了,且他还从没望南面去过,对迁都之议到是意动的紧。

    召集诸大臣商议了有两月之久,终是同意了诸臣所请,下旨迁都。

    大燕九年春,张弃迁都永安,随行百官家眷,护卫大军,等等,绵延数百里,场面着实宏大非常。

    大燕九年秋,大燕改元建德,定都永安,以天安为陪都,并在天安设北镇抚司,专管伊兰及草原事务,并下旨,言皇长子张天雷年满十五之时,将出任北镇抚司安抚使,如此也是变相的议定了太子人选。

    如此一来,中原人心安定,又外无边患,大燕开始致力于内政,以及消除内部因膨胀太剧带来的一些隐患,诸州兵马除在泉州留下四万大军驻防之外,其余皆返回原来驻地。

    后楚皇帝叶贡也看出了大燕短期之内再无意南下,且有夏河天险横亘其间,也放下心来,加紧了对南方其他几洲的攻势,务求在大燕南下之前,统一南部诸州,也好能有与大燕相抗之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