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玄幻小说 - 现代锦衣卫在线阅读 - 第七十七章 天大地大

第七十七章 天大地大

    张知秋在这么一个阳光明媚地早晨出门,却是感到似乎有人在跟踪自己,但在几番“反追踪”无果之后,也只好是归之于自己昨晚睡眠不好地后遗症了。

    事实上,此刻尚且能够在这忻州城内活动自如的,已然基本都是本城地居民,那些流民在辎重营被马匪和大金蛮族联手伏击之后,便已经完全、彻底地被杜绝于城外了。

    不仅仅是流民,就是对正常往来地流动人口,忻州城如今也是管理地极其地严格,基本上每一个江湖人进城后,都会被至少一个白役明目张胆地跟上,于是如今却是连这些素日里无法无天地江湖人也少见了。

    强压下心中地不安,张知秋径自往东城赶:那里才算得上是富人区,而忻州城中唯一地首饰珠宝店,也正是坐落在东城大街上。

    张知秋的到来,并没有引起首饰珠宝店掌柜的注意,反倒是让两个店员看起来有些紧张不已。

    在这个时代,有权、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出门,那是绝对不会孤身一人的,即便是三餐不继地读书人,为了装点门面也会在自家亲戚中找个兼职地“书童”来的。

    相反再看张知秋,人长的虽然白嫩,但却是典型地“傻大粗”模样,身上看着是穿了一件长袍,但质地却是普通地兰布袍,腰身上更是连一块什么饰品都没有。

    最重要的,张知秋地那一头短发却是分外地惹眼之极,不僧不俗、不伦不类,尽管戴着一顶帽子,但是走近了还是能够看出不同来的。

    如果不是张知秋脸上一直都还人畜无害地笑容可掬的话,两人只怕是连店门也不会让他进来的。

    事实上,倘若不是州衙严令市面上所有地店铺都必须要正常营业的话,如今地忻州城能够有一半地店铺开张就不错了!

    这战事一开,各种地负面影响可绝非三天两天便能够消除的,比如这忻州城内的粮价,如今已是比定襄县城破之前要足足地涨了三成有余,而其他地东西也是跟着一涨再涨。

    对于这一点,即便是强势如张克俭,也是无能为力的。

    晋商地力量,虽然远远地不及南直隶地盐商和粮绅——他们地背后可是声名赫赫地“东林党”人,但也绝非是张克俭一个从五品地知州可以去撼动的。

    这家珠宝店地店面很大,但东西不多,想来贵重的物品都在二楼。

    张知秋看着两个自打自己进门之后便一直守在楼梯口,明显是把自家当贼一样盯着的店小二,暗叹一声,直接地伸手入怀。

    与张知秋想象的有些出入,他的这一“高危动作”,却是并没有引发店小二的任何不良反应,而随即反应过来的张知秋也是忍不住地莞尔一笑。

    这个时代,可是真的没有手枪和炸弹这种危险品的……

    ………………………………插队求收拜票地分割线……………………………………………

    “看质地的话,似乎是某种低等玉石,但这石内天生的图案,可端端的是了不得啊,这次店里拿一百两银子就收下此物,至少可有十倍以上的利润!”

    一个相貌清癯的老者小心翼翼的放下手中拳头大小的一块石头,满脸喜色地冲着旁边一个中年人拱手道贺。

    这是一块鹅卵石模样的白色石块,石质细腻犹如美玉,但却的确是有别于常见地白玉、翡翠等玉石的,即便是这忻州城内最富盛名的“百宝斋”首席供奉洪九,一时也是难以辨识。

    不过,在这白石之内,却是天生的一副水墨山水画,层次分明,浓淡得宜,俨然便如丹青高手挥毫泼墨所画一般,但细看时却是石中杂质所致。

    “这个卖石之人的底子摸清了吗?”中年人微微一笑,悠然自得的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清茶,轻描淡写地说道,却是没有接洪九的话。

    “东翁,这等事情自然是要弄个清楚的,小三跟出去打探过了,这个人叫张知秋,却是那孙木匠在服徭役的时候,从野外捡拾到的。”

    洪九见自己这个东家转了话题,虽然心中不喜,但也只好是接着他的话往下说——原本在洪九的心里,自己做了如此厚利地一笔买卖,东家怎么也应该有所表示才是。

    “当时说是傻子,如今看来,应该是那个时候受了刺激,估计是定襄县的遗民,却是被老孙头乘人之危地定做了赘婿!”

    洪九心中别扭,这说的话便也意有所指地不大动听起来。

    “这老孙头,听说不是疯了吗?”中年人对于洪九的言外之意却是恍若不觉,低眉垂眼地自顾喝茶。

    “应该只是一时地痰迷心窍——自打他那个三小子也稀里糊涂地死于乱兵之后,老孙头这神智就有些不大妥当了,时好时坏的,据说是仁和堂的张丹枫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洪九作为珠宝店里的首席供奉,象这些坊间的传言,却是要比他的东家知道的更多一些——起码从道理上应该如此。

    一个深居简出的富家翁,原也应该是表现地“曲高和寡”一些的,正如眼下“百宝斋”东家洪三爷所表现出来的这样。

    不过,虽然是一个称洪三、一个叫洪九,但二人其实却是并无任何血缘关系的,甚至连亲族都不是,只是正好赶的这么凑巧罢了。

    这一点其实并不奇怪,在古代的时候,“名”和“字”,基本就是大家族和读书人的特权,象一般的小市民和农民等草根阶层,通常都是有姓无名的,就是普通的小商人也是如此。

    不过,洪三爷倒是不在此例,他只是在家族中排行老三而习惯性地如此称呼罢了,这也是这个时代极为寻常地一种做法。

    一刻钟后,洪九满脸堆笑地倒退出门,腰杆弯的几与河虾有的一拼,却是洪三爷大方地让他去账房支领一百两白银,这也就是对他经办此事的奖赏了!

    张知秋在早上出门时原本是怀揣两块石头的,但在先拿出那个次点的“水墨山水”便卖了一百两纹银之后,另外的一块,他却是不准备出手了。

    无他,实在是这块石头所卖出地价格,有些把他给吓到了而已。

    不过,在现代活的久了,张知秋倒也深知“怀璧其罪”地道理——如果自己在这里一连出手两块贵重的奇石的话,难免会传的满城风雨。

    这忻州城,终究还是太小了些。

    如果说,在现代都市长大的张知秋,以往从来都不会想到一个县城里的居民,竟然可以是彼此都能基本有些印象的话,在这大明的忻州城,他终于算是见识到了。

    事实上,在几天以来,张知秋也已经开始好奇地注意到了这个事实,并且少见多怪地将之归之为是这个时代的特色。

    当然,在现代这种情形也有,但确实是只有在一些比较偏僻的、缺少流动人口地县城和乡镇才会遇到了,这一点却是从小就生长在城市中地张知秋所不知道的了。

    在现代社会的都市中,人际间地关系已然是越来越为淡薄了,即便是近如邻居,如今恐怕一年间也是说不上三句话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张知秋才会谨小慎微地做出眼下地这个惜售地决定,也算的上是“歪打正着”了吧……

    意识到自己有可能会要在这个时代长期生存的可能性,张知秋在极其沮丧的同时,也不得不在开始尝试着努力地规划自己未来的生活。

    不管怎么说,哪怕是想要寻找自己父母失踪地线索,张知秋都已然意识到,大量地金钱都将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明明知道崇祯的时代将是会有多么地疯狂,但张知秋还是忍不住地痴心妄想着,要把他当日“出现”时所在的那条小河周边的土地都全部地据为己有。

    从理论上来说,那里应该是最有可能发现一些有关于自己“穿越”、蛛丝马迹、乃至于父母地相关信息的——虽然是过去和现在都还一无所得,但是将来呢?

    封建社会虽然有诸般地落后、愚昧与不好,但有一点却是现代所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那就是在这个时代,是允许有“大地主”这种反动分子合法地公然存在的。

    张知秋如今地野望,就是成为一个拥地千亩的地主——这即便在忻州也称不上是一个大地主,顶多算得上是一个“地主”罢了。

    在这个没有化肥、农药和杂交粮、转基因植物地时代,养活一个人至少需要几亩到十几亩的土地——这不仅要看土地的肥沃程度,还要视其周边地水利情况而定。

    事实上,那条小河及其附近的土地,都是一些被抛荒的盐碱地,只要有足够的银子,张知秋确实是有希望买下来那一大片的土地,成就其“大地主”的美梦。

    其实,按照大明的律令,对于这种荒废的土地,国家的政策是“谁开垦、归谁有”;也就是说,如果张知秋去把这些土地都开荒、种粮之后,这些土地理论上就归他所有了。

    事实上,之所以没有人去捡这种便宜,一方面是目前还无法有效地治理盐碱地,再有就是没有适合于这种强碱性土地生长的农作物。

    如此一来的话,以明朝时落后地耕作方式和产量极低的粮食产量,这些新开垦的土地很可能连需要上缴国家地各种赋税粮食都不够,也就自然不会有人去做这种傻事了。

    而从张知秋的角度来说,治理盐碱地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但要真的是把荒地治理成良田的话,他却是没有信心能够保有这些免费得来的土地。

    对于张知秋来说,最好地办法,就是用真金白银把这些土地买下来,那他日后就是在这些土地上无论是干什么,都不会有人去干涉和理会的了。

    以张知秋来看,在这个时代可以发家致富的项目实在是数不胜数,只要解决了启动资金的问题,大笔的金银自然就会滚滚而来了。

    可怜啊,生在大明崇祯年的人们!

    张知秋牛气哄哄地开始悲天悯人了……

    PS:欢迎踩踏,哭求收藏,同时抢劫票票!

    屁滚尿流地滚蛋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