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玄幻小说 - 寇在线阅读 - 中国古代十大勇将(下)

中国古代十大勇将(下)

    尉迟恭

    尉迟恭(585—658)字敬德,朔州鄯阳(今山西朔城区)人。中国唐朝名将,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传说其面如黑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尉迟敬德与秦叔宝(秦琼)是“门神”的原型。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兵器:单鞭,丈八长矛。座驾:踏雪乌骓马。传说其面如黑炭。

    尉迟恭与秦琼为中国两位传统门神。隋大业末,尉迟敬德从军于高阳,以武勇称,累授朝散大夫。隋大业十三年刘武周起,收罗尉迟敬德为偏将,与宋金刚南侵,陷晋、浍二州。尉迟敬德破永安王孝基,俘虏孤怀恩、唐俭等。武德三年,唐太宗征讨刘武周,刘武周令尉迟敬德与宋金刚在介休抵御。太宗遣任城王道宗、宇文士前往劝降。尉迟敬德与寻相举城投降。太宗大悦,赐以曲宴,引为右一府统军。

    武德九年(626),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任泾州道行军总管等职。晚年信方术,杜门不出。隋朝大业末年,尉迟敬德在高阳从军,时隋炀帝杨广统治残暴,骄奢荒yin,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参见隋末农民起义),尉迟敬德多次随军出征,以武勇称著,被授朝散大夫之职。

    义宁元年(617年)二月,马邑(治善阳,今山西朔县)鹰扬府校尉刘武周杀太守王仁恭,起兵反隋,并遣使归附突厥。三月,刘武周称帝,建元天兴,成为隋北方地区最大的割据势力。刘武周闻知尉迟敬德作战勇猛,便将其网罗到自己麾下,担任偏将。太原起兵的唐国公李渊建唐后,部将宋金刚建议刘武周“入图晋阳(今山西太原),南向以争天下”(《旧唐书·刘武周列传》),刘武周遂于武德二(619年)年三月,在突厥支持下举兵南下,尉迟敬德也在其中。九月,刘武周占领太原。尉迟敬德随宋金刚继续南下,攻克晋州(治今山西临汾)。十月,又攻占浍州(治翼城,今属山西)。此时夏县(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人吕崇茂起兵响应刘武周,击败唐右仆射裴寂。唐高祖李渊诏令永安王李孝基、工部尚书独孤怀恩、陕州总管于筠、内史诗郎唐俭等率兵讨伐吕崇茂。双方对峙于夏县

    是月,秦王李世民奉命统关中兵进攻刘武周。十一月,自龙门关(今山西河津西北)乘坚冰过黄河,屯兵柏壁,与宋金刚军对峙,并同固守绛州(治正平,今山西新绛)的唐军形成犄角之势,进逼宋金刚军(参见柏壁之战)。

    十二月,吕崇茂向宋金刚求援,宋金刚即遣尉迟敬德和寻相率兵潜往夏县,接应吕崇茂。尉迟敬德与吕崇茂里应外合,夹击唐军,大败唐军,李孝基、独孤怀恩、于筠、唐俭及行军总管刘世让全部被尉迟敬德俘获。唐高祖李渊为救回被俘诸将,便免去其罪,派人招降了吕崇茂,拜夏州刺史。同时还让吕崇茂暗中除掉尉迟敬德,尉迟敬德闻讯后,将吕崇茂杀死。尉迟敬德、寻相击败唐军后,还军浍州。李世民闻讯后,即派兵部尚书殷开山、总管秦叔宝等在美良川(今山西夏县北)截击尉迟敬德军,尉迟敬德豪无准备,被唐军斩首2000余级,大败而归。

    不久,尉迟敬德、寻相秘密率精骑前往蒲坂(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救援王行本。李世民又亲自率步骑3000连夜从小路赶到安邑(今山西运城东北安邑),截击尉迟敬德、寻相军,尉迟敬德这次败的更惨,除自己与寻相只身脱逃,其众全部被唐军所俘。唐将独孤怀恩也乘机逃走。

    当时独孤怀恩本欲反唐自立,在狱中曾将此事告诉了唐俭,独孤怀恩逃回后,又奉命攻蒲坂。唐俭闻讯后,恐独孤怀恩反唐,便说服了尉迟敬德允许他派人给李渊报信。李渊遂将独孤怀恩诛杀。由此可看出尉迟敬德当时已有归唐之心。

    武德三年(620年)四月,与唐军相持约5个月的宋金刚军终因粮秣断绝,被迫以寻相部为后卫,向北撤退。李世民即率军跟踪追击,大败宋金刚军。宋金刚率余部2万精兵退至介休(今山西介休),出西门而战,宋金刚惨败而逃。刘武周放弃并州(治晋阳,今山西太原)与宋金刚逃往突厥,后为突厥所杀。尉迟敬德则收拢残兵,坚守介休。李世民知其武勇出众,便派任城王李道宗和宇文士及进城劝降。尉迟敬德遂与寻相以介休、永安(今山西霍县)二城降唐。李世民见尉迟敬德来降,非常高兴,任命尉迟敬德为右一府统军,让他继续统领旧部8000人,与诸营相参。李世民的过分信任引起唐军众将的不满,李世民行军元帅长史屈突通怕尉迟敬德会反复,多次向李世民提起此事,均被李世民拒绝。

    七月,秦王李世民奉命率军东征隋洛阳守将王世充(参见洛阳、虎牢之战)。九月,寻相和刘武周的一些旧将相断叛变逃走,唐朝诸将对尉迟敬德也怀疑起来,认为尉迟敬德必叛,就把其关押在军中。二十一日,行台左仆射屈突通与尚书殷开山向李世民进言道:“敬德初归国家,情志未附。此人勇健非常,絷之又久,既被猜贰,怨望必生。留之恐贻后悔,请即杀之。”李世民却说:“寡人所见,有异于此。敬德若怀翻背之计,岂在寻相之后耶?”李世民当即释放尉迟敬德,引入内室,赐以金宝,并说:“丈夫以意气相期,勿以小疑介意。寡人终不听谗言以害忠良,公宜体之。必应欲去,今以此物相资,表一时共事之情也。”(《旧唐书·尉迟敬德列传》)李世民这番话,使尉迟恭内心十分激动,从此终生对李世民效力,成为君臣关系的楷模。

    当天,李世民率500骑兵巡视战场,至魏宣武帝陵(洛阳北邙山上)时,被突然而至的王世充所率万余(一说数万)步骑兵包围。王世充骁将单雄信挺槊直逼李世民,在此危急时刻,尉迟敬德及时跃马大呼,横刺单雄信落马,救了李世民,王世充军见状稍退,尉迟敬德趁机护卫李世民杀出重围。随后尉迟敬德再率骑兵突入王世充军中,奋勇冲杀,如入无人之境。后屈突通率大队唐军赶到,大败王世充军,尉迟敬德活捉其冠军大将军陈智略,斩首1000余级(一说3000余级),俘虏6000,王世充只身逃脱。战后,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比众人证公必叛,天诱我意,独保明之,福善有征,何相报之速也!”(《旧唐书·尉迟敬德列传》)特赐金银一箧。自此,君臣关系愈加密切。

    尉迟敬德精通武艺,尤其有一个绝招:善于“解避槊”,即夺取敌槊反刺对方。每次单骑冲入敌阵,敌人持槊攒刺,都不但不能伤到尉迟敬德,而尉迟敬德常常夺取敌人之槊还刺敌军。所以当天救李世民出入重围,并没有受伤。

    当时齐王李元吉也善于使马槊,听说尉迟敬德的本领后,很不以为然,要求与尉迟敬德比武。比武前,李元吉命令部下将槊刃去掉,以竿相刺。尉迟敬德说:“纵使加刃,终不能伤。请勿除之,敬德槊谨当却刃。”(《旧唐书·尉迟敬德列传》)两人交手后,李元吉多次以槊刃刺向尉迟敬德,都未能刺中。在一旁观战的李世民:“夺槊、避槊,何者难易?”尉迟敬德答道:“夺槊难。”(《旧唐书·尉迟敬德列传》)于是李世民命尉迟恭夺李元吉之槊。李元吉执槊跃马,志在刺之,不料尉迟敬德片刻之间便三夺其槊。李元吉向来骁勇,虽然叹服其技艺,但也甚以为耻。

    秦王李世民由于长年在外征战,所以选千余精锐骑兵作为亲兵,皆着黑衣黑甲,号称玄甲队。每次冲锋陷阵,李世民都披上黑甲亲率玄甲队作为先锋,伺机进击,所向披靡,敌人畏惧。尉迟敬德归唐后,与骁将秦叔宝、程知节、翟长孙共同统领玄甲队,保护李世民。武德四年(621年)正月,屈突通与赞皇公窦轨带兵巡营,猝与王世充军遭遇,交战不利,李世民即率玄甲队驰赴救援,大败王世充军,俘其骑将葛彦璋,斩俘6000余人,王世充逃回洛阳。三月,夏王窦建德率10余万大军西援洛阳,水陆并进,与王世充部将郭士衡数千人会合,进屯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西)东广武山,并在板渚(今河南荥阳高村西北牛口峪附近黄河南岸)筑宫,与王世充相呼应,威胁唐军侧背。李世民命齐王李元吉等继续围困洛阳,亲率精兵步骑3500人于二十五日进驻虎牢。

    二十六日,李世民率骁骑500出虎牢,在其东20多里处侦察窦建德军营,沿途设伏,令李世绩、程知节、秦叔宝分别统领。然后与尉迟敬德仅带4骑继续前进。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又说:“贼见我而还,上策也。”(《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九》)在离其营3里处,猝与窦军游骑相遇,李世民于是大呼“我秦王也”,引弓射杀一将。窦建德军中大惊,窦建德急忙派五六千骑兵前来追逐。4名骑兵见状大惊,李世民说:“汝弟前行,吾自与敬德为殿。”(《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九》)于是尉迟敬德随李世民殿后,且战且退,当追兵将要追上时,便引弓射杀一人。追兵见状惧而止步,随后又追来,如此再三,每次都有死者,李世民前后射杀数人,尉迟敬德在保护李世民的同时,也杀十余人,窦建德军不敢再逼。待李世民将追兵引入伏击处,李世绩等奋起进击,大破之,并斩首300余级,俘其骁将殷秋、石瓒。

    尉迟敬德作为唐初大将,自归附李世民后,凭借高超的武艺,多次冒险救李世民于危难之中,立下不世之功。尤其在玄武门事变中,不但杀死李元吉,救了李世民之命,还请高祖下令,令诸军皆属李世民指挥,内外遂定,可谓力挽狂澜。尉迟敬德同时还有远见的卓识,如玄武门事变后,对太子的党羽主张释而不杀,这一举措迅速缓和了内部矛盾,同时还为李世民保留了魏征那样的大批栋梁之材。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尉迟敬德,也就没有李世民,也就没有后来的大唐盛世。在性格上,尉迟敬德纯朴忠厚,自归李世民之后,从无二心,为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在拒绝娶公主一事上,更显示出高贵的品质。正因如此,后人才将他做为门神,画图流传至今。虽说居功自负是尉迟敬德的不足之处,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了他的的纯朴,做事毫无心机。

    秦琼

    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唐初著名大将,勇武威名震慑一时,是一个于万马军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的传奇式人物。曾追随唐高祖李渊父子为大唐王朝的稳固南北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其功居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民间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

    历史上的秦琼以勇猛彪悍著称。最初是隋朝来护儿部将,后随张须陀讨伐李密。兵败,张须陀战死,秦叔宝归裴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得到重用,被任用为帐内骠骑。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于619年(唐高祖武德二年)同程知节等人一起投唐,被分配到秦王李世民帐下。参加了李世民的历次征战,每战必先,常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626年(武德九年),参与玄武门之变,事后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秦琼晚年因历次作战负伤太多而疾病缠身,常对人说:“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

    根据秦叔宝父亲的墓志铭所述,秦家世居齐州历城县怀智里,那么秦叔宝算是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相传那里的大槐树就是秦叔宝亲手种植的。根据流传下来的秦叔宝的画像所绘,秦叔宝长眉朗目,风姿秀美,是个气度不凡的美男子,与传说中五大三粗的形象颇有出入。大陆拍摄了场面宏大的《髓唐英雄传》,里面扮演秦叔宝的黄海冰高大英俊,一身正气,与历史上的原型在外形上是十分吻合的,这就是说,秦叔宝这个山东大汉是个非常出众的男人,从历史年表的推算,他是少年从军,很快就显示了不同一般的资质。

    秦叔宝最初是在隋朝大将来护儿的帐下担任亲兵,在传说中的隋唐好汉中,排在秦叔宝前面的好汉只有来护儿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秦叔宝的确也很受来护儿的赏识。秦叔宝的母亲去世了,来护儿派人吊唁,众人十分惊奇,“士兵阵亡和士兵的亲人去世,样的情形很多,将军从来没有过问过,为什么惟独对秦叔宝格外礼遇呢?”,来护儿的回答是,“秦叔宝此人勇悍无比,有志气,有节cao,以后一定能够飞黄腾达,成就大业,岂能以卑下的态度对待他”。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对内穷奢极侈,对外连年用兵,沉重的徭役、兵役逼得农民走投无路,民不聊生之下,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秦叔宝转到齐郡通守张须陀帐下,以镇压农民起义起家。历史上的所谓农民起义,少有军纪严明、爱民如子,多的是烧杀抢掠、蹂躏百姓,所以,农民起义以失败而告终毫不稀奇,秦叔宝充当刽子手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十二月,张须陀进攻卢明月的起义军,当时,秦叔宝的年龄不会超过十七岁。张须陀手下只有一万多人,而起义部队有十余万人,双方相持了十几天后,张须陀的部队粮食将尽,战况却不见起色,爱兵如子的张须陀征求众人的意见,“敌人看见我们撤兵,一定倾巢出动,全力追赶,他们的大营必定空虚,此时用一千人偷袭敌人的营地,必然成功,但这项计谋是兵行险招,十分危险,哪位将军愿意担此重任”,大家面面相觑,无人敢应,只有秦叔宝和罗士信自告奋勇,上前接令,当时的罗士信大概只有十五岁,少年英雄,联手出击,正是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年龄.张须陀按计行事,弃营撤退,秦叔宝、罗士信分别带领一千多人埋伏在荒草丛中,等待时机。卢明月果然率众追赶张须陀,秦叔宝、罗士信带着伏兵直扑义军营寨,对方营门紧闭,秦叔宝和罗士信攀栅而上,敌人刀枪齐下,二人用佩刀格挡,翻越栅栏,一跃而下,他们手起刀落,很快就解决了数十人,然后打开营门,让隋军进入,跟着四处纵火,焚烧了义军三十多个营栅,烈焰冲天,映红了整个天空,卢明月心知不妙,赶紧回救,却为时已晚,张须陀回军冲杀,斩敌无数,激战之下,卢明月仅以数百骑突围,其余的全部作了隋军的俘虏,经此一战,秦叔宝名扬四海,声震天下。

    接着,秦叔宝跟随张须陀平定其他义军,屡建战功,在与孙宣雅对决的海曲之战中,他身先士卒,第一个跃上城楼,打败了孙宣雅,被隋朝授予建节尉一职,这是史书上记载的秦叔宝的第一个官职。无奈天下形势已经不可收拾,义军散而复聚,越杀越多,注定了大隋忠臣张须陀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张须陀与瓦岗军李密在大海寺(今河南荥阳东北)决战,隋军中了埋伏,被李密的义军团团围住,张须陀本来已经冲出了包围圈,眼见部下无法突围,于是返身去救,在千军万马之中四进四出,终于力竭战死,以身殉国。有人把张须陀称为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说他满手血腥,对照历史,他实在是个大好男人,其英勇壮烈、忠贞不屈让人潸然泪下、深受感动。史料上记载,张须陀死后,手下号泣数日,悲不自胜,这中间,不知有没有被张须陀带上历史舞台的秦叔宝,战后,秦叔宝率领残兵投靠了隋将裴仁基,听从裴仁基的指挥与调遣。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四月,裴仁基与瓦岗军作战不利,索性投降了瓦岗军,这样,秦叔宝就成了瓦岗军李密手下的将领。李密家世高贵,世代都是显宦,却不是人们想象当中眼高手低的贵公子,唐人的史料中记载,他曾与翟让比试箭法,以此来决定谁当瓦岗军的大当家。比试的办法是,在箭靶上写一个王字,王字中间一横和一竖的交叉点就是靶心,谁射中了靶心就是赢家,王伯当特意将笔画写得很细,增加比试的难度。李密不慌不忙地拿起弓箭,立马射中了靶心,坐上了瓦岗军大当家的位置。李密对秦叔宝和程知节十分看重,他挑选了八千名最勇猛的士兵组成“内军”,分为左右两军,由秦叔宝和程知节分别统领,主要任务是充当李密的亲卫队,李密曾夸下海口,“我这八千人可当百万大军”,在李密的眼中,秦叔宝是最勇敢、武艺最高超的将军。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七月,瓦岗军与宇文化及的军队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展开决战,双方在童山(今河南浚县西南)脚下杀得天昏地暗,由早及晚,不分胜负。李密被流箭射中,从马上摔下来,昏死过去,瓦岗军众人都以为李密已经战死,士气崩溃,宇文化及的大军又趁势追杀,眼见瓦岗军就要一败涂地,秦叔宝临危不乱,在千军万马中将李密抢救出来,随后,又集合散兵败将,向宇文化及发动反扑,终于将宇文化及击败,但是,瓦岗军也已遭受重创,实际上是两败俱伤。这时,另一个割据势力王世充想坐收渔人之利,率领两万精锐对瓦岗军发起攻击,李密却棋走昏招,坚持与对手硬碰硬,在河南邙山与王世充的军队正面决战。王世充的军队面临断粮的境地,正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个个在战场上如同下山猛虎,结果是,瓦岗军烟消云散,大当家李密撇下部下,独自投奔了大唐,秦叔宝、程知节万般无奈之下,归顺了王世充这个jian雄。

    秦叔宝得到了高官厚禄,得封龙骧大将军,却很快就鄙薄王世充的为人。程知节对秦叔宝言道,“王世充对人没有器量,又爱诅咒发誓,活象个巫婆神汉,他jian诈狡猾,决不可能是天下归心的明主,我们跟着他没有出路”,秦叔宝深表赞同,决定离开王世充,另投明主。

    此时,李渊父子威名远振,出师以来势如破竹,秦叔宝、程知节心中倾慕,决定到大唐去建功立业。公元619年二月,王世充军与唐军在河南九曲作战,秦叔宝和程知节假装向唐军冲击,一行几十骑跑出一百多步,一齐下马向王世充拜别,“我们得到了你的特殊礼遇,也想报答你,但你疑心太重,不能容人,我们不想与你为伍,就此告别,后会有期”,王世充的鼻子几乎气歪,却无可奈何,眼睁睁看着众人投奔了唐营而不敢追击。

    秦叔宝和程知节归唐之后,被唐高祖李渊指派到秦王李世民帐下,这时,秦叔宝大概才二十出头的年纪,与年轻英武的秦王一见如故,很快受到了秦王的重用。秦叔宝被授予马军总管,程知节被授予秦王府左三统军,李世民亲自挑选千余精锐骑兵,穿皂衣黑甲,由秦叔宝、程知节等人统领,组成玄甲队,每战必为先锋,开始了扫平割据势力的征战历程。

    公元619年(唐武德二年)三月,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刘武周举兵攻唐,并州都督李元吉指挥不当,致使太原失守,李元吉逃到了长安,柏壁(今山西新绛西南)之战由此拉开了序幕。刘武周大将宋金刚乘胜前进,一路凯歌,大唐的河东领土几乎全部失陷,李世民眼见情势危急,挺身而出,担当了收复河东的重任。

    李世民的三万精兵渡过黄河,在柏壁与宋金刚军对峙。宋金刚是孤军深入,利在速战速决,李世民坚壁不出,又派人截断宋金刚的粮道,等待宋金刚粮草耗尽、无以为继。在此之前,河东的夏县与蒲州起兵响应刘武周,大唐朝廷派永安王李孝基前往征剿,宋金刚派尉迟敬德增援夏县守军,里应外合,将永安王李孝基及手下将领尽数抓获。尉迟敬德得意洋洋,准备还军浍州(治翼城,今属山西),此时,秦叔宝已经埋伏在夏县与浍州之间的美良川(今山西闻喜南),准备给尉迟敬德一个迎头痛击。尉迟敬德早已被胜利冲昏头脑,未将秦叔宝的伏军放在眼里,双方交手之后,才发现此路唐军勇猛无敌,势不可挡,尉迟敬德左冲右突,奋力杀出包围圈,狼狈逃向浍州,秦叔宝部斩首2000余级,一举扭转了整个战局。

    接着,蒲州在唐军的围剿下也向宋金刚求救,尉迟敬德、寻相又被宋金刚派去增援蒲州。李世民如法炮制,派遣精锐士卒三千人,从小路穿插,在安邑(今山西运城东北)设下埋伏,杀得尉迟敬德全军覆没,尉迟敬德、寻相孤身逃走。唐军一面收复失地,一面继续与宋金刚对峙,到了公元620年四月,宋金刚军粮草耗尽,撤兵回军,李世民开始后发制人,全力追击。唐军将士一天驰骋200里,连李世民都三天不解甲,两天没吃饭,终于在雀鼠谷(介休西南)追上了宋金刚的主力部队,一天之内连打八仗,俘斩数万人,宋金刚、尉迟敬德逃往介休(今属山西),唐军如影随形,紧跟不放,宋金刚万般无奈,率领两万士兵在介休背城布阵,以最后的老本与唐军决战。李世民派秦叔宝、程知节攻打大阵的北端,翟长孙、秦武通攻打大阵的南端,正面迎击的徐世绩出师不利,李世民亲自带兵冲杀,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击溃宋金刚军,斩首三千余人,刘武周、宋金刚逃往突厥,后来死在突厥人的刀下,尉迟敬德、寻相眼见大势已去,以介休、永安(今山西霍县,介休南)两城向大唐投降归顺。

    柏壁之战,河东收复,秦叔宝战功最著,唐高祖欣喜万分,加封上柱国,赏黄金百斤、杂彩六千段,他派人送秦叔宝一个金瓶,告诉秦叔宝,“你不顾自己的妻子儿女,远来投奔我,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如果我的rou可以食用,我都应该赐给你,何况那些子女玉帛?你要以此为勉励,带领部下,为大唐再立新功”,很快,秦叔宝成为秦王右三统军,下一个敌人,就是秦叔宝曾经效力过的王世充。

    王世充原来就是隋朝东都洛阳的守将,他毒死杨侗,于武德二年四月称帝,国号为郑,占据河北大部州县的窦建德也自称夏王,这样,在中原地区,唐、郑、夏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王世充趁着唐军在河东作战,夺取了河南的许多州县,成为大唐急须解决的心腹之患。李渊采取先王后窦的方略,于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七月,令李世民率领八万军队进攻王世充,每次战役秦叔宝都充当先锋。鉴于洛阳城城防坚固,李世民决定扫清外围,拔掉洛阳城外王世充军的各个据点。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正月,屈突通、窦轨巡营时与王世充军遭遇,交战失利,连连告急,李世民亲自带领训练有素的玄甲队驰援他们,斩俘王世充军六千余人,俘虏王世充的骑将葛彦璋,王世充逃回洛阳城,闭门不出。

    王世充困守孤城,弹尽粮绝,只得向窦建德求援,窦建德不是等闲之辈,当然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他决定联合王世充共同对抗唐军。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三月,夏王窦建德亲率十余万大军驰援洛阳,很快推进到东原一带(河南荥阳东北广武山),李世民采纳郭孝恪等人的建议,继续用重兵围困洛阳城,自己亲率精锐步骑3500人抢占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西),阻止窦建德军西进。五月初二,决战打响了,秦叔宝横枪跃马,从敌军正面一直杀到敌军背面,他手持唐军军旗,又从敌军背面杀到敌军正面,千军万马之中,纵横驰骋,勇不可挡,敌军心生怯意,阵脚大乱,唐军一鼓作气,赢得了虎牢战役的最后胜利,窦建德被迫接受了充当俘虏的命运。唐夏虎牢战役,为数不多的唐军消灭窦建德军十余万人,成为历史上围城打援的著名战例。王世充眼见窦建德军的主力已经溃败,洛阳城不会再有援军,走投无路之中,向唐军弃械投降,中原的主要地区落入唐军的掌控,唐王朝的统一大业初告成功。秦叔宝受赐黄金百斤、帛七千段,因功进封翼国公。

    唐高祖武德四年七月,窦建德在长安遇害,其旧部高雅贤等人共推刘黑闼为首领,起兵反唐,半年之内,尽复窦建德故地,占据了河北大部郡县和河南部分地区,又与突厥狼狈为jian,得到了突厥颉利可汗的支援,一时声势惊人,严重威胁了唐朝在河北的统治。十二月,李世民奉命出征,身边自然少不了秦叔宝这位王牌将领。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二月,秦叔宝在列人(今河北肥乡东北)迎击刘黑闼部,又立殊勋,三月,刘黑闼粮草已尽,粮道又被李世民截断,不得不与唐军决一死战。刘黑闼的两万步骑渡过洺水(今河北曲周东南),与唐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战斗一直从中午持续到黄昏,唐军气势如虹,刘黑闼军拼命顽抗,唐军决开洺水,顿时浊浪滔天,刘黑闼军终于士气崩溃,被唐军斩首一万余级,数千人淹死在洺水当中,刘黑闼带着两百骑兵仓皇逃走,后来也避免不了被人出卖、斩首示众的命运。沦陷州县光复了,秦叔宝再受重赏,前后受赐的金帛数以千万计。

    在跟随李世民的征战中,每逢敌人的骁将锐卒在阵前挑衅,李世民总让秦叔宝去拿下他们,秦叔宝提枪跃马而去,“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堪称英雄盖世的万人敌,李世民对秦叔宝更加器重,秦叔宝也以此颇为自负。

    李世民战必胜、攻必克,在李唐统一战争中居功至伟,让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十分嫉恨,李建成感到自己的皇储地位受到严重威胁,千方百计想要除掉李世民。突厥进犯中原,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做了主帅,他请求将尉迟敬德、秦叔宝等强将精兵调到自己帐下,想等李世民成为光杆司令后再予以加害。形势紧迫,秦王府将士一致要求李世民马上动手,先发制人,秦叔宝也坚定地站在李世民这一边,愿意与他同生共死。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事变爆发了,秦叔宝跟随李世民诛杀了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帮助李世民夺取了皇储之位,不久,唐高祖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为唐太宗,秦叔宝拥戴有功,成为李世民的首功之臣。秦叔宝拜左武卫大将军,得封邑七百户。

    自此,秦叔宝没有再领兵出征,多年以来缠绵病塌,身体十分虚弱,他曾对别人言道,“我从少年时代起就戎马倥偬,经历过大小二百多次战斗,屡次身受重伤,计量我前后流出的鲜血,总有几斛之多,怎能不生病呢”,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秦叔宝因病去世,追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墓前雕刻石人、石马,以彰显其显赫的战功和超人的武功,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太宗改封秦叔宝为胡国公,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放进了凌烟阁,画像与真人一般大小,去世多年的秦叔宝也名列其中,成为永垂青史的大唐英雄。

    战马、长枪、骠悍勇武的男人、鲜血染红的沙场,秦叔宝的形象充满了男人的血性,充满了气吞山河的阳刚,他如同一种振聋发聩的声音,让今人反思我们民族失落已久的精神和梦想,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唐人的无比自信,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唐人的豪情万丈,智、信、仁、勇、严,他样样具备,是他聚焦了我们无限向往的铁血大唐,豪杰辈出,逐鹿天下,英雄的传奇久久在我们心中风云激荡。

    薛仁贵

    薛礼(614-683年3月24日)字仁贵,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大业九年(614)生,是南北朝时期名将薛安都的后代,属于河东薛氏家族,但是到他的一辈已经没落。父亲薛轨早丧,虽自幼家贫,但是习文练武,刻苦努力,天生臂力过人。

    薛仁贵,绛州龙门人。少贫贱,以田为业。将改葬其先,妻柳曰:“夫有高世之材,要须遇时乃发。今天子自征辽东,求猛将,此难得之时,君盍图功名以自显?富贵还乡,葬未晚。”仁贵乃往见将军张士贵应募。至安地,会郎将刘君邛为贼所围,仁贵驰救之,斩贼将,系首马鞍,贼皆慑伏,由是知名。王师攻安市城,高丽莫离支遣将高延寿等率兵二十万拒战,倚山结屯,太宗命诸将分击之。仁贵恃骁悍,欲立奇功,乃著白衣自标显,持戟,腰鞬两弓,呼而驰,所向披靡;军乘之,贼遂奔溃。帝望见,遣使驰问:“先锋白衣者谁?”曰:“薛仁贵。”帝召见,嗟异,赐金帛、口马甚众,授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令北门长上。师还,帝谓曰:“朕旧将皆老,欲擢骁勇付阃外事,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皦将。”迁右领军中郎将。高宗幸万年宫,山水暴至,夜突玄武门,宿卫皆散走,仁贵曰:“当天子缓急,安可惧死?”遂登门大呼,以警宫内,帝遽出乘高。俄而水入帝寝,帝曰:“赖卿以免,始知有忠臣也。”赐以御马。苏定方讨贺鲁,仁贵上疏曰:“臣闻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明其为贼,敌乃可服。今泥熟不事贺鲁,为其所破,虏系妻子。王师有于贺鲁部落转得其家口者,宜悉取以还,厚加赉遣,使百姓知贺鲁为暴而陛下至德也。”帝纳之,遂还其家属,泥熟请随军效死。显庆三年,诏副程名振经略辽东,破高丽于贵端城,斩首三千级。明年,与梁建方、契苾何力遇高丽大将温沙多门,战横山,仁贵独驰入,所射皆应弦仆。又战石城,有善射者,杀官军十余人,仁贵怒,单骑突击,贼弓矢俱废,遂生擒之。俄与辛文陵破契丹于黑山,执其王阿卜固献东都。拜左武卫将军,封河东县男。诏副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总管。将行,宴内殿,帝曰:“古善射有穿七札者,卿试以五甲射焉。”仁贵一发洞贯,帝大惊,更取坚甲赐之。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仁贵虑为后患,悉坑之。转讨碛北余众,擒伪叶护兄弟三人以归。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九姓遂衰。铁勒有思结、多览葛等部,先保天山,及仁泰至,惧而降,仁泰不纳,虏其家以赏军,贼相率遁去。有候骑言:“虏辎重畜牧被野,可往取。”仁泰选骑万四千卷甲驰,绝大漠,至仙萼河,不见虏,粮尽还。人饥相食,比入塞,余兵才二十之一。仁贵亦取所部为妾,多纳赇遣,为有司劾奏,以功见原。

    乾封初,高丽泉男生内附,遣将军庞同善、高侃往慰纳,弟男建率国人拒弗纳,乃诏仁贵率师援送同善。至新城,夜为虏袭,仁贵击之,斩数百级。同善进次金山,衄虏不敢前,高丽乘胜进,仁贵击虏断为二,众即溃,斩馘五万,拔南苏、木底、苍岩三城,遂会男生军。手诏劳勉。仁贵负锐,提卒二千进攻扶余城,诸将以兵寡劝止。仁贵曰:“在善用,不在众。”身帅士,遇贼辄破,杀万余人,拔其城,因旁海略地,与李绩军合。扶余既降,它四十城相率送款,威震辽海。有诏仁贵率兵二万与刘仁轨镇平壤,拜本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检校安东都护,移治新城。抚孤存老,检制盗贼,随才任职,褒崇节义,高丽士众皆欣然忘亡。

    咸亨元年,吐蕃入寇,命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率将军阿史那道真、郭待封击之,以援吐谷浑。侍封尝为鄯城镇守,与仁贵等夷,及是,耻居其下,颇违节度。初,军次大非川,将趋乌海,仁贵曰:“乌海地险而瘴,吾入死地,可谓危道,然速则有功,迟则败。今大非岭宽平,可置二栅,悉内辎重,留万人守之,吾倍道掩贼不整,灭之矣。”乃约赍,至河口,遇贼,破之,多所杀掠,获牛羊万计。进至乌海城,以待后援。待封初不从,领辎重踵进,吐蕃率众二十万邀击取之,粮仗尽没,待封保险。仁贵退军大非川,吐蕃益兵四十万来战,王师大败。仁贵与吐蕃将论钦陵约和,乃得还,吐谷浑遂没。仁贵叹曰:“今岁在庚午,星在降娄,不应有事西方,邓艾所以死于蜀,吾固知必败。”有诏原死,除名为庶人。未几,高丽余叛,起为鸡林道总管。复坐事贬象州,会赦还。帝思其功,乃召见曰:“畴岁万年宫,微卿,我且为鱼。前日殄九姓,破高丽,尔功居多。人有言向在乌海城下纵虏不击,以至失利,此朕所恨而疑也。今辽西不宁,瓜、沙路绝,卿安得高枕不为朕指麾邪?”于是拜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率兵击突厥元珍于云州。突厥问曰:“唐将为谁?”曰:“薛仁贵。”突厥曰:“吾闻薛将军流象州死矣,安得复生?”仁贵脱兜鍪见之,突厥相视失色,下马罗拜,稍稍遁去。仁贵因进击,大破之,斩首万级,获生口三万,牛马称是。永淳二年卒,年七十。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官给舆,护丧还乡里。

    李存孝

    李存孝(?~894年),代州飞狐人(今河北涞源),本姓安,名敬思。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将,武艺天下无双,勇力绝人。史书记载“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李克用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

    李存孝,本姓安,名敬思。(《新唐书》:存孝,飞狐人。)少于俘囚中得隶纪纲,给事帐中。及壮,便骑射,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武皇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张浚之加兵于太原也,潞州小校冯霸杀其帅李克恭以城叛。时汴将朱崇节入潞州,梁祖令张全义攻泽州。李罕之告急于武皇,武皇遣存孝率骑五千援之。初,汴人攻泽州,呼罕之曰:“相公常恃太原,轻绝大国,今张相公围太原,葛司空已入潞府,旬日之内,沙陀无xue自处,相公何路求生耶!”存孝闻其言不逊,选精骑五百,绕汴营呼曰:“我,沙陀求xue者,俟尔rou馔军,可令肥者出斗!”汴将有邓季筠者,亦以骁勇闻,乃引军出战。存孝激励部众,舞槊先登,一战败之,获马千匹,生擒季筠于军中。是夜,汴将李谠收军而遁,存孝追击至马牢山,俘斩万计,遂退攻潞州。时朝廷命京兆尹孙揆为昭义节度使,令供奉官韩归范送旌节至平阳,揆乃仗节之潞;梁祖与揆牙兵三千为纪纲,时揆为张浚副招讨,所部万人。八月,自晋、绛逾刀黄岭趋上党。存孝引三百骑伏于长子西崖间。揆褒衣大盖,拥众而行,俟其军前后不属,存孝出骑横击之,擒揆与归范及俘囚五百,献于太原;存孝乃急攻潞州。九月,葛从周弃城夜遁,存孝收城,武皇乃表康君立为潞帅。存孝怒,不食者累日。十月,存孝引收潞州之师,围张浚于平阳,营于赵城。华州韩建遣壮士三百夜犯其营,存孝谍知,设伏以击之,尽殪;进压晋州西门,获贼三千,自是闭壁不出。存孝引军攻绛州。十一月,刺史张行恭弃城而去,张浚、韩建亦由含口而遁。存孝收晋、绛,以功授汾州刺史。

    大顺二年三月,邢州节度使安知建叛入汴军,武皇令存孝定邢、洺,因授之节钺。时幽州李匡威与镇州王镕屡弱中山,将中分其疆土。定州王处存求援于武皇;武皇命存孝侵镇、赵之南鄙,又令李存信、李存审率师出井陉以会之,并军攻临城、柏乡。李匡威救至,且议旋师。李存信与存孝不协,因构于武皇,言存孝望风退衄,无心击贼,恐有私盟也。存孝知之,自恃战功,郁郁不平,因致书通王镕,又归款于汴。明年,武皇自出井陉,将逼真定,存孝面见王镕陈军机。武皇暴怒,诛先获汴将安康八方旋师。七月,复出师讨存孝,自缚马关东下,攻平山,渡滹水,击镇州四关城。王镕惧,遣使乞平,请以兵三万助击存孝,许之。(《新唐书》:王镕失幽州助,因乞盟,进币五十万,归粮二十万,请出兵助讨存孝。)武皇蒐于栾城。李存信屯琉璃陂。九月,存孝夜犯存信营,奉诚军使孙考老被获,存信军乱。武皇进攻邢州,深沟高垒以环之,旋为存孝冲突,沟堑不成。有军校袁奉韬者,密令人谓存孝曰:“大王俟堑成即归太原,如堑垒未成,恐无归志。尚书所畏惟大王耳,料诸将孰出尚书右。王若西归,虽限以黄河,亦可浮渡,况咫尺之洫,安能阻尚书锋锐哉!”存孝然之,纵兵成堑。居旬日,深沟高垒,飞走不能及,由是存孝至败,城中食尽。乾宁元年三月,存孝登城首罪,泣诉于武皇曰:“儿蒙王深恩,位至将帅,苟非谗慝离间,曷欲舍父子之深恩,附仇雠之党!儿虽褊狭设计,实存信构陷至此,若得生见王面,一言而死,诚所甘心。”

    武皇愍之,遣刘太妃入城慰劳。太妃引来谒见,存孝泥首请罪曰:“儿立微劳,本无显过,但被人中伤,申明无路,迷昧至此!”武皇叱之曰:“尔与王镕书状,罪我万端,亦存信教耶!”絷归太原,车裂于市。然武皇深惜其才。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橐弓坐槊,仆人以二骑从,阵中易骑,轻捷如飞,独舞铁楇,挺身陷阵,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存孝死,武皇不视事旬日,私憾诸将久之。

    高昂

    高昂(491—538),字敖曹,以字行,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东)人,南北朝时期东魏大将。

    高敖曹是东魏徐州刺史高干的三弟,年少时便有壮气,长大后更是倜傥,胆力过人。史称他“龙眉豹颈,姿体雄异”(《北齐书·高昂列传》)。

    北魏普泰元年(531年)十月,尔朱氏将领、殷州刺史尔朱羽生率军5000人袭击信都,掩至城下。高敖曹不及穿甲,率十余骑迎战。高干恐其有失,于城中用绳索垂下500人相助。但此时高敖曹已和尔朱羽生军交战,大败尔朱羽生,人心遂安。时高敖曹马槊绝世,手下无不以一当百,时人将其比做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