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孤山夜语(一)
“这么深?听不太懂。” “比如说,你在绑架我之前的行动计划是怎么想的?” “如果计划败露,我就杀了你,这荒山野岭,不会出事的。” “这就是对对方产生不利的想法,都是他我,最后不会出事是自我,只为自己考虑,可能想到或者没有想到是否能达到?或者有没有条件达到。” “好象是的,这说明了什么呢?” “人类的心理活动,感情是自动流露,其他的人都在自我与他我之间挣扎,每个人想得到是的良好的情绪,可是世间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那么人就会很不快乐,因此很多人放弃了自的生命,或者去伤害他人。” “能不能一直快乐呢?” “不能,但能长乐,不快的心情很短,快乐的时间很长,每天醒来的时候,脸上能挂着笑容。” “怎么样才能做到?” “修心。” “修心能做到?” “嗯,修心,你会了解到这世上的事,虽然不能尽如人意,但你看到他内在的道理后,你会很坦然接受你面临的一切,如果你像佛一样开悟了,成为觉者,那么你便能通一切智,知一切法。那就是人心的一种升华。你再也不用为钱的得到而高兴,因为那本来就属于你,如果没了钱财,你会知道那本来就不属于你。” “得到钱财,我可以做到不高兴,可失去钱财,怎么能高兴起来呢?” “我的工程款都给了是吧,你高兴吧” “高兴” “可如果你知道这本来就是你的呢?” “平常。无所谓。” “对,就是如此。你花了多少钱购材料,多少钱付其他工人的工资?自己花了多少钱购置食物?” “你会难过吗?” “不会?这本来就应付的钱嘛。” “是啊,你虽失去了你口袋里的钱,但你知道这是应当的,如是你就不难过了,就平常是吧,这就是你的智慧。如果你通晓一切智,一切法,你说你会为失去而痛苦吗?” “那就永远不会痛苦了!” “这就是佛的修练。” “可是人们都在信印度教啊,我也信的。” “没有人要求你做什么?或者一定要你皈衣佛门,如果你想快乐,可以试一试对心的修练,其实我并不是佛教徒。” “你不是?” “嗯,我是另一类修行者。但与佛很近。” “也就是说,我也可以修练?” “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修练。” 印度汉子走了,脸色有些凝重。他不知道应当听谁的,印度教在印度十分流行。 沈日秋还是照样看他的地图,如果累了就睡,饿了就吃。 工程完工了,他花了些钱请大家加餐,就在房子前面的场所里。 当人们都已散去,沈日秋又钻进了帐篷,他明天就要离开了,突然间,帐篷里多了一个人—风衣。 “你这样来无影去无踪,很让人害怕知道吗?” “你这个变色龙,你还知道怕,我算是见识了,你见到穆斯林就喊真主,喊先知,见到基督徒就喊上帝,喊基督,到了这里又喊佛,我说的可有错?” “那当如何?” “当穆斯林听到你说上帝,他们会撕碎你,当基督徒听到你赞美真主,他们会把你钉上十字架,当佛教徒听到你二面三刀,他们会蔑视你,这世上谁会相信一个骗子说的话?” “你的意思是说,这三个大宗教是对立,而在我认为他们是统一的。” “笑话,他们三个教如何统一得了?世人都知道一件事,穆斯林可以奉真主的旨意屠杀动物,而佛教倡导不杀生,这二个完全相互矛盾的宗教旨意,你说如何统一?” “不是我要去统一他们,我也没有那个本事,只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统一的,你叫我如何分开他们?” “没听说过,他们之间矛盾重重。” “他们正是矛盾的统一体。”
“你别拿这概念对概念,我听不懂,你说得明白一点。” “就拿杀生与不杀生这个矛盾来说吧,你可看见这宽阔的恒河,在印度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在佛降生时,人们很富足,他自己也是王子,财富很充分,他是精神之佛,看到所有生命体都心生慈悲,不杀生,人们也能不受饥饿的折磨,佛教奉斋,是有道理的。而先知降生在阿拉伯,那里遍在荒漠,很多地方寸草不生,人们饱受饥饿的折磨,如果不杀生,人们将会因饥饿而死,你说可不可以杀?” “可是基督与先知都降生在中东啊,那他们为什么有不同的主张?” “那是因为时间,基督降生早680年,那时候,人们为了争夺赖以生存的物资,相互攻击,为了拯救人类,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把爱撒向人间,他告诉人们,你们本来是兄弟,应当相互爱,但物资何其贫乏,于是人们根据爱的原则,制订了法律,法律就从摩西开始。到穆罕默德降生时,发现很多人天生聪明,有力量,又学文化,他们将不多的物资居为已有,用战争进行掠夺,靠奴役和压迫从别人身上扎起更多的财富,而大多数人却生活在饥饿中,大批的人因饥饿而故去,而富者的财富他们用不完,你说他们是不是应当打破旧的世界。于是他们建立了阿拉伯帝国,重新修订法律。能让更多的穷人活下来。包括他允许男人可拥有多名妻子也出于同一个目标。” “在道理上说得通,可这些道理有些深,不好懂啊。” “我就给你打个比喻吧,把三大宗教比做脑袋、手脚和心脏,他们分处,你说什么是统一的吗?他们本来就各司其职,你要我如何将他们分开呢” “明白一些了。我还有一个问题,你怎么将宇宙变成了九维,我们不是生活在三维空间,一维时间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