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国家崛起在线阅读 - 第七十八章 燃烧的半岛(10)

第七十八章 燃烧的半岛(10)

    战役进行到现在,D、S双方投入的部队已越来越多,战事依然成胶着状态。

    在半岛的北部,D军第4、10集团军和第7装甲军被S军第51集团军死死阻挡在彼列科普地峡,双方在这一带鏖战多日。其中,D军前锋部队第7装甲军已经是经过第3次补充,依然未达到满编状态,可见战斗的惨烈。

    相比之下,S军的损失则更严重。

    在S军的三个集团军中,第51集团军的实力是最强的。其麾下的装甲部队共有3个坦克旅、3个机械化旅、2个坦克团和1个自行火炮团,总共装备有264辆坦克(含自行火炮)和180辆装甲车。

    即便这样,经过半个多月的激战,该集团军仅剩下40辆坦克(含自行火炮)和25辆装甲车可用,其他重装备也是损失惨重。在损失的这些装备中,有近一半是被D军飞机击毁的。

    人员的损失也是触目惊心。除了上述机械化部队外,在战前该集团军还编有第70、143、224、286、250步兵师和第63、64骑兵师,再加上战役开始后又陆续编入的第54边防师和第24、25、195、197民兵师,总计有12个师之多。

    战至16日,2个骑兵师已丧失了战斗力,第54边防师和4个民兵师由于损失过大已撤销了番号,剩余的兵力都编入其余部队。即便这样,也仅能勉强保持5个步兵师的编制。

    也就是说,第51集团军现在仅凭5个严重缺员的步兵师和少量的装甲力量在苦苦支撑着。

    在半岛的南部,D军登陆部队与S军第44集团军及其地方部队苦战多日,也是进展缓慢,D军统帅部才不得不调兵增援。

    刚刚抵达的L马尼亚第1、3山地师是在42年3月的时候从山地旅改编为山地师的,但基本上还相当于旅的实力。在改编前,第1、3山地旅都下辖有6个山地步兵营、1个山地炮兵营和1个山地战斗工兵营。改编为师后,第1、3山地师只是在原有旅的编制上增加了1个山地骑兵营和1个登山训练营,至关重要的炮兵力量也没有得到加强。每个师的兵力约8000余人。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人数和重装备偏少了一些,但是其单兵装备和单兵素质都是不错的。

    L马尼亚境内山地地形约占了40%,其中额尔巴阡山为其主要山脉,有‘L马尼亚脊梁’的称号。也正是由于境内属于多山地形,所以L马尼亚政府非常重视山地步兵的建设。

    早在35年起,L马尼亚当局就制定了一个10年建军计划,其中包括组建22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4个山地旅和1个摩托化旅,另外还有8个预备役师。

    对于装甲部队仅组建1个摩托化旅也是基于国力所限。这样的规模在欧洲实在不值一提,即便如此,该旅还是直到40年底时才装备有20辆雷诺轻型坦克和一些卡车,这还是用石油与D国交换回来的。由此可见L马尼亚实在是贫穷。

    在上述这些部队中,作为精锐力量的就只有4个山地旅,即第1、2、3、4山地旅。

    与其他国家一样,L马尼亚在挑选山地步兵的兵员时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特别注重的是身体素质必须过硬,对体质的要求已不低于潜艇艇员或是飞行员的选拔标准。在入选的兵员中,许多人本身就有着一定高山运动或生活的经验。

    经过严格的体检后,合格者才能作为山地部队的一员进行系统的登山、跳伞、射击、格斗和山地战术训练。期间,达不到训练要求的都会被淘汰,淘汰者往往会被重新编入普通的步兵部队。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山地部队的战斗力,所有的教官都是不惜花费重金从A地利聘请的。

    可见L马尼亚当局为训练山地部队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了。

    4月15日清晨,L马尼亚第1山地师接替D军第18山地师继续展开攻击,后者除了留下所属炮兵配合作战外,主力暂时撤离阵地休整。

    这支生力军的到来把已是精疲力歇的S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仅用一天多的时间就连克539.7、603、651三个高地,随后于16日下午终于突破S军第44集团军的防线,战至当天深夜,其前锋已抵达6号公路,即不久前‘贝尔格曼恩’战斗群战斗过的地方。

    至此,D军已对阿鲁斯塔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17日凌晨,就在弗尔施泰因中将准备对阿鲁斯塔发起总攻击时,S军第47集团军一部也已赶到,并对L马尼亚第1山地师率先发起反击,激战至天亮S军才被击退。

    此次S军反击失利主要的原因是未能集中使用兵力。

    由于半岛南北两个方向都同时告急,特别是第51集团军的防线更是频频告急,使得刚刚抵达战场的第47集团军不得不分兵支援。其中,主力赶赴北面支援第51集团军,只有第86步兵军和第354步兵师被派往南面支援第44集团军作战。

    L马尼亚第1山地师在17日凌晨击退的就是S军第354步兵师的进攻。

    不过S军的此次反扑也打乱了弗尔施泰因中将的作战计划,使得进攻阿鲁斯塔的时间再次被迫延后。

    当天下午,弗尔施泰因中将下令L马尼亚第3山地师沿着罗曼科什山的山顶公路向阿鲁斯塔攻击前进,第1山地师也派出一支侦查部队向阿鲁斯塔方向搜索前进。与此同时,D军的第3山地师也继续沿海岸公路推进。

    为了进一步分散S军的兵力,在浩莲巴列卡镇防守的D军第12山地师也主动出击,派出第161山地团向贝克奇撒莱市方向推进,造成进攻该市的假象。

    果然,第161山地团的行动使得S军不敢调走布防在贝克奇撒莱市的兵力,还把第265、104这两个已打得残缺不全等待补充的步兵师调到该市协防。

    另外,D军第1陆战师也积极配合行动,在得到12辆三号坦克的补充后,该师也组织兵力向塞瓦斯托波尔市推进。

    D军第12山地师和第1陆战师的佯动给S军造成很大压力,加上在山区中部有3个师对阿鲁斯塔的夹击,使得本来已显得兵力不足的S军更是捉襟见肘。

    尽管如此,S军还是在6号公路地区集中了第186、169、50、354、346步兵师共5个师的兵力从三面围攻L马尼亚第1山地师,意图一举全歼该师。

    面对拥有绝对优势兵力的敌军,L马尼亚第1山地师并没有后退半步,而是依靠野战工事顽强抵抗,始终牢牢地坚守着阵地。

    战至19日上午,D军第18山地师也奉命出击,首先击溃S军第186步兵师,随后又遇到第346步兵师。该师在之前与‘贝尔格曼恩’战斗群的交战时已损失颇大,这次遇到了第18山地师的主力,可以说完全处于劣势。

    D军第18山地师的官兵得知对手就是第346步兵师时,顿时激起更大的仇恨,怀着为‘贝尔格曼恩’战斗群死去的战友报仇的心理,个个都打得格外凶猛,交战不久即把对手压垮了。紧接着的一阵穷追猛打,不仅重创了第346步兵师,还彻底瓦解了S军对L马尼亚第1山地师的围攻,迫使S军暂时退出了战斗。

    这一仗,第18山地师总算是报了一箭之仇。

    瓦解了S军的攻势后,第18山地师立即转向东面,向阿鲁斯塔方向攻击前进。L马尼亚第1山地师则继续留守在原地,彻底切断6号公路。

    至此,战局才逐步有利于D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