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归来
一晃到了崇祯五年八月,柳铭风终于回到了济南。
陈洙在家日日翘首期待,看他此刻毫发无损地归来,不由得喜出望外:“你没受伤真是太好了。”
柳铭风笑着说:“我打仗不行,保命的本事还是有的。”
陈洙睁大眼睛说:“莫非你是那种冲锋时落在后面、撤退时跑在前面的人?”
柳铭风连忙说:“怎么会呢?我一介文官,冲锋陷阵的事情本来就轮不到我,只是挂了个山东布政使司的名头,少不得要去应个景儿。身为参议,出谋划策的事情我倒是当仁不让,可人家巡抚却不听我的,后来宫里派来了监军,就更没有我说话的余地了。我只好陪着他们困守莱州城,好容易叛军退了,他们才放我回来。”
陈洙又问:“叛军退了?你们可是大获全胜?”
柳铭风摇头苦笑:“哪里谈得上大获全胜?从头到尾就是一场大乱斗,自己人打自己人。一开始朝廷举棋不定,不知道是该剿还是该抚,前线的人也毫无斗志,叫孔贼连番得手。后来实在没有办法了,才下定决心剿灭孔贼,官军却已经吓破了胆,连援军来了也不敢开城门。”
陈洙安慰他道:“不管怎么样,敌人败了就好,你总可以安生一阵了。”
柳铭风却说:“我暂时是没事了,可前线还在打呢,听说孔贼据守登州城顽抗,官军一时攻不进去,两下里正在僵持。我看孔贼败亡是迟早的事,可那也未必是大明之幸。”
陈洙奇道:“怎么叛军败了反倒不好呢?”
柳铭风说:“以前你说孔贼会降了建奴,我那时还不以为然,这些日子里我冷眼旁观,倒越来越觉得你说的有道理。孔贼虽骄横,却把毛文龙那套保存实力的本事学了个十成十,每次吃败仗都是败而不溃。此刻他退守登州,我想他不会拼到最后一枪一弹,而是等差不多了就会逃往海上,估计在寒冬来临之前他就该撤了,否则等海面结了冰,就想跑也跑不了了。接下来,他若想夺回东江军的大本营,就屏他手下的新败之军,无异于痴人说梦。时日一长,孔贼就成了丧家之犬,等他没了粮草补给,恐怕就只剩下投降建奴一条路可走。”
陈洙又问:“那你看建奴会接受他的投降么?毕竟他手下的东江军可是专门跟建奴作对的。”
柳铭风说:“若换了别人,我还不敢肯定,但孔有德和皇太极却是一对欢喜冤家。当年毛文龙在时,东江军就从没在抗击建奴上出过死力,一直以来都是打不过就逃,逃掉了再回头抽冷子给一下。况且皇太极此人又是个有肚量的,笼络人心的本领炉火纯青,见孔有德前来投靠,哪有不应的?去年祖大寿在大凌河被围,弹尽粮绝,只好投降,皇太极赠他锦帽貂裘,可他一转眼就跑去锦州,又死守起来。别人若中了诈降计,非暴跳如雷不可,皇太极却一笑置之。此人城府之深,远胜其父,努尔哈赤不过一介武夫,一败便死,皇太极却学那《水浒》里的宋江,深得其中三味。此人不入关还好,一旦入关,恐怕朝中武将尽为其所用,明军转瞬之间就要溃退千里。”
陈洙心想,他这话倒是没错,从吴三桂降清,到清军横扫大江南北,也不过两三年的功夫,无奈之下只好劝柳铭风说:“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吧,你既然回来了,就好好休息几天。”
柳铭风却一笑道:“我不在这段时间,你这里可出了什么事?”
陈洙说:“也没什么大事,你为什么这么问?”
柳铭风说:“我刚回布政使司衙门交差,出来时有个把总拦住我,说前一阵子冒犯了夫人你,请我代为说情,还奉上了礼物呢。”
陈洙原以为她救傅山的事情暴露了,听他说与此无关,这才放下心来,于是把那日全城搜捕白莲教余党、那把总带人砸门、春桃出言相救的事情一一说来。
柳铭风听了叹息道:“都怪我不好,当时走得太匆忙,忘了跟知府打招呼,请他照顾你,又没有请家丁护院,把夫人一个人留在家里,叫夫人受了惊,都是为夫的不是。”
陈洙忙说:“不怪夫君,毕竟白莲教的事情谁也没想到,国事为重,夫君岂能为我多费心思、耽误行程?而且就算请了家丁护院,恐怕也是挡不住那些人的。”
柳铭风感激地说:“有贤妻如此,夫复何求?经此一事,我不放心再留你在济南,若哪天我又上前线去了,你一个人可怎么办?你还是回京城去吧。”
陈洙说:“我若走了,谁来照顾夫君?而且将来夫君也不一定会上前线,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再回京城去也来得及。”
柳铭风感她深情厚意,于是敬爱有加。两人小别胜新婚,一夜缠绵。
从此以后,两人一直防着前线有事,可一直等到柳铭风三年任满,朝廷也没有再次相召,其间孔有德果然投降了建奴,山东局势则基本平定,白莲教也没有再次起义。明军虽然胜了,却是惨胜,东江军已经完全废了。柳铭风说,朝廷之前定下的辽东、东江两军互为呼应、牵制建奴的策略彻底告吹,从此以后,明军恐怕再也无力反攻建奴,只能靠山海关一线严防死守了。
柳铭风本来助守莱州城有功,按律考评当得上等,但朝中无人再敢提登莱二州,结果只得了个中等,平调四川。四川路远,两人顾不得回京城一趟,就直接上路了。柳铭风不无苦涩地说,陈洙这下子可以见到她一心向往的秦良玉了。
陈洙在家日日翘首期待,看他此刻毫发无损地归来,不由得喜出望外:“你没受伤真是太好了。”
柳铭风笑着说:“我打仗不行,保命的本事还是有的。”
陈洙睁大眼睛说:“莫非你是那种冲锋时落在后面、撤退时跑在前面的人?”
柳铭风连忙说:“怎么会呢?我一介文官,冲锋陷阵的事情本来就轮不到我,只是挂了个山东布政使司的名头,少不得要去应个景儿。身为参议,出谋划策的事情我倒是当仁不让,可人家巡抚却不听我的,后来宫里派来了监军,就更没有我说话的余地了。我只好陪着他们困守莱州城,好容易叛军退了,他们才放我回来。”
陈洙又问:“叛军退了?你们可是大获全胜?”
柳铭风摇头苦笑:“哪里谈得上大获全胜?从头到尾就是一场大乱斗,自己人打自己人。一开始朝廷举棋不定,不知道是该剿还是该抚,前线的人也毫无斗志,叫孔贼连番得手。后来实在没有办法了,才下定决心剿灭孔贼,官军却已经吓破了胆,连援军来了也不敢开城门。”
陈洙安慰他道:“不管怎么样,敌人败了就好,你总可以安生一阵了。”
柳铭风却说:“我暂时是没事了,可前线还在打呢,听说孔贼据守登州城顽抗,官军一时攻不进去,两下里正在僵持。我看孔贼败亡是迟早的事,可那也未必是大明之幸。”
陈洙奇道:“怎么叛军败了反倒不好呢?”
柳铭风说:“以前你说孔贼会降了建奴,我那时还不以为然,这些日子里我冷眼旁观,倒越来越觉得你说的有道理。孔贼虽骄横,却把毛文龙那套保存实力的本事学了个十成十,每次吃败仗都是败而不溃。此刻他退守登州,我想他不会拼到最后一枪一弹,而是等差不多了就会逃往海上,估计在寒冬来临之前他就该撤了,否则等海面结了冰,就想跑也跑不了了。接下来,他若想夺回东江军的大本营,就屏他手下的新败之军,无异于痴人说梦。时日一长,孔贼就成了丧家之犬,等他没了粮草补给,恐怕就只剩下投降建奴一条路可走。”
陈洙又问:“那你看建奴会接受他的投降么?毕竟他手下的东江军可是专门跟建奴作对的。”
柳铭风说:“若换了别人,我还不敢肯定,但孔有德和皇太极却是一对欢喜冤家。当年毛文龙在时,东江军就从没在抗击建奴上出过死力,一直以来都是打不过就逃,逃掉了再回头抽冷子给一下。况且皇太极此人又是个有肚量的,笼络人心的本领炉火纯青,见孔有德前来投靠,哪有不应的?去年祖大寿在大凌河被围,弹尽粮绝,只好投降,皇太极赠他锦帽貂裘,可他一转眼就跑去锦州,又死守起来。别人若中了诈降计,非暴跳如雷不可,皇太极却一笑置之。此人城府之深,远胜其父,努尔哈赤不过一介武夫,一败便死,皇太极却学那《水浒》里的宋江,深得其中三味。此人不入关还好,一旦入关,恐怕朝中武将尽为其所用,明军转瞬之间就要溃退千里。”
陈洙心想,他这话倒是没错,从吴三桂降清,到清军横扫大江南北,也不过两三年的功夫,无奈之下只好劝柳铭风说:“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吧,你既然回来了,就好好休息几天。”
柳铭风却一笑道:“我不在这段时间,你这里可出了什么事?”
陈洙说:“也没什么大事,你为什么这么问?”
柳铭风说:“我刚回布政使司衙门交差,出来时有个把总拦住我,说前一阵子冒犯了夫人你,请我代为说情,还奉上了礼物呢。”
陈洙原以为她救傅山的事情暴露了,听他说与此无关,这才放下心来,于是把那日全城搜捕白莲教余党、那把总带人砸门、春桃出言相救的事情一一说来。
柳铭风听了叹息道:“都怪我不好,当时走得太匆忙,忘了跟知府打招呼,请他照顾你,又没有请家丁护院,把夫人一个人留在家里,叫夫人受了惊,都是为夫的不是。”
陈洙忙说:“不怪夫君,毕竟白莲教的事情谁也没想到,国事为重,夫君岂能为我多费心思、耽误行程?而且就算请了家丁护院,恐怕也是挡不住那些人的。”
柳铭风感激地说:“有贤妻如此,夫复何求?经此一事,我不放心再留你在济南,若哪天我又上前线去了,你一个人可怎么办?你还是回京城去吧。”
陈洙说:“我若走了,谁来照顾夫君?而且将来夫君也不一定会上前线,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再回京城去也来得及。”
柳铭风感她深情厚意,于是敬爱有加。两人小别胜新婚,一夜缠绵。
从此以后,两人一直防着前线有事,可一直等到柳铭风三年任满,朝廷也没有再次相召,其间孔有德果然投降了建奴,山东局势则基本平定,白莲教也没有再次起义。明军虽然胜了,却是惨胜,东江军已经完全废了。柳铭风说,朝廷之前定下的辽东、东江两军互为呼应、牵制建奴的策略彻底告吹,从此以后,明军恐怕再也无力反攻建奴,只能靠山海关一线严防死守了。
柳铭风本来助守莱州城有功,按律考评当得上等,但朝中无人再敢提登莱二州,结果只得了个中等,平调四川。四川路远,两人顾不得回京城一趟,就直接上路了。柳铭风不无苦涩地说,陈洙这下子可以见到她一心向往的秦良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