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缅人好战
“陛下……”李春烨不知道朱由检又想到哪儿去了。 “候质,新政在北五省试行了这么长时间,大臣们应该放心了吧?” “陛下是要将新政推广到中五省与南五省?”李春烨不太关心新政,他是国防院长,关心的只是军队,中五省与南五省的府兵,才是他关注的重点。 “既然新政运转流畅,又能给朝廷、百姓带来好处,自然要在全国推行,”朱由检已经下定决心了,江南富庶之地,现在缴纳的赋税还不如河北、陕西,无论如何说不过去,他也不怕江南富商反对,大不了强行镇压,现在西夷还未大规模东侵,大明有时间清理内政,“朕打算,开年之后,新政就要向南推行,府兵制初步解决。” “陛下,中五省府兵数量巨大,这些府兵怎么办?难道也要移民关外?” “中五省府兵数量虽然不少,但有江南、浙江、湖广这些富庶之地,士兵即使失去土地,暂时还不会挨饿,朕只是先行登记,以后再说,”朱由检的目光有些阴郁,“朕担心的倒是南五省的府兵,广东、福建、云南的府兵已经整编结束,剩余的府兵已经不多,必要时可以移民台湾,但广西、贵州两省,到现在都没有改土归流,更别说府兵了。” “陛下是要在南方采取行动了?” “行动肯定有,但朕现在还没考虑成熟,待新年过后再说吧。” 李春烨已经记住朱由检的每一句话,“陛下,南海舰队可能还有战争,国防院应该怎么支持他们?” “海上的战斗,陆军帮不上什么忙,你只要给南海舰队足够的粮食和弹药就行,另外,加快新式舰船的建造。” “是,陛下。” “朕忧心的倒是缅甸。”朱由检少见地皱起眉头。 “陛下终于要征伐缅甸了?” “南海舰队入南洋,只是时间问题,朕必须早做打算,为他们准备更多的基地。” “陛下,缅甸也是太祖定下的不征之国。” “不征之国?候质难道忘了,大明与缅甸,已经打了不止一次吧?现在还谈不征之国?”朱由检估计,明军征缅,朝廷反对的声音不会太强烈,他甚至打算,征缅之前,不在朝堂讨论,“候质能给朕说说缅甸的概况吗?” “那老臣就班门弄斧了,”李春烨早就知道朱由检有征缅的打算,所以他将缅甸的来龙去脉,弄得一清二楚,“大约五千年前,缅甸的伊洛瓦底江地区就有人居住,但缅族人不是缅甸的土著,这里最初的土著,是来自爪哇的矮黑人。” “矮黑人?”朱由检一愣,难道传说中的矮黑人真的存在?“矮黑人到底长得什么样的?” “陛下,这只是史料记载,都五千年,谁见过这些矮黑人,再说,缅甸现在早就没有矮黑人了。” “那现在的缅甸,是向我们一样的黄种人吗?”朱由检依稀记得,南亚人与汉人差不多,好像眼睛特别大,眉骨特别高。 “是和我们差不多,大约春秋晚期,楚国人庄桥进入云南,扩地千里,中原王朝和缅甸之间始有交往,并逐渐形成举世闻名的‘南方丝绸之路’。” “……”朱由检没有说话,示意李春烨继续说下去,因为李春烨说到汉人与缅甸的关系,他隐隐有一丝期待。 “大约两汉交接的时候,中原地区的哀牢人分为两支,沿着澜沧江南下,一支占据了真腊,也就是明初所谓的老挝宣慰司,另一支进入暹罗、缅甸,在缅甸境内的,现在成为孟人,居住在锡当河流域。” “孟人是从中原迁移过去的?那他们自己承认吗?”朱由检没想到缅甸与大明竟然还有这样的关系,这正是他要寻找的征伐依据,至于哀牢人,朱由检选择性遗忘了,他们根本不是汉人。 “陛下,这都快两千年了,他们自己恐怕都忘了自己从哪里来的,”李春烨苦笑着摇头,“不过,孟人一直与缅人不和,倒是比较亲近大明。” “亲近就好。”朱由检在心中盘算着,一旦征服缅甸,先将孟人归化过来,“候质,你继续说,看看还有多少有用的东西。” “后来,来自青藏高原的藏缅人南迁至缅甸,大约在汉末的时候,缅族人的一支------骠族人南下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建立骠国,以卑谬为都城。” “缅族人也是从大明的国土上迁移过去的?那他们应该也是大明的后裔。”朱由检才不管他们是不是汉人。 “陛下,缅族人对大明比较仇视,应该不会承认他们是大明的后裔。” 朱由检心说,只要有征伐的理由就行,管你是谁的后裔,“候质继续。” “大唐太和六年,骠国被同为藏缅人的南诏国所灭,骠人四处逃散,逐渐与叫栖一带的缅人融合,大唐时代的南诏国,陛下应该知道吧?” “就是那个夹在大唐与吐蕃之间的南诏国?” “正是这个南诏国。” “原来他们也是缅人,藏缅人,难怪他们比较亲近吐蕃。” “与骠国并立存在的,孟人在怒江下游的毛淡棉建立直通国,并且兴建了白古城,骠国灭亡之后,直通国统治了整个下缅甸。” “这个直通国,可是郑和下西洋是的白古王国?”朱由检多次在大明的典籍中见到白古王国,遇上随口问了句。 “陛下,这还不是那个白古王国,但应该是他的前身。” “……” “大约在北宋初年,定居叫栖一带的缅人建立了蒲甘王朝,定都蒲甘,大宋庆历四年,蒲甘统一缅甸全境,创建了缅甸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蒲甘王朝。” “缅甸在1044年才建立的统一王朝?”朱由检在心中默算,比汉人可是晚了三千年。 “蒙元至元二十四年,忽必烈率蒙元骑兵入侵蒲甘王朝,使蒲甘王朝失去独立性,蒙元元贞四年,蒲甘王朝正式灭亡,蒙元在此设立‘缅中行省’,后来并入云南行省。” “什么,蒙元曾经完整地统治了缅甸?那大明征缅,还要什么理由?大明继承了蒙元的统治,凡是蒙元统治过的地方,理当是大明的土地。”朱由检狂喜,有这一条就够了,何必费心找出无数条不充足的理由? “陛下,蒙元在缅甸的统治,时间并不长,所以缅甸并没有完全归化,几乎就在蒙元灭掉蒲甘王朝的同时,孟人在南方建立白古王朝,定都白古,掸人在北方建立阿瓦王朝,首都阿瓦,此外,缅甸的土地上,还有东吁、孟养、孟密、阿拉干等许多小国,南方的白古王朝,就是大明典籍中的那个白古。” “奥……” “蒙元的统治结束之后这些国家之间发生了激烈的战争,其中最大的白古王朝与阿瓦王朝,爆发了长时间的战争,大明典籍上称为‘四十年战争’,战争削弱了这两个国家的实力。” “……” “这两个国家之间长时间的战争,让国内的人口大量流亡东吁,东吁王朝逐渐强大起来,大明嘉靖十八年,东吁王朝灭掉了白古王朝,并与大明嘉靖二十五年迁都白古,大明嘉靖三十四年,东吁王朝灭掉了阿瓦王朝,实现了缅甸历史上第二次统一。” “鹤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东吁王朝是哪一族人所建?” “陛下,是缅族人,他们占缅甸人口的大多数,缅人比较好战,自从东吁王朝建立之后,一直南攻北伐,除了实现缅甸的统一外,还多次进犯暹罗的大城王朝。” “大城王朝?这是哪儿冒出来的国家?” “陛下,大城王朝在缅甸的东面,南临大海,北面是大明的云南,在大明的典籍中,称为暹罗。” “暹罗?”朱由检还是不熟悉这个名字,但根据它的地理位置,朱由检估计是泰国。 “现在这个国家的名字,就是大城王国,陛下,说起来很有趣,建立大城王国的乌通王,还是汉人的后裔。” “汉人的后裔?那大城王朝与大明还算友好吗?” “陛下,大城王朝也属于太祖定下的十五个不征之国,大明立国之后,常常朝贡,现在倒是没有讯息了。” “嗯,朕知道了,你继续说。” “大明嘉靖四十二年,东吁王朝的国王莽应龙派了四十万大军大举入侵大城王朝,并且攻占了他们的都城大城,但东吁的军队离开后,大城王朝复国成功,大明嘉靖四十七年,东吁王朝再次大规模入侵大城王朝。” “候质,这些历史,年代并不久远,但不太可信,东吁王朝有多少人口,能组织四十万大军吗?”朱由检觉得,有时候历史也会骗人。 “陛下,这东吁王朝,就像是游牧民族,一旦打起仗来,成年男子几乎全民皆兵。” “这样穷兵黩武,比朕还喜欢打仗,这个国家,还有发展的能力吗?”朱由检自嘲地笑笑。 “陛下说得不错,无休止的战争,耗尽了东吁王朝的国力,大明万历二十七年,阿卡族人占领了东吁王朝的都城白古,东吁王朝被迫迁都阿瓦。” “这个东吁王朝,还是不灭?” “没有,陛下,东吁王朝还死灰复燃了,大明万历四十一年,东吁王阿拉毕隆重新收复了失地,并且赶走了登陆的葡萄牙人,重新统一了缅甸,东吁王朝一直坚持到了现在,但他们与大城王朝依然战争不断,看来双方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到现在?没有了?候质怎么没说到大明与缅甸的战争?”朱由检不明白,李春烨为什么忽略缅甸最重要的一段历史,难道他是担心自己也像缅人一样,穷兵黩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