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言情小说 - 皇后清穿在线阅读 - 第四章 华善之病

第四章 华善之病

    舒和醒来后,老父在谈过话之后再次静卧修养,显然是身体差到不能动的情况,而另一个更大的危机的是,舒和的祖父华善病了,而这一次,太医下诊,是老病,应该准备后事。但太医也知道太子大婚在即,华善死不得,已经打算开始参汤吊命了。

    华善并不高寿,只有65岁,但是早年征战,哪个武将没有点旧伤。但这并不是他身子彻底垮下去的原因。

    cao劳过度是一方面的原因。从他看到一届届秀女都成了皇子妃的时候,就看到了舒和成为太子妃的可能。他们家从汉军旗重归满洲旗,再到谋划舒和成为太子妃,这背后绝对是华善和皇帝心照不宣的结果。

    心情不顺则才是更重要的原因。聪慧的孙女本身的不愿意,他一方面要哄骗孙女,另一方面又不希望自己的孙女对家族产生怨望。后来,长子从福建归来,险些死在路上,到了家里之后,也看出天不假寿之状,竟是没有多少时日了。而最后族人与家仆的背叛与疯狂,导致已经册封的孙女被推落水。

    这一切让华善深深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一个人一旦开始怀疑,就多思虑,他开始细细看这门婚事,结果,他看到了一旦当今圣上活过60,太子必死无疑。这个判断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太医的诊治结果是:华善竟然“老病”。

    他与他儿子不同,他儿子是常时间呆在福建,湿气过重,水土不服,病气累积,虽严重,但是在京中可以慢慢养回来。他这个,虽是急病。却也真的是“老病”:用一个老人最大的心力消耗自己的精力,最后日夜不寐,为把自己家族带入一条长长的死路而心焦,终于走到山穷水尽。

    然而很快就进入深秋,朝局却越发艰难起来,先是葛尔丹逼近归化,各部备战。这时候,太子大婚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接着通州至天津的运河决了八处,密云等地又歉收。各项救灾措施一项接着一项。然后整顿漕运、兵将。

    等到快过年时,皇帝从孝陵回来。算是完成了第二年大军西征计划的准备措施。而我们的长孙皇后,则是老老实实地在家里养身体。

    是的,秋润冬补。少女的身体素质本来就好,虽然在夏天落了一回水。但是一个秋冬就补回来了,本来在秋天就要嫁去东宫,结果钦天监竟然又算了一次,说了一通水冲、损耗、祸福什么的,大婚又推后一年。

    但这件事情也让长孙看出皇帝对太子的看重。自然也让华善看出自己还死不得,本来已经参汤吊命的“老病”患者,竟也随着自己儿子、孙女补养身体一点点好起来。太子一日不大婚,自己就死不得,不然太子妃嫁进东宫,就别想有好结果了。

    因为说白了,只要太子妃一日没有嫡子,太子的地位就一日不稳。因为太子的继承地位源自两点,一点是皇上的宠爱,另一点就是他是唯一的嫡子,而且还是元后嫡子。

    但只要太子没有嫡子,他的嫡子继承权就不能得到保证。因为我传给你,你却传给庶子,那么我为什么不直接传一个更有能力的庶子?这样维系太子地位的就只有皇上的宠爱,而年初穆沙阿拜褥事件,只是向众人说明了,皇上对太子的宠爱是由底线的。这个底线和历代皇帝没有区别,那就是皇权不可动摇。

    而华善一家三代养病期间,自己与儿子搬到同一个院子住,还住了三名太医和五名家医,孙女隔一天来看望一次。虽已敕封太子妃,但是礼部内务府吵做一团,到现在也没有商量出流程,所以还没有行正式册封礼的舒和还是可以用未嫁女的礼仪在娘家走动的。只是来之前必先清场。

    而华善就在这一天天的相处中,发现他家孙女真是万中无一,怨不得皇帝也不肯放手,甚至令太子等到20多,举凡朝政、世家、人情之事,从来都是一语中的,关键是心思正,从来都不走偏门,华善发现只要按照这么做,那些花歪心思的,一分便宜也讨不到而且还得乖乖跟着他们走。而且有些事情只要需要变通,必先条理清楚申诉律条不合时宜,请求允许再行事。滴水不漏到他这种“积年老吏”都挑不出毛病。这也正是华善的“老病”慢慢停止的原因。

    他的孙女用实际接触一点点告诉他,太子未必没有一战之力,而且这样的孙女,必不能使自己家族最后走向一条死路。或许还是最初的愿望,一条荣光大道就在眼前。佟半朝家也不过出了一个皇上之母罢了,而他家可能出一个皇上之妻,太子之母,皇上之母的。什么时候积蓄力量,什么时候勇于用事,相必自己孙女和儿子都知道。

    华善放心了,于是也就真的开始好好养了。他本就是一个武将,血海里走个几来回,心宽着哪。当时千头万绪陷入死结,自己儿子病的七死八活的,也没有开导。现在心结已去,竟不像其他老人,笑着“睡过去”了。他没事人一样好了,竟让皇上都啧啧称奇,把专门拨给石家侍候的太医还叫过来问了好几次。太医也只能说心力所为,无奈皇上不信。只好归功于太子妃比照医单开的药膳方子。

    而新年过后的这日,皇上召见华善,一是为此前石家把每日用的药膳方子,适合什么季节,用于什么病症,集成四本书册上交,并请刊印。另一桩,却是为了石家年前的奴仆大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