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在线阅读 - 大禹治水传说

大禹治水传说

    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历来传颂不绝。尧的时代洪水已泛滥成灾,为患下民。《孟子·滕文公上》所载孟子对洪水时期的叙述,最为生动逼真,他说:“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由于洪水为害,人们生存极其艰难,故尔满目荒芜,荆榛遍野,野兽出没,人烟稀少。尧用鲧治水,9年无功。《尚书·洪范》说:“昔鲧堙洪水。”《山海经·海内经》中有个神话,说鲧偷窃了天帝的宝物“息壤”,这是一块长生不止、能堆山成堤的宝土,鲧用它去堙塞洪水,但不见成效。从此中可以推测,鲧治水患的方法很成问题,主要是用壅塞的办法,水无处可去,东堵西决,此堵彼溢,仍然为患,所以治水9年,“绩用弗成”。

    禹受命治水,并有益和后稷作助手。他“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故“劳身焦思”,发愤治好水患。禹这个人聪慧机敏,勤恳踏实,言行一致,又能身为表率。他走遍天下,“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撵(撵是一种登山用具,置于盾下,上山前齿短,后齿长;下山前齿长,后齿短)”,踏勘水情地势,规划治水大计。

    禹治洪水采用的方法,大约是接受其父失败的教训,以疏导为主。如孟子所说,“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不是用人力去与大自然对抗,而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给洪水找出路,所以他是“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洪水导入长江,排入大海,终于有所归依。黄河为害最甚,所以大禹治水时,在黄河上下得功夫最多。他上溯黄河源头,从积石山疏导到龙门,然后南到华阴,东折至砥柱(修三门峡水库时已炸掉),又至孟津等处。“禹以为河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厮(义为分)二渠以引其河”。

    由于黄河上游地势高,到中下游平原地区,水势太急,容易成灾,故分其水势,开引渠道,最后输入渤海。另外《墨子·兼爱中》有禹“凿为龙门”的传说。《吕氏春秋·爱类篇》有较详细的记述:“昔上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禹于是疏河决江。”是说在大禹治水以前,黄河没有龙门以下的河道,水蓄不泄,一片汪洋泽国;大禹凿龙门、发吕梁,将水引至下游,导入大海,才解除了水患。东汉高诱说:“龙门,河之厄,在左冯翊夏阳之北。”即今山西河津县与陕西韩城县之间黄河峡谷上的禹门口。《水经注》卷四记:“昔者,大禹导河积石,疏决梁山,谓斯处也。即经所谓龙门矣。《魏土地记》曰:“梁山北有龙门山,大禹所凿,通孟津河口,广八十步。岩际镌迹,遗功尚存。”这就是悦,禹凿龙门的传说,曾被人们认为是历史上的真实事迹,还有人去龙门观察过凿山的痕迹。

    大禹治水,最感人的是关于他本身的传说。他在治水中表现的艰苦卓绝的作风,忘我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在中国人民心目中历久弥新。间在外治水,无暇顾及家庭,顾及儿女私情。《庄子·天下篇》载:“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尚书》所述的,是禹娶涂山氏之女为妻,新婚仅三四天,便出发治水,儿子夏启呱呱堕地,他没有见过一面。孟子说,“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史记》中所载,是“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无论8年还是13年,总之是很长时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cao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如此。”禹是治理洪水的最高领导人,但他为天下万民兴利除害,躬亲劳苦,手执工具,与下民一起栉风沐雨,同洪水搏斗,竞至于形容憔悴,大腿上没剩下多少rou,小腿上的汗毛都磨光了。禹的形象,就是这样一位茹苦救世的圣人。

    禹在治水的过程中,同时注意人民生计,指导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治水患时就考虑到兴修水利,修筑沟渠,使其兼具排水和灌溉的功能。《尚书》中有“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即不但疏通大江大河,还开通了田间沟渠。《史记·五帝本纪》还说;“(禹)令稷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一方面救济灾民,一方面组织农业生产,提倡种植水稻。所以在先秦时期人们的心目中,禹和后稷同为农耕的始祖,后稷尚且是继承禹的事业。《诗经·闭宫》说:“(后稷)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论语·宪问》中说:“禹稷躬稼而有天下。”显然,大禹教民耕种与治理洪水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尚书》中有一篇《禹贡》,记述了大禹划分九州的传说。九州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各州的山川方位和走向、土壤性质、物产分布,贡赋的等级和物品等情况,以及进贡经行的路线,也都有记载。这是禹在治水过程中,建树的又一件伟大业绩。九州是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划,无论其可信程度如何,人们总是习惯把中国称为九州。因为是大禹划分九州,故古代人又常把中国称为禹域。

    由于大禹勋劳卓著,“于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数声乐,为山川神主”,受到普天下人民的爱戴和拥护,帝舜就将他确定为继任人选,禅位于他。据说禹也像舜一样,曾让天下于舜子商均,但“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禹的都城,传说非一。晋代皇甫谧说,禹“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平阳是尧时旧都,即今山西临汾市,晋阳为今太原市,安邑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后人多信禹都安邑之说。但据考古工作者对当地禹王城旧址的调查和试掘,则系战国时代遗迹。

    禹为天子,其传说以节俭为特色。孔子说:“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由他的饮食菲薄,衣服粗恶,宫殿卑陋,自奉甚为俭约,但对朝政大事、国计民生丝毫不加吝惜,祭祀办得隆重,礼服十分美观,更注意水利,特别尽力修整田间沟渠,以利农业。可见节俭是为了治国安民。

    又传说禹曾征伐三苗,亲临战阵,勇武神威,战功卓著。《墨子·兼爱下》载有《禹誓》,即禹征三苗时的誓师之词。同书《非攻下》说禹在征三苗时,射中三苗的将领,“苗师大乱,后乃遂几(几义为衰微)”。这样的传说,使禹的形象更富有立体感,而不仅是勤劳为民的一个侧面。

    禹的时代,天子的权威似比尧舜时更大。传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声势可谓浩大。禹不但大会诸侯,而且还有对诸侯的生杀之权。《韩非子·饰邪篇》说:“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这个传说又刻画出禹严厉暴烈的一面。

    禹在年老时,选择皋陶为继承人,但皋陶先死,禹后来东巡死于会稽,授政于益。益让天下于禹子启,而诸侯都去朝见启,启遂登上天子之位。但另有一个传说,是禹传位于启,“益干启位,启杀之”;益要与启争夺最高权力,结果失败被杀。无沦如何,从禹启传承开始,中国历史进入了“家天下”的时代。

    禹与尧舜同是历来备受颂扬的圣王,但又有独特之处。人们对禹,除崇敬仰慕之外,又有亲切之感、感激之情。他治理洪水的功绩,后人追怀缅想,由衷赞叹感激:“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龟乎:”如果没有大禹治水,这块地方恐怕只有鱼,不会有人了。他辛劳为民的作风,尤其让劳动人民觉得亲切贴近,故先秦时代墨家即效法大禹,艰苦救世,“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禹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具有感召力量。

    禹的传说,本世纪初的疑古学派曾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加以研究,认为禹的传说出现最早,不过与夏王朝并无关系,而是由古人观念中开天辟地的神人逐渐衍化过来,形成传说故事的。顾颉刚说:“我以为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当时铸鼎象物,奇怪的形状一定很多,禹是鼎上动物的最有力者;或者有敷土的样子,就算他是开天辟地的人。流传到后来,就成了真的人王了。”他又引《说文》“禹,虫也”的说法,故“禹是一条虫”遂成为疑古学派招致攻击的口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