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秦逐渐崛起
第135章秦逐渐崛起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力量逐渐崛起,但绝对不是一下子就压倒了六国的,战国时代的最强者开始是魏后来是齐,秦国变成秦朝经历了数百年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秦军的败仗数不胜数,何谈天下无敌? 魏国强大时几乎把秦逼到灭亡的边缘,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齐国威风时秦国不敢与之争锋,齐国曾经联合韩魏攻秦,秦退保函谷关,被迫割地求和;赵奢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从此威震诸侯;邯郸保卫战,秦军大败,赵国转危为安;楚怀王击秦,兵锋直指蓝田,秦发举国兵拒之,才勉强打退敌人;战国末年秦国攻赵,良将李牧连克秦军,两次大破强敌(肥之战、番吾之战)…… 这难道就是所谓战无不胜吗? 明显不是!所谓秦军天下无敌不过是个神话罢了。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谁也不是不可战胜的,秦国笑到了最后,不能代表他真的没有对手,罗马胜利了,汉尼拔难道是孬种吗?也许命运之神稍稍眷顾一下那位悲剧英雄,腓匿基就能把罗马踩在脚下了。 秦的统一得益于四大因素—— 一、勇于改革,“以法治国”; 二、外交得当,远交近攻; 三、地缘有利,可攻可守; 四、六国内耗,各个击破。 我们简单的回顾一下秦的统一之路就能发现,命运是多么的眷顾伯益的子孙(传说秦人是东夷伯益之后)。 秦出函谷关争天下最大的敌人是晋,晋毁于内部分裂后,魏国一时坐大,但是魏国居于中原四战之地,衰弱是迟早的事情,(古往今来,以中原为基地奠定天下霸业的只有曹cao一人。)另一大国齐不满魏国独大,在马陵、桂陵之战中两次打败魏国,从此魏渐渐沦为二流角色,退出了统一天下的竞争。 齐打败了魏,一时风光无限,楚国赵国担心齐国力量过分膨胀,联合打败了齐,遏止了齐扩张的势头,齐国背靠大海,没有战略回旋空间,西部边境无天险可据,战国时代的丛林法则就是枪打出头鸟,齐国败魏、侵燕、灭宋、击秦,天下震恐,于是六国和纵击齐,齐几乎亡国从此一蹶不振。 楚是南方大国,秦统一过程中的最大障碍,楚国和秦国曾经有一场殊死较量,两国都倾全国之力于一击,楚军打到陕西蓝田,逼近秦都咸阳,秦人几乎不支,但是三晋乘楚全力攻秦,偷袭楚后方,楚国大败,从此走向亡国。 秦国统一战争中最大的手笔是长平之战,此战中赵国四十五万大军灰飞烟灭,以后的日子就是苟延残喘而已了。 至于韩国、燕国都是小国,在波澜壮阔的战国历史舞台上,充其量就是两个大龙套罢了。 四大强国中秦真正用自己力量打垮的只有赵国而已! 我们谈秦的胜利,经常忽略一个重要的因素——地缘。八百里秦川可谓秦统一天下的胜利之本。 因河为池,践华为城,表里山河,四塞险固,拥有两个“天府之国”(渭河平原和CD平原)进可窥视天下,退可固守一方。试问当时还有哪个诸侯拥有这样有利的地缘优势。 前面说过,战国的丛林法则是枪打出头鸟,所以最强大的国家往往遭到其他六国的联合打击,魏、齐都这样败落下去了,而秦国强大的时候也面临天下和纵攻秦的危机,如果把秦移到河南的大平原上,我敢说,他的命运不比魏齐乐观。好在秦有雍州之固,崤函之险,诸侯联军打来,我就死死守住函谷关,等你们疲敝之后我再追亡逐北。 这样的战争对秦来说是外线战争,对自己的破坏小,对敌人的打击强烈而且持续,最后山东六国在这样的战争中力量一点点被消耗,加上内讧不断,一直持续到秦快完成统一的时候,赵和燕还在互相掐架。这样秦的统一终于不可避免了。 秦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当时很多有眼光的人都认识到“定于一”的道理,秦完成了统一,丰功伟绩不容抹灭,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据此认定,秦军就天下无敌。 秦统一后,北击匈奴,南平百越,武力达到鼎盛,但是陈涉一呼,巨鹿一战,灰飞烟灭,这就是天下外敌的军队吗?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令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南下攻击百越,以西瓯军为主力的百越军这时在其首领桀骏的率领下大致在公元前218年左右的时期对秦军发起了反击,秦军大败,根据《淮南子》记载,秦兵“伏尸流血数十万”,而秦军总指挥官屠睢也在现在的广西桂林一带被一支百越军夜袭部队击毙,迫使秦军“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惶恐不可终日,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面对人口总和不及自己军队数,尚处在原始社会的敌人,秦军的表现果然够不可战胜。 我这里不是贬低秦军,那个时代下,无论谁劳师远征荒蛮之地都难免遇到这样的尴尬,亚历山大也曾经陷入印度的丛林不能自拔,所以天天叫嚣秦朝天下无敌,应该继续扩张,统一世界的人可以清醒一下了! 最后说说项羽,项羽的成名之做“巨鹿”大战,也是秦粉们崇拜的秦军的灭亡之战,昔日让别人丧胆的百战秦兵,今天自己体验到了恐惧,项羽率五万义军渡河救赵,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项羽破釜沉舟,烧掉营垒,只携带三天的干粮,以表与秦军决战之心。仅仅三天,九战九胜,大败秦军三十余万,斩苏角,擒王离,逼涉间自尽。一战一举扭转天下局势。 不可战胜的秦军,最强的秦军为什么就这样在自己的颠峰被彻底打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