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抗战烽烟在线阅读 - 第108章 意见相左 心生裂隙

第108章 意见相左 心生裂隙

    第108章意见相左心生裂隙

    上午。郊外公路。路边槐树下。特别纵队的几位队长和方家卫队的孟营长、几位连长围在方济仁身旁席地而坐。

    周奇伟不解地问道:“司令,部队为什么要进驻通玉河东西两岸?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呀?还是有什么新任务吗?”

    方济仁:“是的,可以这么说。参谋长、同志们,我是这么考虑的,我们特别纵队现在已经有三百多人了,以后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根据地,总不能三天几头的到处东奔西跑没个准地儿。以前我们只有七八十人,好藏好躲,抬腿就走,但是现在不行了。如果有了自己的根据地,我们就有了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环境,便于部队休整和治疗伤病员,也好为以后更艰难的任务和更残酷的战斗做些准备。”

    周奇伟:“好啊,司令,这么做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通玉河地区我们不熟悉呀,那里的民众、物质条件、地形怎么样呢?”

    方济仁:“通玉河地区的情况我很熟悉,有比较好的群众基础,物质条件也还可以,那里地形也有利于部队休整,又临近玉峰山区,进可攻退可守,战略纵深广阔。参谋长不必多虑。”

    方路生:“那边的情况我也很熟啊,司令,我可以帮你。”

    周奇伟点点头:“嗯,这样就好。司令,现在你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吗?”

    方济仁打开地图边指边说:“有,你们看啊,补充团现在驻扎在水河村,控制着小玉桥东西两岸,我们就不去考虑了。我是这么打算的,把我们的部队分成两个部分,河东部队分别驻扎在通玉河东岸的龙山村、鱼林村和林河乡,在河东控制玉河桥、林河桥。河西部队分别驻扎在通河庄、安河乡、山果村,在河西控制玉河桥、林河桥,把这一带当作我们特别纵队的大本营、根据地是非常有利的,安河乡、林河乡有我家的宅院,可以用作河东、河西部队的指挥部。杨政委、姚队长、孟营长你们有什么意见和想法吗?都说说吧。”

    方路生赞同地说:“嗯,这样好,司令,我看能行。”

    周奇伟:“司令,我同意这么部署。一支部队如果没有自己的大本营,那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很难立足生存呀。”

    杨树山:“我反对!我坚决反对这么做。你这个所谓的特别纵队现在完全是一支脱离我党、我军直接领导和指挥的孤军独旅,这从组织原则和建制编成两方面说都是错误的。我的意见是,马上回到水河村补充团归建。”

    方济仁:“行啊。杨树山同志,现在、马上你就可以走。”

    杨树山:“没问题。我可以马上走。但是,我要带着补充团的战士、民兵和伤病员们一起回水河村。”

    方济仁:“可以。但是,在走之前,你应该先去问一问战士们和民兵愿意不愿意跟你回水河村?伤病员们你一个都不能带走,因为他们身上的伤病还没有痊愈,还需要治疗、恢复。更重要的是,现在还有一百多伤病员,分别隐蔽在冀边地区十几个村子的堡垒户家里养伤,你找的着吗?你怎么去召集他们?怎么集中起来一起行动?失去战斗力的伤病员们在路上遭遇搜剿的日伪军怎么办?这么多的伤病员都回到水河村,治伤治病的药够用吗?这些事情你都仔细想过吗?你这不是脑袋发昏、信口胡说吗?嘁?还跟我说什么组织原则、建制编成?现在最要紧的是保命、生存,这有错吗?哼!我明确地告诉你,没有我的同意和指令,别说你要带他们走了,一个人你都不会见到。好了,我也不再跟你废话了。你走吧。”

    方济仁的一番话说得既平缓,却也犀利。众人纷纷同意。

    杨树山此时感到自己在特别纵队里很孤立。方济仁的话让他心里很不舒服,但是又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自找台阶地说:

    “王司令说得有道理,既然大家都不同意我的意见,我收回,我也不走了。”

    方济仁看着杨树山,神态真诚语气严肃地说:

    “杨树山同志,杨政委,我真心的希望以后你可以和我保持一致,紧密团结,和我一起带领、指挥特别纵队度过目前的难关险境。”

    “好好好。我会的。”杨树山嘴上敷衍着,心里却冒出来一个冲动、危险的计划。为了摆脱尴尬、孤立,杨树山转移话题不解地问道:“王司令,你这么部署部队有什么战略意图和军事设想啊?这事儿是不是要先请示一下于团长啊?”

    方济仁:“当然有。但是现在请示于团长已经来不及了。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请大家想一想,大扫荡以后,鬼子增派了一个整编野战大队来到冀西地区,又持续不断的派出小股部队还在不停地袭扰围剿补充团,这是为什么?旅部命令补充团驻扎坚守水河村而没有全部撤进山里,这又是为什么?我估计小鬼子和旅部都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战略意图,应该是在为了即将开始新的军事行动提前作准备。”

    方路生:“这个我太知道了,冀西地区各村的麦子都已经收割晾晒入库了,小鬼子准备出动下乡抢粮了。”

    杨树山:“这还不简单,鬼子要下乡抢粮,我军要保护麦收。”

    方济仁:“杨政委、方队长,你们说的没错,但是只说对了一半,鬼子的意图绝对不是下乡抢粮这么简单,肯定还有什么更大的阴谋,下乡抢粮绝对不是现在这种架势。”

    众人同意方济仁的分析判断和军事部署。

    方济仁:“好,大家没意见这事儿就先这么定了。再过一些时候,我们还要重建飞云寨。”

    方路生疑惑不解地问:“司令,飞云寨已经被鬼子全都给灭了,还费劲再弄它干什么?”

    周奇伟不解地说:“重建飞云寨?司令,这是为什么?”

    方济仁坚决地说:“重建飞云寨当然有用,我要在那里建一个野战医院,以后还会有更大的用处。”

    众人疑惑不解,相互对视无语。

    方济仁站起身果断地说:“命令部队马上出发。”

    上午。林安县县城。街道上人来人往。

    在林安县县城最繁华的平安大街一个十字路口的西北角处,有一座明清建筑风格的木结构二层小楼,大门的门楣上悬挂着一块深褐色的横匾,上面写着“安平书店”四个乌金隶书大字。

    书店里的书架上摆放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作品,书法作品、字帖,墙上悬挂着国画、年画、油画,柜台上摆放着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书店老板是一个四十多岁温和文雅的中年男人,还有两个二十岁出头的一男一女店员,正在招呼着四五个顾客。一个头带白色礼帽,身穿淡兰色丝绸长袍,脚穿礼服呢布鞋,身材修长挺拔,显得温文儒雅的中年男人推门走进安平书店,漫步浏览着书架上的书籍。当他看到日本古典文学作品长篇小说《源氏物语》时,立刻停下脚步,拿起第一部翻看起来。

    老板见状,脚步轻快平稳地走过来礼貌地介绍说:

    “先生,‘源氏物语’这套书是非常优秀的日本古典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学价值,相当于咱们中国的四大名著,是很值得阅读和收藏的。先生,请买一套吧,本店只剩下两套了。”

    中年男人:“哦?是吗?这套书真的有你说得这么好吗?”

    老板肯定地说:“先生,不是我说的好,这套书真的写得非常好,我都看过几遍了,还想再看呢。”

    中年男人:“是吗?老板,你不会是‘王婆卖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