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在线阅读 - 第494章 红楼113 坏 一

第494章 红楼113 坏 一

    ““第一百十三回,来忏宿冤凤姐托村妪,释旧憾情婢感痴郎”,这个回目的感觉也还不错,且看内容如何,

    ““话说赵姨娘在寺内得了暴病,见人少了,更加混说起来,唬的众人发怔。”这里更加混说,显然将“具体内容”省略了,而赵姨娘知道的可不少!至少在前八十回她就已经知道贾家的东西会给王家搬个精光!

    因此,凤姐儿只是赵姨娘“名义”上的死敌,赵姨娘的死敌其实应该是整个王家才对!

    ““就有两个女人搀着赵姨娘双膝跪在地下,说一回,哭一回。有时爬在地下叫饶说:“打杀我了!红胡子的老爷,我再不敢了!”有一时双手合着,也是叫疼,眼睛突出,嘴里鲜血直流,头发披散。人人害怕,不敢近前。那时又将天晚,赵姨娘的声音只管阴哑起来,居然鬼嚎的一般,无人敢在他跟前,只得叫了几个有胆量的男人进来坐着。赵姨娘一时死去,隔了些时又回过来,整整的闹了一夜。到了第二天,也不言语,只装鬼脸,自己拿手撕开衣服,露出胸膛,好象有人剥他的样子。可怜赵姨娘虽说不出来,其痛苦之状实在难堪。”以上赵姨娘的惨状无一句重复,而且应该说是描述得淋漓尽致,极可能就是原文,也就是说,“作者”将原文中赵姨娘的死因进行了几乎全部的“删改”,而留下了最后赵姨娘死之惨状的原文!

    而曹雪芹前八十回对所有人的死因都是写得极尽详述之能!包括金钏儿、晴雯、尤二姐、尤三姐,其死因是极其明白的!

    连最隐晦的秦可卿,也通过贾珍在丧事上的“特殊表现”以及焦大的“扒灰的扒灰”尽露无遗!

    而这里,赵姨娘平白无故就疯了,就乱说了,然后就死了,显然对其原文进行了重大的删改!

    而赵姨娘的死因显然是和之前说过的“后邢氏集团”与“后王氏集团”的争斗有极密切干系!

    “前邢氏集团”与“前王氏集团”由于贾赦的存在以及贾政对赵姨娘还是有所偏爱,而双方能打成平手,甚至在气势上,邢夫人还数次能占得上风!

    但在贾府被抄后,邢夫人不能“审时度势”,不知是王夫人利用其除掉鸳鸯甚至凤姐儿,还以为自己又翻过身来,岂不知她越这样认为,她败得甚至死得也就越早越惨!

    ““正在危急,大夫来了。也不敢诊脉,只嘱咐:“办后事罢。”说了起身就走。”这个其实也有些蹊跷和仓促,即作为大夫是不该如此“草率和无礼”的,

    ““那送大夫的家人再三央告,说:“请老爷看看脉,小的好回禀家主。”那大夫用手一摸,已无脉息。贾环听了,这才大哭起来。众人只顾贾环,谁管赵姨娘蓬头赤脚死在炕上。”这一句却颇有“实录”的样子!

    ““只有周姨娘心里想到:“做偏房的下场头,不过如此!况他还有儿子,我将来死的时候还不知怎样呢。”于是反倒悲切。”这里再请注意周姨娘的话!即“做偏房的下场头”!为什么要注意这句话,因为这里暗含了赵姨娘的一丝死因!

    即赵姨娘真正的死因是因为做偏房才死的!那为什么做偏房会成为死因呢?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被夫君贾政所害,另一种当然就是被正妻王夫人所害!而显然当然,后一种可能占据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可能性!(XX注:亲子鉴定哪?)

    ““且说那人赶回家去禀知贾政,即派人去照例料理,陪着环儿住了三天,一同回来。”赵姨娘之死对于贾环的人生会是一个彻底的分水岭,即其一贾环失去了几乎唯一能和愿管一管他的人,其二最重要的是贾环从此恐怕将整个王家视为一生的死敌!也为之后他能将巧姐儿卖到烟花巷埋下重重的伏笔!

    即虽然贾环之前曾说过要报复巧姐儿的话,但如果没有赵姨娘这件事的强烈触发,贾环恐怕仍然不会去“毅然”下手,但现在不是毅然下手的问题了,贾环恐怕会想方设法去报复王家的几乎任何一人!

    而以贾环这种只能坏事的智商,还必须要有另一人“帮忙”才能达成绝配,这人非贾蓉莫属!

    贾环是“坏”,而且几乎“坏”到极点,而贾蓉的坏,不是坏到极点,而是坏到化境!即贾环的坏还属于人间之坏,而贾蓉的坏几乎鬼神莫可测!

    贾环的坏能让几乎所有人都看见和知道他坏在哪,有多坏,甚至咬牙切齿,而贾蓉的坏让人几乎根本想不到是他坏甚至根本想不到他坏,贾蓉给人的感觉还是那个甚至满面春风的“俏哥儿”,但他确实是导致一些事“坏”的甚至是罪魁祸首!

    象贾琏的娶尤二姐的事,就是他出的主意,如果当初不是他出主意,贾琏甚至恐怕只是垂涎垂涎尤二姐的美色,因为知道是贾珍贾蓉一伙的,也只是想想而已,恐怕连娶尤二姐的这个心思都没有,而贾蓉竟然就直接给他出了这个主意!而贾蓉出这个主意时是何其自然何其的心安理得!

    而就因为此事,不但毁了贾琏和凤姐儿的家庭,也甚至直接导致了贾琏日后休凤姐儿直接致凤姐儿于死地!

    而有人想过贾蓉竟然在这件似乎九杆子都打不到的事上起了极其关键极坏的作用吗?几乎没一人想过!

    ““那人去了,这里一人传十,十人传百,都知道赵姨娘使了毒心害人,被阴司里拷打死了。”象这种写法,无疑是在为赵姨娘“开脱”,因为根本不会存在什么阴司里拷打的事,如果存在这样的事,那红楼梦的结局就简单了,让阴司的人将该拷打的“拷打”一遍即可!(外人注:嘿嘿(XX注:说到坏,为什么总听人说什么什么不坏不爱的事?(外人注:那是两回事!不要和这里的事扯到一起!否则你几乎打击了所有人!(XX惊注:所有人都这样的吗?(外人注:要不怎么叫爱恨交织呢?当然,如果先有爱,因爱而生恨的坏就绝不是这里所说的坏,因爱而生的恨也不是单纯的恨,而是爱中的恨,而爱中的恨,甚至也是爱的一种(XX注:什么?!…好复杂…(外人注:你是雏啊?这都不懂?(XX注:…说什么呢?!小心我不尊老了!(外人注:呸!你以为你是幼啊!(XX注:…乱套了乱套了!男人就是这样被你们女人整懵的!(外人注:那怪谁?(XX注:…敢怪你吗?也不怪我自己,怪老天好了!(外人注:就怪你自己!别推到老天身上!(XX注:…下辈子投胎作女人!(外人注:那还要看你有没有这个资格!(XX注:…我投胎做母猪好吧!(外人注:…那也不一定有…(XX注:我投胎做母细菌总不会还要你批准吧!(外人注:哈哈,那好啊,眼不见心不烦(XX暗注:…爬到你身上让你拉肚子!(大白纸注:看到没有,坏就是这是萌芽的(XX注:…你站哪一边的?!)))))))))

    ““又说是:“琏二奶奶只怕也好不了,怎么说琏二奶奶告的呢?””这话几乎是在给贾环火上浇油!恨上生根!

    ““这些话传到平儿耳内,甚是着急,看着凤姐的样子,实在是不能好的了。况且贾琏近日并不似先前的恩爱,本来事也多,竟象不与他相干的。”凤姐儿是不能好了,这话没错,但“况且贾琏近日并不似先前的恩爱”,却让人滑大稽而瞠目结舌!因为,这“先前”不知要“倒推”至少十年?恐怕又是“作者”在暗讽,即原文定有贾琏对凤姐儿极不好的情节,当然就是“休”!而这个“休”的过程让凤姐儿遭受的恐怕是炼狱般的身体加精神的双重折磨!

    再加上贾政对其审查,王夫人对其丢卒保帅,邢夫人更肯定会落井下石,凤姐儿之悲,足够将其从精神上四分五裂!甚至从精神上粉身碎骨!

    ““平儿在凤姐跟前只管劝慰。又兼着邢王二夫人回家几日,只打发人来问问,并不亲身来看,”这句话又极其重要!即“作者”已经通过这句话说明王夫人对凤姐儿要“丢卒保帅”的事实!虽然仍然用了“邢王二夫人”,但邢夫人当然是不会问的,因此这“邢王二夫人”重点指的是王夫人!

    ““凤姐心里更加悲苦。”凤姐儿之悲剧就一句话形容就是“从悲苦到更加悲剧到更加更加悲苦到更加更加更加悲剧到更加更加…”,因为造成凤姐儿悲苦的事太多而且竟然一件一件都会实现!(外人注:再次映证八十回后几乎所有人都会悲剧到其本身的极点!)

    ““贾琏回来也没有一句贴心的话。””这完全是用这一句代替了相当多被删除的原文!但目的不是为了删除贾琏的文字或“保护”凤姐儿不“更悲剧”,目的当然就是一成不变的要“隐藏”王夫人!

    “凤姐此时只求速死,心里一想,邪魔悉至。”这都是极其简化凤姐的悲剧的写法,

    ““只见尤二姐从房后走来,渐近床前,说:“jiejie,许久的不见了。做meimei的想念的很,要见不能,如今好容易进来见见jiejie。jiejie的心机也用尽了。咱们的二爷糊涂,也不领jiejie的情,反倒怨jiejie作事过于刻薄,把他的前程去了,叫他如今见不得人。我替jiejie气不平。””这些话的内容都是不着边际的内容,而且又出来鬼索命的事!而前八十回众人的死除了秦钟象征性地让几个小鬼来锁他外,其余特别是如晴雯等,根本就没有这一出!都是极其写实的!

    而如果鬼能索命,那红楼梦更“简单”了,至少晴雯会索了王夫人的命,秦可卿会索了贾珍的命,而哪里轮到尤二姐来索凤姐的命,恐怕贾瑞就会早来索了去了,

    ““凤姐恍惚说道:“我如今也后悔我的心忒窄了。meimei不念旧恶,还来瞧我。””这也是在为凤姐儿“开脱”,目的是为了“抹平”王夫人在这件事上的“痕迹”,

    因为凤姐儿最“意识”到的恐怕是自己竟然最后会被自己最“忠于”的王夫人所“丢卒”!而不太会对尤二姐的事在这个时候了还“假惺惺”地什么“后悔我的心忒窄了”,

    因为那根本就不是什么心窄的问题,那是情感和在贾府地位的你死我活的问题!

    一旦尤二姐为贾链生下那个男儿,尤二姐的地位将很可能会与凤姐儿平起平坐甚至超越之!

    只要想想和回看看尤二姐是怎样百分百写实而惨死的,便知凤姐儿这里的极不写实!

    因此,凤姐儿最在意最能对其进行致命一击的应该是三个否定:

    即其一,因为自己私放高利贷让贾政觉得贾府声名败裂,而被贾政彻查出来被贾政否定,也就是被贾府所否定,这是对凤姐能力的几乎彻底否定,是对凤姐儿最自负的能力的毁灭性打击!

    其二,贾链对凤姐每况日下,甚至到了后面要拿她为尤二姐报仇!再加上贾政的否定,更是直接导致贾链用出最狠的一招即休妻!这便是贾链对其的几乎是彻底否定,这也是对凤姐儿作为一个女子的情感生活家庭生活的毁灭性打击!

    其三,凤姐儿一直都认为自己是在为王夫人为王家做事,即几乎是死忠于王夫人的,没想到被王夫人最后为保王家为保宝钗而丢卒!就算凤姐儿刚开始没看出来,但到最后如此聪明的她肯定会看出是王夫人在默许甚至在“推动”将自己赶出贾府这件事,这也是对凤姐儿之前所做的几乎所有事的彻底否定!是摧毁了凤姐儿的最后一个精神支柱!(外人注:…默然,黯然…)

    ““平儿在旁听见,说道:“奶奶说什么?”凤姐一时苏醒,想起尤二姐已死,必是他来索命。被平儿叫醒,心里害怕,又不肯说出,只得勉强说道:“我神魂不定,想是说梦话。给我捶捶。””这种软绵绵的话一看也知是伪文,

    ““平儿上去捶着,见个小丫头子进来,说是刘姥姥来了,婆子们带着来请奶奶的安。”刘姥姥的事当然是原意,而且估计也有不少是原文,因为这实在不会怎么关系到王夫人,更不用说忠顺王和奇英俊兰,

    ““平儿急忙下来,说:“在那里呢?”小丫头子说:“他不敢就进来,还听奶奶的示下。”平儿听了点头,想凤姐病里必是懒怠见人,便说道:“奶奶现在养神呢,暂且叫他等着,你问他来有什么事么?”小丫头子说道:“他们问过了,没有事。说知道老太太去世了,因没有报,才来迟了。””这些也都是属于“实录”的写法,至少符合“生活逻辑”,

    ““小丫头子说着,凤姐听见,便叫:“平儿,你来。人家好心来瞧,不可冷淡了他。你去请了刘姥姥进来,我和他说说话儿。””这也是关键一笔!即凤姐儿恐怕这个时候才想到刘姥姥原来竟是最“靠得住”的人!因为凤姐儿之前早就有担心自己去后巧姐儿无人照应的事,而刘姥姥因为贾母的事,应该是顺便来看看对自己有“恩”的凤姐儿,但以凤姐儿的思维敏捷应该已经想到了这层!

    ““平儿只得出来请刘姥姥这里坐。凤姐刚要合眼,又见一个男人一个女人走向炕前,就象要上炕的。凤姐急忙便叫平儿,说:“那里来了一个男人,跑到这里来了!”连叫了两声,只见丰儿小红赶来,说:“奶奶要什么?”凤姐睁眼一瞧,不见有人,心里明白,不肯说出来,便问丰儿道:“平儿这东西那里去了?”丰儿道:“不是奶奶叫去请刘姥姥去了么?”凤姐定了一会神,也不言语。”这话也象是索命的意思,但也象人之将尽而产生的特殊幻觉,因而更象原文,甚至这里能让人生出“恐怖”之感,

    ““只见平儿同刘姥姥带了一个小女孩儿进来,说:“我们姑奶奶在那里?”平儿引到炕边。刘姥姥便说:“请姑奶奶安。”凤姐睁眼一看,不觉一阵伤心,说:“姥姥,你好?怎么这时候才来?你瞧你外孙女儿也长的这么大了。””这也几乎肯定是原文,因为凤姐儿这“怎么这时候才来?你瞧你外孙女儿也长的这么大了”话说得相当有水准!不但看出凤姐儿已经悲到心中只剩巧姐儿,而且也尽显其作为一个母亲当看到别人长大的女儿后,对自己女儿巧姐的最大关切!

    ““刘姥姥看着凤姐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心里也就悲惨起来,说:“我的奶奶!怎么这几个月不见,就病到这个分儿?我糊涂的要死,怎么不早来请姑奶奶的安!”便叫青儿给姑奶奶请安。”这也很合刘姥姥的身份年龄和性格,

    ““青儿只是笑。”这句话尤其点睛!一个反映青儿小不懂事,二个反映象青儿这样家庭的人反而比贾府这些“贵人”过得要轻松、自由和幸福,

    但这里似乎却漏了一个人,即板儿!

    依曹雪芹原意,恐怕是要让巧姐儿嫁于板儿的,前八十回有将“大姐儿”手中的柚子与板儿手中的佛手互换的情节,几乎就是定情物的互换!

    而八十回后将巧姐儿嫁给了地主家,虽然仍是“屈尊”,但仍然很大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而这种篡改也几乎只有视等级制度为至高无上的人才能做得出,恐怕又是幕后人的意思,当然,这个倒确实有可能是“作者”本身的意思,因为作者也生活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时代,他好象不太可能能达到曹雪芹批判等级制度的境界,即也许“作者”是想做“好事”,让巧姐儿有一个至少衣食富足的结局,但恐怕让曹雪芹知道了,无论这位作者本心是怎样维护曹雪芹的,恐怕连这位“作者”也是要被曹雪芹所骂的,

    ““凤姐看了,倒也十分怜爱,便叫小红招呼着。”凤姐儿“怜爱青儿”,这看起来几乎就是一个废情节,但也有是因怜爱自己的女儿巧姐而“触景生情”生怜爱之意,

    当然,板儿这个时候也不一定非要来,但来比不来显然是要“好”很多的!

    因此,刘姥姥这次恐怕是带了青儿和板儿一起来的,因为青儿在前八十回提过一次,但之后一直没提,也许这里“应该”来一次,至于青儿之后是否有相关情节,那确实不得而知了,

    ““刘姥姥道:“我们屯乡里的人,不会病的,若一病了,就要求神许愿,从不知道吃药。我想姑奶奶的病别是撞着什么了罢?””这也是刘姥姥的一贯思维,即既说了好话,又不得罪,而且特别喜欢什么事都朝迷信上去“解”,这都是极其符合刘姥姥的真实的!

    而且这句话极其反应当时的现实,即所谓:屯乡里的人,只要有吃有穿,平时劳动可锻炼身体,身体抵抗力也很强,当然得病少,而一旦生病,哪有钱或舍得钱吃药,而且有很多小病都是可自愈的,于是他们将自己抵抗力好让病自愈的“功劳”又“归功”于“求神”,这都是极其写实的所谓“屯乡”的人!因此,这段简单朴实的话有助于不少人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实录!

    而兼于刘姥姥与本章的题目不符,且先到这。”

    “莫非下章要写‘好’?”小戒愣道。

    “好坏反正都是他了。”小猴笑道。

    “世事难料,世人难测。”老沙笑道。

    “阿弥陀佛,”小唐笑道,“我佛慈悲,慈悲之心,无边无际。”

    “又讲大话!”小戒暗道。

    <ahref=http://.>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