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唐之理工天下在线阅读 - 第十六节 弓马的艺术

第十六节 弓马的艺术

    说到此时的弓箭,唐六典记载,分为长弓,角弓,稍弓和格弓四种。后两种应该只是制式不同,专用于皇宫禁卫。常用的是前两种。长弓用作步战,角弓用于骑战,稍弓和格弓是狩猎用弓和皇朝禁卫军用弓。

    其中,长弓应该类似于英格兰长弓,用木材制成,简单便宜,练习用弓也多用这种弓,主要它的拉力大,便宜。弓长约有2米,拉力最大80公斤,不是常人能够拉开的,一般的拉力则在35公斤左右。角弓则是木材,兽角和鱼胶做成的复合反曲弓。弓身较短,适合马上使用。李世民有一名为巨阙天弓也长2米,根据他的臂力,记载有“箭穿七札,弓贯六钧”,一钧是30斤,一唐斤越660g,也就是说他的弓力高达120公斤.这在历史记载中还并不算最大的。可见中国北方的民族真的是多骁勇强壮之辈,是当时地球上最强大的人类。不过我汉人不用心虚,岳飞能拉满192公斤的弓,已经属于藐视人类了!

    当然,最大的拉力和战斗用的拉力还是不一样的。因为战斗的时候更追求准确和持久力。

    英格兰的长弓平均拉力35公斤,抛射射程380米,而明清的角弓平均拉力要到40 公斤,射程要达到500米左右。这是使用50g到80g的“兵箭”的数据。解放以后,射箭比赛改用重20g的轻箭,有人能射到一公里以上。(无语吧)

    注:考虑到资料来源多寡,本书大致使用英格兰长弓的数据和杀伤力,毕竟它对中国士兵来说,是一种轻松又有足够杀伤力的软弓!

    李志的禁军都是骑兵,身着重甲,不属于轻骑,但也可以在箭雨如飞的战场上突击。骑兵的武器也是长枪,角弓和横刀。横刀是直刀,不利劈砍,因此以后会换成马刀。

    在六花阵的基础上,李志将骑兵编为一阵,前军为三阵队的枪盾兵。他们的武器还有横刀和长弓,备箭三十。身着重甲,主要任务是狙击阵地,保护身后的弓箭手。弓箭手阵是专门的弓箭手阵地,武器只有长弓和横刀,穿轻甲,备箭四筒,一百二十只。

    熟练的长弓手一分钟能射出6到20只箭,这样的储备其实已经足够解决一场遭遇战了。

    按照蒙古轻骑兵的战术,骑兵的战法是冲锋,先平射,然后马刀砍人。对于不结阵的敌阵,排成箭头阵,直接冲杀过去就可以。对于结阵的敌阵,可以用轮转阵进攻,集中攻击一点以求突破。

    枪盾兵的战法则主要是防御骑兵突击,盾牌和长枪可以有效的防御和反击对方重装步兵和骑兵的攻击,保持阵型。

    弓兵的战法则是输出最大的伤害。弓箭是冷兵器时代效率最高的武器,没有之一,他也是唯一在战场上也能保持训练水平的兵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的威力都超过了早期火枪。

    李志对兵种的安排,在阵地防御战上的安排思路,是来源于英法百年战争中经典战役,阿金库而之战。

    此役,英军五千名长弓手在900装甲步兵的掩护下,射出了五十万到八十万支箭,顶住了敌人重骑兵的十六次冲锋,屠杀了法国约两万骑兵和重步兵的组合。

    当然,照搬这样的战役是愚蠢的。李志的战术思想是:弓箭手阵地以V字形排开,带来一个互不影响的火力覆盖范围。阵地之前,构筑木桩,鹿角的工事。步兵间杂予以支援。

    骑兵和枪盾步兵的存在,都是为了保障长弓手阵地的有效活力输出。

    当然,这种阵地只适用于防守。李志的进攻阵型则是采用唐朝军队最经典的前后夹击型。中唐时期,陌刀对为前锋突击,骑兵为后军侧翼绕后从背后突击,在战场中部给予敌人最大程度的绞杀。

    可见中唐虽然人人备弓,但没有集中使用弓的战术思想。

    为了改变依赖马的战斗,李志一定要把长弓的用法带给中华的步兵,让他们不再惧怕北方的战马。

    长弓手的进攻则由枪盾步兵支撑的,地面推进战术。枪盾兵一阵排成圆弧状列在前线,往前推进,背后跟随着长弓手的移动射击阵地追击并提供火力打击。

    对攻的阵型则是这样的,分为左中右三军,中军前进,左右两军稍微后退,制造出一个三角狙击阵地,用绝对的火力将进入阵地的敌军彻底绞杀。骑兵则在后军处回旋冲击,提供骑弓的抛射支援。或者将三军的箭雨转火覆盖敌人的弓箭手阵地,自己则从侧翼朝进入阵地中的敌人的背后冲锋。

    李志并不是彻底要抛弃传统军阵中方圆直锐等等的变化,而是引入阵地的概念,合理分配打击的火力,把战斗从原始白刃格斗或者拼枪中解放出来,进入到最大效率歼灭杀伤敌有生力量的阶段。

    说到骑兵用的弓和英格兰长弓,还真是有很大的不同。角弓是反曲弓,弓臂变型很大,拉力大,一般用扳指使用汉式开弓法——西方称蒙古法,就是大拇指拨弓弦,这样开弓拉力大,但如果箭在弓左侧(以左手持弓者而言),大拇指的开弓方向会使弓弦横向摆动,而带来瞄准的误差。因此此法开弓,最好是使用弓右箭。这样没法直接瞄准,因此只能有经验的射手才能使用。清朝乾隆皇帝射猫图中记载了他的持弓射箭的手法,就是标准的扳指加弓右箭法。蒙古人的骑弓都是用这个开弓法。

    而胡法也称地中海式,英格兰长弓就是这样的开弓法。就是用中指和食指甚至无名指勾放弓弦,因此它的弓弦是朝左放的,可以在弓左箭时保证精度。它的手法控制箭尾相对更容易。

    不论哪种手法,都可以在手上加更多的花样,比如速射,一手双箭等。

    长弓造价低廉,后勤制造容易,在两百米外就足以穿透皮革甲和衬垫甲。训练容易,只要有强大的群众基础,长弓手还可以拥有十分优异的战损比。

    当时英格兰很多农民不再种地,就是因为长弓手不仅安全,有高薪水,还能拿到战利品的三分之一。英格兰也在中古时代以孱弱的国力,依靠长弓手成为了欧洲大陆上无法忽视的力量。

    李志因此计划在全国六百多军府中,绝大多数南方和华北非战区的军府里推广长弓手的培训。而在善水教内部,则让所有男孩在蒙学中,即可练习儿童长弓,在16岁时即可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真正的长弓。

    长弓手需要大量的训练,但这对强大的唐代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而白刃战的战斗,死伤率极高,非专业剑士不可。李志打算的培养方向是板甲双手剑士和墙盾手,大量使用职业军人。

    因此在定州,他仿照阿金库尔战役的英军配备,让东宫卫率出五百重骑,府兵征召了定州四个军府的青壮,组成三千五百人的长弓手军队。而他们都是具有射箭基础的。

    长弓手的训练内容,就是精准平射和控制距离的抛射,以及响应各种射击命令的口令。经过一个冬天的突击训练,长弓手队基本能做到了两百步(300米)内精确度为十步的抛射,以及一百步(150米)内人形靶,和三十步(45米)内的精确打击。

    此外,简单射击阵地的构建,基本工事也进行了培训。

    然后重步兵和长弓手步兵也进行了不同阵地上的配合演练。当三千五百名长弓手同时以最大射速射击时,那铺天盖地,遮天蔽日的箭雨,伴随着尖锐的呼啸声,让所有人都觉得窒息。而三角狙击阵地配置时,中间被集火的地域,更是连蚂蚁都活不下来,整个土地都被箭犁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