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华夏风云五千年在线阅读 - 第六十五章 韩信一出手就夺取了关中,让跟齐国作战的项羽十分头痛!

第六十五章 韩信一出手就夺取了关中,让跟齐国作战的项羽十分头痛!

    历史很繁,我来把它简化;历史很乱,我来把它梳理;历史很枯燥,我来让它有趣起来!

    公元前206年,原来齐国的贵族,不满意项羽封的这个齐王,就煽动属下赶走了齐王,自立为齐王,还联合赵王,造了项羽的反。项羽哪能忍这个啊,很快就起兵前去平叛,可这叛乱还没平下来,又传来一个坏消息,刘邦已经出了汉中,占据了关中。

    这又是怎么回事哪,咱们还要从刘邦入汉中说起,当初刘邦被排挤到汉中做汉王,他是一百个不乐意啊。你想想,做汉王他都不乐意,他属下能高兴吗?就在去往汉中的路上,不少将领士兵都开了小差,刘邦倒也看得开,反正就那么三万人,跑也跑不了多少。可是有一天有人来禀报,汉王啊,大事不好了,萧何也跑了!

    刘邦一下子就慌了,这萧何可是和自己最初的战友,很多大主意都是萧何帮助拿的,他这一走,不等于断我一条胳膊吗!刘邦赶忙派人去追,可还是没有萧何的下落,第二天,刘邦正在无精打采的吃饭,萧何回来了。

    刘邦先是大喜,而后怒气冲天,指着萧何的鼻子大骂,你这个王八蛋,我一向对你不薄,你跑到哪里去了?

    萧何也不生气,笑嘻嘻的说到,大王不要生气,我啊,是给您追一个人去了。

    刘邦一愣,这些天跑的人还少吗,也没见你追过谁,你说,是谁值得你这么干?

    萧何还是笑嘻嘻,大王,其他跑的人,随便到哪里都能找到,昨天跑的这个人,可是万一挑一的人才,他的名字叫韩信。

    这里咱们介绍一下这个韩信,韩信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出身,也是百姓人家的孩子,他和刘邦有一点比较像,就是为人处世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也和刘邦一样的不愿意下地干活,不同的是,他没有刘邦那样一个愿意供他白吃白喝的老爹。

    韩信从小是老娘养大,家里是有一口没一口的,他也有自己的办法,经常去乡里邻居那里蹭饭,蹭饭就蹭饭吧,还总是一副吊浪荡的样子,弄得很多人都很讨厌他。后来他老娘去世了,他也没钱办丧事,他就找了一块空旷之地把老娘埋了。

    没有家庭牵绊的韩信,外出蹭饭的频率更高了,当时韩信家乡附近有个亭长,他觉得韩信长的一表人才,以后说不定会有所作为,就邀请韩信去他家里吃饭。这韩信好不容易找到免费饭馆,也不客气,就经常去亭长家里吃饭。这三次五次还行,时间一长,亭长的老婆就不高兴了,可碍于老公的面子,又不好直接往外撵。

    有那么一次,韩信掐着时间敢去亭长家吃饭,刚进屋,人家已经吃完了。起初啊,韩信还以为自己这生物钟失调了,可是接连几次,他都赶上人家吃完饭要刷碗。韩信这才明白,自己是不受待见了,他一怒之下,就再也不去亭长家吃饭了。

    虽说一气之下摔门而出比较有骨气,可肚子还是饿的,韩信就回到家里,找出了童年的玩具鱼钩去钓鱼。也巧,有几位老大娘在河边漂洗丝绵,可能是洗衣服任务比较重,她们都带着午餐。其中有一位老大娘比较好心,她看着韩信那边钓鱼边手颤的姿势,又听到韩信那咕咕作响的腹语,就把自己的午餐拿出一些分给韩信吃。

    从此以后,韩信天天去河边钓鱼,老大娘天天都给他东西吃,一直过了几十天,眼看大娘们的漂洗工作要做完了,可能明天就见不到大娘了,韩信和大娘也有点混熟了,他感激的说到,大娘,您别看我今天这么落魄,有朝一日,我定会重重报答您。

    没想到大娘不乐意了,她把脸子一拉,你堂堂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我吗?

    被大娘抢白了一通,韩信觉得十分羞愧,低着头往村里走。这俗话说,屋漏偏风连阴雨,刚走到村口,韩信被村里一个年轻的屠夫拦住了,哈哈哈哈,你小子虽然长得人高马大,还喜欢带着宝剑,可我看啊,你就是个胆小鬼。

    韩信本来心情就不好,就没好气的看了屠户一眼。结果这屠户来劲了,你要是有种啊,就拿剑刺我一下,要是怕死啊,就从我裤裆下面爬下去,说完又是哈哈大笑。韩信气的,手直发抖血往上撞,就想拔剑弄死他。可想想亭长老婆那轻蔑的眼神,还有大娘那可怜自己的语气,哎,人啊,不能只为了吃饭而活着,我还没有证明过自己,我的命比你的命更重要。

    想到这里,韩信低下身躯,趴在地上,慢慢的从屠夫的胯下爬了过去。屠夫继续哈哈大笑,满街的人都发出唏嘘的声音,只有韩信,他觉得自己,比任何时候都高大。

    不久以后,陈胜吴广起义就爆发了,项梁也带军渡河北上,韩信果断的抓住了时机,投奔了项梁的军队,当上了军人,吃上了军粮。

    韩信的军旅生涯是很平淡的,虽然经历了不少战役,可他一直表现平平,后来项梁战死,他所在的部队又归项羽调遣,项羽看他一表人才,又是叔叔的老属下,就让他在身边做个郎中。韩信那个激那个动啊,终于可以接触高层了,他把自己的一腔热情都用在了项羽身上,经常的给项羽出谋划策,提出合理化意见。

    可没想到,项羽根本不听他的,说来也是啊,本来就是把你当个花瓶,你见过那个主人喜欢听花瓶意见的?韩信也是有点灰心了,后来在项羽分封天下诸侯之后,他权衡利弊,决定背弃项羽,跟着刘邦一起走了。

    也许是韩信的时运未到,他还是没有入刘邦的法眼,因为暂时无仗可打,韩信只弄到了个管理仓库的小官。后来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韩信犯事了,估计还是一个不小的事情,因为他们是一个犯罪团伙,还都被判了死刑。

    韩信就和同伙一起被压上法场,准备执行,看着同伙们不断的身首异处,韩信不禁的腿肚子发抖,脑后嗖嗖冒凉气。眼看刽子手就冲自己来了,韩信抬头仰望苍天,刚要喊几句豪言壮语出来,就在这时,他看到了滕公夏侯婴。

    韩信知道,这夏侯婴是刘邦的亲信之人,位高权重,反正也是要死了,就干脆搏一搏吧,他扯开嗓子就喊了一句,大王不是要取天下吗,为什么还要杀勇士?

    夏侯婴冷不丁从死刑场听到这么一句话,吃了一惊,赶紧制止了刽子手,他看韩信相貌不俗,刚才又出语惊人,就自作主张,放了韩信。碰到了人才,夏侯婴自然就把韩信推荐给了刘邦,可刘邦对韩信一点都不感冒,吹牛谁不会啊?就像当年我身无分文,也会喊自己出一万钱去吃酒席一样,只是碍于夏侯婴的面子,就让韩信做了一个管理粮饷的官。

    刘邦没把韩信放在眼里,夏侯婴可是把他记在心中了,他就跑去告诉萧何,军中啊,有这么一个有胆有识的英雄,您以后多留意点。从此以后,萧何没事就往韩信屋里跑,和韩信谈天谈地谈文论武,几次交往之后,萧何大吃一惊,这个韩信真如夏侯婴所说,是个人才,大王将来想出关争天下,这绝对是个好帮手。

    萧何知道刘邦的脾气,他看不上的人,你也难说服他,就想找个合适的机会,再向刘邦举荐韩信。这萧何等得起,没想到韩信等不起了,那个萧何总是说他欣赏我,可欣赏到现在,也不向汉王举荐我。上次是一不留神犯了死罪,再这么憋闷下去,免不得手痒再惹出点什么麻烦,到时候就没人救我喽。反正现在每天都会有人跑,我啊,还是趁早开溜吧。

    那天萧何又去韩信屋里谈心,结果看到了一片狼藉的行李,萧何心里暗叫不好,也没来得及和属下打招呼,骑着马就追了出去。

    好在韩信跑的不够远,萧何拼着老命追上了他,萧何一再给韩信打包票,兄弟,你不要着急,这次我一定让你做将军。什么?信不过我!兄弟,这样吧,这次要是你当不上将军,老哥陪你一起走。

    就这样,萧何把韩信劝回了军营,而后马不停蹄的去见刘邦,这才出现了前面他被刘邦指着鼻子骂的那一幕。

    刘邦听到韩信两个字,回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这是哪路神仙。我说萧何,你说的这个韩信,有那么厉害吗?还万里挑一,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萧何笑了,大王说笑话了,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啊,我和这个韩信,已经交往一段时间了,他对兵法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不拘一格,确实是个军事奇才,以前项羽没有重用他,您可不要犯相同的错误。

    说完这些,萧何看刘邦还是一脸的疑惑,就加大火力,大王,你要是想以后就在这里当个汉王,那我看着韩信也就没必要用了。可如果您想出关争天下,我认为,非得有韩信不可。

    这几句话刺激到汉王了,刘邦眉毛一立,我当然是要出关了,谁愿意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长久待!既然你这么推崇这个韩信,就给你个面子,封他当个将军吧。

    本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可没想到萧何还是不依不饶,大王,封韩信做将军的话,他肯定还是会跑的。

    刘邦实在没办法了,那好吧,就封他做大将军吧!

    萧何笑了,大王真是英明,您趁早不趁晚。

    刘邦看萧何那满脸的贱笑,长叹了一口气,真是拿你没办法,你去把韩信叫进来吧,我现在就封他。

    萧何这时收起了贱笑,正色说到,大王向来对属下傲慢无礼,如果任命大将都这么儿戏,那么以后这个大将军也就没有威严了。你既然已经答应了,那就再听我一次,应该挑个吉利日子,自己先吃几天斋戒,而后搭起高台,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好好来一次。

    刘邦难得看萧何这么认真,也就答应了下来。

    汉王要拜大将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那些将领各各都很兴奋,都觉得自己才是最合适的人选,等到了拜将那天,众人都大吃一惊,原来是韩信这个无名之辈,不由得暗地里议论纷纷。

    这个时候,刘邦也觉得自己有点草率了,他就把韩信叫到账中,想看看他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刘邦让韩信讲一讲治国安邦之道,韩信没有回答,反问刘邦:

    大王,我知道您是想出关和项羽争天下的,可大王您自己估么一下,论士兵数量,兵力的勇猛强悍,你和项羽谁更强?

    这下子问道刘邦痛处了,刘邦不高兴的沉默了半天,嘟嘟囔囔的说,我肯定不如他了。

    韩信站起来给刘邦鞠了个躬,大王英明,不但你这么认为,我也觉得您不如项羽。没等刘邦接茬,韩信话锋一转,我曾经侍奉过项羽,这个人确实有气势,他发怒的时候,一声怒吼千百人都会胆战腿软,可他疑心太重,不敢轻易重用有本事的将军,所以说他只是匹夫之勇。

    看着刘邦脸色有些缓和,韩信接着说,项羽对人很有礼貌,一般说话的时候都是言语温和目光慈爱,要是有属下生病了,都会把自己的饭食拿给别人吃,可等到部下有了功劳,就算把官印上的字磨光了,他也舍不得封给别人,要我说他这是妇人之仁。

    项羽虽然自称霸王分封诸侯,可他却放着关中这样有王气的地方不待,非得去家乡附近的彭城,这是小家子气。

    他分封诸侯也是根据自己的亲信好恶来封的,他自己害死了领袖楚怀王,自己当了老大,大伙也都会学他驱逐原来的诸侯自立为王了,项羽现在还是名义上的老大,可慢慢的,肯定会有人不服气造反的。

    这时候刘邦已经恢复了平静,他等着韩信继续给他分析,韩信没有让他失望,开始进入正题。

    大王,您要想夺取天下,其实很简单,只要和项羽反着做就行了。你只要任用天下谋臣勇将,把土地分封给有功之臣,他们肯定会死心塌地为您效命。

    现在驻守关中的是三个秦朝降将,他们当年率领秦国子弟打仗,现在秦国子弟死亡不计其数,他们三个独享荣华富贵,秦人对他们早就恨之入骨。

    您当初入关中的时候,废除了秦朝苛刻的法令,百姓都很拥护您,都想让您留在关中。再加上当初您和楚怀王有约,先入咸阳者为关中王,大家都知道您是被项羽摆了一道,现在您只要向东起兵,百姓定会响应,关中之地,唾手可得!

    韩信这一番话,把刘邦听的是瞠目结舌,瞪着大眼睛半天缓不过神来。我还一直犯愁以后该怎么办,原来你早就替我打算好了,我要是早用你韩信,天下岂不早就是我的了。

    韩将军啊,你给我加紧落实东进事宜,这个破地方我是早就不想待了。

    大王不要着急,依我之见,这天下很快就会有人和项羽作对了,到那个时候,就是我们东进之日。

    韩信说的没错,不久以后,齐国就发生了田荣自立事件,项羽派兵攻打齐国,刘邦得到消息,就马上督促韩信准备东进。韩信其实早就做好了准备,他告诉刘邦,我们该把当年进汉中的栈道修起来了。

    刘邦又恍惚了,以前听你韩信分析的头头是道,怎么一遇到正事就犯糊涂啊,那栈道早就烧掉了,要修好,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

    韩信很认真说,大王您这么想就对了,因为把守关中的那三个降将也是这么想的,他们见我们如此,必定放松提防心理。我们打着这个幌子,大王您亲自率军走老路,翻过秦岭直逼陈仓城,我们攻其不备,胜算很高的。

    刘邦这才恍然大悟,就依照韩信的计策,一面派人修栈道,一面亲自带军,翻山越岭攻击陈仓。这陈仓是章邯的地盘,是个非常重要的地方,章邯听说陈仓失守,慌慌忙忙带军前去解救,结果被汉军打败。而后韩信借着这股子威风,让汉军好好的撒了一回野,很快就把项羽派给刘邦的三个门神一一收拾掉,从此关中重新回到刘邦手中。

    就这样,正在攻打齐国项羽,得知了刘邦拿下关中的消息,反叛的齐国虽然可恶,可刘邦这个小人,项羽更是恨之入骨,本来想亲自带军去收拾这个滑头,但是又怕齐国这头吃紧,思来想去,项羽想了个两全之策,他封郑昌为韩王,先去阻挡刘邦,不让他出函谷关,等自己拿下齐国之后,再去对付刘邦。

    项羽想的挺好,可还是没有刘邦做的好,郑昌根本就不是刘邦的对手,很快就投降了。这还不说,张良还伪造了一封韩王的书信,说刘邦这个无赖啊,只想留在关中当王,没有想出关争天下的意思。想想分量可能不够,张良又伪造了一封齐王给项羽的书信,说自己决心和项羽死磕到底,非要灭掉楚国不可。

    接到了两封书信,项羽松了一口气,就让刘邦多活几天吧,而后是加紧攻击齐国。为了尽快平定齐国,西楚霸王项羽召集其他诸侯前来助阵,可大家都不想趟这趟浑水,只是象征性的派了点士兵过来,项羽这个时候只是很气愤,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丧失了控制力。

    公元前205年,项羽与田荣在城阳展开激战,这楚霸王就是楚霸王啊,几个回合下来,就把田荣打的打败。田荣兵败逃亡平原,没想到平原人民不认他这个齐王,把他给弄死了。

    田荣的死亡并没有给齐国老百姓减轻灾难,项羽的士兵进入齐国后,那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齐国的房屋被毁坏,投降的士兵也全部被杀掉,为了防止齐国人再次造反闹事,项羽粗暴的决定,把齐国百姓全部迁到北海。那齐国的老百姓肯定不愿意了,就这么一来二去,又有无数的百姓被杀害。

    暴力可以毁掉房屋,暴力可以夺取生命,暴力也可以让怕死的鼓足勇气去反抗,田荣的弟弟田横抓住机会,重新把齐国人聚集起来,对抗项羽。他收编了数万兵马,反攻城阳,田横军队的力量,远远超出了项羽的想象,楚军屡次打退了齐军的进攻,可齐军屡次重新发动进攻。

    就在项羽不堪田横sao扰之时,他接到了一个噩耗,自己的大本营彭城失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