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重生在唐朝初年在线阅读 - 第四十八章 活字印刷(下)

第四十八章 活字印刷(下)

    不说李世民那边怎么安置,就说文灿这边,在文灿的督促和悬赏下,产量一天比一天高,木块儿还好说,不到三天时间,做出五六万块出来,而铅块儿就没这么快了,要先造模子然后才能做方块儿铅块儿,然后还要打磨,所以很费工夫,三天时间,才做了几百块儿合格品出来。

    文灿这边叮嘱铁锤师傅不要着急,慢慢来。那边就叫招财进宝将造好的木块儿铅块儿送到京城的联合印刷,让老师傅抓紧时间写上反字,让那些精雕师赶紧开工。

    人多力量大,又用了十六七天的工夫才按照《说文解字》刻了七套活字出来。文灿这才安排人进行排版,就先印刷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的合集,取名就叫做《儿童启蒙》。

    排版的时候又遇见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些字有的比较常用,七套活字根本就不够用,没办法只好赶紧让人专门刻单活字出来。

    一本书,硬是排了两天半的功夫才排完。

    老师傅看到版面排完了,就招呼伙计们开工了。这几天的忙碌让作坊的伙计们都憋了一口气,就等着看新式的印刷术呢。所以老师傅一招呼,一群人就各就各位了。

    果然,工序一分开,速度快多了,基本上能达到一个版面一分钟印刷七份的速度。这样按照页码印刷,数量也好计算,一天下来,一版能印刷印刷四千份出来。按照文灿的要求,排版是一版两页,按照装订的顺序设置页码,等全部印刷完了,可以直接按照页码装订,省时省事。

    为了先赶样品出来,文灿要求作坊第一版就按照四千本书的数量印刷,因为三篇文章加一起也不过二十来页,所以连印刷加装订,不过半月时间就做完了,文灿这才带着第一批的四千本来到高家酒楼,并通过李世民预留的通道告知他自己要见他。

    话说李世民上次听了文灿的建议后,就一直在捉摸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也在宫里召集了几位重臣就这个问题专门进行了讨论。这些大臣对国内进行儿童启蒙倒是没什么意见,不过对于教化胡人和藩属国就没有那么积极了。而对于将书销售给那些藩属国,然后直接换成那些国家特有的商品回来的建议就更不同意了,特别是那些大儒,说什么与民争利了等等。总之教化国民咱没问题,教化那些夷民咱没兴趣,和夷民做交易么,这有违圣人之道,咱不同意。

    最后李世民也有点头痛,只好说先等书印刷出来,大唐的子民咱就先教化他们,其他的随后再议吧。

    这不,正头疼这事呢,文灿就捎话出来说样品出来了,要见他。

    李世民一听,心里的郁闷消散不少,直接带着自己的贴身侍卫微服来到高家酒楼。

    李世民的贴身侍卫姓胡,叫胡飞鹏,咱们这里交待一些,以后提到说到这个人大家也好知道说的是谁。

    等李世民进了约好的雅间,文灿在这里已经等了快一个时辰了。

    等行了礼,文灿就打开放在墙边的木箱,从里面抽出一本书来,递给李世民看。

    李世民接过书,随手就翻了起来,就见整本书印刷整齐,字体粗细均匀,干净漂亮,透着墨香。装订的也很讲究,比手写的那种漂亮多了。

    李世民越看越满意,连连夸了几声好。想到要先在国内推进儿童启蒙,必然要考虑到书本的成本,所以就问文灿道:“贤侄啊,这一本书的成本几何?”

    唐朝这个时候,想这么一本二十来页的书,需要雕刻二十来个整版,再加上有时会刻错,一刻错就需要整版从新雕刻。所以印刷下来,就这么薄一本书,没有二十文也下不来。

    “伯伯,由于这次印刷是用活字排版的,所以不用雕刻整版,省钱多了,再加上这些活字可以重复利用,所以整本书的成本大约五六文。”李灿简单地计算了一下成本说道。

    “五六文?”李世民很是震惊,从没有想到书的成本居然能降下来一大半,要知道这个时代就是有钱人,家里有不少书籍都是手抄的,想要全部书都是印刷的,不知道有多少家藏的起呢。

    “是啊,就算有出入也不会相差多少。”文灿信誓旦旦地说道。

    李世民听了文灿的话,心里就算计开了,就算全国的儿童,朝廷采购二十万本也差不多了,费用大概是一千贯到一千二百贯,省多了。如果这书再贩卖到塞北,高丽,西域,南洋去,一本书至少能卖到五十文,还不算运费,那利润有多少啊!要是这书的钱不拿回来直接在当地换成当地的特产运回来,又会大赚一笔,果然是好生意,好手段!李世民想到这里,不仅目光瞄了文灿一眼:幸好此子生在我大唐,不然不知道怎么祸害大唐呢。朕一定要好好笼络他,让他为大唐谋划。

    文灿还不知道李世民正在打他的主意呢,这段时间忙坏了,现在闲下来,正好歇歇,所以他人正抱着茶杯在享受呢。

    “贤侄啊,你上次拜托伯伯为你向皇上说项,皇上同意了第一项,教化国内臣民。第二项教化胡人和藩属国,那些同僚们也不反对,当然也算不上赞成。至于第三项向那些藩属国和胡人贩卖这书,再换成当地特产运回来,那些老夫子都不同意。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李世民说道,然后又将那些人的话完完整整地复述了一遍。

    如果其他人见到一个大人居然向一个小孩子问计,要是被人看到了不知道会怎么震惊呢,但是李世民因为太了解这小子了,根本就不把他当小孩子看待,所以有问题也不憋着。

    文灿听了李世民的话,也有点头痛,真的是腐儒啊!整天之乎者也地,难道就不懂一点经济之道?与民争利?就算与民争利也是与胡民夷民挣利啊,这些人脑袋里到底想的是什么!

    文灿心里不住地腹诽那些老夫子,又不得不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与民争利,与民争利,文灿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句话。等李世民都有点不耐烦了,文灿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嘴里面不禁呵呵笑出声来。

    李世民一听到文灿的笑声,就知道这小子肯定有什么主意了。

    果然,还没等李世民开口问,文灿就说道:“小侄刚才想到了一个方法,可以绕过这些夫子们。”

    “哦?贤侄有什么好方法,快说出来给伯伯听听。”

    “是这样的,那些夫子们不是说朝廷卖书给胡人和那些藩属国然后再买回来当地特产是与民争利嘛,那咱们就可以反其道而为之。”文灿贼兮兮地笑道。

    “如何反其道而为之?”李世民听了一愣。

    “皇上他老人家可以不通过朝廷和那些胡人和藩属国打交道啊,可以在背后扶持一家商家,或者直接成立一家大唐皇家贸易公司,专门经营和藩属国的贸易往来,通过这个商家来处理这件事情,那些老夫子们还能说什么与民争利吗?呵呵!”说着说着文灿自己就坏笑起来。

    而李世民一听,也是贼兮兮地笑起来,仿佛看到那些老夫子吃憋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