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异唐在线阅读 - 第十章 通守勤王

第十章 通守勤王

    因为带着不少伤员的缘故,一行人走得着实不快,因此回到晋陵之时,已经过了晌午。

    李靖带着项洵回到李府,说是李府,其实不过是个门脸不大的普通宅院。

    回来这一路,两人早就变得无比熟稔起来。

    项洵笑道:“李大哥,没料到,你堂堂一名将军,却住的这种府院。”

    李靖摇头笑道:“当兵之人,居无定所,说来便来,说走便走,很多时候都是住在军营当中,却哪里去管得这些,左右家中都只有我和端伯两人而已,又有什么要紧。”

    二人正说着,便见屋里行出一位长者来,正是端伯:“少爷,你回来啦,这位英雄是?”

    项洵拱手笑道:“端伯您好,小子项洵,叨扰啦。”

    端伯看起来不过五十余岁,身子骨仍极为健朗,显然也是习过功夫之人。

    李靖笑道:“端伯您不必理会我们,只管去弄几个下酒小菜便可,我和项兄弟还饿着肚子哩。”

    端伯笑道:“那少爷你和项小哥先歇息一阵,待老头子我去弄些吃食来。”

    李靖将项洵引进屋去,屋内虽然无甚装饰,但是收拾得整整齐齐,给人一种干净利落的感觉。

    端伯手脚极麻利,没过多久,一道道颇美味的家常菜肴便被端上桌来。

    李靖端起酒杯道:“项兄弟,来,尝尝端伯亲手酿制的酒水,寻常可是喝不到的。”

    端伯笑道:“少爷又来夸我,项小哥且来试试看,哦,你肋下的伤势不要紧吗?”

    项洵没想到这位老仆竟有如此高明的眼力,却摇头笑道:“好得差不多了,端伯勿要担心。”说罢执杯仰脖而尽,只觉入口醇和,浓郁甘润,香气纯如幽兰,回味悠长。

    端伯笑道:“如何?”

    项洵却不回答,抢过桌边上的酒瓶,又连倒了两杯,三杯酒下肚,这才长出一口气来,击节赞道:“好酒!好酒!”

    端伯开怀大笑,受用道:“你小子倒是会拍老人家的马股,哈哈……”

    李靖笑道:“有机会吹嘘,还不赶紧炫耀一下?”

    项洵送了两口菜肴入口,催促道:“端伯制酒的水准真是没的说,快来说说,好开开小子我的眼界。”

    端伯不理会李靖的揶揄,笑道:“我这酒乃是采用古法,选用籼米、玉米、小麦、豌豆、高粱为原料,经过碾碎、冲洗、蒸煮、浸曲晾晒、发酵等近百道繁杂工序制成。”

    李靖笑道:“我从少时到现在饮过不知多少酒水,只端伯这酒最是难忘,你看此酒清澈透明,纯如水晶,入杯之后粘稠挂壁,醇香独特的很哩。”

    端伯叹道:“可惜,我此生也仅制出过一批佳品,如今所余已是不多。”

    项洵不解道:“这是为何?既然可一,当可再。”

    端伯摇头叹道:“以前我做韩公近卫之时,韩公嗜酒非常,于是我便经常搜寻些酿酒的古本来,韩公为总管,屯凉州时,在当地寻得一处留存数百年的酒窖,我便以所得古法酿酒一批,得酒如斯,其后随韩公回长安,虽有古法,亦不复得。”

    李靖道:“其后端伯欲再寻那酒窖,岂料早被无知之人毁掉,引以为恨。”

    项洵叹息道:“当真是可惜,不过端伯口中所说的韩公又是谁来?”

    李靖笑道:“乃是我的舅父,韩擒虎。”

    项洵在沙船上曾听德叔讲过韩擒虎的故事,只道他乃是一代名将,为人极有胆略,隋朝攻陈之时,领军为先锋,以五百精骑,由任忠直引入朱雀门,生擒后主陈叔宝,因功进上柱国大将军。

    项洵大笑道:“原来如此,怪不得李大哥你有一身非常了得的武艺和兵法。”

    端伯摇头笑道:“项小弟这就错了,少爷的武艺和兵法却都并非习自韩公。”

    李靖举杯摇头笑道:“师承自何人又有什么要紧,经验本领这东西,说到底,都只是前人的积累,最关键是自己能否融会贯通,创出适合自己的章法来。”

    项洵点头赞道:“不错,否则人手一册《孙子兵法》,岂非遍地都是孙武?”

    端伯大笑道:“项小弟这说法甚妙,来来来,再饮一杯。”

    三人饮至正酣,大门外却传来一阵急促地敲门声。

    端伯将那人迎入之后,却是喘着粗气的郡丞沙琦。

    李靖打着酒嗝笑道:“原来是沙郡丞,来得正好,快来一起喝上几杯。”

    那沙琦上前来一把拖起李靖,顺了几口气苦笑道:“天都快蹋了!李将军你竟然还有心思喝酒,快快随我回郡守府商议大事!”

    李靖不明所以,但听他口气严肃,当下立即酒醒了一半,随他出门急急地去了。

    项洵虽然好奇,却也不能跟随李靖前去旁听郡务大事,边吃菜喝酒,边听端伯给他讲叙韩擒虎当年的英雄事迹。

    因为端伯乃是韩擒虎的亲卫,由他讲起来,更是入木三分,活灵活现,比德叔讲的不知道精彩多少倍。

    两人越聊越高兴,迷迷糊糊之中也不知喝下多少酒水,只晓得被李靖叫醒过来的时候,已是华灯初上了。

    掌上油灯,屋内泛起一阵昏黄的光芒。

    端伯晃着仍有些犯晕的脑袋道:“啧,好久没有喝得这么痛快了,竟然会醉过去,少爷你先坐一会儿,我下厨去弄几个菜来。”

    李靖摆手道:“不必了,我现在半点儿都不饿。”

    项洵打了个呵欠问道:“李大哥,究竟发生何事?竟是商量了如此之久?”

    李靖表情奇怪道:“杨广北巡,被突厥始毕可汗亲率三十五万大军,围困于雁门城内。”

    项洵才吞下一口茶水,顿时全喷了出来,咳嗽道:“竟然有这种事情?咳,不过,雁门城不是在雁门山下吗?离咱们这里不知有几千里,关你什么事情?”

    李靖摇头道:“杨广已经颁下诏令,着天下郡县立即募兵,北上勤王。”

    端伯捧腹笑道:“如果杨广能够赦免天下群贼,不但雁门之困瞬息可解,只怕辽东亦是转眼可下。”

    项洵大笑道:“端伯你真会开玩笑,不过这个想法确实很有意思,想想都令人心动。”

    李靖笑道:“我只怕杨广没有这般心胸。”

    端伯道:“少爷,那今天府议的结果如何?你是否要同刘郡守带兵北上勤王?”

    李靖摇头道:“刘郡守前天便外出到宣城办事,据沙郡丞说,至少要四天之后才能赶回。今天的府议是由路通守主持,商议的结果是,我与何贵将军两人留下协助刘郡守,确保晋陵的安危。”

    端伯摇头叹道:“是否路道德那厮率兵前去勤王?”

    李靖点头道:“不错,勤王的诏令已经快马下达到各县,因为路途遥远,后天早上,便由他与许威、冯立两位将军率领,自无锡、江阴等县汇集而来的兵马,当有一万三千余人,北上勤王。”

    端伯皱眉道:“那么多人?这样岂非把晋陵所屯之兵全都带走了?”

    李靖叹道:“是啊,晋陵城内仅留下一千兵卒,配合官差来稳定城防及城内治安。”

    端伯皱眉道:“这如何能行,一千人顶什么用处?”

    李靖摇头道:“路道德那厮急于勤王立功,死活不肯多留些人手下来,这还是我拼命争取才留了一千,原本照他的意思,只留下五百人。”

    项洵咂舌道:“那路通守若非护主心切,便是官迷心窍。唔,李大哥,那城内现在是否已经开始募兵了?”

    李靖点头道:“不错,希望在大军北上之前,能够多募些人手,哪怕兵卒质量不行,先多募些人来充充门面也是好的。”

    端伯怒哼一声道:“我早就说过那路道德不是什么好鸟,在这种情形之下,他作为一郡的通守,不留下处理好郡内事务,反而去跟着掺和到勤王事宜当中去,他还真当自己会打仗吗?”

    项洵大笑道:“端伯定是恼怒李大哥被迫留守晋陵,而没有一展所长的机会。”

    端伯笑道:“倒不是老头子我自夸,别看我们少爷官秩不高,但他那一身德才武功,比起那几个带兵勤王的,不知要强多少倍。”

    李靖失笑道:“端伯你又来吹牛,哪有这样夸自己人的,即便你所说都是真的,也不能这么明目张胆的说出来啊。”旋即三人一阵哈哈大笑。

    项洵止了笑意,正色问道:“李大哥,此番杨广被困雁门,你看这结果会是如何?”

    李靖摇头道:“纸上谈兵从来最是无稽,因为我们当下根本无法了解突厥和雁门的情况,对双方所掌握的兵力、情报、暗手等等都知之不详,谁又能够知晓战局走向。”

    项洵哂道:“突厥那帮蛮子又能有什么暗手,只懂得直来直去,又不擅长攻城,我看不管能不能拿下雁门,必然都是损兵折将。”

    李靖摇头道:“损兵折将那是自然,不过,你看此次始毕发兵,几乎一击中的,便可知他对军情掌握以及时机的判断其实一丝不差,差的可能只是一些运道吧。”

    端伯道:“眼下最关键的是,如果雁门城破,杨广被俘或者被杀,天下不知会乱成什么样子。”

    项洵点头叹道:“若突厥能退还好,否则雁门城破,杨广被杀,天下秩序只怕立即崩坏,苦的仍是寻常百姓。”

    李靖叹口气道:“即便他不死,百姓也是苦不堪言,不论战局怎样,都是相差不大。不过那些我暂时都是管不到,眼下让我更担心的,是晋陵安危。”

    项洵不解道:“李大哥何以对晋陵的现状如此担忧?到后天大军开拔之前,至少也可募到四五千人吧,加上原本的一千兵卒,只消多等上五六天,也近万余人了。”

    端伯点头同意道:“项小弟说得有理,少爷,是否你太过紧张呢?左右附近都没有实力够强大的贼子,想攻破晋陵,难比登天。”

    李靖摇头道:“晋陵城本就不大,城防亦是一般,城周又是一马平川,根本无险可守,若来的只是寻常贼子也就罢了,倘若来的是官军呢?”

    项洵和端伯两人齐齐色变道:“不会吧……”

    (忙,回来晚了,请大家推荐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