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沈教授
与曹正阳会面后回来,任峰对家乡这小小弹丸之地的复杂关系有了初步认识。 本来以为种地就是种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买进种子卖出产品,很单纯很悠闲很生态,种好了地就毫无竞争压力。但是听了曹正阳的话,他知道有很多事情不是说自己想怎样就怎样的,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自己力量太薄弱,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成为别人斗争的牺牲品,到时候还没地说去。曹正阳还算放得下,没有纠缠在盘龙岭开矿,但要是其他人有想法,凭资金实力凭后台关系,足以让任峰哭都哭不出来!所以,任峰对发展农场有了更迫切的期待,只有自己站在那样一个高度,才有把握自己命运的主动权! 建设资金暂时没什么问题,初期施工也有父亲帮忙看着,他把引进人才放在首要任务。以前的苗场,规模小,产品种类少,技术要求相对也不高,自己本身学的是生物科学专业,对这方面好歹有点理论基础,看看书再实践基本搞得定。而要建循环生态园,涉及的专业就比较广泛,光凭自己已经远远不够,即使有能力弄懂这么多专业的知识,也没有精力处处亲历亲为,必须招些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来。 跟方晓打了个电话,问下情况。方晓告诉他已经物色了几个毕业生,让他自己把关。正好,沈教授开会已经回来,现在在学校。任峰要趁此机会再去一趟江南农业大学,见见沈教授,面试一下方晓找到的学生。 这次已经是熟门熟路,一进校门任峰直奔沈教授的实验室去了。 敲门之后,开门的是个戴着老式黑框眼镜,黑黑瘦瘦的老人,穿着黑色中山装,看起来精神还不错。 他看到任峰却不认识,问道:“小伙子,你找谁?” “您是沈教授吧?我是任峰,就是跟你写信的那个任峰!”任峰有点小激动,也有点小忐忑。 “哦,你就是任峰啊!”沈教授马上热情地跟他握手:“快请进!” 他将任峰看了又看,弄得任峰都有点不自在的时候才说道:“果然是年少有为啊!小方说你是个年轻小伙子我还一直不信呢,你的那些信像是有丰富经验的农技师才有的理解,真是你写的啊?” 任峰有点腼腆地说:“我其实懂得不多,都是看了您老的书,一见之下深有同感,才冒昧写信给您!” “现在愿意搞农业的年轻人不多啦,难得啊!很难得啊!”沈教授不住感叹。 沈教授详细询问了他苗场的由来和发展,以及现在农场的准备情况,不时点点头。当他知道任峰几乎是从一无所有独立完成这些工作,又听他为发展资金做的这些工作,更是对他刮目相看。他也被任峰的这种执着努力精神所感染,不住地说“了不得!” 对循环生态园的整体规划,沈教授早就看过,有什么见解之前已经通过方晓告诉了任峰,而任峰也适时做出了调整。听到任峰说基础准备工作已经在进行时,沈教授感叹不已,觉得这个年轻人做事靠谱。这才不到一个月,没钱没背景的他,就这么风风火火地干起来了,比很多大公司效率都高得多。 “听你说的,我都巴不得现在就去现场看看了!”沈教授感叹道。 “没问题啊,随时欢迎沈教授去现场指导!”任峰答道。 “有空一定去!”沈教授搞了多年的这些理论,还真没在现实中实现过,对任峰的这个农场也是期待不已。 这一老一小真是相见恨晚,又对农场的远景规划进行了很深入的探讨,越谈越投机。 但他们都迫切的感觉到一个危机:人才! 越是往后,对人才的需求越高,涉及的专业也会越来越多,几乎囊括一切现有的专业。现代职业,隔行如隔山,但这里却要求的是各种专业的互相融合,而不是简简单单的配合。因此,需要许多能熟悉几个不同专业的人才,而这种既专又全的人是非常难寻的。 目前,相对还好些,毕竟农场规模算不上大,其实说成生态园还有些勉强。需要的人才也主要是养殖和种植两方面为主。 “你现在有没有人选了?”沈教授试探着问道。 “这次来,还有一个目的就是面试一下方晓帮我找的几个学生的。”任峰答道。 “怎么小方也没跟我提起过?”沈教授有些不高兴:“刚毕业的学生毕竟还年轻,没什么经验啊!” 任峰也知道这个弊端,只好说:“没办法,只能边做边成长了!” 沈教授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我有几个老同事,从农科院退休了,闲着也是闲着,我帮你问问,看能不能去你那里做个顾问。” “那感情好啊!”任峰一听,也很是兴奋:“沈老,您也来给我们做个顾问吧!” “我来做顾问恐怕基本上是顾不上也问不到了!”沈教授说道:“从实践角度,我已经丢开好多年了,而我的这几位老同事,都是一直战斗在一线的农技师,有些还跟袁院士一起共过事!” 任峰心想,这下可真是捡到宝了,袁院士的大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能跟这种大牛共事的绝对也是牛人! 至于费用,这种人才,给多少都不为过啊! “你放心,这些老家伙啊,在家闲不住的,离开了那些农田庄稼,浑身不得劲。他们也不在乎钱,他们拿的退休金根本就花不了,只要让他们回到农田,回到庄稼丛中,贴钱他们都愿意!”沈教授又说道。 开玩笑,这种人才,求都没地求去,哪能当免费劳动力使唤? 沈教授接着说:“毕业生也得招,这些老家伙毕竟上了年纪,要有接班人,甭给他们客气,要把他们一切的经验都捞到手!榨干他们身上每一滴血!” 这沈教授,越说越起劲了。也难怪,他也差不多那个年纪了,到这个时候,根本不再在乎金钱、名誉之类的东西,在乎的是自己的学识和经验,能得到有效传承! 今天这趟真算没白来,不管后面方晓给找的几个学生适不适合,带不带得走,有沈教授这番话,这些都不用太在乎了。当然,既然来了,这个是也得顺便办妥,最好今天就能带走一两个回去,家里的活已经在热火朝天地干着呢! 告别沈教授,任峰电话联系方晓。 她正在来实验室的路上,听说任峰已经跟沈教授见过面了,她很惊讶,说:“你今天怎么来这么早?” 任峰回答道:“心里着急,起得早,早说路熟了,也省了很多时间。” 方晓就没再往前走,就在路上等他。 见到任峰她也很高兴,任峰可算是她的贵人了,一来先大体帮她把毕业论文做了个差不离,又让他帮忙招人,也有一笔小小补贴。她自己还没参加过招聘会呢,更不要说招聘面试别人了,这件事给她枯燥的研究生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你准备什么时候面试他们?我跟他们联系过,今天都没课,随时都可以!”方晓先问任峰。 这时候也快到午饭时间了,听她这么一问,任峰想起两件事,一是当年丁鹏面试自己,就是中午一起吃了个饭,二是上次来的时候忙得饭点都错过了。想到这里,他决定搞个特别的面试:“要不就中午吧,叫上他们一起吃个饭,问下沈老有没有空,让他也帮忙把把关!” 叫上沈教授一来确实可以帮他把把关,毕竟姜是老的辣,他的阅历,他的知识都是任峰方晓所不具备的,另外正好也化解了他对方晓没告知这件事的小小不满。 方晓没意见,她打电话跟那几个学生联系,就是心里暗想:“真是个吃货,每次都是吃!”。 任峰跟沈教授打了个电话,请他帮忙。沈教授正好不太忙,也答应了,说不太远就行。 诸事妥当,就差吃饭地点了,方晓听说沈教授要求不太远就建议在学校边的神农酒店:“你也真行,别人请沈老吃饭都是车接车送,他还不乐意去呢。你倒好,一请他就来,还自己骑他那辆老掉牙的二八‘永久’!” 听方晓这么一说,任峰也很不好意思,自己车都没一个,还要沈教授自己骑车来。不过,也奇怪,沈教授好歹也是个正规一类大学的堂堂副教授,还骑个年纪跟任峰差不多大的老式自行车,这也太清贫了吧! “小方,据你了解,沈教授是个什么样的人?”路上,任峰正好问方晓。 “他呀,就是个怪人,一个异类!”方晓对沈教授这样评价。 听方晓讲起来,才知道沈易副教授真是个怪人。他本是书香世家出身,读大学正赶上那个火红的年代,随着时代大潮到了广阔的农村大地。 他到了农村真是见了大世面,从没见过五谷杂粮的他对那里的一切都感到新鲜。虽然当时的社会环境很复杂,生活条件很艰苦,但他就像被洗脑一样狂热的爱上了农业。因此,在一起下乡的同龄人中,也显得格外不合群,处处受排挤。 幸运的是,他正巧遇上了袁院士(当时还不是院士)的团队,虽然由于出身问题没能成为团队一员,但参与了一些基础工作,让他对农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那场大变革过去之后,深感知识不足的沈易决定报考了农学方面的研究生。他的想法很简单,并不是为了通过这个途径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是实实在在想继续深造,学习更多更深的知识。 获得硕士学位之后他被分配到农科院上班,当时正是社会转型时期,而那种单位就是要死不断气,要活就混日子的境况。沈易又不善于钻营,一心活在自己的理想里,结果就那么不上不下地吊着,年纪不小了,还没结婚。 后来,发表了些论文,有了点小小名气,就被调到农校里当老师。不知怎么着,这个路就走偏了,知识面是越来越宽,研究方向却越来越不合时宜,最后就开始研究循环生态园这个偏门方向。 由于他的学历只是硕士,又没有特别精深的成就,升到副教授后就没能再往前走,这都快到退休年龄了,还是这样,特别现在的年轻一代,学历啊经历啊什么的特别生猛,跟他们竞争,基本上他想升教授已经无望了。 升教授的话还能再干10年,而不能升教授,到了年龄就必须退了。这些年,他连硕士研究生也不太招得到,可以说,总体上混得很一般。只有一些需要借个教授的名头撑门面的场合,他才有存在感。但这种场合实在非他所愿,因而对此也越来越不在乎。 所以说,任峰能请他吃饭其实算比较难的事,也正好说明沈教授对任峰有多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