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仙侠小说 - 大宋九阳在线阅读 - 017 少林方丈

017 少林方丈

      其实早在两年前,赵与愿就把四卷真经通习一遍,九阳内功也有了三四成火候,平时在寺中与少林僧人切磋武艺,在保留着大部分实力的情况下,仍然横扫一切中下层武僧,并得到一院一堂两大首座的频频首肯。

      去年岁首,为了验证自己的武功,赵与愿特意参加了少林寺一年一度的武学考评大会,最后凭借一路“太祖长拳”,连败寺中青年高手一十二人,就连号称少*学的希望之星、近年来大放异彩的少林四十七代弟子之首,年方二十五岁的无色和尚,也在第三十九招上被他一掌打翻在地!

      少林众高僧一片哗然!

      赵与愿这几年武功突飞猛进,一招一式之间均比以前增强了不少威力,少林“了”字辈的高僧们早就在怀疑他是不是就像几十年前的火工头佗一样,暗中偷学少林内功心法,这可是犯下了少林寺的大忌!不过,在后来的调查中,这些和尚们查来查去也查不出证据,即便把跟他走得很近的觉远找去问话,觉远也是据实回答,包括那四卷楞伽在内,于愿小施主从藏经阁中借去翻阅的全是佛经。

      觉远到现在还傻乎乎地以为『九阳真经』不过是一些强身健体、易筋洗髓的法门,而赵与愿也懒得跟他解释。

      查无实据却事出有因,众高僧明知赵与愿的武功突飞猛进,一定是与少林有关,但是找来找去也找不到一点儿真凭实据,心里存下老大一个疑团。

      后日,“大帝武功来历”成为大宋帝国十大迷案之首,而和尚们在这件事上的暧昧态度却越发让世人们觉得少林寺的确是高深莫测,不愧天下武学重地的称号。

      一开始,赵与愿在进入少林寺之初,并没有刻意隐瞒自己的来历,而老燕王后来知道他在少林寺中学艺,便不断地来人来信,在成州的赵柬等人那里也是如此,所以这五年相处下来,寺中僧人也约摸猜到一些他的身份,不过众人都是隐晦其事,从不宣之于口,也不过多询问,每次金人定期入寺检查之时,和尚们还多方替他遮掩,说起来也承了他们老大一个人情。

      虽然赵与愿的武功初有小成,但是考虑到这些年少*学走上了下坡路,他们关起门来自称自王,早就跟不上世间武学的发展了,“蛤蟆功”是什么境界?“九阴白骨爪”又有什么厉害?恐怕连少林寺方丈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样想来,赵与愿觉得自己随随便便打败几个菜鸟和尚实在算不上什么!

      正是为此,他又给成州去信推迟归期,在少林寺里多待了两年,也幸好这两年风平浪静,宋金之间都没有什么大的动作,才让他得以安下心来专注于加强个人战力,只是越到后来进展越微,始终无法进一步提升内力,近几个月来体内真气运转更是颇有窒滞之处,无论怎样努力也达不到经中所言“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的境界,倒有些“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的迹象。

      在前世赵与愿曾经练过赵堡太极,知道其要诀就在于圆转如意、浑然一体。以前没有内力,只能在大架上穷讲究,现在有了内力再做不到,那就成笑话了。

      赵与愿也明白这是一个瓶颈期,短时间内是无法突破了,眼看五年之期将届,他遂决意下山。

      清晨站在少室山峰顶向四下里望去,但见天地一野,云海苍茫,披襟临风之际实是令人胸怀大畅。赵与愿迎着朝阳大声吟诵了起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一通发泄下来,胸中郁闷之气消散了不少,心情有些好转。

      刚念完上半阙,忽听身后有人长宣了一声佛号道:“阿弥托佛,小施主好高的兴致啊!”

      赵与愿苦笑一下,头也没回地说道:“方丈大师今日也有雅兴来观赏山景么?”

      一个金披袈裟的老和尚从他身后冒了出来,来到山崖前与他并肩而立,眼望群山叹一口气道:“只可惜这大好河山,如今却是半数沦丧于虏寇之手,老衲纵然有心赏遍江山美景,一腔热望总是受阻于中途,不得不废然而止。总是比不上小施主这般豪情勃发,痛快淋漓的了。”

      赵与愿听了一愣,平日难得听到从这位少林方丈嘴里出来涉及时政的言论,今天却不知中了哪门子邪,居然跟自己说起这个来了。

      他冷笑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若托心本无,异想便息。了因方丈,这不是平日您教诲我的话么,怎么自己反倒忘了?”

      这个了因老光头油盐不进,软硬不吃,赵与愿这几年已经是领教过多次的了,也不再指望能用一席话就说服他放开寺中弟子随他前往南方助阵,不过因为离寺在即,忍不住便要讽刺老光头几句。

      了因默然不语,良久方道:“人之所滞,滞在未有。出家人无因无果,四大皆空,原不该有这样的念头,却是老衲着相了。”

      赵与愿这几年在少林寺里也读了几本佛经,当下说道:“昔年高僧支道林曾有言道,‘桀纣以残害为性,岂能由其适性逍遥’?众生方当大苦难之时,佛家当普渡众生,又岂能忍心专顾一己,还去讲什么佛法,诉什么因缘!”

      了因最喜欢别人跟他辩论佛法,微笑答道:“世间之事,至尊莫如皇位、富贵,至下莫如将人作牛作马,其实都是虚幻,又何必为此苦费心力,得了为之欢喜,失了为之悲伤?”

      赵与愿听了这话,当下便想学历史上那位牛人,上去给了因的秃脑壳上来几下,再说一句“打是不打,不打是打”。不过现在他还打不过这老秃驴,只好先咽下这口气,让他信口胡说好了。

      了因见了他的神情,笑道:“小施主热心世务,心怀民生,老衲敬服。少林乃方外之地,却不能给小施主多大助力。这五年来小施主在我寺中勤修佛法,勇猛精进,想来鄙寺也只不过是有一些小小的灯饭微功罢了!”

      这句话一下子戳中了赵与愿的短处。

      了因说什么“勤修佛法,勇猛精进”,又说“灯饭微功”,实际却是暗指赵与愿的武功造诣一日千里,只怕是与少林寺有着莫大的干系,倒把他噎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了因说这番话倒不是想继续追查,不过是点破一二,大家心里明白就是了。

      赵与愿叹道:“了因大师,明日我就要下山了,不管怎么说,还是要多谢你这五年来的看顾。适才失言之处,还请莫怪!”

      了因微微一笑,道:“小施主何须介怀?五年相聚,也不过是缘法如此,强求固然不得,强舍更是嗔悖。譬如老衲约束少林弟子不得随意下山,在众弟子来说便是他们自己的缘法,强求不行,强……”

      赵与愿听了又惊又喜,这几年受少林寺的佛法薰陶也不是白给的,当即便听出了因之意,接口道:“强舍更错!那又何妨随缘呢!是么,大师?”

      了因双手在胸前合什,低眉垂目,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嘴里轻声诵起了佛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