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仙侠小说 - 大宋九阳在线阅读 - 160 朝政之议

160 朝政之议

      讲完北地形势又讲东海战局,这次宁宗的兴趣更大,连连追问大宋舰队的一些具体参数指标以及作战计划等,显示出一个初级军事爱好者的基本素养。赵洵对答之余,倒也想起在韩侂胄此人主政之前的几年,宁宗对于武备一事还是颇为上心的,曾经多次亲临将台山考察选拔军旅将官。

      在详细了解一番赵洵的外出作为之后,宁宗与老燕王对视一眼,开始了本次谈话的重点,即由襄阳战役引出的政治收尾工作:

      “皇儿,朕与你君臣父子多年,彼此知心再没有猜忌,这是无甚可说的。此次襄阳之战我朝大胜,虽然营田大使赵方是在你委派下主持作战,但你从来都不过问将官的差遣调动,或是军队符令,这又是为何?”宁宗正色说道。

      听宁宗说完第一句话时,赵洵心里已经隐隐有了一些猜测,此刻也是神色郑重,躬身道:

      “父皇天高地厚之恩,儿臣永当铭刻在心!父皇自也知晓,儿臣虽然粗通武艺,但对军事之道实是半点不解,又怎敢在襄阳战役此等国战之中胡乱指挥,干扰前方主官的既定部署?父皇对赵方此人知之甚深,再加上枢密院的节制,必然不会出任何差错,故此儿臣方敢对赵方大胆放手。由此说到大宋海军,这是在儿臣一力主张之下建立起来的,其主旨乃是捍卫我大宋海疆安全,并在海外为大宋开疆拓土,这一节无须儿臣多说,而舟山建府是为了给海军保有一个前出基地,无论是官吏配置还是治理规章,均须特别拟定出来以适应海军特有的性状。再说巴蜀之地,西川清远公与金人紧邻,京兆府更是西北重镇不容有失,我看清远公采用的那些管束办法还算得用,在与金人对抗之中多占上风,便也由得他去了。除了上述几地之外,我大宋政通人和,庙堂江湖皆无悲忧之处,此皆赖于父皇多年垂拱而治……”

      赵洵越说越远,竟是由襄阳一役渐渐说开到了整个朝廷上下的政军格局上面,似是对宁宗答非所问,然而宁宗和老燕王听了却没有丝毫不耐情绪,相反都欣慰点头,极为满意这个答案的样子。对于赵洵的小小马屁,宁宗自也轻轻受落。

      老燕王在旁说道:

      “监国太子,既然说出这番话来,说明你的确能够体察圣心,在政事方面也是下了功夫的,可是执掌朝政的经验还是大为不足,这就是皇兄和为父希望你尽早择姻完婚,静下心来仔细揣摩朝纲的一片用心!你可知道我说的是何事?”

      赵洵点了点头:

      “王驾说的是两年前赴咨善堂读书一事。”

      老燕王一拍大腿:

      “你知道就好!皇兄已然授你监国大柄,为的就是让你总揽朝政,熟悉治国事务,也学习一些驭下之道,可你倒好,为了一个舟山军港,扰动了半个朝廷!便是一件美事,也当与朝中诸公议定而后行,如何可以刚愎自用,效那独夫之所为?你在朝中根基尚浅,并无威福加于众大臣,做事这般顾头不顾尾,最后不得不劳动皇兄出面,替你将此事压了下去,你自己可有过半分反省之心?”

      此时赵洵自然不会说出他暗藏的那点私心,低下头去唯唯否否的,先把承认错误的姿态摆足再说。

      宁宗还当他是在真心悔过,雅不欲弓弦拉得太紧,又把话圆了回来:

      “皇弟,从现下情形来看,成立舟山军港,确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好事,虽然远洋舰队尚无捷报传来,不过朕倒是相信洵儿的见地不会差的,其时若非洵儿坚持,此事还真就可能被朝中那些个因循守旧的大臣们给耽搁了!”

      老燕王当即换了面皮,含笑道:

      “皇兄所言极是。”

      宁宗话锋一转,道:

      “朝中此等情状,朕知之已深,一人倡言必有百人否议,原因无他,惟党争二字而已,此事固然殊为可恨,然而并非没有徐徐图之的善法。皇儿,现今朝堂上是李卿主事,其人清正有余而圆融不足,与郑卿等几位参政多有抵牾。譬如在舟山军港事宜上,你身为监国可暂不参与其中,先命李卿主持交由部议,彼时郑卿必然着人弹劾,而李卿手下自也有人还击,如此一往一还,彼此相持不下时,皇儿再适时出头表明立场,便可收得奇效!如你那般自行其事,在朝中一个奥援也无,可不就把大臣们都做了你的对手,又如何能够成事?这就是你政事经验不足之故……”

      赵洵听得暗暗摇头,心想这位老好人皇帝还是一如既往的和稀泥风格,要按照他那一套思路去筹建舟山军港,就等着三年五年的口水仗打完之后,就此不了了之罢!难怪在历史上宁宗主政期间,南宋战略态势急转直下,头前几年还勉强算是战略持平,甚至有一些北伐之举,但在韩侂胄去位之后就一年不如一年,若非朝中还着实养着一帮良臣猛将,早就被人家打上门来,休想再等到理宗朝的献俘太庙了。

      宁宗谈兴大发,巴拉巴拉聊了小半个时辰的帝王心术,自觉算是对未来的接班人做了一次像样的培训,在自己的谆谆教诲之下,太子必能成长为一名合格储君。

      赵洵乃是有备而来,仗着气功深湛,愣是站在原地动也不动,面子上凝神倾听,其实心思早都不知跑哪里去了。

      就在这时,宁宗一句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便如此时与金人的那场和议谈判,现下有四百余太学生围住了礼部,质疑曾邓二卿拟定的和约条款,其中固然有太学生自主陈情之意,但也未尝没有他人在其间推波助澜。要知此次礼部主持和谈,晌午博报的消息传来,午后就有几名侍制和谏议大夫单独给朕上了奏事折子,痛陈和约不可行之事,其言辞激烈者至有‘款曲敌国,姑息养jian’等语!皇儿,你坚持那般和约条款,自有你的道理在,但以当下情形来看,如不再议,恐怕难塞众大臣之口,曾邓二卿也当成为众矢之的!”

      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