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雷老板的算盘
八月份的暑期档,嘉禾和邵氏两大老对手,首次和解进行联合发行电影,嘉禾推出,而邵氏推! 更是改编自玉郎国际公司的热门连载漫画。这部漫画单行本最高一期销量突破十万,堪称是80年代港漫的佼佼者。所以,改编电影当然会有IP效应加成。 嘉禾的,则是袁和平执导。虽然,袁和平是以动作指导闻名香港电影行业,但是,其导演能力却也不容低估,成龙在加盟嘉禾之前的成名作、两部电影正是袁和平执导,这两部电影都是香港知名电影人吴思远的电影公司投资,可以说,吴思远堪称是真正提携袁和平和成龙的贵人。可惜,思远电影公司池子太小,养不住真龙,于是,嘉禾挥一挥支票,成龙、袁和平等人,纷纷选择加盟嘉禾。 金公主公司虽然82年上半年发力,持续推出多部重磅级电影,但正是因此,现在已经后后续乏力,其公司八月档期只有一部小成本的电影,当然不可能斗得过邵氏和嘉禾联手攻势。 这样一来,则成为暑期档受益的电影之一,金公主院线决定削减自家投资的电影的场次,全力推! 整个金公主院线旗下21家电影院全线上映,与此同时,全天整个院线大约100多场次,七成的场次都是优先考虑给拍片。即使是新艺城这个亲儿子,也没有获得这般的待遇。 “雷老板,这么下重注在身上,值得吗?”新艺城电影公司总经理麦嘉有点吃醋说道,“新创业影视公司,不可能成为金公主旗下的子公司。即使合作的影片能带来短期的票房收入,但是长远而言,对我们又能有多少帮助呢?” 新艺城的辉煌,除了因为自身的眼光和实力之外,更关键的是雷觉坤这个大老板的力捧。如果没有金公主院线,给予优先排片,新艺城的电影业不至于屡次刷新香港电影票房纪录。 而现在,新艺城出品的本该获得七成的电影场次,但却被压缩到了两成。 更关键的是,这部电影虽然找了新艺城借人,但却是跟光头佬麦嘉无关,而是黄百鸣参与的作品。 麦嘉凭什么当新艺城总经理?除了当初奋斗电影公司他出资最多,之后,把奋斗电影公司的股权折算成金公主电影公司近半股权,再通过金公主电影公司控股新艺城。不过,一开始其获得的股权并不是很多,但是,雷觉坤允许麦嘉等人电影赚了钱之后,拿钱去入股新艺城或是金公主电影公司股权。 而正是因为麦嘉靠着赚的多,所以,持续的增持新艺城的母公司金公主电影公司的股权,从而借助控股公司的代言人控制了新艺城。 原本,其他的创始人是没有底气跟麦嘉扳手腕的,但假若其他人,比如黄百鸣参与制作的不红也就罢了,若是红了呢? 如果红了,雷老板为了留住黄百鸣等人,肯定会下重注,或是以金公主的股权拉拢,或是以新艺城的股权,以此来加强对于黄百鸣的捆绑。 以雷觉坤的性格,肯定不会吝啬于重金拉拢人才。整个金公主电影或者新艺城的发展历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雷觉坤对于专业人才的重视。其不仅仅给予新艺城的优秀管理层股权激励,并放权给新艺城的团队治理。 即使后来新艺城分赃不均,其公司的创始人矛盾越来越深,不少人选择挂冠而去。 比如,徐克后来就是不满新艺城利益分配模式,股权都给三巨头占了,他再努力也不过是给那些占据股权的三巨头打工。而雷觉坤倒是非常干脆,给徐克资金和资源,让徐克成立徐克电影工作室。这样,挂名在新艺城旗下的徐克电影工作室,本质上,已经不再受新艺城的干涉,而是直接跟雷觉坤商量问题。 “麦嘉啊。”雷觉坤笑了笑,“你还是格局太小了一点,林老板的实力,我们硬要跟他扳手腕,他随便拿出一部游戏的利润,就可以以本伤人!对于这样的大佬,我们不去激怒他,不让其动了以本伤人的念头,已经是最大的成功了……即使他看中了影视行业,也不可能是香港这么一小块市场。这个小小城市,居然有上百家电影院,已经足够拥挤了,再要增加一条院线,恐怕大家都赚不到钱。我们不仅仅给他大量场次,上映之间也要到40天!” ”什么?四十天?”麦嘉就更震惊了。 雷觉坤并不在意香港有多少家电影制片公司,反正,电影制片公司数量多了,院线公司就能获得更多的谈判优势。比如,香港大部分的电影仅上映几天至十多天时间。能够上映二十多天时间的电影里面算的大卖级别,金公主院线力捧的自己电影,顶多也就给一个月出头的院线场次。 为什么呢因为,一部电影票房高潮通常集中在上映的前两个星期,尤其是第一个星期的上座率最高。一部质量过得去的电影,在院线上映的时间越短,最好的一个星期就下画,那么,院线公司自然是得利最大。 至于,延长电影上映的时间,虽然,票房还会继续刷新,但是,电影院的上座率却已经严重下滑了。 正常情况下,两个星期以内,电影已经过了票房高峰期,正常情况下,只有上座率居高不下的大卖电影,可续继续延长场次。但是即使是刷新了香港电影票房记录的也仅上映了33天! “如果林老板自己投资电影院,恐怕就要考虑上座率了。那么,他估计不太可能给自己的电影40天的上映时间。”雷觉坤微笑说到,“如此一来,他何必自己成立院线呢?” 香港的电影院线,要么是电影制片公司,为了自家电影发行,而建立起来的。比如,邵氏、嘉禾的电影院线,都是为了电影发行利益服务。 也有一些公司,比如,金公主院线一开始并没有制片公司,但感觉片源受制于人,逐渐就开始投资电影制片,乃至于投资当电影制片公司。 只有电影制片公司,感觉到自己是发行不顺,信不过传统的院线,才会决定自己投资电影院进行发行。 雷觉坤很清楚地意识到——不刺激林棋产生投资电影院线的念头,比其他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