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唐朝那些事儿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八十六章【起义】

第一百八十六章【起义】

    罢,杨广转身离去,下一个命令,等自己的结果,这是他的权利。   ..李密一个的待卫官,怎么就会被皇帝给盯上了呢?事情的一开始是这样的。被杨广盯上那天,李密在站岗。

    李密的职务是左亲卫大都督,相当于今天的中央警卫局处长,当然,这是机械性的对比,向来不精确,比如处长是不站岗的,而李密需要站岗。站岗也就站岗吧,隋朝大兴宫殿宏伟壮观,上朝官员众多,李密个子不高,肤色偏黑,折射光线自然不多,一般不易被察觉。

    但李密在朝堂之上,做出了不太合乎身份的举动。李密额头尖锐,眼角方形,瞳孔黑白明澈,两只眼睛骨碌着转来转去。

    按史书此话,杨广发现下面眼神游离的李密,心里很是不痛快,于是让宇文述赶紧将李密扫地出门。但仔细考周,问题并非在于睛神不老实,而是出在李密的个人形象上。李密不高,肤黑,史书还形容他形仪眇。

    此种长相,梁山上也有一位,常自嘲黑矮的宋江是也。大家以后就会知道,李密亦走过宋江走过的路,干过宋江干的事。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这样的身材竟然通过了体验混到了近卫军里,这就不太妙了,要知道杨广陛下喜欢搞国际大联欢,在长安城接侍属国来使,如此长相有损大隋帝国更高更富更强的国际形象。更不妙的是长得还黑,试想一下,皇帝陛下在上面展望帝国未来。描述宏伟蓝图,猛不然望见角落里的李密。难免会有眼前一黑的感觉。

    接到杨广的命令后,宇文述开始了琢磨。在话中找到话,是他的特长,也是他官越做越大的秘决。

    李密调走很容易,大不了派到城门当门卫就是,但宇文述想了一下,已经明白皇帝陛下开口讨厌的人,就不是调离这么简单了。正如老板告诉人事部经理,他看秘书不顺眼,你把秘书调面前台。估计下个走人的就是人事经理。杨广的意思很明显,让这个人滚蛋,越远越好,滚出隋朝政府。这就难办了。解聘一个的亲卫武官不难,但解聘李密不容易。困难在面子上。

    李密的父亲是知名武将:蒲山公李宽(已去世),其曾祖李弼更历害(也已去世),是西魏皇朝最为显赫八柱国之一。就是刚才一不快乐就要让人下岗的杨广,其祖上在那时也不过是八柱国下面的大将军。人家是有根有底的,没来由的让人家卷铺盖滚蛋。虽然没有劳动局管,但朝廷舆论却不得不顾及。

    于是,宇文述便把李密找来,了上面那番话。准备忽悠李密自动离职。听到长官跟他开诚布公的那句话,李密正容,起立。然后朝宇文述深施一礼:“多谢许公指!”别人要炒你,你还要谢人家。这大概是脑袋烧糊了吧。

    事实上,确有一股熊熊烈火在李密的身上燃烧。燃烧部位却不是大脑,而是内心。李密前段时间上班走神,左顾右盼并不是被眼前的繁华景象所迷惑,事实上,迷惑他的是自己的内心。

    那时,李密总感觉有些不对劲,他隐隐觉得自己站错了人生的位置。宫殿之内,九五之尊自然高高在上,俯视众臣,这种气派,就是心存模仿之意都是罪过,而帝御之下,文武百官,个个紫衣金带,气质非凡。天下权势尽在此殿,为什么偏我站在这里,穿着奇怪的武服,拿着笨重的兵器,还挺直了腰,像跟殿中的柱子较劲。每个迷惘的人都会问自己:我是谁?

    我为什么在这里?托宇文述的福,李密终于找到了让自己站立不安的原因。原因只有一个:无志。男人无志就不知道明天要向那个方向努力,对明天的自己一无所知,才会不安。宇文述的客套,正中李密之内心最深处。

    此刻的李密仿若被三万伏高压击中,一种无比光明的感觉如电光般疾走全身。李密想起了曾祖李弼的格言:“丈夫生世,会须履锋刃,平寇难,安社稷以取功名;安能碌碌依阶资以求荣位乎!”曾祖的名言早已记于家传,教谕后人,曾祖的名言亦丹青史册,留芳千古。

    替人清道,为人警戒的侍卫不是我的人生,我相信我的人生有更重要的内容等着我去完成。李密打了报告,辞去了工作,理由是伤病,好在当年病退也不需要医生证明,又有上司宇文述亲自督办,很快就办好了手续。脱下官服,李密离开了宫城,走之前,他回过头来,眼前是富丽堂皇的隋朝大兴宫。他曾经在这里虚度过年华,希望走一条官宦子弟寻常晋升的道路,但命运却拒绝了他的平庸。

    离开吧,告别昨天的自己,奔向明天的自己。明天的我将是全新的我,他人提起李密,不再是蒲山公李宽之子,柱国李弼之曾孙。我之所以成为李密,不是因为是李宽之子,李弼之曾孙。我李密之所以为李密,是因为他人无法代替的光芒!甩开长袍,迈开大步,李密将皇宫留在了身后。

    当找对方向,路会越走越宽。转眼数月过去了。自从当天李密炒掉杨广,潇洒的从大兴宫迈步而去后,长安城内就再难看到他的身影。

    许多跟李密来往的亲朋好友纷纷报告,许久没见着李密其人。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到派出所报失踪以前,还是找一找看。在李家大宅里,我们终于找到这位失踪人口,是时,李密双眼发红,头发蓬松,身上还散发着一股三月不着清水的奇味。

    依然一宅男尔。面前书桌摆着散乱的书籍,乍眼一看,兵书有之,《史记》有之,《汉书》有之。原来在闭门充电。

    这种精神是值得鼓励的,但这种方法是不值得提倡的。闭门充电跟闭门造车并无两样。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结合两者推导可知,独习之不如众习之。

    不见天地。怎知世界广阔,不站于巨人之肩,怎么超越巨人。李密猛然醒悟,收起桌上的书卷,取块布包好。转身出了书房,来到牛厮,牵出家里的老黄牛,铺上蒲草垫子,将书包挂在牛角之上。牵出家门,向目瞪口呆的家门丢下一句话:“我寻师去。”李密早有名师的人选。

    东海人包恺博学多才,尤精《汉书》,为当时世上习《汉书》之宗匠。李密欲习《汉书》,当然必寻此人不可。出家门,李密翻身上牛,他打听清楚,包恺高寒雅士,避世缑山。

    此去缑山。路途遥远,非指日可到,李密坐在黄牛的上面,摇摇晃晃就像书塾里的学究。事实上,李密确在读书。无聊的时候,李密打开书袋。取出一卷《汉书》,信手翻开。刚看数行,就被一句话吸引住了。

    “书足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诸位饱读经书,当然知道这是历史上著名人物项羽的名言。深深吸引李密的是“万人敌”三字!掩上书卷,李密眼前浮现出项羽身着乌甲,率八千子弟兵渡江,巨鹿一战而灭暴秦的形象。

    想到这里,李密不禁心中澎湃,双脸绯红。大丈夫立于世间,当如项霸王!李密击掌叹节,顺手拍在了黄牛背上,黄牛皮厚,倒不觉得痛,只有两只牛虱被拍成稀泥,乌呼哀哉,虱儿刚痛饮两口黄牛血就如饮了牛奶般,英勇成为万虱敌的牺牲品。

    此情此景,史书称为牛角挂书,与凿壁借光同样成为勤学的代名词,但深究一下,还是牛角挂书借得推荐,主要是易于向广大的人民群众推广,现在交通这么挤,上个班跟李密上缑山差不多,挤公交之余看个书,顺手拍死个蟑螂也算除四害。而凿壁借光一有毁坏建筑物之嫌,二来,万一被当成凿壁窥走光就不好了。

    且李密惊叹于项羽敌横扫天下,却不知道很多年后,史家著书,亦将他称为项羽般的人物,此事尚在日后,不知亦不为怪。就在当下,李密神往万人敌的无上境界时,毫不察觉当今世界活着的万人敌就站在他的身后。

    个六十上下,衣着华丽,相貌雍容的男子拉紧了马绳,悄悄的走到了黄牛后面,一声轻问将李密从楚汉古战场拉了回来:“这是那里的书生?勤学如此!”来人不认识李密,倒情有可原,李密一下岗职工,名不扬,身不显,但李密不可不识来人。

    抬头看到对方后,李密连忙下牛,施一拜礼:“见过越公,晚辈李密见礼。”来人隋朝越国公杨素,此人曾经平陈国,静江南,驱突厥,战功卓著。还有废立之功(注意这一),实是大隋帝国第一大臣。

    必须要明的是,这个第一大臣要加一个副词来修饰:名义上。其原因是杨老虽然劳苦功高,但生平自视忒高,据总结他生平只服三人,除此三人之外,杨素素来是鼻孔出气,眼白扫荡。

    皇帝杨广不在此三人之列。不把皇帝当干部是不行的,杨素被架空了起来,位高而管不了事。要不然,大隋唐疆域广阔,子民从多,辅政大臣日理万机都来不及,那有闲情跑到这野外偶遇李密。如果李密是自动辞职的话,杨素算是停职不停薪。当下,两个社会闲散人员就在路边讨论起汉书来,经过一番探讨,杨素深叹此人是少年英才,遂热情邀请李密先放下寻师一事,到家里详谈一下。

    杨素位极人臣,平时就是拿着帖子抬着银子求进杨府都不可得,何况现在杨素亲自邀请,李密当下应承,调转牛头。李密的人生就从这里转了一个大弯。很多年以后,李密曾经问过自己,如果没有碰到杨素,我就会老老实实拜师学文化,等在文学上有所建树,学出名气,杨广不定还会将我请回来安排个宰相干干。

    这该是一个完美的人生,但上帝素来喜欢悬念,他老人家是不会满意这样按部就班的安排。

    李密还是第一次踏进杨府。虽然早就听杨素的宅第装修档次很高,但亲眼见过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家多叫窝。自己也是贵族,但贵族比贵族还是气死人啊。

    正在思忖当中。杨素笑呵呵的打断了李密的思绪。将一个刚认识的年轻人请到家里来并不是明智之举,杨素先生晚年颇好色,家里很多年轻姑娘,年轻人跑到家里来很不安全。

    以前杨府就发生过外来少年勾搭杨素老婆的事故。杨素虽然大方,没有追究,但应该不至于犯同样的错误。大概一是李密长得安全,二来,杨素有将李密请进来的需要。杨素将李密请到家里来,不像今天有人买了新房。一定要让朋友来参观其豪华装修。

    也不全是为了跟李密交谈,而是为了他的儿子们。“玄邃,让我为你介绍一下我的几个犬儿。”杨素招呼道。李密字玄邃,杨素向来狂放不羁,就是对同僚,也有直呼其名的,对李密一个晚辈却称字,可见其重视,又称字不连姓。以示亲近。

    不一会,数个二十上下的男子被叫了出来,一看就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模具是杨素。向儿子们隆重介绍完李密。杨素对着这一群搞不清状况的二八青年们大喝一声:“李密识度超凡,你们都不如他!”李密照例准备谦虚,刚要开口。却发现不必了,因为对面有一人露出不屑的表情。

    于是。李密将冲到口中的“那里那里”又咽了回去,离椅面半个蹲位的屁股又坐了回去。挺直了腰结结实实受了杨素这一回表扬。杨素为儿子们找了一个可以亦师亦友的人,很多年以后,他的这个安排也发挥了作用,但儿子们听不听就是另一回事了。从此以后,李密成了杨府的座上客。顺便提一句,李密回去后,没忘记继续寻找包恺,好在包恺名声在外,并不难寻。

    李密顺利投到包恺门下,史书记载,李密这个插班生后来居上,学习成绩竟然成为包恺门生的第一名。

    包恺有门生数千。学习之余,李密也常到杨素府上拜访。杨素并不常在家,于是,李密便经常跟杨素的儿子们厮混一起,杨家的儿子还是比较听话的,把李密当成半个朋友半个老师对待,但一个人除外。此人是杨素的长子杨玄感。

    据记载,这位杨少爷时候被人称为痴儿,但杨素对自己制造的产品有信心,每次极其认真告诉亲朋好友:“我这个儿子不痴呢。”

    杨玄感确实不痴,只是发育慢了半拍,长大后,身体智力各方面都赶了上来,平时爱好读书,也没有忽视骑射这样的体育锻练,生性慷慨大方,朋友很多。但就是对李密不感冒。

    杨玄感大概是怀疑老爹是不是闲出病了,不知道从那里弄回一个黑子,就想让我们向他学习。没事时,杨玄感就拿李密开开心,调侃一下李密。

    这不能怪杨玄感狂妄,事实上,杨玄感确有一百个理由骄傲,而李密也有一百个理由去自卑。论外貌,杨玄感身材高大,李密身形短,论长相,杨玄感五官端正,还留有当时十分流行的虬髯胡,而李密的胡子绝对跟密字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论肤色,杨玄感白里透红,李密黑里还是透着黑。

    论地位,李密是下岗读夜校的,杨玄感已经位至柱国,官居二品。论背景,李密祖上的辉煌已经是过去时,而杨玄感的却是进行时。

    要是放到以前,李密必然会被这些所折服,然后自惭形秽,在杨玄感面前抬不起头来,但此时的李密已经不是昨天的李密。在辞职那一天,李密有了奋斗的目标,学习之后,他的内心获得了充实。

    一个心怀理想,内心充实的人是不会有自卑的感觉的。在史书里,李密见过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刘邦,见过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见过运筹惟幄的张良,见过筹画周密的萧何,见过用兵如神的韩信,他与这些达人神交已久,这些人虽隔数百年之久,但其神魄浸透纸背,谆谆鼓励李密,教导李密,指引李密。

    以这些人为师,怎么会心生自卑这样低档次的心情,你一个玄感,无功无业,不过靠着父亲的军功,又怎么能够打扰我的心绪。

    每次杨玄感嘲弄他时,李密都还以微笑,这种态度让杨玄感的每次出击都有落了空的感觉。但杨玄感是脑袋一根筋的人,屡试依旧不爽。

    一日,他逮住李密,似笑非笑问了一个问题:“皇帝猜疑心重,隋朝的运数只怕长不了,到时,中原烽火四起,我们俩谁强谁弱呢?”诸位,此话于历史上颇似于当年曹cao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曹cao猛然一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cao耳!将刘备吓得筷子都拿不稳。

    大家多半以为这是曹cao试探刘备,其实,就我看来,这不过是曹cao试耍刘备,那时曹cao刚干掉吕布,雄气豪发,怎么会把自己与四处流浪的刘备放到一起比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