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无良皇帝在线阅读 - 第一五三章 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第一五三章 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侯览很小便被家族送入宫门,随后凭借自身的聪明才智,逐渐受到宦官高层的重视。

    为了培养自己的势力,家族人丁不旺的侯览,相中了段珪这位仗义的邻家小老弟,他提携段珪,阉割黄门,拜大太监单超门下,伺候恒帝左右。

    随后,侯览、段珪二人,狼狈为jian,协同大太监单超,替恒帝剿灭梁冀,晋升为宦官集团的核心人物,可谓在太监的仕途上,一路走的顺风顺水。

    而善武好斗的段迪,长大后便接手了段家隐形山贼这个杀人放火、劫掠钱财,刀口上挣钱的美好大事业。

    他除了固定上缴珪、览两位叔父一定的份额外,余下的钱粮则供他和几位亲近子弟,恣意挥霍,过着土皇帝一般奢靡的生活。

    但是,好景不长。

    由于新上任的济北相滕延,严明执法,廉洁高效,不断的追剿境内山贼。

    一次意外的追捕,直接导致数十位段、侯两家亲近子弟,被其抓捕、斩首于作案现场,而段迪则是侥幸逃脱,险遭陈尸路衢的下场。

    山贼的大事业,就此是做不下去,失去生活来源的段迪,不得不求助京师里的两位叔父大人。

    没了一份旱涝保收的孝敬,倒是算不上什么太大的事情。

    但是,自家的子侄辈,被人随意屠戮,却是惹怒了览、珪二人,特别是家族人丁不旺的侯览,更是为此而勃然大怒。

    他们二人第一时间采取行动,哭诉恒帝面前,控诉滕延作为,诬告滕延滥杀无辜之罪。

    昏庸无能的恒帝,倚信宦官势力,自然听信于这两位最为贴心亲近之人的谗言,直接下令将济北相滕延收押廷尉审理,随后不经查实,便免去了滕延的官职。

    受到此事的鼓舞,宦官们对于那些敢于打击自己势力的直臣清流,不再像原先那般忌惮,而是采取更为积极的手段。

    他们极尽诬告,拿清流反对恒帝卖官鬻爵的弊政说项,蛊惑恒帝,痛下杀手,而史称的“党锢之祸”,也正是由此而揭开序幕。

    经由此次意外事件,段迪也算是明白一个道理,山贼的日子虽然活得逍遥,却不如权势来得安全可靠。

    自此,他学会另类的抢劫手段,首先用钱铺路步入仕途,随后利用官职的便利,行巧取豪夺、勒索钱财之事。

    熹平元年(172年),由于官署检举,奏报侯览专权骄奢,灵帝下诏收回侯览长乐太仆的印绶,侯览被迫自杀,阿谀依附他的人都被免去官职。

    而此时已经位居常侍的段珪,早已经脱离了侯览的掌控,交好于一同诛杀梁冀、被灵帝恩宠有佳的都乡侯赵忠,十常侍位置坐得可谓是稳如泰山,声势更是如日中天。

    还好段珪不是忘恩负义之辈,对于势弱的侯家子弟,并没有落井下石,反倒是收拢余孽,依附于自家的势力。

    等过了风头以后,让侯家余孽隐姓埋名的混入督邮队伍,在一些不怎么受关注的郡县任职。

    比如:东莱郡、乐安国等,这些偏远的人口相对比稀少的没啥油水的地方。

    而段家的直系子弟,更是变本加厉的霸占了青州东部富庶的郡县,以及徐州北部的泰山周边的督邮职位。甚至利用曝敛之财,购买了不少实权的县令职务。

    隐隐之中,段家已经成为实际掌控山东半岛局面的暗势力。

    正因为段家的残酷剥削,造成泰山周边流民不断,山贼日益增多的混乱局面。

    而三国时期,泰山贼这个特殊地带、特殊的群体,屡剿不灭,日渐强大。到后期他们能在这里据险自守,既反抗官府,又抄掠百姓,并参与镇压当地的农民起义,成为这个特殊地区所形成的堪比诸侯的特殊势力。

    这一切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算得上段家剥削脂膏、敲骨吸髓的行为,所创造、打下的良好基础。

    作为十常侍的直系子弟,宦官集团最为铁杆的支持者-段迪,就是这个基础最有利的创造者,而他自然而然的成为十常侍监管天下的主要爪牙鹰犬之一。

    眼下段迪的督邮职务,虽然只是代表琅邪国相,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的五百石中等官职。

    但他的职能,即便是宗亲、国相都忌惮几分,唯恐被其抓住把柄,密告朝廷,落得丢爵罢官的下场。

    就在刘良从雒阳回返东莱老家的过程中,一封京师督邮体系的密信,通过驿站邮差的方式,送至段迪的手中,随后他又接到自家叔父段珪的密使来报。

    官面上,十常侍下达的旨意很简单,内容言简意赅,只有寥寥二十数字:各地督邮,不可恣意得罪;诸事放行,尽量协助皇叔公子无。

    而叔父段珪的传来的家族密报,就要详细的多。

    让看到缄封旨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段迪,彻底的明白一个事实,这位皇叔东莱公子无,绝非一般汉室宗亲可比,有着十常侍都不敢轻易得罪的神奇能量。

    解读段珪的密信,里面对于公子无的介绍,言辞多有含糊,好像隐藏着什么惊天的机密,绝不是自己这种小角色可以涉及其中的。

    虽然段迪终究没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他深深的知道,能让叔父如此慎重的人物,绝不是自己可以吃罪得起的。

    最主要的是,密信言辞简练,含意深远,特别标注,此人关系到段氏家族,是否支叶硕茂,是否能成为簪缨世族。可谓是,事关家族生死存亡的关键人物!

    而段珪遣使带来的口信,更是一再强调,决不能草率应付、敷衍了事,务必做到竭尽全力去交好于东莱刘无。即便交好不成,也不要轻易得罪,至少不能让东莱公子无觉得段家不重视于他,给他留下不好的印象。

    短短几日,京师到底发生了什么,刘良不了解,段迪更是不清楚,恐怕不是涉及机密的人,没人知道具体的详情。

    但,不管怎样,为了家族的利益,以及自己的前程,段迪还是无条件的执行叔父段珪下达的命令。

    他第一时间调遣手下各方督邮,以及所有任职徐州官员的家族子弟,密切关注东莱公子无的动向。

    就当江都县吏贼曹吕岱,贸然拦截刘无大队人马的时候,徐州境内的督邮密探系统,便开始启动,密报消息,第一时间快马加鞭的上传至段迪的手里。

    要不是吕岱及时的辞官投奔刘良,估计事后他不死也得脱层皮,敢招惹督邮想要交好的人,还能活得自由自在的,在大汉这块地头,绝对是凤毛麟角一般的存在。

    伊籍一路能畅通无阻、招摇过市的回归东莱,绝对离不开各地督邮的暗中协助。

    要不然的话,估计早被徐州各州郡督邮,按照造反的名义,直接拿下法办了。

    段迪一直密切关注刘良的动向,当得知刘良进入下邳城时,他立马带领几位亲近子弟,从琅邪国治所开阳出发,准备与刘良来个官道上的“不期而遇”。

    谁想,公子无不按套路出牌,不走正道的前往朐县,竟然以高贵之身去会见贱民出身的商业糜家。

    当段迪追到朐县时,公子无又跑到自己老窝开阳,最终等自己昼夜劳顿的追回开阳,人家已经踏上回归东莱的路上。

    这一路可把段迪折腾坏了,但他丝毫不敢抱怨,反倒是一路上的见闻,使他更加迫切的想要见一见这位传奇的东莱神童。

    修整了几日,不死心的段迪准备亲赴东莱,拜见这位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