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漫长战争的结束
大陆历-1909年初。 伊修瓦尔的暴动已被彻底镇压了下去,虽然风也平了,浪也静了。 可平静的表面之下暗流依然涌动。 亚美斯特利斯这个国家建国300多年,已经不算短了。 相较于那些二代、三代而亡的国家,亚美斯特利斯已经足够厉害了。 这也是军国主义制社会非常正常的现象。 以对外奉行侵略扩张的政策能使得国家的发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但只要一当战争停止,立刻就会动摇整个国家的根基。 所以从第4届亚美斯特利斯总统开始,每一届总统都在殚精竭虑地想尽办法对领国发起战争。 尽管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父亲大人的计划,但不得不说这样也样使得亚美斯特利斯的国土面积从一开始的一小块行省变成了一个不容小觑的大陆国家。 人口也在300多年来的时间里发展到了5000多万。 同时也因为扩张领土所导致的冲突,亚美斯特利斯国内也会经常发生内战。 就比如说这次的伊修瓦尔人,为了民族的独立铤而走险想要掀翻亚美斯特利斯的统治。 当然,结果是他们一头撞在了军国主义集权的铜墙铁壁上,撞的头破血流。 每一次战争获胜所得到的领土内必然是其他民族的人,但这些新的民族却很难融入进亚美斯特利斯。 这就像是一个轮回,消灭上一轮回所遗留下的弊端,却也因此为一个新的轮回开了头。 这次伊修瓦尔的暴乱看上去的确引发了一些问题,也被成功的镇压,但是也在一些新扩入亚美斯特利斯的地域中,埋下了不安分的种子。 想想看,如果这场战争中的伊修瓦尔人能得到更加有力的支持,以及拥有一个对政治敏锐,对军事在行的领导人呢? 那么这次的暴乱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仔细的想一想,越想越恐怖,也就是人们说的细思极恐。 中央远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强大,中央的统治力也无法做到稳固的镇压下其他地区的军部。 不错,为了保持以及延续稳定的态势,中央向各个地区任命了一批“中央派系”的官员,来镇压地方。 可如果有一天,这些人也因为某些无法抗拒的事情,和地方派系站在了一起怎么办? 所以说,风浪,绝对没有过去,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依旧肆虐着。 凯因为这次战争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他的军衔提升了两个级别,从少校变成了上校。 但军衔的高低对他这种作为毁灭兵器的存在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只要发生战争,他必然都是要站在最前线的,更何况他是父亲大人的人。 就像他之前那样,那些高级军官并不会因为他的军衔或者年龄而对他有任何轻慢。 但对他来说最有价值的就是这次在伊修瓦尔博士所研制出的全新存在,也就是今日注射到他体内的那些试验成品。 凯抚摸着自己的左眼,只见那猩红的眼眸中的瞳孔旁出现了些许的黑色斑点,但随即又消逝不见······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额外的附赠,比如说超过1亿先兹的奖赏,在中央市内繁华街区的一套200平米的豪华公寓房,和其他的一些特权。 其他参与到这次歼灭的国家炼金术师,各个都得到了奖赏。 小到研究福利上涨,大到官位晋升。 但同时也有很多国家炼金术师因为受不了内心的谴责,在伊修瓦尔便直接退还了国家资格,只是领取了先兹便提前坐上火车,回归了各自的家乡。 普通人,平民阶级还不知道发生在伊修瓦尔的具体事情,加上民间有意无意的受到了一些外力的推动,很多人对伊修瓦尔真实的具体情况所知甚少。 他们的信息来源全靠报纸。 所以他们现在只知道这个处于东南边境的民族在7年前因为一名军官无意间射杀了一位伊修瓦尔小孩的事件,开始暴起反抗。 在一开始,他们杀死了当地所有的亚美斯特利斯人,整个伊修瓦尔人中有7万多人牵扯到这件事里。 他们还打退了东方军部的军队,并且开始向周围的地界蔓延,甚至一度要将战火蔓延整个东部。 这件事情光是想一想都觉得恐怖。 可就是这么恐怖的一群人,却被来自中央市的一名年仅5岁的凯·艾利克斯上校歼灭了近乎25%的总人口······ 计算起来大约一共歼灭了大约5万名伊修瓦尔人,而其中的大部分伊修瓦尔人都是死于那场发生在伊修瓦拉城的“屠杀”中。 尽管舆论上包装的很好,但人们并不会真的称赞凯做得好。 哪怕这名“英雄”站在了道德伦理上的制高点,但是普通人并不会就因此对他抱有好感。 仇富是一个笼统的词汇,可以理解为那个人只要比自己“富有”,财富上,地位上,政治价值上的富有,都是被仇视的目标。 况且国家炼金术师作为“军队的走狗”在普通人眼里也都是招人仇视的存在,更何况是一个国家特级炼金术师呢? 人们其实根本不会在意凯的年龄大小以及他的出生如何,对于血腥镇压伊修瓦尔暴动的凯,他们口中最常用来形容他的词就是“屠夫”。 当一名普通人在面对着一名手上沾染着上万人鲜血的“刽子手”时,他的内心不会有任何其他的想法,只会有深深的恐惧。 伊修瓦尔事件所带来的坏处肯定是有的,不过好处也很多。 至少在亚美斯特利斯,敢得罪凯的人注定不会有多少。 只要想一想他今天,年仅5岁就做下的丰功伟绩,想必会更加理智的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矛盾。 运送军队的火车密密麻麻堆满了整条铁路,庞大的队伍每天都会在各地停下来留下一些让军士们放松的时间。 同时也为各地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但凯整个旅途都一直呆在列车上,甚至连房间的门都没有出过。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列车抵达了里森堡,才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