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
胡掌柜望着地上的尸体微微叹息,这老乙幸的祖上也是跟随过辽主征战四方的御帐骑兵,得了军功辽主便用赏赐换了析津府的一座宅院,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那小宅院已经变成了茶铺,足够老乙幸在上面躺着享福的,就算不开茶铺日后也能靠收租过日。 谁让他点背,居然被左丞相发现了利用价值,说实话胡掌柜是相当同情老乙幸的,毕竟他自己也算是一枚棋子,要不是家人在中京道,自己绝不会接下这种差事。 处理掉老乙幸的尸体后,胡掌柜换了身衣服便出门而去,刚刚老乙幸传来的消息让他惊讶,这也是为何他在看过纸条后便杀掉老乙幸的原因,这段时间析津府皇宫大门紧闭,只有一些大宋的高级官员能进出其中。 之前通过大量的钱财收买得到了大宋皇帝中箭的消息,这已经是难得,现在宫禁森严的模样和皇宫中偶尔飘起的黑烟,很有可能是大宋皇帝已经驾崩,而大宋臣子则是秘不发丧。 开始一切都是猜测,现在有蔡伯俙这位大宋驸马身带檄羽疾驰回宋的事情让猜测变为现实,胡掌柜相信大宋的皇帝已经死了…… 一位御驾亲征的皇帝死在征途上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大宋的士气必定一落千丈,这是最好的结果,如果再往坏处想,胡掌柜冷冷一笑,嘿嘿……帝王之死恍如山崩! 这就证明大宋乃是无道之国伐有道之国!皇帝的死便是上天的警示,此时还不撤军更待何时? 但显然大宋的官员有自己的想法,这段时间盯在皇宫附近的人来报,大宋北伐的官员几乎都进入皇宫而未出,从夏竦到狄青,甚至连在析津府附近巡视的包拯和密云城的曹玮都赶来了。 不用想也知道,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定然是在商量对策,如果是自己也不甘心把析津府拱手让人,毕竟是一位皇帝以性命为代价换来的,无论如何都要保住,否则这些人回朝后怎么向大宋的文武官员和百姓交代? 胡掌柜骑马在街道上一路疾驰,快到城门的时候他便发现此时的城门检查异常的严格,已经不是普通的禁军那么简单,而是配上了大量的背嵬军! 这些凶悍的大宋骑兵被契丹人称之为鬼卒,一身狰狞的黑色板甲仿佛魔鬼一般,能轻易的便能把契丹的军阵撕裂,原本在马背上称雄的契丹勇士完全则不再是他们的对手。 禁军还是老样子,但在看到他们的阵容时胡掌柜脸色一僵,这是大宋标准的禁军配置,三个盾牌手,三个陌刀手,四个弩箭手! 十个人便能组成一个远近皆宜的军阵! 在门口放慢速度的翻身下马,此时硬闯是绝对不行的,再快能有大手的弩箭快?何况背嵬军的战马尤其擅长长途奔袭,胡掌柜老实的牵着缰绳向城门走去,自己身上带着的东西没有一样违禁,最重要的东西都在自己的脑袋里装着,而且自己在析津府的户籍上还是个汉人,门口站班的禁军绝不会为难自己。 城门的检查看似很严格,但却又是很简单,只不过进城容易,出城难。 胡掌柜客气的递上自己的路引,这东西如果放在大宋境内就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是一张废纸,但在析津府却是价值千金,在大宋根本就不需要所谓的路引作为通行的证明,即便是出远门也无所谓,迁徙自由的很,但在析津府者东西却价值千金,胡掌柜废了好大功夫才在析津府的官衙开具,没有它出城便更难了…… 门口的老兵瞅了胡掌柜一眼道:“汉人?” 虽然心中不满老兵的态度,但胡掌柜依然笑眯眯的点头道:“官爷好眼力……” “出城何事?” “看望亲朋。” “此去几何?” “半日足以!” 简单至极的对话过后,老兵仔细的检查了胡掌柜的马匹,在没发现异常后微微点头道:“走吧,若后日不归,罚钱五贯!” 胡掌柜笑眯眯的感谢:“多谢官爷宽限!”说完便出城而去,这守门的老兵居然给了他一日的宽限,只要在后天早上赶回来便不算逾期……可惜自己只要离开就不会再回来,小小的店铺算什么? 胡掌柜相信自己带回大辽的消息足够抵得上十间自己的铺子,再说谁又能想到自己虽是汉人的身份,但身体里却流淌着契丹人的血呢?! 出了城门的胡掌柜觉得压在身上的巨石一下消失,胸口的憋闷也随之通畅,大有放声高呼的感觉,但此时他压制住内心的激动,谨慎的向北方疾驰而去,出了析津府,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大宋的游骑不可能把所有地方都封锁起来,只要不是十来人的队伍,想躲过大宋的骑兵巡查还是很容易的事情。 身下的快马是契丹马中的良驹,从这里赶往中京大定府不过一日的功夫!即便是初春的倒春寒也不能影响胡掌柜前进的脚步和火热的内心,回到大定府就能和家人团聚,以及得到左丞相张俭的赏赐。 同时和胡掌柜前后脚离开的还有原本蹲守在析津府皇宫附近的密探,因为他看到了如今被大宋占据的皇宫已经是处处白幔!只有在祭奠位高权重者时才会有这样的规格,而大宋的文臣武将可没有一个死去,都是活蹦乱跳的进入皇宫的,那只有一种可能,皇帝死了。 ………… “陛下,宫中白幔铺殿实乃不祥!非人君之礼无以待之!” “朕是在祭奠死去的将士,以国礼待之有何不妥?” 赵祯站在辽朝的宫殿之前望着皇宫中铺的到处都是的白幔微微点头,很好此时的皇宫真有点悲伤肃穆的气氛,要是亲卫司的老兵再号上两嗓子就更好了,但他生生的压下心头的想法,一旁的夏竦和包拯已经脸色不善,随时有暴走的可能,而彭七就如小媳妇一样委屈的躲在后面瑟瑟发抖…… 没办法他是赵祯的亲卫司都指挥使,三才不在只能由他执行赵祯的旨意,结果包拯和夏竦就把这笔帐算到了他的头上,大有杀之而后快的意思。 对赵祯来说没有所谓的不祥之兆,不过是最简单的心理战而已,这是战略需要,反正自己又不是真的死了,只要能让辽人进攻析津府,他不介意把事情闹得更大一点,当然夏竦和包拯是绝不会同意的,万一包拯倔劲犯了,一头撞死在殿阶上就乐子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