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唐工程师在线阅读 - 第二十六章 阎立本(二)

第二十六章 阎立本(二)

    此时的骊山院内,士子们突然安静了下来,引得一旁不远处的那些女子,纷纷好奇的将目光投向那些士子身上。

    只见那些士子,一个个的闭目沉思,摇头晃脑,仿佛是在品味着什么绝世文章。士子们沉静了没多久,便就有一人开口说道:“好,这诗极妙,‘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不仅有韵味,更有哲理,文德确实配做这第一。”

    这开口的人自然是萧锐,而评论的则是杨青写的那首诗了,而士子们之所以沉静了下来,也是因为杨青的这首诗。

    在李馆主将杨青的诗读出来的时候,众士子便就被此诗的美所吸引了,人对美的追求都一样。这诗就算是不懂古诗的人来看,都是极美,只是说不出这美在哪里。

    连普通人尚且如此,更何况这些从小就舞文弄墨,饱读诗书的士子。

    萧锐的话一说,众士子便就都从沉思中醒悟了过来,对于这些问人来说,享受一篇好的文章诗词,就和练武之人看高手过招一般。

    于是众士子纷纷评论这诗,真是清一色的好评啊,看着众士子的好评如海水般涌来,杨青倒是有些不好意思。

    不是因为被人夸不好意思,而是自己的这些“佳作”都是剽窃后人的。虽说被剽窃的那些人,还不知道要多久出世,但是剽窃就是剽窃,总会有些不好意思。

    一旁的孔志玄见杨青再次作出一首佳作,没有了之前的看不起之心,心中想要比试的心愈加浓烈了起来。

    杨青见到众士子一个劲的夸,杨青只能一个劲的谦虚,杨青觉得今天说的‘过奖’‘谬赞’这两个词,比之前二十年加起来说的还要多。

    之后李馆主又将房遗直四人的诗读了一遍,这四人里面,杨青对阎立本颇有兴趣,此兴趣非彼兴趣。

    杨青记得高中上美术课的时候,美术老师就多次提起过这人。像我们历史书上,唐朝以前的那些皇帝画像,大多是出自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

    像后世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步辇图》,也是出自阎立本之手,要知道这幅画可是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当然,如果阎立本只是美术方面颇有成就,杨青倒也不至于对这阎立本感兴趣。

    最主要的事阎立本这人是一个建筑师,可以说和杨青在后世是吃一碗饭的人,都是做工程建筑的。

    当然了,比起建筑成就,一万个杨青也比不上阎立本。要知道,杨青在后世在复旦大学工程系读书的时候,杨青导师没少提阎立本这人。

    此人可以说是古代少数几个,能以工程建筑留名青史的人。在唐朝,工人的地位也不是很高,能够在这方面名留青史,可见阎立本的建筑方面成就之高。

    四年后的大明宫,便就是由阎立本设计建造的,要知道阎立本今年才29岁。四年后也不过才33岁,李世民敢将这么大的工程,交给一个三十出头的人,除了李世民“大胆”外,也可见阎立本确实有本事。而事实也证明,阎立本主持建造的大明宫,是古代建筑学得模范。

    杨青没想到,阎立本不仅画不错诗歌方面也不俗。不过倒也正常,古代书画不分家,一般能写诗的都能画上一画,而能作画的,诗词方面更是不俗。

    像后来的苏轼、唐寅等都是如此,书画一绝,流传千古。

    “好了,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五人被列为前五,可有异议?”李馆主询问着说道。

    “学生没有异议,这五人确实不俗,学生不如多也。”

    “学生没有异议。”

    ……

    众士子对着李馆主答道,对于自己有多少墨水,每个士子都是心知肚明,所以并没又什么异议。

    “好,既然如此,你们五人出来吧,进入下一轮吧。”李馆主对着杨青五人说道。

    “是。”说完,五人便就走到了李馆主面前,行礼道。五人走到李馆主面前时,一旁的士兵也将五张案牍摆在了李馆主四人面前,五人见状,便就都跪坐了下来。

    “馆主,不知道这一轮如何比试?”孔志玄忍不住的开口问道,此时的孔志玄很想与杨青一较高下。

    “志玄何必如此急躁呢?听我慢慢道来就是了,难道我还会不说不成吗?”李馆主打趣道。

    “学生并无此意。”孔志玄对着李馆主答道。

    “哈哈,好了,我这就和你们说吧,要不然耽误你们取头名,可是要在心里骂我了。”李馆主哈哈笑着说道。

    “学生不敢。”杨青五人齐齐摇头道。

    “好了,这一轮便就以桃花为名,各位作诗一首,选取头名,你们以为如何?”李馆主指着院内此时正盛开的桃树,对着面前五人说道。

    “便依馆主所言。”杨青五人齐声道。

    “那好,以一炷香为限,没有作出诗之人,视为弃权出局。”李馆主说完便就点起一根香,插在香炉上。

    杨青看着香的大小,估量着这香烧完,要半个作诗需要推敲和灵感,但是众人也不能等你大半天吧,而且这现场作诗,考的就是人的机智,这半个少不少。

    杨青五人见到香已经点燃,便就纷纷闭起双眼,构思了起来。众人见到杨青五人闭眼沉思,便就都安静了下来,以防打扰到他们。

    香点燃没多久,杨青便就闻到了一股幽香,轻轻吸了吸,感觉脑子轻松了不少。这幽香自然是来自这柱香,这香的主干是有名的沉香木,有提神醒脑的作用,杨青想了会,便就明白了这香味怎么回事了。

    相比于众人的沉思,寻找灵感,杨青就要轻松多了,杨青此时想的是,要剽窃那首诗,更加适情适景。

    要说桃花诗最有名的,自然是唐寅所作的《桃花庵》,杨青自然也是知道这首诗,不过这诗极不应景。

    这首《桃花庵》是唐寅后期之佳作,里面包含了唐寅的人生经历,那种豪气要一定的经历才能写出来。杨青今年才二十一岁,要是作出这种包含人生阅历的诗,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了。

    而且这首桃花诗是以桃花为皮,以愤恨厌世为骨,颇有诗仙李白的韵味风格,所以很快就被杨青放弃了。

    杨青之后又想了几首后世和桃花有关的诗,心中便就有了打算,要用那首诗了。

    杨青不到五分钟就确定了用哪首诗,不过为了不过于惊世骇俗,便就等到二十分钟后,孔志玄提笔纸上,杨青这才开始写。

    之后没有多久,众人纷纷提笔纸上,最后一个写完的,则是杨青的好朋友房遗直。

    待的房遗直写完,香差不多烧到底了,杨青看着皱眉的房遗直,便就开口问道:“怎么?遗直对自己的所作不满?”

    “有点,有个字正在斟酌,感觉用什么都不对,而这时间快到了,怎能让人不恼?”房遗直有些埋怨的说道。

    古人对于一个字的推敲有很多例子,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其中的一个绿字反复推敲,被引为佳话。

    所以对于房遗直因为推敲一个字而烦恼,杨青也是能够理解,并没有再问。

    “好了,时间也到了,再烦恼也没用了。”杨青安慰着说道。

    “也只能如此了。”房遗直开口说道。

    杨青正要接着安慰,上面的李馆主便就开口说道:“时间到了,不知道你们五人可否都完成了?”

    “学生已完成,还请馆主、录事一阅。”五人对着李馆主说道。

    因为前半场一直是刘录事主持,这下半场便就轮到了李馆主。

    “那就交上来吧。”李馆主对着五人说道。

    “是。”说完,五人便就站起来,将自己写好了诗的纸放到李馆主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