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问题库胡伯庸篇
1、“论用兵机之妙、严明之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是指哪本书吗? A三略B六韬C孙子兵法 《三略》原称《黄石公三略》,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与《六韬》齐名。此书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的道理,不同于其他兵书。它是一部糅合了诸子各家的某些思想,专论战略的兵书。南宋晁公武称其:“论用兵机之妙、严明之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当时武学必读书《武经七书》编入。 2、“TheartofwarisofvitalimportancetotheState.”这是哪本中国兵法英文译文中的一句? A三略B六韬C孙子兵法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 SunTzusaid:TheartofwarisofvitalimportancetotheState.Itisamatteroflifeanddeath,aroadeithertosafetyortoruin.Henceitisasubjectofinquirywhichcanonnoaccountbeneglected. 3、“人材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这句话出自哪部兵书? A《纪效新书》B《何博士备论》C《曾胡治兵语录》 《曾胡治兵语录》是中国近代语录体军事著作。蔡锷辑,共12章,1.4万余字。《曾胡治兵语录》中将材、用人、尚志、诚实、勇毅、严明、公正、仁爱、勤劳、和辑等前十章为治军问题。主张选将要慎重,为将要智勇兼备,练兵要严格。兵机、战守两章为战略战术问题,讲究持重谨慎。主张“简练慎出”,无充分准备不轻言战。以后发制人为主,又注意抢占先要以求先制,重视以主待客持久待变,提出“以静制动,以逸待劳”。战法重奇正。防守强调掌握重点,进攻重机宜,行止重谨慎。 第二章用人 1.今日所当讲求,尤在用人一端。人材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力,有考察之法。 2.人材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 3.窃疑古人论将,神明变幻不可方物,几于百长并集,一短难容。恐亦史册追崇之词,初非预定之品。要以衡材不拘一格,论事不求苛细。无因寸朽而弃连抱,无施数罟以失巨鳞。斯先哲之恒言,虽愚蒙而可勉。 4.求人之道,须如白圭之治生,如鹰隼之击物,不得不休。又如蚨之有母,雉之有媒,以类相求,以气相引,庶几得一而可及其余。大抵人才约有两种,一种官气较多,一种乡气较多。官气多者,好讲资格,好问样子,办事无惊世骇俗之象,言语无此妨彼碍之弊。其失也,奄奄无气,凡遇一事,但凭书办家人之口说出,凭文书写出,不能身到、心到、口到、眼到,尤不能苦下身段去事上体察一番。乡气多者,好逞才能,好出新样,行事则知己不知人,言语则顾前不顾后。其失也,一事未成,物议先腾。两者之失,厥咎惟均。人非大贤,亦断难出此两失之外。吾欲以劳、苦、忍、辱四字教人,故且戒官气,而姑用乡气之人。必取遇事体察,身到、心到、口到、眼到者。赵广汉好用新进少年,刘晏好用士人理财,窃愿师之。(以上曾语) 5.一将岂能独理,则协理之文员、武弁在所必需。虽然,软熟者不可用,谄谀者不可用,胸无实际、大言欺人者不可用。 6.营官不得人,一营皆成废物;哨官不得人,一哨皆成废物;什长不得人,十人皆成废物。滥取充数,有兵如无兵也。 7.选哨官、什长,须至勇至廉。不十分勇,不足以倡众人之气;不十分廉,不足以服众人之心。 8.近人贪利冒功。今日求乞差使争先恐后,即异日首先溃散之人。屈指计之,用人不易。 9.人才因求才者之智识而生,亦由用才者之分量而出。用人如用马,得千里马而不识,识矣而不能胜其力,则且乐驽骀之便安,而斥骐骥之伟骏矣。 10.古之治兵,先求将而后选兵。今之言兵者,先招兵而并不择将。譬之振衣者,不提其领而挚其纲,是棼之也,将自毙矣。(以上胡语) 4、我国兵书中关于阵法,哪本书最有名? A《鬼谷子》B《握奇经》C《将苑》 《握奇经》,中国古代关于八阵布列的兵书。又名《握机经》、《幄机经》。1卷,380余字(一本360余字)。相传其经文为黄帝臣风后撰,姜尚加以引申,汉武帝丞相公孙弘作解。另附佚名《握奇经续图》1卷,晋武帝时西平太守马隆《八阵图总述》1卷。 5《孙子兵法》中记载,如何调动敌人主力? A诱B攻C守 《孙子兵法》虚实篇中说:“我军想要打,敌人虽然高垒深沟,也不得不出来同我作战的,是因为进攻敌人所必求的地方。” 6“打草惊蛇”属于何种计策? A混战计B攻战计C并战计 第三套攻战计 处于进攻态势之计谋。飞龙在天。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原典】 疑以叩实①,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②。 【注释】 ①疑以叩实:叩,问,查究。意为发现了疑点就应当考实查究清楚。 ②复者,阴之媒也:复者,反复去做,即反复去叩实而后动。阴,此指某些隐藏着的、暂时尚不明显或未暴露的事物、情况。媒,媒介。句意为反复叩实查究,而后采取相应的行动,实际是发现隐藏之敌的重要手段。 【按语】 敌力不露,阴谋深沉,未可轻进,应遍探其锋。兵书云:“军旁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jian所藏也。” 【故事】 魏军兵败木门道。 7《尉缭子》中主张让军队齐心,首先要做成什么事? A筹集粮草B鼓舞士气C明确军纪 高度重视军队的法制建设。认为军队必须首先建立严密的制度,“凡兵,制必先定”,“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强调严明赏罚,“刑上究”,“赏下流”,并制定了诸如联保、军队营区划分、警戒、禁令、战场赏罚规定及将吏实施惩罚权限、战斗编组、信号指挥等各种条令。只有这样,军队才能齐心。 8《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上卷中是以何历史事件作为开始话题? A突厥进犯B天山叛唐C朝鲜内乱 太宗曰:「高丽数侵新罗,朕遣使谕,不奉诏,将讨之,如何? 靖曰:「探知盖苏文自恃知兵,谓中国无能讨,故违命。臣请师三万,擒之。 太宗曰:「兵少地遥,以何术临之? 靖曰:「臣以正兵…… 9张良所传《素书》,暗示读者具备五种品格,定可建绝代之功,极人臣之位。是哪五种品格? A仁义礼智信B仁义忠爱智C仁义礼道德 作者的思想体系,即道、德、仁、义、礼五位一体,密不可分,及‘潜居抱道,以待其时’的处世哲学。暗示读者,只要具备道、德、仁、义、礼五种品格,再逢机遇,定可建绝代之功,极人臣之位。 10《吴子》中认为,带兵作战必须先研究敌人哪方面情报? A敌军部署B敌军国力C敌军将领 吴起曾说:“凡战之要,必先占其将而察其才,因形用权,则不劳而功举。”也就是说他认为带兵作战必须首先分析研究敌人的将领,根据不同情况,决定不同的对策,这样就能不费多大力气而获得成功。 11《尉缭子》中认为,守城的原则是什么? A死守城墙坚壁清野B战略转移避敌锋芒C机动出击分工明确 关于守城的原则,它认为一是不能只守城墙,援军抵达后,可与守军内外夹击敌军,也可以牵制敌军主力,减轻守军压力,使其得以保持补给线的畅通,增强抵抗力。如外无援军,守军应把握时机,不时出击,以削弱敌军,打破封锁,出奇兵战胜敌人,而不能死守待毙。三是为做到攻守两全,守军必须分为守备部队和出击部队两部分。出击部队不担任守备任务,守备部队也不承担出击任务。 12《司马法》中是如何区分战争的? A进攻战和防守战B正义战和非正义战C战略战和局部战 坚持以仁义为宗旨的战争观。《司马法》初步揭示了战争的性质,把战争区分为正义与非正义两类。认为平天下之乱,除万民之害,诛暴扶弱的战争,是正义战争;对外扩张,进行掠夺,大国欺负小国的战争,是非正义战争。强调进行战争要“以仁为本”,为“争义”而战。即进行战争,要以仁义为宗旨,兴“义兵”,举“义战”,“以讨不义”。又说,“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这是说,能用战争制止战争,即使进行战争,也是值得的;进攻别的国家,是为了爱护、挽救他国的民众,进攻是可以的。同时强调,在战争中不要侵犯敌国民众的利益,以取得人民的支持。主张慎战,反对好战,指出“国虽大,好战必亡”。重视和平环境下的备战,“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要求用整顿军队、训练部队、进行军事演习等形式,带动军民加强战争准备,做到能随时应战。 13北宋兵书《何博士备论》中,认为哪位名将智勇兼备吗? A杨素B韩信C曹cao 该书对战国至五代的兴废成败和22个军事人物的用兵得失进行了评述,旨在寻求历史借鉴。它认为,不能笼统地肯定或否定战争,战争既“有以用而危,亦有以不用而殆”(明“xue研斋”抄本,下同),重要的是要看是否合乎“德”,合乎“顺逆之情”、“利害之势”。它强调,要赢得战争的胜利必须有“智”--正确的谋略。认为“智”胜于“勇”,楚汉战争中刘邦“能得真智之所在”,有高明的战略策略,所以战胜一味争强斗力的项羽;“智足以役勇,勇足以济智”,认为隋朝杨素堪称智勇兼备。 14“假痴不颠”属于“三十六计”中的哪套计策? A混战计B并战计C败战计 第五套并战计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 假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原典】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①。静不露机,云雪屯也②。 【注释】 ①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宁可假装着无知而不行动,不可以假装假知而去轻举妄动。 ②静不露机,云雷屯也:语出《易经.屯》卦。屯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震下坎上),震为雷,坎为雨,此卦象为雷雨并作,环境险恶,为事困难。“屯,难也”。《屯卦》的《彖》辞又说“云雷,屯。”坎为雨,又为云,震为雷。这是说,云行于上,雷动于下,云在上有压抑雷之象征,这是屯卦之卦象。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在军事上,有时为了以退求进,必得假痴不癫,老成持重,以达后发制人。这就如同云势压住雷动,且不露机巧一样,最后一旦爆发攻击,便出其不意而获胜。 【按语】 假作不知而实知,假作不为而实不可为,或将有所为。司马懿之假病昏以诛曹爽,受巾帼假请命以老蜀兵,所以成功;姜维九伐中原,明知不可为而妄为之,则似痴矣,所以破灭。兵书曰:“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当其机未发时,静屯似痴;若假癫,则不但露机,则乱动而群疑。故假痴者胜,假癫者败。或日:假痴可以对敌,并可以用兵。宋代,南俗尚鬼。狄青征侬智高时,大兵始出桂林之南,因佯祝曰:“胜负无以为据。”乃取百钱自持,与神约,果大捷,则投此钱尽钱面也。左右谏止,傥不如意,恐沮师,青不听。万众方耸视,已而挥手一掷,百钱旨面。于是举兵欢呼,声震林野,青亦大喜;顾左右。取百丁(钉)来,即随钱疏密,布地而帖丁(钉)之,加以青纱笼,手自封焉。曰:“俟凯旋,当酬神取钱。”其后平邕州还师,如言取钱,幕府士大夫共祝视,乃两面钱也。 【故事】 燕王装疯夺皇权。 15“趁火打劫”属于“三十六计”中的哪套计策? A混战计B并战计C胜战计 第一套胜战计 第五计趁火打劫 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原典】 敌之害大①,就势取利,刚决柔也②。 【注释】 ①敌之害大:害,指敌人所遭遇到的困难,危厄的处境。 ②刚决柔也:语出《易经·央》卦。央,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乾下兑上)。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卦为乾,乾为天。兑上乾下,意为有洪水涨上天之象。《央央》的《彖》辞说:“央,决也。刚决柔也。”决,冲决、冲开、去掉的意思。因乾卦为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为天,是大吉大利,吉利的贞卜,所以此卦的本义是力争上游,刚健不屈。所谓刚决柔,就是下乾这个阳刚之卦,在冲决上兑这个阴柔的卦。此计是以“刚”喻己,以“柔”喻敌,言乘敌之危,就势而取胜的意思。 【按语】 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败劫其国。如:越王乘吴国内蟹稻不遗种而谋攻之,后卒乘吴北会诸侯于黄池之际,国内空虚,因而捣之,大获全胜。 【故事】 多尔衮趁乱入关。 16“美人计”在《三十六计》中属于哪类? A敌战计B混战计C败战计 第六套败战计 处于败军态势之计谋。潜龙勿用。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 以美女诱人的计策。 【原典】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①。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②。 【注释】 ①兵强者,攻其将;兵智者,伐其情:句意:对兵力强大的敌人,就攻击他的将帅,对明智的敌人,就打击他的情绪。 ②利用御寇,顺相保也:语出《易经.渐》卦。(卦名解释见计“树上开花”注②)本身九三《象》辞:“利御寇,顺相保也。”是说利于抵御敌人,顺利地保卫自己。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利用敌人自身的严重缺点,己方顺势以对,使其自颓自损,己方一举得之。 【按语】 兵强将智,不可以敌,势必事先。事之以土地,以增其势,如六国之事秦:策之最下者也。事之以币帛,以增其富,如宋之事辽金:策之下者也。惟事以美人,以佚其志,以弱其体,以增其下之怨。如勾践以西施重宝取悦夫差,乃可转败为胜。 【故事】 报国仇西施赴吴。 17“关门捉贼”在《三十六计》中属于哪类? A攻战计B混战计C败战计 第四套混战计 处于不分敌友、军阀混战态势之计谋。见龙在野。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原典】 小敌困之①。剥,不利有攸往②。 【注释】 ①小敌困之:对弱小或者数量较少的敌人,要设法去困围(或者说歼灭)他。 ②剥,不利有攸往:语出《易经.剥》卦。剥,卦名。本卦异卦相叠(坤下艮上),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坤为地。意即广阔无边的大地在吞没山,故外名日“剥”。“剥”,落的意思。卦辞:“剥,不利有彼往”意为:剥卦说,有所往则不利。 此计引此卦辞,是说对小股敌人要即时围困消灭,而不利于去急追或者远袭。 【按语】 捉贼而必关门,非恐其逸也,恐其逸而为他人所得也;且逸者不可复追,恐其诱也。贼署,奇兵也,游兵也,所以劳我者也。吴子曰:“今使一死贼,伏于矿野,千人追之,莫不枭视狼顾。何者?恐其暴起而害己也。是以-人投命,足惧千夫。”追贼者,贼有脱逃之机,势必死斗;若断其去路,则成擒矣。故小敌必困之,不能,则放之可也。 【故事】 白起长平败赵括。 18《纪效新书》是谁人所写? A袁崇焕B俞大猷C戚继光 《纪效新书》是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他在《自序)中说:“数年间,予承乏浙东,乃知孙武之法,纲领精微莫加矣。第于下手详细节目,则无一及焉。犹禅家所谓上乘之教也,下学者何由以措。于是乃集所练士卒条目,自选*亩民丁以至号令、战法、行营、武艺、守哨、水战,间择其实用有效者,分别教练,先后次第之,各为一卷,以海诸三军俾习焉。顾苦于缮写之难也,爱授粹人。客为题曰:《纪效新书》。 19《百战奇略》中最早的战例是哪场战役? A楚绞之战B长勺之战C泓水之战 《百战奇略》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而且搜集和存录了大量古代战争战例资料。这是《百战奇略》一书的又一特点。它搜集了自春秋迄五代一千六百四十五年(最早的战例是公元前700年春秋初期的楚绞之战,最晚的战例是公元945年五代末期的后晋与契丹的阳城之战)间散见于二十一种史籍的各种类型的战(事)例百例。 20《武备志》的作者茅元仪最崇尚哪本兵书? A孙子兵法B吴子兵法C孙膑兵法 茅元仪对《孙子》最为推重,认为“自古谈兵者必首推孙武子”。并说:“先秦之言兵家者六家,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谓五家为孙子注疏可也。” 21《孙子兵法》最早的注释本是哪本? A孙子略解B孙吴司马法C孙子会注 曹cao的《孙子略解》为《孙子兵法》最早的注释本。 欧阳修曰:“世所传孙子十三篇多用曹公、杜牧、陈皞注,号三家。” 宋吉天保《十家孙子会注》,十家指曹cao、李荃、杜牧、陈皞、贾林、孟氏、梅尧臣、王皙、何延锡、张预。 清孙星衍《平津馆丛书》所收的影宋本《孙吴司马法》中《魏武帝注孙子》。 22兵家中哪两派已经失传? A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B兵权谋家和兵形势家C兵阴阳家和兵形势家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之间不断暴发战争,从事军事的智谋有识之士,总结军事方面的经验教训,研究制胜的规律,这一类学者,古称之为兵家。凡论述军事的兵家著作,称为兵书。《汉书·艺文志·兵书略》著录汉以前兵家著作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分为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家。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兵家》谓:“阴阳、技巧之书,今已尽亡。权谋、形势之书,亦所存无凡。大约兵阴阳家言,当有关天时,亦必涉迷信。兵技巧家言,最切实用。然今古异宜,故不传于后。兵形势之言,亦今古不同。惟其理多相通,故其存在,仍多后人所能解。至兵权谋,则专论用兵之理,凡无今古之异。兵家言之可考见古代学术思想者,断推此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