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或许是阴差阳错,或许是偶然中的必然,后患就这么诞生了
“拉下去,砍了。”摄政王多尔衮瞪着洞阿镇,咆哮声传出数百米,就连帐外的侍卫也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匆匆的赶到大帐子这里来探风。 这个时候洞阿镇总算清醒了,摄政王多尔衮是谁啊,他又算是个什么东西,虽说是多择的七子,是个黄带子的郡王,可是在摄政王面前,还不是个蚂蚁,他此时已吓得胆战心惊,听说要砍脑袋,立即摊了下去。 “没听见联的话吗?拖出去。”摄政王多尔衮几乎疯了,一切都完了! 最后的希望也没有了,他原本心里只有悲哀,抱着殉国的心思,可是洞阿镇的出现终于点燃了他心底的火药桶,他终于爆发了! 他辛辛苦苦的日以继夜的处理县政,一时一刻都不敢耽搁,他每日都在胆战心惊的等待着前线的战报! 可是每一次都令他失望不已,这难道是自己的错吗? 他心里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扪心自问,他认为自己已经对祖宗的基业尽了最后一分的基业,可是他独自力挽狂澜又有什么用? 看看这群猪吧,血红的眼眸扫向那些胆战心惊的亲王、郡王,这些人和自己一样都是宗室,可是明军打来的时候他们在做什么? 汉人反抗的时候他们又在做什么? 个个锦衣美食,个个左拥右抱,个个肥头肥脑,他们到是一点儿也不担心,一点儿也没有把心思放在平叛上去! 该逗鸟的逗鸟,该玩乐的在玩乐,现在社稷要没了,祖宗的基业也要毁了,这些人居然还想着芶安一时。 几个黄马褂侍卫迟疑了一会,毕竟是个郡王,摄政王现在生气,恐怕是不能真的砍了的,这洞阿镇上面还有几个哥儿也是亲王、郡王呢,毕竟是他们都是多锋一系的人,今日要是把他给砍了,人家自然是不敢找摄政王报仇的,可是要拿他们这几个侍卫出出气可是简单的很,最后几个黄马褂还是把洞阿镇拉了出去,先囚禁起来,等摄政王气消了再做处置。 今夭闹了这么一出,大帐里更是鸦雀无声,只剩下摄政王多尔衮一人来回踱步着咆哮:“你们这些人我知道,都想走是吗?我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们,休想,谁也别想走,祖宗的社稷没了,大家一道殉国吧,我尚且不怕死,难道你们也怕死吗?” 没有人敢回话,几个老亲王、郡王甚至几个协领、参领眼眸中都满是恐惧,不走就是等死啊,明军声势浩大,十万精骑都打不过人家,更何况是如今早已损伤过半呢,再加上明军的两大军团正在往左右赶来,一旦形成了合围之势,到时候想跑都跑不了了。 摄政王多尔衮的嗓子已经有些哑了:“死吧,都死吧,你们以为逃回去就想活命吗?哈哈,一群只知道吃喝的蠢货,汉人不会放过我,更加不会放过你们” “传皇帝的旨意,让柳宁带一队兵马在林中设一道防线,封锁齐眉山,明日要嘛死战,要嘛一道去死,谁若是敢后退,格杀勿论。” 一个一等侍卫站出来喳了一声,立即传令去了! “活着有什么意思,不如一道死绝了吧!”摄政王多尔衮狰狞的挤出一句话,留下一群目瞪口呆的王公将佐。 ………… 明军大营并没有沉浸在喜悦点中。仍然笼罩着一阵紧继,一个又一个的斥候来回的进出营寨,不断的将鞑子的一举一动向大帐禀报! 而在大帐内,几个高级军官正在紧张的部署,孙传庭坐在上前,冷眼旁观,现在最大的问题已经不再是战争了,而是尽量的合围住鞑子。 使他们无路可逃,一网打尽是这一役的最高目标。 还有一天的时间,只要鞑子一天之内不向后撤退,两大军团赶至战场,那么一切都解决了,只是问题是谁能保证鞑子不撤退呢? 锦衣卫的番子曾在盛京城搜集了许多的情报,甚至一些汉人大臣也在搜罗之列,从这些人口中得出来的情报是,摄政王多尔衮是个骄傲而且带有自负的一个人,他在大营,恐怕宁愿死,也不愿意大军撤退。 分析归分析,并不代表鞑子不撤退的可能,鞑子背靠齐眉山,一旦入山,明军要追,恐怕就来不及! 这一次孙传庭在赌,赌的是摄政王多尔衮一如既往的一根筋下去,一个个探子不需通报就可入帐禀告,耸息一个接着一个,也让孙传庭松了口气,至少。鞑子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撤退的动向,只要熬到天黑,一切都结束了。 ……….. 今天的夜里静悄悄的! 在整日的度战之后,鞑子大营十分宁静,经过一整天的惊吓和紧张,一个个鞑子正在舔抵着自己的伤口,而在一个大帐里,几个亲王、郡王却忙活起来,他们不想死,他们享受了过多的荣华富贵反而更加畏惧死亡,既然如此,那么不妨为自己的生存做一次努力吧! 老亲王的微阖着眼,不动声色的喝着奶酪茶,几个年轻的郡王则在低声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