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前夕 (为舵主加更)
“禀将军,骆先生来了。”正在臧途来回踱步的时候,一个兵卒掀开帘门走进,拱手禀道。 闻言,臧途那满脸的焦虑顿时荡然无存,一缕微笑取而代之。 紧接着臧途便迈开大步,只两步便是出了营帐。 尽管有韩广给的令牌,不过骆阳并未使用,一个是因为没有必要,第二则是因为,用了之后可能会让臧途怀疑,毕竟是韩广的东西,若是臧途真就在此处乱想,或许会把自己与韩广想到一起。 若是那样,自己前功尽弃不说,就连性命都有可能不保。 不多时,臧途已经迎出。二人对视的第一眼,骆阳的眼中便是带着深意,脸上带着笑,朗声道:“骆阳奉张郡守之令,特来邀请将军入城议事,不知将军可还需要有所准备?” 此言一出,臧途顿时也就明白过来。拱手道:“即是张郡守有请,臧途怎可怠慢,军中刚好无事,此时便可出发。” 闻言骆阳抬头看了看天色,他估摸着再有一个时辰天色就开始黑了。此时过去时间上当为刚好,所以骆阳此刻也不推辞,还礼道;“如此甚好——” 话落,二人便四目相对,彼此眼中的意思相互交错传达,不多时二人便露出会意的一笑。 紧接着,臧途拱手,淡淡是说道:“还请先生稍后片刻,臧途稍作安排,这就出来——” 待得到骆阳回应之后。臧途便转身回到军营。 待臧途再次出来的时候,身边已经多了四个护卫:“让先生久等了,我们走吧!先生请——” “将军请——” 二人互让礼,臧途却是等不及一般,在骆阳开口之后,直接便大步走至战马前,翻身上马。待几人都上了马匹,臧途二话不说,直接就扬鞭催马,头前而去。 后方的骆阳自是免不了一阵的冷笑,他若是知道自己此番去了之后是送死,不知道眼下会是什么表情? 到了蓟城之后,骆阳先是找来了张蒋,让张蒋暂且陪着臧途。 他自己则前去寻找郡尉赵敛,实际上今晚的大戏能不能演的完满,能不能演的格外好,主要还是得看这个赵敛。 眼下距离天黑已经是所剩无几的时间,所以骆阳的行动速度显得很快。 在这广阳郡中,张蒋与赵敛乃是一队不合的组合,自陈胜起兵以来,赵敛便想投奔陈胜,可却因为张蒋不同意而使得二人闹翻。 这二人张蒋是郡守,赵敛手中有兵权。二人分工明细,张蒋想要将赵敛的心思告知皇帝,可那奏报上不了朝廷,即使送到咸阳,估摸着也是被赵高那货给仍在了一边。 至于赵敛,不是没有想过杀张蒋,实在是因为后来张蒋察觉出了自己的位置有些动摇,为了收拢民心,其更是用心险恶,心狠的硬是将自己的女儿饿死来蒙骗百姓。显出一副多么的慷慨大义,为了百姓我拿出了家里所有的存粮,至使自己的女儿都饿死了。 可想而知,一段郡守为百姓着想,最后却是因为自己家中缺粮饿死自己的女儿。这等视天下百姓比自己儿女还要好的一面一经传开。可想而知,那些淳朴的百姓会怎样的感恩张蒋。 当然,此事也就名噪一时,据说有人私下里议论,张蒋那叫为了自己的威信而大义灭亲。因为他知道,没有兵权,在朝廷对下没有震慑力的时候,自己是斗不过赵敛的。于是就在骆阳初到来的一段时间,城中百姓就明里暗里的谈论着这些事。 而骆阳也在赵敛的口中得知了明确的答案,张蒋那女儿根本不是饿死,而是生性放荡,与城中一浪荡子偷偷怀了孩子,似乎是被张蒋活活打死了。 至于说缺粮食,赵敛一个郡尉的家中存粮都够府中上上下下十几口人吃半年的,郡守的府上怎么会轻易缺粮。后来就此事之后,虽然张蒋得了百姓爱戴,可却不敢太过张扬。 再后来,城中缺粮严重,赵军又步步逼近,人心惶惶的年代,百姓也早就把张蒋忘了,所以在骆阳登高一呼,扬言可以让赵军送来粮食并归降的时候,张蒋便在百姓面前放出狠话,如果骆阳能够做到他所言之事,便尊骆阳为主,自此唯命是从。 这也便是骆阳为何不断的使用计策,来分离韩广与臧途的原因之一。张蒋在骆阳带着粮食满载而归之后,对骆阳低声下气,实际上也是因为无奈,粮食已经谋到,百姓的心中就已经是更加倾向与骆阳了。 如果张蒋不抱住骆阳这根大腿,他的位置很容易被架空,试想战国之初,周天子都能被当成傀儡。更何况广阳郡这是在搞政变,百姓苦秦已久,自己这秦国封的郡守一旦没了百姓的支持,不找个靠山,那绝对是离死不远了。 但实际上因为张蒋的阴阳两面,明里一套,暗里一套,使得骆阳对张蒋失去了好感。甚至是出现了杀心。 “见过先生——”府门前,赵敛躬身行礼。 “骆阳见过郡尉——”各自行过虚礼之后。 骆阳被赵敛请入府中,这时候骆阳长话短说,“事情是否顺利,可就要看赵郡尉今夜的行动了。” 一听这话,早就在背地里有过商议的赵敛,顿时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当即拱手郑重的说道:“蓟公放心,今夜之事赵敛定然依照蓟公之谋划行事。” “郡尉此话,当真是高抬骆阳矣。骆阳力薄名微何德何能啊!只望事成之后,骆阳能继续在郡尉身边某事,便心满意足了——” 蓟公乃是前翻赵敛为骆阳加的“官职”,非是秦朝的官职,而是如刘邦沛公一般,不过就一个响应起义军的名号而已。 当时赵敛亦是郑重的对骆阳提及,只不过骆阳一直都表现的不愿,只推脱事成之后再议称号不迟。可不想,赵敛今日这出…… 骆阳甚至不甚清楚这个赵敛心中到底是作何想,自然不敢轻易应允此事。也就不得不推脱其词。 见此情形赵敛则略略思索道:“既然先生有所担忧,那便待事成之后,由百姓来抉择此事——”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