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院 - 历史小说 - 大宋天倾在线阅读 - 第八十七章 横祸无端已加身(十六)

第八十七章 横祸无端已加身(十六)

    “存哥儿回来了!”王婆打开大门,看到是李存,一脸欣喜的说道。

    李存轻嗯了一声,便往堂屋走去。

    此时一家人正在用晚餐。

    “今日怎么又是回来的这般晚?”李林氏坐在桌旁,喂着媛娘,抬头见到李存,有些不太开心的说道。

    “娘可都问过了,内舍和外舍一般,即便下午有博士授课,酉时中便会结束,不会拖到天黑的。”

    “我这不是有些事情吗。”李存走进堂屋,将那把为自己留着的空椅子往后一拉,坐下后便要拿起筷子吃饭。

    从孙掌柜手中盘下那间书店之后,李存几乎每隔上一两日便会去天一阁呆上一会,倘若那日下午无课尚好,若是有博士授课便只能在下课之后再去,回来的时间便都是华灯初上,星满天空之时。

    不过每次父母问及,李存总是含糊的说着有事,今日自然也不例外。

    “啪——”

    李存刚伸出去的手被李林氏拍到一旁。“身上刮得脏兮兮的,洗漱干净再来用餐。”

    “哦……”李存讪讪的吱了一声,然后起身,洗漱了一番才重新回到饭桌前。

    “这些日子都在忙些什么?”待李存坐下,李清严肃的问道。

    “没什么,方入内舍,应酬多……”李存往嘴里塞了一块鸡腿,含糊的说道。

    “哼!你当我和你娘傻不是?什么应酬要两个多月?”李清冷哼一声,一脸不愉的说道。

    “这不是同窗多吗……”李存的声音越发的小了起来,不过这个理由就连他自己都信不过的。

    “莫要生气。”李林氏看着丈夫难堪的脸色连忙劝解道,然后对着李存道:

    “爹娘不是反对你在外做些什么,只是你要明白你现在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虽然偏颇,但并非没有道理的。你爹是过来人,见识自是要比你多些,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你要多听你爹的话……”

    “读书,入仕,这便是最正确的选择!”李清不待妻子说完,便严肃的插嘴道,不过随即便被李林氏一个眼神给瞪了回去。

    “知道了,孩儿自是清楚。”李存自然不能说学校取士用不了两年便会被废除不用,皇宋也有亡国之忧,说出来是没有人信的,哪怕是自己的父母也不会相信。更何况,父母一片好心,也是为了自己好,只是局限于时代的桎梏而已,自己又何必顶撞,让他们生气呢?有过上一世记忆的李存在一点上,想的很是清楚。

    这也是为什么他并不和家中说他在外面“创业”的事情,因为说了父亲定然是会反对了的。

    李家往上数代,是靠着经商起家,虽然皇宋并不如其他朝代那般抑商,不过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商人的地位,最起码是中小商人的地位还是不大光鲜了的,故而在李存爷爷那辈的时候李家便几乎脱离了商业活动,将几代来攒下的财富用于置办田地和城中的宅院门面,身份也就从商人一跃转变成了地主。

    不过地主的地位虽然略高于商人,但在皇宋依旧不是最好的出路,最好的出路便是读书。若是家中可以出来一位进士,亦或者直接从学校出仕,哪怕一辈子也就是止步于一州通判,那李家也可以称得上诗书传家,升为了士绅阶层,三代不虞。故而李清宁愿花上数百贯的也要让李存到太学读书,博得一个好前程。

    李清年轻之时也曾求学过,不过他自己着实不是读书的材料,才最终放弃了,如今更是将当年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寄托在自己的儿子身上。

    所以,李清定然是不会同意李存此刻分心去做他事的。

    “存哥儿清楚便好,娘相信你。”李林氏见儿子如此乖巧,心中也是欣喜,给李存夹了许多菜之后才将注意力转回身侧的小女儿。

    “呀,这是哪里着火了?”

    这边饭菜还未吃完,院子里便传来了王婆的惊呼声,门外也传来嘈杂的声响。一家人连忙从堂屋里出来,顺着王婆的手指看去,只是四周皆是房屋,看得不够真切,只能看见东南方向的天空被映成了一片通红。

    李存又猛地一阵心悸,一种不好的预感从心底油然而生。他连忙跑到楼梯处爬到了房顶,站在高处再看去,却是东南处靠着外城城墙的地方,一片火海。而自家临近的街巷也不太平,无数好事者挤上大街,或者爬到楼房的高出踮脚眺望,声音喧杂。

    “应该是东水门。”李清不知何时也跟着爬了上来,看着远处冲天的火海,表情严峻道:“挨着汴河,只是不知道烧着的是哪处官仓……”

    “官仓?”李存有些不解。

    “这般火势,大半个东京城都可以看的到,决然不会是普通的民宅或是商户的库房烧着可以造成的。”

    “能造成这番景象的,便只有官仓了!”

    “只是东水门一带官仓众多,就是不知道烧着的是哪一座了……”

    李存听到这里,心中突然一个咯噔,不知怎么的脑海里便浮起了广济仓的画面。紧接着,那股不安便更加剧烈了起来。

    李存心中一惊,上一次如这般心血来潮,还是在上一世……

    “莫非有人要害我?”李存心中惊疑不定的想到。不过容不得他多想,身旁的父亲便将他拽下屋顶,对着担忧的李林氏安慰道:

    “是东水门那边失火,烧不到咱们朱雀门这里的。”

    李林氏这才松了一口气。这时的大城市,最怕的便是失火和瘟疫。当然,东京城因为临着黄河还要加上一条大水。

    不过,因为中国的房屋大都是木质结构,相对来说,火灾比之另外两种大灾难来的更加猛烈破坏也更加彻底。为了预防失火,东京这座生活着一百五十多万的巨大城市,在各个坊巷间每隔数百步便会修葺一座高耸的望火楼,楼上每日皆有人在内卓望。望火楼下面还建有官屋数间,里边屯驻军兵百余人,备有各类周全的救火之物,每遇有遗火去处,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开封府会迅速的领军汲水扑灭,不需要劳烦百姓便可将火势扑灭。

    只是,仓库密集的东水门一带都是防火的重要之所,向来发生走水的事情都会被迅速扑灭,不至于让火势蔓延到半个东京城都可见的地步……

    今次,究竟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