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 跟三菱重工开战
郑宇成黑着脸站起来,所有人都向他看去。 谢凯的话,虽然没给他面子,说的却也在理。 “郑主任,小谢说话虽然难听,也是实际情况。搞技术的都清楚,维修跟制造,是两码事。要是能维修就能制造了,那我们国家早就实现国防现代化了!”曹峰见郑宇成要对谢凯发飙,毫不客气地说道。 放在以前,他还真不敢。 反正他离退休也不远了,再往上爬也没有了机会。 红旗机械厂书记孙嘉明可是郑宇成一手提拔,现如今红旗机械厂到了这窘境,孙嘉明不说想办法解决,反而不断地往各个位置安排自己人,就连技术部门也在安插他的人手。 搞得整个技术部门乌烟瘴气的。 他们这样的工程师,只能龟缩到精密机械加工车间里面,如何不憋屈? 逮着机会,如何不发泄。 “是啊,郑主任,一周如果能搞出数控系统,哪里还用得着从国外引进技术,进口设备?” 一众技术人员,本就不是懂得溜须拍马的人。 谢建国手下的,跟他差不多。 有事情,就是他们干;有了功劳,有人出来分;有责任,只是他们承担。 “我说,大家能不能冷静一下,听我说完再发表意见?我这都还没说呢!”郑宇成深呼吸了一口气,瞪了一眼惹得技术人员们群起攻击自己的谢凯,无奈地说道。“大家的心情,我能理解。虽然我不懂技术,也知道技术不是这么容易搞的。” 郑宇成的话,让技术人员们的情绪稍微平息了下来。 “不是我着急,而是上级首长着急。或许大家不清楚,在这之前,一机部一直在跟RB方面谈判引进数控系统生产技术,RB人不仅漫天要价,还让国内去考察谈判的干部很是难堪……”郑宇成再次瞪了谢凯一眼,缓缓地说道。 所有人眉头都皱了起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搞改革开放,希望通过引进技术跟设备国内消化发展,让国内技术实力快速提升起来。 可惜,引进,并不是那么容易。 巴统协议依然存在,哪怕中美处于蜜月期,美国跟中国在军事项目上有着紧密合作,美国人还帮助中国升级战斗机,搞先进的歼-8II。 巴统协议依然对中国有效,先进技术,同样禁运。 精密加工车间的数控机床,都来源于美国。 这些数控机床好用,却都是小型加工设备,也就这么几台,想多买,都不行,再高的价格都没商量余地。 “数控机床对于机械制造行业来说,重要性,作用,你们是专业的,比我更清楚。有了数控设备,我们不需要再如同以前那样,生产任何一种产品,专门设计一条生产线。一旦产品改型,这条生产线也就报废了……国家财政紧张,没多余的资金来浪费……” 郑宇成的话中,透露着深深的无奈。 之前中国的工业基础,都是苏联老大哥帮着建立起来的。 中国的工业生产模式,自然也是学习苏联。 专机专线的生产,在战争年代,各种军械消耗大,成本低廉。 可现在,不行了。 苏联模式,连苏联人自己都快要坚持不下去,产品更新换代逐渐在加速,这样的生产模式使得苏联财政赤字不断地扩大。 共和国的领导们自然清楚,在搞技术研究的时候,数控机床这种对加工对象适应性强,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的设备作用就凸显出来。 在座的技术人员,都是天天跟数控机床打交道的人,怎么能不清楚数控机床对于国家工业的重要性,对于整个生产制造产业的重要性呢! “RB三菱公司,正跟国内谈判,他们利用数控系统的生产技术来获得更多重型机械设备订单,而这些设备,都是他们淘汰的……”郑宇成继续说道。“所以,在听到我们取得突破的时候,一机部的领导,才如此重视。” 并不是谢凯说的那样,虽然在领导面前,郑宇成也吹牛了,夸大了他们的成果。 “弄出来,基地的困境就能得到解决。”郑宇成再次叹了一口气,“如果失去这次机会,我们无法从上面拿到任何的经费,基地的情况不好,大家知道。却不知道基地究竟到了什么程度,大量科研单位撤离后,我们基地三个月,都还没凑齐发放一次工资的金额……” 如果不是为了经费,为了项目,郑宇成也不会同意一周之内搞出来。 搞不出来,肯定拿不到项目经费。 至少,得让领导们看到成果。